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讀書四百個小時,我卻只想向你推薦這一本書

2020-12-18 羅sir職話

猶記得年初定目標的時候,我就給自己定了今年要讀完五十本書。就在前幾天,翻看自己讀書記錄的時候才發現,這個目標自己已經遠遠超出了。

今年我一共讀完了55本書,一年閱讀時長為475個小時。

同事小藍讓我評選出我讀過最好的一本書,原本蘿蔔青菜各有所愛。但在我細細思索一番後,發現還真有那麼一本書,是我真正想安利你們去讀的。

那便是英國著名作家喬治·歐威爾所寫的《1984》

這本書,被譽為20世紀影響最大的英語小說之一;70年後的今天,這本書依然值得我推薦給大家。

01

反烏託邦代表作——《1984》

《1984》和英國作家赫胥黎的《美麗新世界》、以及俄國作家扎米亞京的《我們》並稱反烏託邦的三部代表作。

那什麼是反烏託邦呢?

反烏託邦(dystopia)一詞來源自烏託邦(utopia);它的希臘語前綴意指「壞的、不好的」。

而烏託邦的本意是「沒有的好地方」,或者我們也可以簡單的稱之為「空想的國家」。烏託邦社會實行按需分配的原則,認為私有制是萬惡之源,必須消滅它。

而反烏託邦題材,實質上就是在隱喻批評「烏託邦」社會是空想的,也是不切實際的。

反烏託邦題材一向以尖銳、批評、反諷而聞名。喬治·歐威爾的《1984》更是其中的代表作。

《1984》出版70年後的今天來看,世界也正變得越發的不確定性,民粹主義和各種極端思想的抬頭,也讓我們有必要再次來回顧這本書。

70年前喬治·歐威爾所著的《1984》到底寫了些什麼?為何在70年後的今天依然能夠給我們以啟發和深思?

喬治·歐威爾在書中假想了一個現實中不存在的世界。1984年的世界被三個超級大國所瓜分——大洋國、歐亞國和東亞國。

三個國家之間彼此戰爭不斷,國家內部則實行高度集權,有監視與監聽功能的「電幕」控制人們的行為,以對領袖的個人崇拜和對國內外敵人的仇恨維持社會的運轉。

而書中那句最廣為流傳的「老大哥在看著你!」,便是由此而來。

書中的主人公溫斯頓在「大洋國」真理部從事著篡改歷史的工作。長期篡改歷史,讓溫斯頓對該國的領袖「老大哥」產生了懷疑,從懷疑轉變到反叛,最後被列為「思想犯」,又經過思想改造成為「思想純潔者」的悲慘故事。

說到思想犯,我想起了另一部著作,片中的一段臺詞令我至今心有餘悸難以忘懷:

「我們被教導要記住思想,而不是人,因為人可能失敗,他可能被捕,他會被殺死,被遺忘,但四百年後,思想仍可改變世界。」

《1984》在今天讀來,依然能夠給我們以莫大的啟發。它幫助我們在這個混亂無序的世界中尋找自我的意義,警惕一些思想,一些回潮,一些可能出現的東西。

02

喬治·歐威爾,一代人的冷峻良知

其實喬治·歐威爾之所以能夠寫出《1984》和《動物莊園》這兩本著作,與他本人的經歷也無法分開。

1903年,喬治·歐威爾出生於英屬印度彭加爾省(孟加拉邦)摩坦赫利(莫蒂哈裡)一個政府下級官員的家庭,父親供職於印度總督府鴉片局,家境並不寬裕,奧威爾自稱家庭屬於「上層中產階級偏下,即沒有錢的中產家庭」。

但在1917年,14歲的喬治·歐威爾依靠自己的努力考取獎學金,進入英國最有名的伊頓公學讀書。畢業後的奧威爾加入了英國在緬甸的殖民警察。

這段經歷,讓奧威爾深感殖民主義的卑劣和不堪。他對西方的殖民主義政策產生了反思;更進一步的認識了極權主義。

成年後的奧威爾曾去參加西班牙內戰,回國因為被劃到「左派」而被排擠。二戰後,奧威爾在BBC參加從事反法西斯的宣傳工作。

也正是這段經歷,讓奧威爾切身感到法西斯的敗壞和不堪,便以「希特勒」為原型,創造了《1984》這本書。

他在《1984》中這樣寫道:「戰爭即和平,自由即奴役,無知即力量。」

這短短的十五個字,戳破了極權國家的一切謊言。

喬治·歐威爾的一生曲折不已,年紀47歲,便死於困擾多年的肺病。從早年間自己追尋的信仰,再到去反對這信仰,喬治·歐威爾用短短一生的時間,為我們樹立了「一代人的冷峻良知」。

對喬治·歐威爾來說,沒有什麼是必須去堅守一生的,只有「正確的」事情才值得去堅守。

正如他背叛自己早年間的信仰一般,他只為自己的「良知」發聲,為人民謀福。

喬治·歐威爾說:「所謂自由,就是可以說二加二等於四的自由。」

在他看來,這樣的「自由」,不要也罷。

整個世界的變幻是對應熵增的,我們所要去做的,就是抵抗熵增。從有序到無序,從不確定性到確定。

而這,便是你要讀《1984》的理由。

END.

作者:羅sir,新青年的職場內參。點擊【關注】,每天與你分享職場乾貨與個人成長心得

相關焦點

  • 我一年讀300本書,你呢?高效讀書,推薦這三步
    為什麼讀了那麼多書,還是過不好這一生?讀書,作為最有效也最廉價的的獲取新知的方法之一,很多大佬都推崇。巴菲特的孩子笑稱巴菲特是一本行走的書,蓋茨也是出名的愛讀書,每年幾乎都會推薦長長的書單。讀書雖然好,但很多人並不得法。不少人看起來很用功,每天讀書,甚至邊做家務邊聽書,出門也不閒著,做趟地鐵也要聽一本書。雖然每天用碎片時間讀書學習,日程表被安排的滿滿當當,但就是沒什麼效果。一本書讀了前面,忘了後面。貌似讀了不少書,但真到用的時候,只能想起來書名,書裡關鍵講了什麼,腦子裡像隔了一層霧。
  • 書單來了,40本書,4個主題,我只推薦這11本書給你
    「讀書不保障命運可以好好的對待你;但是,書讀多了可以保障你能更好的對待命運。」每一本書都有它的使命,每讀一本書都有一個的目的。艾德勒 / 查爾斯·范多倫 /商務印書館/1940/出版《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 [日]奧野宣之/江西人民出版社/2016-6出版在這8本書中,推薦大家閱讀《實用性閱讀指南》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 《如何閱讀一本書》這3本書。特別是《如何閱讀一本書》超越了大部分的關於提升閱讀能力的書籍,被許多讀者奉為閱讀聖經。
  • 一年讀過35本書,我只推薦這1本給自媒體運營人
    31、從流量到留量:讓你的產品實現低成本持續增長32、我看電商3:零售的變革33、文案變現34、從零開始做內容:爆款內容的底層邏輯35、銷售總監日記這一年的35本書推薦給自媒體運營人的1本書作為一名普通自媒體運營人員,如果推薦的一本書,我推薦《從零開始做內容:爆款內容的底層邏輯》。本書上線一個月即榮登微信讀書新書榜第1,當當網新書管理榜第1,亞洲好書榜第1。
  • 一讀書就瞌睡,讀書不是逐字閱讀,一小時讀一本書是如何做到的?
    第一節:人生要想早日成功,儘早建立讀書系統,為你的夢想插上飛翔的翅膀第二節:讀再多的書也沒有收穫,被別人諷刺自己是書呆子,出路在哪裡?一、為何我們一讀書會瞌睡呢?我們要早睡2小時來換取早起兩小時,利用早晨讀書才是最高效的讀書。二、我們該如何一小時讀一本書,實現高效閱讀呢?1、確定我們讀這本書的目的我們讀書的目的是為了什麼?
  • 五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習作,向你《推薦一本書》
    本次習作的話題是「推薦一本書」,一本好書就像是一位好朋友,向同學推薦一本好書,就好像是向同學介紹好朋友一樣。本次習作要求我們聯繫自己的閱讀實踐或本學期的讀書活動,把自己讀過的、認為值得推薦的書分享給同學,讓同學們通過交流,廣泛閱讀、讀好書、讀整本書。
  • 最高檢機關舉行「我為大家推薦一本書」讀書交流活動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最高人民檢察院機關舉行「我為大家推薦一本書」讀書交流活動。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最高人民檢察院機關舉行「我為大家推薦一本書」讀書交流活動。活動現場,關於讀書的金句頻出。這些金句的「作者」,既有最高檢領導,也有一線檢察幹警。「當前,疫情形勢依然嚴峻,全球經濟下行趨勢明顯,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各種挑戰和機遇,讀書是我們汲取力量、攻堅克難的重要法寶。」
  • 世界讀書日,推薦一本書給大家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你還記得上一次讀書是什麼時候嗎?今天我給大家推薦一本我讀過的書,作者:餘華,書名《活著》。這首歌深深地打動了他,於是他決定寫下一篇這樣的小說,就這篇是《活著》。寫人對苦難的承受能力,對世界樂觀的態度。寫作的過程讓她明白,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當初我會看這本書是我同宿舍的一位舍友推薦我看,只因我時常對生活失去信心,親人的離世,婚姻的失敗,事業的停滯,帶著對親人的自責整天活著。
  • 世界讀書日|今天,我們只想送你一本書
    循環往復在工作與一日三餐埋頭於微信社交中時光轉瞬即逝你是否還記得有多久沒有認真閱讀一本書了今天是4月23日第24個「世界讀書日」《三體》作者:劉慈欣出版社:重慶出版社推薦理由:一花一世界,一樹一菩提。這本書包含自然科學、物理學、心理學、哲學、宗教學等多項學科領域知識,讀來獲益匪淺發人深思。
  • 一年讀完700本書,別不信,看看這本書你就知道了
    俞敏洪上大學期間,在醫院住了一年,那一年他讀了將近300本書,羅振宇每天閱讀一本書,這一習慣堅持了七年。不禁感嘆,快速閱讀真是能人必備技能。可同事李姐有不同意見:「書讀那麼快,一點東西都沒學到,那讀著幹嘛?」原來讀得快,在別人看來也是不求甚解的表現。
  • 這本書從一而終,只屬於你
    對於喜歡讀書的人來說,書從來就不僅僅是文字的載體,我們愛讀書,有一部分,也是愛書本身。愛書的樣子,書的觸感,書的味道,書本留下的關於自己的記憶。每一個喜歡讀書的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關於讀書的癖好:有的人決不允許自己的書被折頁,有的人卻在書頁上寫滿評註;有的人會把腰封統統丟掉,有的人卻把腰封作為一種收藏。
  • 學霸讀書的秘密居然是這個,3大妙招,幫你2小時讀懂一本書!
    於是我就說我過去你那裡看看你兒子怎麼讀書。去到她那,我就問他:「你是怎麼讀書的?」,他一臉詫異的看著我,他以為我會教他具體學科知識。「少廢話,趕緊教我怎麼做題啊。」我沒有理會,我繼續問「你可以大概描述下拿到一篇文章或者一本書,你怎麼個讀書順序?」
  • 推薦給您這幾本書!
    但是如果我們做到高度自律,我們完全可以做到每年至少讀10本書,每天睡前花半個小時時間去看書,再去思考,足矣。下面就給大家推薦大學畢業以來讀過的4本書(尷尬啊,才讀4本)1.了不起的我-陳海賢我們如何養成新習慣?如何讓我們的心智變得更加成熟?
  • 作為公務員,這幾本書我想向你推薦
    (一)小狗錢錢。如果您現在還沒有積蓄,這本書應該好好看看。這是一本入門級的理財類書籍,作者通過講述和心愛的小狗之間的故事,逐步告訴我們理財的一些基本知識。作為拿固定工資的一員,我也曾渴望一夜暴富,跌跌撞撞了好幾年,還是沒什麼積蓄,直到看了這本書給我一些啟發,暴富不現實,如何通過長期理財把死錢盤活,最終實現財務自由才是我們可能做到的。作為理財入門書籍,該書簡單易懂,也非常適合孩子學習。
  • 讀書| 一年讀50本書?太少!《快速閱讀術》教你一年讀700本(印南敦史)
    信息爆炸的時代,這是一種非常好的避免書籍堆積的閱讀方式,可以擺脫我們對於屯書的執著,幫助我們邁出大量閱讀的第一步。流水式閱讀讓我們體會到了讀書的暢快,但如果沒有呼吸式閱讀,就會感覺到一些的憋悶。就像呼吸,只吸氣,不呼氣一樣。吸氣當然就指的讀書。呼氣指的是寫筆記。一吸一呼,就完成了作者的呼吸式閱讀。先來吸(閱讀)。
  • 每天鎖定一小時,早起讀書現學現賣
    你在網絡上看到有人推薦一本書,談論一個你有興趣的話題,於是馬上下單買來,迫不及待想收到書,想像自己把書讀完的樣子。 書終於到了,但是你看了幾頁就覺得,好像沒有當初想像的那樣興奮有意思,剛剛看到書的興奮感消失,總感覺不太對勁。這本書你就看了個開始,然後束之高閣。
  • 《讀懂一本書:樊登讀書法》|如何做讀書筆記?
    更多的情況是:看完一本書,書中的內容了解個大概,如果要把這本書裡面的精華提取出來,腦子裡面就一團亂麻,不知道到底哪些才是最應該抓住的「黃金」。解決專業問題要向專業的人學習,在讀書方面,樊登老師無疑是最專業的。到底如何才能找出書中的有價值的內容?在《讀懂一本書:樊登讀書法》中,樊登老師就為我們總結了8條值得借鑑的標準。
  • 給迷茫的你,推薦這1本書
    視頻號已上線,我們會在這裡和你#用1本書解答1個問題第1期關鍵詞:迷茫你一定在身邊遇到過這樣的朋友:心事重重,怨念頗深,覺得世界不公。總想做點什麼,可是一想到可能很麻煩,他們就會長嘆一聲:我又能怎麼辦呢?
  • 讀書太慢?讀不進去?教你一招一天輕鬆讀完一本書
    簡單來書樊登讀書做的就是首先以每周一本左右的頻率推薦一本好書,然後幫你把書讀完,然後將其中的要義提煉整理歸納,再由樊登做一期四五十分鐘的節目以音頻、視頻或圖文(自由選擇)的形式口述給你。所以樊登讀書是一個定位於幫助中國人養成閱讀習慣的學習型社區,以「全民閱讀,書香中國」為願景,以「幫助3億中國人養成閱讀習慣「為使命。下載了這個APP後我試著聽了一本書,《少有人走的路》這本書講解了如何靈活運用傳統心理分析方法去解決人生的衝突和難題。
  • 你有多久沒認真讀完一本書了?
    Hi,this is米娜姑娘,想成為你的寶藏公眾號~這是米娜姑娘更新的第97 篇原創文章全文字數 1896 你有多久沒認真讀完一本書了? Hi,親愛的,你好呀。我們今天先來思考幾個問題如何?你有多久沒認真讀完一本書了?你還記得你上次讀完一本書是在什麼時候嗎?
  • 親測了13款手機閱讀APP之後,我決定只向你推薦其中4個
    越來越多的人喜歡用手機去讀書,哪怕只是三站地鐵的路程,也可以翻上幾頁。我也是其中一員,因為我清楚地了解到,下一次的閱讀和這一次的閱讀是有慣性的,這是讀書和獲取碎片化信息的最根本不同——即把時間打碎,去接納可以稱之為「體系」的信息,而不是去打碎信息本身。在看書這件事兒上,我個人有幾個偏好,正是因為這幾個偏好,我在親自體驗了13款手機閱讀APP之後,決定只推薦其中的4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