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賦》中戰國四大名將李牧生不逢時,還是腦子缺點靈光?

2020-12-21 一念花開福世界

作者「一念花開福世界」感謝您的閱讀,點關注、轉發,一起追劇交流。

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的李牧是個喜歡獨斷專行的打工人。

可惜他生不逢時。喜歡把財政軍大權囊括自己手中的他,沒有碰到趙武靈王這樣的明主,也沒有碰到雄才大略的漢武帝。這些霸主都會海納百川,只要能做成事兒,他們有胸懷包容各種人才的「另類」要求。

不幸的是,李牧生在總是出混蛋趙王的趙國。有奸臣佞臣郭開把持的趙國朝政,即使有像李牧、廉頗這樣的人才,也不可能得到充分的使用。「人盡其才」,那要看遇到了什麼主。

無論是與匈奴作戰還是攻伐秦國,李牧從來都沒有失敗過。一少勝多、以弱勝強,步兵戰勝騎兵的這些神奇事情都在他的歷史出現。

在當時積弱難返的趙國後期時代,他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實屬不易。可見李牧對趙國的存亡起著多麼重要的作用,可惜他遇到了那個混二代趙王遷,還是把被殺害了。

有人說李牧一死,趙國必滅,果然如此。沒有了李牧等人才的支撐趙國很快被被秦國吞併。

電視劇《大秦賦》中李牧與王翦相比,還是缺那麼一點靈光的東西。在與匈奴對峙的階段,第一次被趙王換將,他就應該明白這個老闆既不是伯樂也不是明主。以致後來他像像一千多年之後的嶽飛一樣受到了同樣的待遇。

歷史不可改變,李牧的故事告訴我們「良禽擇木而棲」是一句真理。

作者「一念花開福世界」感謝您的閱讀,點關注、轉發,一起追劇、交流、成長。

相關焦點

  • 戰國名將之首白起,為何在《大秦賦》中未曾露面,導演的回答亮了
    導語:白起,中國戰國時代軍事家、秦國名將,兵家代表人物。白起善於用兵,在秦昭王時徵戰六國,為秦國統一六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曾在伊闋之戰大破魏韓聯軍,攻陷楚國國都郢城,長平之戰重創趙國主力,功勳赫赫。白起擔任秦國將領30多年,攻城70餘座,殲滅近百萬敵軍,被封為武安君。《大秦賦》自開播以來,受到了廣大劇迷的關注和熱捧,雖然褒貶不一,但依舊熱評如潮。
  • 《大秦賦》之王翦:戰功不輸白起,最終是什麼結局?
    古裝歷史劇《大秦賦》改編自小說《大秦帝國》,由延藝、顧其銘、強龍、劉永濤執導,李夢、張健編劇,張魯一、段奕宏、李乃文、朱珠、辛柏青、鄔君梅等人領銜主演,正在熱播中。該劇作為大秦帝國系列的收官之作,講述了秦始皇嬴政在呂不韋、李斯、王翦等的輔佐下平滅六國、一統天下,建立秦朝的故事。
  • 戰國有三位「武安君」:除了白起,另外兩位分別是誰?
    戰國時,天子逐漸失去權威,各諸侯紛紛自封為「王」,在「王」之下,分封的最高等級的爵位就是「君」。其格式類似於皇帝封「王」。在《大秦賦》這部電視劇中,渭陽君嬴傒、昌平君羋啟、平原君趙勝、春申君黃歇等,就是比較典型的例子。而就筆者今天要說的「武安君」,也在《大秦賦》這部電視劇中得到體現。比如李牧這位趙國名將,就曾獲得武安君的封號。在古代歷史上,武安者,以武功治世、威望安邦譽名。
  • 廉頗逃走李牧被殺,白起自殺王翦被奪權,名將的結局預示著國運
    《大秦賦》作為大秦帝國的最後一幕,表現的正是這場浩浩蕩蕩的統一之戰,統一對於已經混亂了幾百年的華夏大地來說,的確是一件好事情。但大家最難受的不是將軍戰死沙場,而是被小人陷害而死,將軍從來不怕死戰死,怕的是死的糊裡糊塗,怕的是死在自己人手裡。
  • 大秦賦大結局:李牧沒死於郭開之手,回到邯鄲,以怪異姿勢自殺
    《大秦賦》劇照在最新的劇情中,嬴政命王翦、李信、楊端和為將,分三路進軍,直撲趙國而來。倡後和趙遷見形勢危急,便從邊境迎回李牧,令他為主將,以司馬尚為副將,引趙國傾國之兵禦敵。《大秦賦》劇照井陘關隘狹窄,易守難攻,王翦數次挑戰都被李牧挫敗,秦軍困於井陘關前,戰局進入僵持階段。李牧在秦軍大舉入侵之時臨危受命,迎擊秦軍。
  • 起剪頗牧良莠不齊,戰國四大名將難以服人,只是文人自以為是而已
    在很多中國人印象中,戰國時代的名將非「起剪頗牧」四人莫屬,並將其稱為戰國四大名將。他們分別是秦將白起和王翦,趙將廉頗和李牧。這個說法不知道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現在已經成了很多人的共識。然而我們翻閱戰國時候的歷史,卻發現這四人雖然在那個時代立下了赫赫戰功,卻不足以稱為所謂的四大名將。以戰國將領的軍事水平而論,有好幾位將領都不在此四人之下。
  • 諸葛亮視為偶像的樂毅,為何不在「戰國四大名將」之列?
    縱觀歷史,普羅大眾最熟知的莫過於三國時期,得益於四大名著的《三國演義》被廣泛傳播,製作成影視劇等,更多人熟悉了劉關張、諸葛亮、司馬懿陸遜孫權等人。 然而,在此之前還有一段非常重要和群雄輩出的年代,那就是春秋戰國時代。今天咱們不細數歷史長河,而是著眼於戰國時期的名將——樂毅。
  • 戰國四大名將中,為何只有王翦得到善終?真的是因為嬴政?
    李牧抗擊匈奴,數敗秦軍,可謂是百戰不殆。 廉頗率趙軍攻齊拔燕,所向披靡,堪稱柱國大將。 王翦戰功赫赫,秦始皇統一六國,數他的戰功最大。 此四將皆多次指揮大規模戰役,在戰術各有所長,且都能達到所向無敵的效果,因此並稱為戰國四大名將。
  • 如果李牧不被趙悼襄王的寵臣郭開害死,他能夠阻擋秦軍滅趙嗎?
    李牧,戰國四大名將之一,那在中國是大名鼎鼎,無論是戰國秦漢時期,還是現在。筆者記得曾經買過一本孫子兵法36計,其中舉的一個戰例就是,李牧全殲十幾萬匈奴騎兵。從歷史上看,李牧的戰績也是非常輝煌的,在戰國晚期,也是數一數二的名將,那問題就來了,如果李牧不被郭開害死,他能夠阻擋秦軍滅趙嗎?
  • 戰國時期的四大名將,趙國獨佔兩個,卻為何還是最終國破家亡?
    戰國四大名將,秦佔其二,趙佔其二。但名將起的作用只是一時,一旦護國上將離去,則該當何如? 所以,趙國滅亡有以下幾點因素。 1.地理因素。 趙國所處的地方,在今天的山西河北的一部分地區,名將李牧在北,時常要提防者匈奴的入侵,耗費了趙國巨大的國力、財力。
  • 《大秦賦》:趙國是怎樣一步步把自己作沒的?
    大秦賦 趙國朝堂熱播劇《大秦賦》中,對於秦國敵人的刻畫,挑頭的為趙國。趙王偃、寵臣郭開、趙後娼女等,都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很多觀眾認為就是因為這些人,才導致趙國的亡國危機。其子趙惠文王在位時,文用藺相如、樂毅,武用廉頗、趙奢。而且當時在蘇秦的聯絡下,五國攻秦,使秦不敢出函谷關。隨後又參加五國攻齊,使齊國差點亡國,齊國自此再無能力與列國角逐。戰國局勢經常此起彼伏,趙國一躍成為東方六國中的最強國。趙國之強,以致於《戰國策》評價道:「四十餘年秦不能得其所欲」。
  • 《大秦賦》之王翦家族:王翦、王賁、王離最終結局如何?
    對於《大秦賦》這部古裝電視劇,很長一段的劇集,都在圍繞嫪毐、趙姬太后、呂不韋等人物。當然,在最新的劇集中,秦滅六國之戰終於開始了。在《大秦賦》中,王翦依然是秦始皇消滅山東六國的重要助手。而在歷史上,王翦、王賁父子聯手消滅了山東六國中的五個諸侯國。換而言之,除了韓國之外,秦國消滅另外五個諸侯國的戰役,都有王翦、王賁父子的身影。
  • 看你會不會讀大秦賦裡的生僻名字
    大家來看看能不能念對《大秦賦》中人物的名字吧! 一、嫪(lào)毐(ǎi) 大秦賦劇照 秦始皇之母趙姬的男寵。
  • 大秦賦裡的「潛伏」:秦與六國的諜戰大劇,比正面戰場還精彩
    原創 文史君 浩然文史 收錄於話題#大秦賦23#中國古代史100秦近日來,隨著歷史大劇《大秦賦》的熱播,人們又被帶回了那段群雄割據、爭霸兼併的戰國歲月。一場場高度還原的血戰,一個個出生入死、浴血奮戰的將士,使現代觀眾看得血脈賁張,直呼過癮。
  • 大秦賦:忠君愛國、慘死刀下——戰國四大公子之春申君黃歇
    大秦賦:合縱連橫,譜寫傳奇——戰國四大公子之魏信陵君)、趙國平原君趙勝(大秦賦:尊賢重士、尊君安國——戰國四公子之平原君趙勝)、齊國孟嘗君田文並稱為「戰國四公子」。春申君黃歇、平原君趙勝與西君公元前262年,楚考烈王熊完拜春申君黃歇為楚國令尹(即丞相),並賜給淮北十二縣的封地,並且賜予輔國特權,事事以春申君的意見為主(電視劇《大秦賦》中,楚考烈王每遇大事總會問道
  • 大秦賦:趙偃立倡女為王后,卻嘲笑嫪毐封侯,他還真好意思說
    由張魯一、段奕宏和李乃文等人主演的《大秦賦》正在熱播當中,在最新的劇情中,嫪毐(葉項明飾)已經到達人生巔峰,他和大秦太后趙姬(朱珠飾)朝夕相處,有了兩個兒子,還被封為長信侯。的確,趙偃在九年的國君生涯中,做出了一系列令人費解的行為。他嘲笑秦國給嫪毐封侯,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迷惑行為之一:逼走老將廉頗廉頗是戰國四大名將之一,趙孝成王趙丹在位時被封為信平君,並代理相國一職,在趙國可謂是德高望重。
  • 盤點戰神李牧平生的五大戰役(牧粉必看!)
    一,破匈奴李牧初到雁門的時候還是一名年紀輕輕的將領,每次匈奴來犯,李牧都會命令手下閉城自守,禁止與匈奴人交戰,匈奴人見無機可乘,只好無功而返。李牧在不斷的匈奴交往的過程中摸索著對付匈奴人的方法,尋找著決戰的機會。
  • 《大秦賦》之蒙恬、蒙毅,堪稱秦始皇的心腹,結局卻非常悽涼!
    近日,古裝歷史劇《大秦賦》在網上掀起了不少熱潮,尤其華陽宮變這段戲,主要講述了秦莊襄王重病奄奄一息之時,還沒有來得及冊立秦國太子。在此基礎上,秦莊襄王被華陽太后挾持,而此時張魯一飾演的嬴政,則被關在宮殿裡,並且華陽太后派重兵阻斷了與宮外的聯繫,任何人沒有太后的指令都無法進出。
  • 戰國名將,吳起與白起孰強孰弱?
    為首的有戰國四大名將:白起、王翦、李牧、廉頗更是一絕,歸屬在秦國的名將有司馬錯、白起、王翦、王賁、李信、趙佗、蒙恬;趙國的名將有李牧、廉頗、趙奢、龐涓;魏國有吳起、樂羊、信陵君魏無忌;楚國起碼在末期還有項燕;齊國有孫臏、田忌、田單;存在感很低的燕國甚至都有樂毅來作為它的底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