魚有記憶嗎?滑口魚是怎麼形成的,你知道嗎

2020-12-21 野釣人老高

垂釣是一項與魚鬥智鬥勇的運動,過程中釣魚人不斷摸索、總結技巧、方法,而魚吃餌也變得謹慎、小心,兩者呈現拔河狀態。回到釣友的問題「為什麼鯽魚、鯉魚被釣過後,依然會被釣起,有沒有記憶?滑口魚是怎麼來的?」為更全面、更準確回答這個問題,筆者結合垂釣經驗,從以下幾個方面分別展開描述,具體如下。

1、魚是否存在記憶?

2、滑口魚是怎麼形成的

3、鯽魚、鯉魚為何被多次鉤刺,依然上鉤

魚是否存在記憶?

詩人徐志摩曾在名篇寫到,魚的記憶只有七秒,並被廣泛流傳,不過這種說法是準確的,但基於上世紀的科技水平,無法對魚的記憶進行深入研究,做出這樣的判斷也無可厚非。其實魚的記憶遠超人的認知,據研究魚的記憶至少維持3個月的時間。其實在垂釣過程中並不少見,比如魚的癖食性,農村魚塘或者專業的漁場,塘主通常向水中投放一些顆粒飼料,除此之外,也少有其他食物,魚在長期攝食過程中,逐漸會形成食性依賴,只對接觸的這一款味型有較高的興趣,對其他餌料不怎麼感興趣,嚴重時甚至排斥。本質上是形成了味型記憶,即使間隔幾日,魚也會對這種味型有較高的敏感度。再者魚有洄遊、交配甩籽的習慣,每到春季水溫穩定、食物豐富的時期,魚會成群結隊地遊弋到原來出生的水域,再次甩籽、繁衍,而這也是有長期記憶的證明或者某些信號能激發它的記憶。

滑口魚是怎麼形成的

通過前文介紹,魚是存在記憶的,而這恰是滑口魚形成的關鍵所在。滑口魚多出現在黑坑或者死水塘的老釣點,活躍、棲息在這裡鯽魚、鯉魚被多次鉤刺,釣了放、放了釣,鉤餌會對魚形成味覺、視覺刺激。當再次嗅到相近的氣味或者看到相近的顏色時,會激發魚的味覺、視覺極易,使之產生強烈的警惕性。魚的吃餌、攝食變得謹慎、小心:有時遇到餌料後,並不急於吞食,而是用嘴唇輕觸餌料,品嘗餌料、實體安全性;有時將餌料吸食後,迅速吞出,如此反覆多次,即常說的刷餌現象;有時甚至用尾巴擺動餌料,浮漂大幅度頓口,提竿卻無魚,其實這是滑口魚用分布在尾巴的氣味細胞、神經感知餌料的味道,也是試探食物是否安全。所以垂釣老滑魚時,餌料、垂釣方法等均不斷調整、改變,以新的形式吸引魚的注意,降低它們的警惕性。

鯽魚、鯉魚為何被多次鉤刺,依然上鉤

鯽魚、鯉魚多次鉤掛後,變得吃餌謹慎、小心、滑口,但依然上鉤,這有兩個方面的原因。首先是魚,不管是黑坑,還是自然水域,魚為保持必要的新陳代謝、生理功能,需要攝食補充能量,所以遇到氣味濃鬱,適口性佳的餌料,魚還是有攝食的衝動,雖然表現的滑口、開口頻率低,當然個別魚中偏口嚴重,不會對每個食物都感興趣的。

其次是釣魚人的垂釣技巧。為應對滑口魚吃餌謹慎,攝食不積極的情況,使用的釣餌除去香甜可口、氣味濃鬱外,還會向餌料中加入適量添加劑,比如類似釣得快的小藥,用中草藥泡製的誘魚藥酒等等,這些微量物質能夠有效刺激魚的攝食神經,激發它們的捕食慾望。另外垂釣技巧、方法的調整,魚的天性使然,自然下落的小蟲、食物很容易刺激魚的視覺,魚也喜歡追逐這種食物。所以針對滑口魚,常用的飛鉛、行程釣法,都是通過調整鉛墜位置、浮漂形體,實現餌料的緩慢下降,模擬自由下落的小蟲,使魚放鬆警惕,引起它們的捕食,從而中魚提竿。

寫在後面

本文首先對魚記憶的存在性做了介紹,接著描述了滑口魚形成的過程,最後對鯽魚、鯉魚被鉤刺後,依然攝食上鉤做了說明。不難看出,記憶的存在是魚滑口形成的關鍵,而魚啄食性的本能又為垂釣埋下了伏筆。因此釣滑口魚,是一件極具挑戰性的事情,但這也是垂釣樂趣的所在。

原創:野釣分享

相關焦點

  • 如何才能釣好滑口魚?釣滑口魚如何選擇餌料?釣滑口魚的技巧
    經常在黑坑釣場垂釣的釣友們,對滑口魚都不陌生。釣生口魚時,經常會有較大的運氣成分,因為生口魚不怎麼挑食,即使是新手釣友,也可能釣到較多的魚。但是,釣滑口魚就大不相同了,沒有一定的釣技,想要釣到很多的滑口魚,是非常難的一件事。
  • 你以為魚只有七秒記憶?其實,魚什麼都知道
    每當你準備烹飪一條魚的時候,你有沒有想過它的感受?在我看來肯定是沒有的,畢竟對大多數人來說魚是一種非常低級的生物,畢竟它們的記憶只有7秒,它們能有什麼感受?其實,人們一直以來對魚這種生物都有一些誤解,雖然它們看起來確實傻傻的,也經常會做出一些傻傻的事情(比如金魚會吃到撐死),但是實際上它們並沒有那麼傻,它們啥都知道。
  • 魚到底有沒有記憶呢?魚的記憶時間有多長?你你能夠證明嗎?
    魚到底有沒有記憶呢?子非魚,安知魚沒有記憶。這是個比較輕鬆的問答題,所以根據我的親身經歷,我認為魚蝦還是有記憶的。為什麼這麼說呢?.魚是有記憶的:小時候,我家門口就是一大片魚塘,那時候家家都有一口魚塘,主要是因為80年底到90年代的時候,在我們這裡的農村生活水平還不是特別高。因此集體給每家每戶都分了一個魚塘,裡面養著各種魚,主要包括鯉魚,鰱魚,草魚鯽魚等等。
  • 你知道嗎?魚的記憶不只有7秒
    魚的記憶只有七秒?這恐怕是我們聽過最荒謬的謊言之一。傳說只有7秒記憶的魚,其實是歷經3億年演化的神秘高智商動物。《魚什麼都知道》一本顛覆認知的趣味科普讀物在這本顛覆你認知的魚類趣味科普讀物中,巴爾科姆以他幽默的文字,帶我們走進海洋中魚類的秘密生活。
  • 如何應對滑口魚
    目前比較流行的釣法有:用標:  1, 去殼孔雀翎軟尾(如鬼手去殼孔雀翎軟尾)。滑口一般以每小時30尾分快滑和慢滑,對快滑用4號標,對慢滑用1號標。但這種釣法也有不足之處,因為標是細長身軟尾能去掉一些虛假信號,丟口肯定也多。有時漂象小到你不敢肯定標在動,懷疑標動了提竿能中魚,即所謂的意念觀標,這只是高手在當時心態達到一定程度才能做的到的。
  • 魚真的只有7秒記憶嗎
    圖片來自網絡不知道它7秒的記憶,是否停留在掙扎的痛苦中。沒有多想,買完菜就回去了。猛然睜開眼,面前出現了上午市場那條魚,它正在用略有點扎的胸鰭掃著我的臉,嘴巴在我耳邊急迫卻又細微的喊著。來不及細想,我問它發生了什麼。我們的國王和王室貴族要來吃了你,我知道有一條小路可以逃出去,快,要來不及了!
  • 為什麼池塘有水就有魚?魚是怎麼來的?還有2個你對魚的誤解
    但有趣的是有很多天裡的水塘在沒有人為幹預的情況下,也會出現於為什麼?池塘有水就有魚?魚是怎麼來的呢?觀賞魚首先是引進來的水裡面有小魚卵,我們都知道,放入池塘的水是河邊的水,而水裡就存在一些微生物,特別是有水草的水了,常常會附著一些細小的魚卵。
  • 你是不是也深信,魚的記憶只存在七秒?知道真相的你還會養魚嗎?
    人體補充DHA,可以維持腦神經細胞間的訊息傳遞,這樣一來,腦部獲得了充分的營養,腦細胞會更有活力,可以增加人的記憶、反應與學習能力。因此,目前國內外很多醫生都建議嬰幼兒適量補充DHA魚油,以促進智力發育。
  • 魚的記憶只有7秒?錯,實際作釣它不但記憶好而且很狡猾
    實際作釣中,魚對危險的長久記憶,讓它變得很狡猾釣魚圈流行這樣一種魚——「滑口魚」,特別是一些玩「黑坑」的老釣友,更是經常把「滑口魚」掛在嘴邊!就連玩野釣的釣友,也會遇到「滑口魚」現象。「滑口魚」是什麼,釣友們應該都知道!
  • 黑坑釣回鍋魚、滑口魚(鯉魚,鯽魚)偷驢的方法和技巧 (收藏備用)
    今天我們來說一下釣回鍋魚(鯉魚、鯽魚)的技巧和方法,首先我們要知道什麼是回鍋魚?釣黑坑的人基本都知道,就是釣友們釣上來的魚,老闆為了節約成本,黑坑老闆低價回收放到他的網箱裡面,養幾天,然後等他下次放魚的時候再把這些網箱裡的魚撈起來,一起放到從外面購買的魚裡面,增加放魚數量,他從外面魚販子手上買魚相對價格是高一些的,他從釣友手上回收的魚價格都是比較便宜的。這樣他比較划算,但是釣友們就頭疼了,時間久了,黑坑裡面的滑口魚就越來越多,越來越難釣。
  • 魚的記憶真的只有7秒嗎?釣魚人要學會「訓練」魚的就餌習慣
    兒時我們被灌輸魚類的記憶只有七秒,讓我們這些年來一直在為魚兒悲傷。可事實證明魚類的記憶力非常之強,尤其是對有地標的建築物和對氣味非常敏感。對於魚類記憶這一塊最好的證明就是大馬哈魚,遠赴幾百公裡的旅途每年都在上演。許多人認為這是基因裡所攜帶的,可也有一部分人會認為這是魚類記住了發源地的原因。那麼魚的哪些行為是短暫記憶?又有哪些行為是長期記憶呢?
  • 魚的記憶只有7秒?難道魚的傷悲只有水知道……
    武志紅老師說:只要你用心相待、真心了解,沒有一個人是乏味無趣的,甚至有時會讓你感受到別樣的精彩和驚喜。我想,對魚,是不是亦如此?如果沉下心,對魚多了解一些,會不會顛覆道聽途說的那些刻板印象?這些年,我又犯了多少人云亦云的毛病呢?「聽說,魚的記憶只有7秒,看見,轉身,遺忘。
  • 左口魚右口魚
    記得七八年前市面上流行過一本書,叫做《男人向左 女人向右》,好像是說兩性關係婚姻家庭一類話題的,在處理這些問題上大廚一向沒什麼智慧,所以對這類書也看不進去,可是今天怎麼就想起來了呢
  • 魚的記憶真的只有7秒嗎?有沒有科學依據證明呢?
    很久之前,在那個「非主流」遍地的年代裡,一首《七秒的記憶》曾席捲大街小巷,這麼多年過去了,我們對於魚的記憶只有七秒這個定論,似乎一直深信不疑。魚的記憶真的只有七秒嗎?據說這句話最初源於徐志摩的長詩《阿詩瑪》藝術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
  • 魚的記憶只有7秒嗎?不,魚什麼都知道
    耳力極佳魚的聽力比人類好。一些魚的聽力範圍遠超人類上限,還有一些魚類可以聽到超低音。在我們看來轉發求好運的錦鯉,其實也是「音樂鑑賞家」。「不單純」的社會魚魚的社會關係中,清潔魚和客戶的互利共生關係十分有趣。注意,這可不是單純的雙方獲益關係。清潔魚除了會除掉客戶身上的寄生蟲和海藻外,還會趁機偷吃客戶身上的美味黏液。
  • 金魚的記憶真的只有7秒嗎? 帶你探索魚的記憶力到底有多長
    金魚的記憶真的只有7秒嗎? 帶你探索魚的記憶力到底有多長時間:2020-09-12 11:29   來源:遊俠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金魚的記憶真的只有7秒嗎? 帶你探索魚的記憶力到底有多長 金魚的記憶真的只有7秒嗎?不是、是。這是支付寶螞蟻莊園小課堂2020年9月12日的題目。
  • 商品餌沒口,一換蚯蚓就中魚,這種現象你遇到過嗎?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遇到過「用商品餌沒口,但換上蚯蚓就中魚」的情況,這種現象雖然事出有因,經過一些調整可能可以解決,但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是沒有必要的,換根蚯蚓就能解決的事,何必費心費力去倒騰商品餌呢。當然了,換不換餌是一回事,弄清箇中原因又是另一回事,這問題也不是一兩個釣友問了,所以今天寫篇短文和大家聊聊。以下只是個人見解,歡迎討論交流。
  • 觀賞魚能夠識別出主人嗎?觀賞魚和人類的互動性差,是有原因的
    首先,我們要解決觀賞魚記憶力的問題。這倒是不難,譁仔今年上半年就發表過一篇文章,專門解釋了魚的記憶問題,證明魚的記憶至少有六個月,而非謠言所說的七秒。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搜一下那篇文章學習一下。其次, 我們要解決的最大難題是——觀賞魚可以識別出你是它的主人嗎?要回答這個問題,恐怕就需要很專業的魚類學知識了。
  • 魚真的只有7秒的記憶?
    假如單純地把這段話當作童話來看並沒有什麼問題,不過,也有很多人把它當成了科學事實。在很多問答網站上,都有問題詢問這段話是否科學。[1][2]事實上,如果把「魚的記憶有7秒」當成一個科學的結論,就會產生很多疑問。記憶能力可以被精確到秒嗎?如果魚的平均記憶有7秒,那麼一些比較笨的魚的記憶豈不是只有2、3秒?
  • 魚的記憶只有7秒?這個誤會太深!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習慣用「你是魚的記性嗎!」去形容一個記性不好的人。因為據說,魚的記憶只有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