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輕鬆記住一年讀過的52本書

2021-02-19 新浪微讀書


書/中/自/有/黃/金/屋,黃/金/屋/中/可/有/你?

來源 | 樊登讀書(ID:readingclub_btfx)

大家都知道讀書的好處,在這裡就不再贅述了。

然而讀過的書,怎樣才能記住呢?

我們往往聽到別人的神話,一年讀300本書,讓你目瞪口呆。

你甚至懷疑,讀那麼多的書,能記住嗎?如果是事實,那麼是不是自己記憶不如人呢?

其實,只要你記憶有方法,你的記憶就會有很大的提高,甚至久久不忘。

根據科學依據得知,記憶是可以鍛鍊的,人類的神經元細胞越鍛鍊越強大。

不忘記讀過的書,50%是靠理解,50%是反覆使用養好正確的讀書思維方式,才能記住讀過的書

今天,讀書君就教大家如何輕鬆記住一年讀過的52本書。

精讀和快讀

精讀是指細讀同類書籍其中一本很權威、有代表性的書籍。讀透以後,再快讀下一本同類書籍。


精讀是對重要內容的邏輯關係梳理和深度理解。

快讀是指在已有些認知的基礎上快速閱讀書中的內容,並提取陌生和精華的知識點進行理解,從而在短時間內獲取有效的信息,用有限的精力去提高閱讀質量。

快讀可以掃讀、跳讀,但不是不讀,是對以往知識記憶的一次機會。

精讀一本書有可能需要一周或者一個月的時間,這樣下來看似一年讀不了幾本,但從長遠來看實際並不是這樣的。


我們精讀的目的就是為後面快讀同類書籍打基礎的

閱讀同類書籍同時,你大腦潛意識中會對知識分類、對比,已知的只要快速回憶和掃過一下即可,不用在逐字逐句的閱讀。

你只要專攻不熟悉的精華部分,循序漸進使用這樣的方法,你會在一個領域上越讀越快,越讀越多,互相連結知識點,既能學以致用,又不會忘記。

舉個例子,個人成長類書籍《非暴力溝通》是講溝通技巧的,起初讀時很吃力,要花很長時間才能理解書中提出的「感受」和「想法」的區別。

然而過一段時間後,你再去讀同類有關溝通技巧的書籍《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才肯說》這本書,看到觀點「感受」,就會發現:

這並不陌生,理解起來也很輕鬆,因為之前你學過。

重點是你大腦得到強化記憶知識點「感受」的一次機會。

這樣下來,你可能花時間去讀《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才肯說》只需要1天的時間就可以讀完。

接著閱讀《共情式溝通》,掃讀你學過的知識點,對新知識點如「共情」精讀。

然後再讀《1小時就懂的溝通課》這本書,你可能只需要2個小時,就能讀完這本書。


只有認知深了,看其他書才快, 「先追求質,再追求量」是可取的好方法

有人說,這些書都講一個道理,沒有必要閱讀重複書籍。

但我個人認為,只要是評價較好的書籍,即使是類似的,是有必要讀的。

一來是一次知識溫習的機會,二來是對知識點有深度了解,強化大腦記憶的機會,你會潛意識區分觀點的差異化,用法。這就不是單純的記憶了。

樊登給寶媽們介紹了20多本育兒的書籍,你是不是只讀一本就可以了呢?

不是的,一本書裡不一定有你要的答案!

並且不同作者可以寫同一件事,但是剖析的角度是不一樣的。

例如《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和《聰明人是怎樣管理時間的》,同樣是講解時間管理方面的書,但是前者是從做人原則的角度來講的,後者是從做事價值來講的。

每一本書在難易度上也有差異。

精讀注意事項:

①帶著目的去閱讀

帶著你的問題去閱讀,也是刺激你大腦記憶的一種手段。

②精讀和快讀適合的範圍

不是所有的書都要精讀和快讀的,乾貨書籍可以快讀,文學類就要細品了。

乾貨書籍是指能從書中獲取實際應用信息和知識為目的書籍,它大多數都是圍繞某一個主題來寫的,主題明確。我們主要抓住重點,進行集中閱讀。

文學是要體會作者的世界觀,在精神上得到愉悅的書籍,囫圇吞棗是達不到享樂文學書的價值的。

③專心


專心才能進入心流活動,才能進行深入和縝密的思考,啟動大腦和肌肉記憶。

卡爾·紐波特在《深度工作》一書中指出,心理學家榮格會在早上7點起床,吃一頓豐盛的早餐,然後在私人辦公室中度過兩個小時不被人打擾的寫作時間。

J.K.·羅琳她只發布了一條推特消息:

這是我的實名帳戶,但恐怕我不會經常發聲,因為當前紙筆仍是我的最愛。

加強記憶的輔助工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是有道理的,我們不可低估了工具的使用。

①筆記本

它的好處是可以隨時記錄和查閱。

筆記本可以是紙質的,也可以是電子的,現代科技的發達,你還可以使用語音,比如「訊飛」。

你可以邊走邊錄音和聽、說的同時就是檢測自己掌握程度,然後,沒有記住的反覆的聽,強化大腦記憶。

有專家認為,想像自己是個即將要演講的人。模擬在現場演講對記憶知識是有幫助的

②思維導圖

▲圖片來自網絡

思維導圖能夠訓練邏輯思維和加強記憶。因為人的右腦是形象思維,左腦是抽象思維。

世界記憶大師姬廣亮曾提出,思維導圖有兩個非常重要的視覺特點:

一是圖文並茂,把要記的東西能轉化為圖片,激活你的大腦,記憶更牢。


二是散髮結構,能夠理串聯你的思維,理清你的思路。更快速讓大腦接收信息。

加上有很多書籍,都是圍繞一個中心主題進行由淺入深的闡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很適合做思維導圖。

所以讀完書後,要建立思維導圖,對書的內容進行歸納、整理、提取,理清文章的思維脈絡,讓大腦有個清晰的框架,建立自己的知識網絡。

③彩色筆


彩色筆的使用:如彩鉛,彩色原子筆等等。

日本有個暢銷書作家石井貴士提出了一個四色右腦記憶法,他提出藍黃綠紅四種顏色來做筆記,能快速對知識認知度進行分類從而達到高效的記憶需要。當然,這個不是代表唯一的,讀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定。目的是為了讓你的內容更醒目,快速辨別你收集的資料輕重和難易我們只要知道,色彩能加深記憶即可。我們把一次次沒有記住的內容加粗加深做標記。

定期考核自己,就是記憶的過程。

可以默寫思維導圖、口述、遇事總結

檢測不是單純的刻意拿出來讀讀背背那麼簡單。

而是連結別的書籍一起檢測,就是你讀A書的時候要聯想到與B書又什麼差異;

這些知識點能用在生活中的什麼地方。這就叫做「事中練」

這種自我檢測的記憶過程最能讓大腦印象深刻。

養成這樣敏感的習慣很重要。根據艾賓浩斯遺忘曲線,我們要定期進行檢測。艾賓浩斯遺忘曲線說:

短期:5分鐘, 30分鐘,12小時,可以睡覺前回顧一遍。長期:隔1天,2天,一周,一個月。

比如:《非暴力溝通》它可以適用於家庭、親密關係、外交和商業談判、心理諮詢等等。

它延申出來的書很多,有《共情的力量》、《銷售心理學》、《聰明女人一定要學會的心理操控術》,都讀完你即擴大知識面又是一次記憶過程。

說到了這裡,我們就明白一個道理,記憶既是相加的效果,也是「相乘效果」。

這個理論是《考生們最需要的精準記憶書》這本書提出的,書中提到,A書+B書連結記憶就是AB,BA2◊2=4,4◊4=16。

這樣反覆的記憶和使用,就是反覆練習,而不是獨立的個體,就不容易忘記了。

下面是讀書君自己根據精讀《非暴力溝通》和《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才肯說》,引申連結出來的快速閱讀的52本書。

以一兩本書延申出來的相關書籍或者關注作者的所有作品,我們可以看作是「散髮式」記憶或者「滾雪球」記憶

關於記住讀過的書,讀書君說完了,在此再捋一下要點:

精讀是大腦儲存的需要;

輔助工具讓你記憶事半功倍;

檢測是學以致用的提取練習。

「讀書點亮生活」,我們一起追著那束光,共勉。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樊登讀書」(ID:readingclub_btfx),作為優質的內容平臺,樊登讀書一直在打磨好內容,精推好書,為無數書友的實際生活帶來改變。關注樊登讀書,和3600萬+書友一起用讀書點亮生活。


喜歡就一鍵三連啊!👇

相關焦點

  • 這本書告訴你,怎樣讓讀過的書不白讀
    看到群裡頻頻傳來的捷報,真的替師哥師姐們感到開心,但是,回過頭來看看自己,難免有些黯然神傷,同樣地在學校讀了十多年書,別人現在可以輕鬆上稿、讀書變現,自己不僅花錢讀書、甚至還讀了白讀。你是否也有這樣的困惑:書買過不少,也讀過不少,卻總感覺收穫寥寥?
  • 讀書| 一年讀50本書?太少!《快速閱讀術》教你一年讀700本(印南敦史)
    點擊播放 GIF 0.0M流水式閱讀就指的是:讓書從心中流過,不用在意是否記住,只要讀過就會有所收穫。作者要我們把讀書歸還給生活,就像吃飯睡覺一樣正常,不要在意記住了哪些內容。讀書並不在於複製100%的原文,而是在於邂逅1%的收穫。其實也確實是這個道理,畢竟一年「膚淺」了解300本書,比一年只能讀上幾本書要強太多,不是嗎?不必強求每本書都完全複製,只要記住留下的印象就可以了。
  • 好不容易讀完一本書,結果啥都沒記住,4招讓你快速讀完一本書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想要讀一本書,卻因為時間少或外界幹擾的因素太多,導致閱讀一本書需要很長時間。以為認真地看完了所有內容,會對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有明顯的幫助,卻發現,自己還是那個說話沒有內涵,大腦空無一物的人。其實閱讀速度慢,時間跨度越長,遺忘的速度就越快。究竟該如何讀書呢?
  • 看了就忘,怎麼辦——《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
    我的床頭通常都有很多本書,至少三本以上吧。在閱讀中,當我讀不下去時,就換另一本調劑。小說是斷不會有的,不能一口氣讀完的算不上好小說,就算艱難似《百年孤獨》,我也是囫圇吞棗,一氣呵成。至於想不起來的內容,反正書在呢,有空再翻唄。
  • 人生中最值得看的100本書,你讀過幾本?
    這本書以一份貴州茅臺財報為例,讓毫無會計學基礎的投資者也能輕鬆讀懂財報,看透財報背後的企業秘密。58.我們知道如何解題,如何考高分,可是沒有多少人能明白真正的學習是什麼,而學習又如何成為一種藝術的。想知道的,可以閱讀這本書,同樣牆裂推薦!64.
  • 復盤2020,我在這一年中讀過的十本好書,推薦給大家
    一轉眼,這一年就只剩下幾天了。看到很多書評人都交出了自己的年度書單,我也總結了一下,選出了自己在這一年中讀過的印象深刻的十本書,並簡單聊上幾句。由於篇幅所限,就不做長篇大論了,有的書已經另寫了書評,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看我的往期文章。
  • 那些年我讀過的咖啡書籍「咖啡烘豆科學」開篇
    之前讀過的一些烘焙書籍,不是內容太老就是翻譯和作者想表達的有出入,讀起來很累,甚至會讓新手讀完後更為苦惱,比如5年前剛開始接觸烘焙購入的一本「烘豆大全」是一本我很認真讀過兩遍,但越讀越暈的烘焙書籍,不推薦新手越讀,後期有機會也會給大家解讀這本書。
  • 52歲特級教師送給學生5本書,推薦理由很充分,經典好書影響一生
    【導讀】張老師是特級教師,也是重點示範小學校長,今年52歲,從事教育二十多年,對小學教育有獨到的見解和特殊的情感。她對學校老師和同學強調最多的就是「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她每年都會送給學生們幾本書,讓學生們接龍傳看。每一本書她都給出了推薦理由,要求孩子們認認真真讀完,並寫閱讀感受。
  • 「未讀」2020年人氣最高的十本書,你讀過幾本?
    這份人氣榜單在今日新鮮出爐,也在這裡分享給大家~新的一年,讓我們繼續互相陪伴,一起做個愛讀書的人吧~ 《how to:如何不切實際地解決實際問題》(平裝) 在本書中,作者賴德 · 卡羅爾分享了自己如何創造子彈筆記,以及自己和全球眾多使用者如何利用子彈筆記讓人生變得更理想的方法,全面適配職場、學習、生活的效率指南,幫助讀者更有價值、更有效率地分配有限的時間和精力。新的一年,告別渾渾噩噩過日子! 《What if?
  • 《快速閱讀術》:一年閱讀700本書,印南敦史是如何做到的?
    然而,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後,他的閱讀速度不斷飛躍,每個月能為60本書撰寫書評。如今的印南敦史每年可以閱讀700本以上。短短幾年間,他是如何做到的?在他的書籍《快速閱讀術》中,他提到了這幾年的閱讀心得,值得我們去學習借鑑。
  • 亞馬遜薦書團評選「人生必讀的100本書」 你讀過多少? 書單
    那麼這份人生必讀書單,你已經讀過多少本了? 《三體》劉慈欣作品講述了地球人類文明和三體文明的信息交流、生死搏殺及兩個文明在宇宙中的興衰歷程。其第一部經劉宇昆翻譯後獲得了第73屆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萬讀的粉絲們對《三體》一直是寵愛有加,對書中描繪的恢弘世界佩服不已。
  •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想要提高讀書效率,試試做筆記
    我們每個人都知道這個道理,但是我們在讀書的時候也會遭遇以下情況,比如讀完一本書發現這本書很好,但是具體怎麼好說不出來。很多書明明讀過,但能記住內容的卻沒幾本,覺得自己白讀了。《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這本書告訴了我們為什麼會出現這種讀書記不住的情況,以及我們在讀書的時候怎麼通過做筆記來記住書中的東西,讓我們的書沒白讀。
  • 奧野宣之:我用這樣的高效讀書法積累素材,後來出版了多本書
    奧野宣之日本筆記本作家,出版過《如何寫遊記和散步日記》《智慧創造鍛鍊法》《"處方箋"讀書法》《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如何有效整理信息》書籍等。其中《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與《如何有效整理信息》極為受到市場歡迎和眾多愛讀書人士的推崇。
  • 一個速度很慢的閱讀者,用什麼方法兌變為一年閱讀700本書的大神
    一年閱讀700本的圖書,一個普通人能做到嗎?一個原本閱讀一頁內容需要5分鐘甚至10分鐘的人,有可能兌變為平均20-30分鐘讀完一本書, 一個月閱讀60本以上的書的強者嗎? 有人說:「怎麼可能?除非是天賦極高的人。」也有人說, 能做到這樣的人是「神人」。
  • 靜不下心讀完一本書,是因為你沒有讀過這本書——《如何閱讀一本書》(附PDF版電子書下載方式)
    這本書能解決你兩個問題:「一是靜不下心來讀一本書;二是讀不完一本書」。推薦語:「這是一本教你如何閱讀的書。沒有文縐縐的教條,沒有難懂的概念。整本書框架明確,思路流暢。讀完本書,以往錯誤地,浪費時間讀書方式將得到改善。簡潔地,明了地,短時間地能抓住整本書的核心思想,以最小精力和時間投入,獲取最大量的精神收穫,這樣的效果期待嗎?」走,上貨。
  • 如何深度閱讀一本書?
    朋友魔怔了,前些日子風風光光買的十幾本書做成了枕頭。她說買的時候以為自己加薪在望了,拿回來後看完就忘,還不如不看,打起書本就瞌睡。同樣是讀書,有些人讀過的書都在變現,而有些人還沒掌握深度讀書的方法。二、記筆記的方法《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的筆記讀書法中講到了一種,「蔥鮪火鍋式」讀書筆記。
  • 鄭爽的爸媽錯在哪兒 | 《真希望我父母讀過這本書》菲利帕·佩裡
    但沒人發現自己時卻是一種災難如果沒有人在我們想要展現真實自我的地方和時間點看到我們那對我們來說是災難所以點關注加星標過去如何影響著現在如果有人告訴你如何拆解親密關係中的問題面對父母這個角色該做如何準備幫你更好的和自己相處讓身邊的人更喜歡和你待在一起《真希望我父母讀過這本書》
  • 《高效閱讀的秘密》:閱讀並不難,30分鐘讀完一本書你也可以做到
    這樣一來我們就很容易收穫成功的喜悅,會覺得閱讀原來也沒多難,讀起書來也輕鬆愉快許多了。3.掌握全書的高潮部分作者的觀點是我們讀書不可能做到過目不忘,即使是認真做好筆記,能記住全書的30%已經算是不錯的。
  • 2020讀過的好書、對我最有幫助的APP
    讀散文完全可以把碎片化時間利用起來,篇與篇之間一般沒有聯繫,可以輕鬆一次性讀完,不會被吊著胃口。我下面推薦的三本書也是如此。你閒來可以隨手翻翻,讀不讀完都無所謂。對了,再囉嗦一句,對我來說什麼樣的書才是好書呢?我主要從內容、構思和文筆三個維度來考量。
  • 一年讀書四百個小時,我卻只想向你推薦這一本書
    猶記得年初定目標的時候,我就給自己定了今年要讀完五十本書。就在前幾天,翻看自己讀書記錄的時候才發現,這個目標自己已經遠遠超出了。今年我一共讀完了55本書,一年閱讀時長為475個小時。同事小藍讓我評選出我讀過最好的一本書,原本蘿蔔青菜各有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