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2019年,全球現生種魚類共有36000多種,佔已命名脊椎動物的一大半。目前為止,已發現地球上最早的魚,是4.5 億年前寒武紀時期出現的圓嘴無頜的魚。
小時候,媽媽經常會說的一句話:「多吃魚長大了就能變聰明」。這句話真的不是大人哄小孩子吃飯的招數,而是非常有科學道理的。研究表明,多吃魚有助於提高智商。
魚肉中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它的英文簡寫是DHA。DHA又被稱作腦黃金,是神經突觸生長時必需的要素,能夠被大腦吸收。
人體補充DHA,可以維持腦神經細胞間的訊息傳遞,這樣一來,腦部獲得了充分的營養,腦細胞會更有活力,可以增加人的記憶、反應與學習能力。因此,目前國內外很多醫生都建議嬰幼兒適量補充DHA魚油,以促進智力發育。
魚肉不僅好吃,而且魚靈活的在水裡遊來遊去的樣子極具觀賞性,而且「魚」和「餘」同音,很多人為了圖個「年年有餘」的好彩頭,喜歡在家裡顯著位置,擺放個魚缸,養上一些金魚,圖個吉利。
即使家裡沒有魚缸,也會因陋就簡一個小小的玻璃碗,也可以成為家庭養金魚的工具。
金魚好看,只是太難養活了,買來的金魚很容易就死掉了。看著漂亮的金魚肚皮朝上,漂浮在水裡,相信誰的心裡也會很愧疚,覺得是自己把金魚養在狹小的魚缸裡,金魚才會死掉。
賣金魚老闆滿不在乎,一副動物學專家的樣子,告訴你,「魚的記憶只有七秒,再小的魚缸對金魚來說,也無所謂。而且金魚的壽命,原本就很短。」
真的是這樣嗎?魚:胡說!假的!
早在1965年,來自美國的科學家們就對金魚的記憶進行了研究。研究人員首先從魚缸的一端發射出一道亮光,緊接著在這一端對金魚進行電擊刺激。
如此反覆訓練多次,很快,金魚就記住了「光—電擊」這個刺激循環。當再次有光射出時,金魚就會迅速逃離到魚缸的另一邊。研究人員發現金魚可以在長達1個月裡記住「光—躲避」的行為模式。
其實,在生活中,如果仔細觀察景點水塘中的觀賞魚,一旦有人接近,它們就會迅速遊過來,吐泡泡,試圖獲取食物,這也是食物刺激下的記憶。
實際上,魚的記憶不僅不止7秒,還能傳給下一代呢,自然界中,有很多魚類在淡水的江河中產卵孵化,然後順流而下,到海洋裡長大。
而到了繁殖的季節,就又會逆流而上,洄遊到出生地產卵繁殖後代。
而且魚的壽命也不是很短,實際上金魚在野外,可以存活二十五年,最高紀錄是四十三年。
無良商家之所以宣傳,魚的記憶只有七秒,而且壽命極短,就是讓你覺得再小的魚缸對金魚來說,也永遠是全新的世界;宣揚金魚的壽命極短,讓你覺得,縱使你養一條死一條,也可以心安理得。
所以說,魚的記憶不僅僅不是七秒,而是很久,甚至可以遺傳;金魚的壽命也不是很短,而是可以存活幾十年。知道真相的你,還會在小玻璃碗裡養金魚嗎?
您喜歡養金魚嗎?對於養金魚這件事,您有什麼想說的嗎?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