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養生】立春:一年之計在於春,立春養陽健康始

2021-02-23 健康萬榮

今日立春。

立春是傳統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俗話說:「一年之計在於春」,「立」為開始之意,立春就是春天的開始,表面寒冬已經過去,萬物復甦的春季來臨。

從立春起生機蓬勃,是人體機能、新陳代謝最活躍的時期。

如果將全年的養生保健比作蓋房子,那麼立春養生就相當於打地基。遵從立春「四要」和「四不」原則,可為身體這座「大廈」的牢固性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調情志:順應節氣,戒怒忌憂

中醫認為,肝在五行中屬木,為陰中之陽,與自然界春氣相通應。

春季始臨,人的肝氣亦開始旺盛,是調養肝臟的大好時機。春季養生,重在養肝護肝。

中醫理論認為「肝主情志」、「怒傷肝」。因此,養肝的關鍵就是要保持心情舒暢,力戒暴怒或心情憂鬱。

一是春季陽氣升發,容易造成肝火上亢,情緒激動,所以從立春開始在精神養生方面,要力戒暴怒,更忌情懷憂鬱,做到心胸開闊,樂觀向上,保持恬靜、愉悅的心態。

如何預防不良情緒?

首先,可以多與親朋好友溝通,自己不要鑽「牛角尖」;其次要在適合的天氣時,走到大自然中,享受大自然賜予人類的美好春天。

適量的運動也有助提升好心情。因為運動時體內激素會增加,在活動筋骨的同時,也能加強內臟系統的循環功能,還可以有效地分散注意力。

平時就適量運動,養成堅持鍛鍊的好習慣,這對及時疏導情緒非常有用。

二、調起居:晚睡早起,與日俱興

立春以後日照漸長,在起居方面也應順應日照變化,相對冬天來說晚一點睡、早一點起,以利於陽氣的生發。

人體氣血亦如自然界一樣,需舒展暢達,這就要求人們克服倦怠懶睡的習慣,適當夜臥早起,增加室外活動,舒展形體,暢通血脈,以助生發之氣。

三、調飲食:少酸加辛,助陽養肝

中醫理論認為,酸性收斂,入肝經,不利於陽氣的生發和肝氣的疏洩。

建議立春飲食應少吃酸性食物,多吃辛甘發散之品,如香菜、韭菜、洋蔥等。

值得一提的是,中醫認為,蘿蔔生食辛甘而性涼,熟食味甘性平,立春時節食用蘿蔔不但可解春困,而且有理氣、祛痰、止咳等功效。

韭菜,辛溫發散,具有補腎益肝作用,有助於人體陽氣生發、暢達。

在飲食藥膳方面,針對立春時節的特點,可食用一些養肝柔肝、疏肝理氣的藥材和食品。此外,護肝養脾同樣重要,可選擇大棗、山藥等味甘養脾之品做成大棗粥、山藥粥食用。

四、防寒保暖:春捂護陽,下厚上薄

「春不減衣,秋不戴帽」,這是指早春季節不要急忙把棉衣脫掉。

立春時節陽氣漸生,而陰寒未盡,正處於陰退陽長、寒去熱來的轉折期。此時人體的毛孔也正處於從閉合到逐步開放的過程,對寒邪的抵抗能力有所減弱。

如果穿得少了,一旦遭遇寒涼的侵襲,毛孔就自動閉合,體內的陽氣得不到宣發,容易產生「陽氣鬱」的現象。

所以,防寒保暖仍是立春養生的重點。此時,衣著主張「下厚上薄」,以助春陽生發之勢。

五、食療養生:益氣健脾、補腎固本

1、高粱粥

材料:高粱米100克、桑螵蛸20克。

做法:先將高粱米淘洗乾淨,用溫水浸泡半小時左右;將桑螵蛸煎取濃汁,去渣將藥汁與高粱米同入砂鍋,再加水適量,以文火煮粥,至米熟爛粥稠為度。

功效:益氣健脾、補腎固澀。脾胃氣虛所致的食欲不振、食後欲嘔、便溏腹瀉、面色無華;腎氣不固所致的遺尿、夜尿多等患者可用。

注意:高粱米不易熟爛,故宜適當久煮。素有習慣性便秘者不宜服用。

2、首烏粥

材料:制首烏15克,粳米50克,白砂糖適量。

做法:先將制首烏放入沙鍋,加水適量煮取藥汁,再用藥汁與粳米以文火共煮稀降粥熟爛後,調入白糖攪勻即成。

功效:益精血、補肝腎。治療肝腎精血虧虛所致的面色萎黃、形體消瘦、腰膝酸軟無力、頭暈耳鳴、頭髮早白、肢體麻木等。

春季是大自然「發陳」之時,此時,借陽氣上升,萬物萌生,人體新陳代謝旺盛之機,進行艾灸調養,可使春陽之氣得以宣達,代謝機能得以正常運行。艾灸以下幾個穴位可遣鬱養肝、助陽氣生發。

六、立春艾灸

1、肝俞穴

肝俞穴是肝氣輸注的部位,有疏肝利膽,理氣明目的作用。艾灸此穴可調理肝膽疾患和神志抑鬱

2、氣海穴

氣海穴位於人體臍下1.5寸處,是人體先天元氣聚會之處。艾灸此穴有利下焦、補元氣、行氣散滯之功。

3、曲池穴

曲池穴即可清在外之風熱,又能瀉在內之火邪。艾灸此穴有清熱解表、散風止痛、調和氣血、疏經通絡之效。

4、太衝穴

太衝穴調控著肝經的總體氣血,具有平肝清熱、清利頭目之效,能讓人寧心靜氣;艾灸太衝穴可以疏肝理氣。

相關焦點

  • [二十四節氣·立春]一年之計在於春
    立春是中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立」是「開始」的意思,自秦代以來,中國就一直以立春作為孟春時節的開始。所謂「一年之計在於春」,春是溫暖,鳥語花香;春是生長,耕耘播種。立春之日迎春已有三千多年歷史,中國自官方到民間都極為重視。立春時,天子親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去東郊迎春,祈求豐收。回來之後,要賞賜群臣,布德令以施惠兆民。
  • 今日立春|「一年之計在於春」,立春養生,百病不生!
    立春,反映著季節的更替,立春標示著萬物閉藏的冬季已經過去,開始進入風和日暖、萬物生長的春季。立春正是陽氣初生之時,萬物至此漸次復甦。2月3日22點58分39秒將迎來「立春」節氣       一年之計在於春,立春的到來就像是獲得了重生,立春是有講究的,在立春的時候我們應該如何養生呢?迎春立春前一日,先要迎春。春至而萬物生。古人把農事叫作春事,農忙叫作春忙。《書傳》中記載:「冬寒無事,並人室處,春事既起,丁壯就功。」
  • 【今日立春】一年之計在於春,立春養生,少生病!
    今天22時59分將迎來「立春」節氣立春,為二十四節氣之首天氣開始逐漸回暖萬物漸次復甦
  • 立春節氣的養生
    立春是一年中的第一個節氣, 「立」開始之意,立春揭開了春天的序幕,表示萬物復甦的春季的開始。
  • 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季養生重點在這裡
    一年之計在於春。即使冬天再寒冷,春天還是會如期而至。即使疫情再嚴重,勝利的凱歌終會奏響。如今春已暖,花也將開,我們來看看春季如何更好的養生吧!
  • 「一年之計在於春」:2月4日17時3分「立春」
    新華社天津2月2日電(記者周潤健)「立春一日,百草回芽。」《中國天文年曆》顯示,北京時間2月4日17時3分迎來「立春」節氣。此時節,歷經冬日的蟄伏,天氣開始逐漸回暖,萬物漸次復甦,「柳色早黃淺,水文新綠微」。
  • 立春 | 春之初始,萬物復甦
    2021牛年立春時間:2021年02月03日 星期三 所謂「一年之計在於春」,自古以來立春就是一個重大節日
  • 立春之後,如何養生
    立春時節裡,借陽氣上升、人體新陳代謝旺盛之機,通過適當的養生方式,與大自然相適應,力求身心和諧,可為一整年的健康打下基礎。
  • 立春前這樣吃,補足陽氣很關鍵!
    「一年之計在於春」,此時一定要注意春季養生,防止生病!立春習俗立春時節向來有「吃春」的習慣,春餅、春卷、春盤等都是傳統食物。蔬菜主要有:豆芽、蘿蔔、韭菜、菠菜、生菜、豆子、雞蛋、土豆絲。立春吃5寶春季人體新陳代謝開始旺盛,養生應避免吃油膩生冷食物,多吃富含維生素B的食物和新鮮蔬菜。
  • *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季養生重點在這裡!
    一年之計在於春。即使冬天再寒冷,春天還是會如期而至。即使疫情再嚴重,勝利的凱歌終會奏響。春暖花會開,我們一定能走上街頭,擁抱彼此。
  • 立春時節保陽氣,排毒養肝好時機
    立春,是一年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也是春季的開端。俗話說「一年之際在於春」,立春對於養生有著非同一般的意義。立春期間,氣溫、日照、降雨,開始趨於上升、增多。但這一切對全國大多數地方來說僅僅是春天的前奏,春天的序幕還沒有真正地拉開,養生還是以溫暖、助陽、調肝為主。
  • 今日立春,祈望春回大地新!
    ,民間有「咬春」的風俗立春吃春餅,是人們對「一年之計在於春」的美好祝福而「咬春」嚼蘿蔔,則取古人「咬得草根斷,則百事可做」之意 立春,在二十四節氣中排第一,立的意思是開始,即春天自此而始。而在北方大部分地區,立春時節,恐怕與隆冬無異。春季伊始,東風送暖,風為春的主氣,在一年四季中,春三月時最常見。春天在五行中屬木,而人體的五臟之中肝也是屬木性,因而春氣通肝。中醫認為,春天是肝旺之時,趁勢養肝可避免暑期的陰虛。從立春這天開始,注重精神調理,保持心胸開闊,情緒樂觀,以使肝氣順達,氣血調暢,就能達到防病保健康之目的。
  • 2020立春祝願身體健康的句子 立春心情說說簡短一句話
    1、立春帶來春的消息,願你春風得意;立春帶來花的消息,願你花開富貴;立春帶來笑的消息,願你幸福開心;立春帶來我的消息,願你快樂收藏。  2、一過立春,就意味著冬季結束,進入了春天。中國自古為農業國,春種秋收,關鍵在春。民諺有「一年之計在於春」的說法。舊俗立春,既是一個古老的節氣,也是一個重大的節日。
  • 立春早安心語問候語 適合立春發的朋友圈祝福語說說
    5、最是一年春好處,立春祝福有無數;春眠天天不覺曉,時時快樂無煩惱;春風不度玉門關,今年收入翻幾番;一江春水向東流,平安如意無憂愁;立春快樂!6、春風拂柳隨意擺,梅花綻放迎春來。小河湖畔青波蕩,大雁北翔門敞開。春光明媚怡情濃,春耕播種田園麗。一年之計在於春,撒下希望祁豐收。祝你立春喜氣升,踏步青山抖精神。
  • 節氣養生之立春
    《黃帝內經》云:「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於庭,被發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因此,養生的方方面面都要順應春陽升發的特點,注意保護陽氣是關鍵。    (一) 立春養生的注意事項    1.
  • 靈生中醫寶典:立春節氣保健小兒推拿約起來
    一、立春節氣  立春,是幹支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又名歲首、立春節、正月節。幹支紀年法,以立春為歲首,交節日為月首。「立春」是依據黃道推算出來的,當北鬥七星的鬥柄指向寅時為立春節點,即太陽到達黃經315°時。立,是「開始」之意;春,代表著溫暖、生長。
  • 節氣養生·立春
    立春是冬春兩季的分水嶺,《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裡寫道:「正月節,立,建始也……立夏秋冬同」,意思就是說,立春到了,標誌著冬天就要結束,春天即將到來。一、養陽氣高士宗在《素問•直解》裡說「春夏養陽,使少陽之氣生,太陽之氣長;秋冬養陰,使太陰之氣收,少陰之氣藏。」
  • 立春,一年最美好的開始!
    小百科  立春,是新四季輪迴的第一個節氣,所謂「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具溫暖生長的特性,一派鳥語花香,立春時節正值耕耘播種之時。立春的到來,意味著春季的開始,正如《史記·天官書》言「立春日,四時之始也「,《月令七十二集解》對立春闡述為「立春,正月節。立,建始也。五行之氣往者過來者續於此。而春木之氣始至,故謂之立也」。作為一年中第一個節氣,立春標誌著新的農曆年的開始。
  • 身體發冷,立春節氣排寒養生妙法
    立春,2021年2月3日,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之首。立,是「開始」之意;春,代表著溫暖、生長。幹支紀元,以立春為歲首,立春意味著新的一個輪迴已開啟,乃萬物起始、一切更生之義也。然而,不管氣溫如何,我國傳統認為,從立春開始,陽氣會從地下慢慢地升回到大氣中。順應天時養生,此時就需要注意清除身體堵塞、養護陽氣。
  • 一年之計在於春,順著節氣去養生
    一年之計在於春,從現在開始,就讓我們根據前賢的學識,提點我們的生活,讓我們在一年四季之中,時時得到補益。春雨驚春清谷天立春2月4日  春季的開始。此時陽氣初生,養生要順應陽氣升發、萬物始生的特點,注意保護陽氣,著眼於一個「生」字。精神方面,戒暴怒,忌憂鬱,應心胸開闊,保持心境愉悅。  立春時節正是肝氣升發的時候,飲食宜減鹹酸,增辛辣味,可選擇芹菜、豆豉、蔥、香菜、花生、雞、豬肉、魚、牛肉等進行配方選膳,還可選擇一些藥膳進行食補,如芹菜煲大棗、花生仁拌芹菜、枸杞子飲、芹菜首烏瘦肉粥、八寶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