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楷書到行書,過渡技巧掌握好,才能揮灑自如!

2020-12-16 騰訊網

楷書如何才能正確過渡轉化成行書呢?

蘇軾曾說過,楷如立,行如走,草如跑。這種說法其實生動地反映出了三種字體給大家最直觀的感受。我們練習楷書,要保證筆畫的細節呈現出楷書字體的靜態之美,要通過筆法把骨架、形態和細節生動地呈現出來。

楷書最大的特點就是其筆畫相互獨立,沒有牽絲意連,而楷書向行書過渡的時候,筆畫之間會有較為自然順暢的流轉,筆勢靈動自然,渲染於紙上,映入眼帘會有一種跳動的美感,一氣呵成又不失結構上的嚴謹。

楷書向行書過渡的時候,一般會建議大家加入一個行楷的過渡步驟來加深對於字的結構理解,避免因為倉促轉換而導致行書字體失去其本身應該具有的美感。

而在這個過程中,第一點值得重視的,就是學會「簡化」。

何謂簡化,在行書字體裡,不是所有的字都需要數著筆畫去寫的,有些時候為了保持筆鋒的流暢性,要學會省略一些不影響字整體結構感官認知的筆畫,或用一些連帶的線條或點畫來代替。

要把字寫好,筆順是否重要?

在練習楷書的時候,儘量保持正確的筆順去書寫,是理解字框架結構的基礎,而在書寫行書的時候,則可以稍微調整一下筆順,一些適當的變化可以加強行書的美觀度。但是有一點要注意,千萬不要自作聰明的強行改變筆順,會造成結構生硬,導致字體失去了原有的辨識度。

很多人喜歡寫行書,可能不單單是因為喜愛行書字體的視覺感受,更加喜歡書寫時那行雲流水般的節奏。其可謂韻律之中孕育龍蛇之力,連動之間飛出龍吟鳳鳴。

書寫過程中的技巧和一些練習的方法,還包括諸如長短變化、點畫代替、方圓過渡、繁簡省略之類。

在這裡要勸誡大家,無論是楷書還是行書,打好基礎最重要,千萬不要好高騖遠導致字體漂浮無力,練字多年原地踏步。筆畫、偏旁、結構都不要輕視。

相關焦點

  • 楷書練到什麼程度才能寫好行書?
    有網友問楷書練到什麼程度才能寫好行書?雖然我們經常說楷書是行書的基礎,但是並不意味著楷書寫的越好,行書也能夠學的越好。我們說楷書是書法的基礎,主要是因為通過楷書可以訓練書法的基本筆法,因為楷書的筆法在5種書體裡面是比較完備的,又因為楷書的結構比較標準,可以同通過楷書訓練學習者對於書法結構的敏感性,訓練結構的把握能力。但是,楷書和行書畢竟屬於兩種書體,它們都有著自己獨特的藝術語言和表達方式,學好了楷書並不意味著行書也能寫的很好。想要寫好行書,還需要進行專門的行書訓練。
  • 怎樣才能寫好行書
    要想練好行書,首先要練好楷書的基本功,以求形神兼備。因為行書是在楷書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行書的書寫速度要比楷書快,由於運筆快,在楷書中方折平直的筆畫變得屈曲圓轉,提按頓挫的筆法變得流暢飛動。要寫好行書,只有掌握好點畫、部首、結構、章法等技法,才能為寫好行書打基礎,那麼下面介紹以下幾種具體的技巧,僅供參考。
  • 楷書、行書……到底要選哪種字體練?
    總體來說,這麼多的字體最受歡迎也最受爭議的便是先楷後行還是先練行書再練楷書。但真要分一個先後所以然來,書法界各有看法。首先楷書作為書法的基礎這是毫無疑問,而很多的行書字體原本是由楷書演化而來的,但是這兩者卻在最根本的書寫方式(筆畫順序、筆觸上)有著極大的不同。1、楷書靜,行書動。
  • 現代常用漢字的行草字帖欣賞,楷書行書雙體對照,不可錯過的好帖
    行書或是行草書有一個比較明顯的特徵,這個特徵也是有異於楷書的,就是我們常說的連體字,行書和草書在很大程度上體現行雲流水的特徵,字與字之間存在連筆的行為。這種行為是自然的運筆結果,而非有意為之。怎樣才能寫好行書或是草書,或者是連筆字呢?我認為最好的方式還是尋找前人的行書或草書的帖子進行臨摹,也就是練字。
  • 有硬筆行書基礎能學好毛筆行書嗎
    有不少書法界的朋友問我,學習書法一定得從楷書練起嗎?我工作了幾十年,都是以行書的方式記錄筆記或寫東西,沒有系統認真地學習過楷書,如果想學毛筆行書,跳過楷書直接學行書,可以嗎?……,提這類問題的人不少,意思大同小異。實際上就是說,我不想學楷書,就想直接練行書,行不?
  • 初學書法,楷書寫到什麼水平才可以練習行書?
    但是最近我聽別人說,學習書法不能只寫楷書,要學一些行書。但是又有人給我將學習行書不好,容易養成浮躁、油畫滑的毛病。總之我現在很迷茫,不知道自己寫到哪一種水平算是可以接觸行書了?有沒有一個具體的時間規定?內你有沒有好的行書入門字帖能推薦給我?希望您儘快答覆,謝謝。墨海泛舟墨海泛舟:你好,感謝你的來信。
  • 一手行書走天下:練好硬筆行書,抓住六個關鍵
    在實際應用中,鋼筆字也有楷書、行書和草書之分。楷書是基礎,在中小學學習階段,學習和考試仍以楷書為主。楷書的整齊劃一和清晰可辨在考試中佔有很大優勢。步入社會後,行書書寫的快速多變更加符合生活和工作的快節奏,行書成為人們交流主要的書寫形式。一手漂亮的行書字是許多人夢寐以求的願望。
  • 漢字形體的演變:隸書、草書、楷書、行書
    楷書萌芽於西漢,成熟於東漢末年,盛行於魏晉 南北朝,一直通行到現在,已有將近兩千年的歷史了。今天,楷書仍是現代漢字的標準字體。楷書是由隸書演變來的,它的結構與隸書基本相同,只有少數地方略有改動。行書行書 行書是為了補救楷書的不便書寫和草書的難於辨認而產生的一種字體。它是楷書的草化或草書的楷化。
  • 掌握用力技巧,硬筆書法才能更上一層樓!
    一、硬筆提按依據書寫的體式不同而有所區別楷書。筆畫清晰乾淨而相對獨立,提按動作也相對分明,入筆多按,提筆多收,曲折部分也常多有提按的動作,長點畫則為勻力滑行。行書。鄰字之間承接明顯,牽絲較多,提與按的力量動態較小,更多的是以節奏來體現運筆的力量,主筆通常提按更加明顯。草書。圓筆較頻,弧轉較多,書寫速度快,提按的力量更加細微而多變。
  • 楷書紮實後,如何再練行書?
    雖然不同書法家的行書面目各異,如王羲之行書有王羲之的風格,米芾行書有米芾的風格,趙孟頫行書有趙孟頫的風格,不一而足,但基本筆法的運用和變化卻大同小異。歸納起來,大致有「六變」。
  • 《書法問集》725、有人不練楷書直接練行書,能練好嗎?
    【目前來說絕對不行,因為我們當代使用最多的書體就是楷書和行書。】歷史上使用最廣泛的書體,當然是行書。不是因為書聖王羲之,也不是因為天下第一行書《蘭亭集序》。行書是所有書體中,長時間使用時間最長的,就算從王羲之算起,也有超過1600年的歷史。可以粗略地說,王羲之之後,人們日常生活書寫最多的書體,肯定是行書。行書最適合,日常書寫的書體。
  • 看徐朝江小楷,淺談學習書法須先學楷書嗎?練習楷書有哪些好處
    其楷書給人的第一感覺是:古樸秀逸,法度嚴謹,結構外舒內斂,結字寬博,形態略扁,取橫勢,以獲氣勢開張之效。其次,用筆乾淨利落,起筆、收筆果敢,行筆自然,比較嫻熟地掌握了一套小楷技法原理。雖為小楷,但行筆無飄浮、病弱之弊,倒是能力透紙背。再是,小中見大,善為小楷者,當小中見大也。這個「大」,當然是指大氣勢、大境界。
  • 行書基本筆畫圖解,你也可以寫得行雲流水
    行書和楷書比較起來,書寫速度比較快,筆畫之間的連帶關係更加明顯,結體上也是更加富於變化。楷書寫得差不多了,該如何向行書進行過渡呢? 今天,我們還是從基本的筆畫說起,重點聊一聊行書基本筆畫和楷書的不同,學會了,你也能寫得行雲流水。
  • 行書字帖如何選?不管是硬筆行書還是軟筆行書,這裡統統告訴你
    《書道拍案驚奇》觀點:不管是硬筆行書還是軟筆行書,都不要選擇現代人的字帖。有老師點撥可以直接上手《懷仁集王羲之聖教序》。自學的話建議用行楷過渡下,推薦趙孟《前後赤壁賦》和智永《真草千字文》等字數多,且平正的行楷字帖。
  • 硬筆書法教學模式:如何練習硬筆行書?
    行書介於楷書與草書之間, 它不像楷書那樣工整規範。行書筆畫較楷書稍放縱, 點畫之間往往以纖細的遊絲牽連, 結構隨字賦形, 多據上下文需要而誇張變形, 布局參差錯落, 生動活潑。另外, 行書書寫簡便快捷, 比草書易認, 適合社會實際工作需要。還有, 行書少有森嚴的法度規則, 創作比較自由, 能充分發揮書寫者的個性。因此行書有很強的實用性, 又有較強的藝術性, 適合追求個性發揮的青年學生需要。
  • 秋天到了,「秋」字篆書、隸書、草書、楷書、行書怎麼寫才好看?
    導語:秋天到了,「秋」字篆書、隸書、草書、楷書、行書怎麼寫才好看?秋天是個美好的季節,也是收穫的季節。今年的立秋時間是公曆八月七日。立秋後,人們將告別炎熱而迎來涼意。關於「秋」字的寫法,無論篆書、隸書、草書、楷書和行書,都有多種寫法。
  • 磅礴大氣的毛筆行書筆畫遒勁,結字雋美,氣韻生動!
    經常有朋友問,楷書寫得差不多了,該如何向行書進行過渡呢?今天,我們還是從基本的筆畫說起,重點聊一聊行書基本筆畫和楷書的不同,學會了,你也能寫得行雲流水。    由於行書的書寫速度快,所以筆畫的寫法也不能像楷書那麼一板一眼,追求的是相互引帶,如果處處逆鋒,筆筆精到,就失去了行書的本來面貌。
  • 行書入門要領
    行書書法相對於楷書來說,在書寫速度和用筆上都有所不同,書寫速度加快,用筆也不像楷書那樣筆筆逆鋒,筆筆回鋒收筆。但是,行書也有行書的特點和規律,學習的方法也有所不同。
  • 教你選擇名家楷書/行書練字字帖!(純乾貨)
    第二、字帖字體的選擇對於初學者來說,是先練楷書,還是先練行書,還是先練習隸書、草書呢?對於這一問題,我認為:小學生應該先練楷書;中學低年級學生可練行楷;中學高年級或大學生,或有一定楷書基礎的青少年可練行書。特別注意的是,對於字體雜亂者,應全部丟掉自己的字體,先練楷書,後練行書。
  • 抗戰名將孫立人,傳世楷書行書作品賞析,網友:筆力遒勁恣意縱橫
    孫立人將軍的書法字裡行間透著儒將氣概神韻,磊落灑脫,一手好字。神完氣足 意蘊超卓,格調高古曠達 收放揮灑自如,點畫生輝。實在是難得的好字。雖然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但是書法體現的是個人對事物和世界認識的不同維度和層次,是不能用一個統一的標準來評判的,就像對待藝術,那只是個人對事物的不同感受,關鍵是表達出自己的風格來。而孫立人的書法正式體現了他軍人的氣魄,運筆獨特,放到今天絕對是妥妥的書法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