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炒烹炸 哪種烹飪方法可以保住食物的營養

2021-01-11 中國經濟網

下廚炒菜做飯,很多人都很拿手,吃的健康可以有效改善身體的健康狀況。煎、炒、烹、炸,是我們日常加工食品的常用方法,但是怎樣做菜更健康呢?

遠古人類對於火的使用與工具製作一樣,推動了人類和社會的進步。從生食到熟食,加工後的食物有利於人類的消化系統更好吸收食物中的營養成分,促進人腦和體質的進化。烹飪過的食物在大多數情況下可以促進消化,使更多的營養物質更容易被人體吸收。例如,熟雞蛋中的蛋白質比生雞蛋的可消化率提高了180%。

但是,加熱烹飪過程也會降低食物中一些維生素和礦物質的含量水平。

以下營養物質在烹飪過程中經常被減少:

水溶性維生素:維生素C和B族維生素——硫胺素(B1)、核黃素(B2)、煙酸(B3)、泛酸(B5)、吡哆醇(B6)、葉酸(B9)和鈷胺素(B12)

脂溶性維生素:維生素A、D、E和K

礦物質:主要是鉀、鎂、鈉和鈣

對於各種食物的不同烹飪方法對其所含營養成分的有效保留具有重大的影響,下面隨著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來了解下。

燒烤和烘烤

燒烤是最簡單、最原始、最受歡迎的烹飪方法之一,就是用火在下方直接加熱食物;烘烤是指在烤箱中用乾熱來烹飪食物。

肉類的很多烹飪都採用燒烤或烘烤的方式。但是,當富含營養的汁液從肉上滴落時,多達40%的B族維生素和礦物質可能會在燒烤過程中丟失。

燒烤和烘烤可以帶來美味,除了B族維生素的流失外,對其餘大多數維生素和礦物質沒有顯著的影響。此外,燒烤可能會產生潛在的致癌物質。

水煮

蔬菜通常是維生素C的重要來源,但當它們在水中烹飪時,大量的維生素C會流失。西蘭花、菠菜和萵苣在水煮後可能會失去50%或更多的維生素C。

因為維生素C是水溶性的,對熱很敏感,所以當蔬菜浸泡在熱水中時,維生素C會從蔬菜中流失。

維生素B同樣對熱敏感。多達60%的硫胺素、煙酸和其他B族維生素可能會在燉肉時流失。

水煮法會導致水溶性維生素的大量流失,但對ω-3脂肪酸的影響卻很小。

中餐中大量使用炒的方式烹飪食物。一般來說,這是一種健康的烹飪方法。

短時間不加水烹飪可以防止維生素B流失,油脂的添加可以提高植物化合物和抗氧化劑的吸收率。

相關研究發現,油炒胡蘿蔔中的β-胡蘿蔔素的吸收量是生胡蘿蔔的6.5倍。

在另一項研究中,食用油炒西紅柿血液中番茄紅素的含量比生食西紅柿的人增加了80%以上。

炒,可以提高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但是會降低蔬菜中維生素C的含量。

蒸是保留營養(包括水溶性維生素)的最佳烹飪方法之一,其中包括對熱和水敏感的水溶性維生素。唯一的缺點是,蒸過的蔬菜可能味道清淡。

微波爐

微波是一種簡單、方便和安全的烹飪方法。較短的烹調時間保存了微波食物中的營養物質。

研究發現微波是保持大蒜和蘑菇抗氧化活性的最佳方法。綠色蔬菜中約20-30%的維生素C在微波過程中丟失,這比大多數烹飪方法都要少。

微波是一種安全的烹飪方法,由於烹飪時間短,可以保存大部分的營養物質。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相關焦點

  • 煎炒烹炸,再也不用擔心煙燻火燎了,因為廚房有了方太油煙機
    煎炒烹炸,再也不用擔心煙燻火燎了,因為廚房有了方太油煙機俗話說「民以食為天」,每天都要吃飯,廚房已經成為我們家庭生活中無法忽視的核心地帶,一家人的一日三餐,寶寶輔食,老人的營養餐,無一不出自廚房。親朋好友相聚總要做上一桌子好菜,七個碟子八個碗子怎能少得了煎炒烹炸,過去很多家庭因為無法忍受煙燻火燎而放棄在家中做飯。雖然下飯店不用自己動手了,也沒有油煙了,但是誰能保證我們吃到的都是健康食物呢!
  • 煎炒烹炸,沒有烤,偉大的燒烤是怎樣從中國人的廚房裡消失?
    導語:眾所周知,在進入文明社會前,原始人都是使用火製作食物的。因為這些原始人不懂得烹飪技巧,在這些人眼中,只要把食物放入火中燒一燒,就可以食用了,所以這種方法是當時的主要製作方法。不過在進入文明社會後,大家發現「烤」這種做法已經逐漸從中國人的廚房消失了,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 烹飪營養的竅門
    一日三餐,開火做飯,煎炒烹炸,蒸煮燜燉,色香味全,老少歡喜。烹飪,是保證食物色、香、味和營養質量的重要環節。普通的食材經過不同的烹飪方法加工,會發生一系列,物理、化學變化,有好有壞。好的可以增進食物的色、香、味,使其容易消化吸收,提高食物所含營養素對人體的利用率;壞的就是使食物營養素遭到破壞和丟失。
  • 煎炒烹炸煮一鍋搞定,臻米多功能料理鍋讓媳婦從此愛上廚房
    如果有一種鍋可以同時擁有這些功能就好了,其實早些時候我就這樣想過,讓一個鍋同時可以實現煎炒烹炸燉,這樣就不用買這麼多烹飪工具,廚房也不用整天連七八糟的很難收拾衛生。現在真的實現了,媳婦最近入手了一款臻米家的多功能料理鍋,同時具備煎炒烹炸燉、還可以蒸、煮和吃火鍋,真的是一鍋多用,非常方便。
  • 家有方太油煙機,每天享受下廚樂趣,煎炒烹炸不用愁,越用越喜歡
    家有方太油煙機,每天享受下廚樂趣,煎炒烹炸不用愁,越用越喜歡不得不感嘆,隨著科技的發展,現在的家用電器越來越先進了,大到冰箱、電視、洗衣機,小到電飯煲、破壁機、烤箱等等,尤其是小家電,更新換代很快,我也時不時的會換上新產品
  • 關於桃花的「煎炒烹炸溜...
    關於桃花的「煎炒烹炸溜」了解一下~ 2020-03-24 20: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烹趣新鮮烹飪油,愛上廚房更簡單
    回家吃飯,一件幸福的事,回家做飯,同樣也值得期待;吃飯的人吃出了飯菜的香味,做菜的人都考慮怎麼把菜烹飪得更加美味。  油則是食物烹飪過程中不可或缺的戲碼,在呲啦呲啦聲中,往往能想像出食物最終的模樣。但是不同的烹飪方式下需要不同的油溫,一油用到底的用油習慣不僅大大地降低了食物的口感,而且不健康。  有沒有蒸煮用蒸煮油、煎炒用煎炒油、涼拌用涼拌油呢?
  • 別人琴棋書畫樣樣精通,這幾個星座就厲害了,煎炒烹炸啥啥都吃
    有的人口腹之慾,煎炒烹炸啥啥都吃。十二星座之中便有這樣幾個星座,對「吃文化」情有獨鍾。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了解下這幾個星座吧!白羊人會屯好多零食在家裡,有時候還會對家常菜沒多大的興趣,卻對路邊的「煎炒烹炸」非常對胃口,總是吃也吃不夠。貪吃的白羊人,不是在吃,就是在去購買食物的路上。
  • 繽紛各種吃法,煎炒烹炸都適合,這一物怎麼做都好吃
    還有三言二拍裡記載的吃烏龜的方法,或者活叫驢的吃法,感覺不人道的。所以這裡就不細說了。上海周邊有吃醉蝦和醉蟹習慣,還是勉強可以接受的。這種醉蝦的做法,用的是嗆。做法其實十分簡單,就是將活蝦洗乾淨,個頭不大的河蝦,把活蝦放在玻璃器皿中,加入黃酒即可,黃酒將蝦子完全的浸泡,蓋上蓋子。
  • 煎炒烹炸中 滿滿的都是思念
    這個清晨,得知自己可以去機場作為家屬代表接機,白鈺早早就開始準備這頓接風宴。  廚房裡的小鍋裡,牛奶麻辣燙已經在收汁。空氣裡,飄著牛奶的甜蜜,和著麻辣燙的衝勁,就像他們的生活與工作。邢正濤在武漢工作期間,留守北京的白鈺戰鬥在北京的一線——急診科,為前來就診患者進行分診預檢。這對「90後」抗「疫」小夫妻經過65天的分離,就要見面了。邢正濤說:想媳婦做的飯菜了。
  • 古代的「蝗災」有多可怕:面對它,「煎炒烹炸」就能解決問題嗎?
    不過,正當人們分析崑崙山脈和喜馬拉雅山脈能否阻隔這場蝗災入侵中國時,蝗蟲們已經成為了國內網絡上的「美食段子」主角:別管蝗蟲如何兇猛,只要它們敢入境,我們這有「煎、炒、烹、炸」4種利器,哪一種都足以讓其有來無回,讓我們的嘴和胃,徹底消滅這隻橫行10餘國的食草大軍。
  • 凱瑞客嫩炸魔方空氣炸鍋無油烹炸吃瘦10斤
    凱瑞客嫩炸魔方空氣炸鍋無油烹炸吃瘦10斤  深圳、北京等幾個城市還城市一片藍天,公開整治戶外露天燒烤檔,有些粉絲寶寶心有遺憾。其實,就算不能再去那間燒烤店,咱們在家用凱瑞客嫩炸魔方也能烤呀!只要味道好,照樣能把鐵籤擼起火星子。
  • 葵花籽油,玉米油,花生油和食用調和油哪種炒菜最好?
    不同原料榨出來的油,其營養價值是不一樣的,適合的烹飪方式也會不一樣。葵花籽油,玉米油,花生油和食用調和油哪種炒菜最好?我們可以先來了解下每種食用油的特點。浸出花生油是經溶劑浸出製取的油,壓榨花生油是用壓榨方法製取的油。花生油營養價值很高,富含脂肪、卵磷脂、維生素A、B、E、K以及鋅、鈣、磷、鐵等元素,其中的鋅含量是食用油類中最高的。雖然補鋅的途徑很多,但油脂是人們日常必需的補充物,所以食用花生油特別適宜於大眾補鋅。
  • 玉米油、大豆油、花生油,哪種油更適合家庭使用?區別大,別用錯
    大豆油在高溫下不穩定,所以不太適合用來做煎炸類的高溫烹飪,普通炒菜是可以的。尤其是燉魚湯,最適合用大豆油了,因為大豆油中含有的磷脂含量較多,用來燉魚湯可以熬出濃厚的白湯,非常的好喝又有營養。2、花生油花生油用來炒菜特別的香,而且也是一種比較容易消化的食用油,所以它也是很多人烹飪的首選。
  • 治大國與烹小鮮,道理如人生
    中國的廚藝講究的是煎炒烹炸,講究的是火候,是色香味俱全。古人說「治大國若烹小鮮」,這是非常有道理的。既然是道理,就不限於一個領域,一個領域中的道理總是相通於其他領域。天時規律即人生規律也,如果一個人總是抱怨「這個世界真沒意思」的時候,可以肯定的是他正式步入老年了,而心理上的年齡無關實際年齡,不論你是九十歲還是二十歲。所以人生不妨像烹飪,用心煎炒烹炸,我想做出來的食物一定會色香味俱佳的。
  • 幹豆腐的做法有點兒複雜,幹豆腐無論涼拌還是煎炒烹炸,都很香
    做大豆腐只要把點好的豆漿倒入木槽內靜置晾涼,豆漿分離為豆腐花和清水的時候,就可以壓豆腐了。而幹豆腐需要分層掛漿,在豆腐花與清水分離以後,就可以做幹豆腐了。潑一層豆腐花,放一層豆腐包,直到將幹豆腐的木框弄滿。
  • 食事求是︱這些常用的烹飪方法,竟會加速營養流失
    採用煮的方法時,維生素C的保存率約80%以上。用蒸的方法,維生素C的保存率約為75%,以短時間蒸氣加熱(一般為10分種)損失最少。烹調時加鹽量的多少對蔬菜維生素C的含量也有影響,有研究報導,加鹽量越多,維生素C損失越大。
  • 煎、炒、炸、拌究竟應該用哪種油,家庭應備幾種油,全都告訴你
    本期導讀:煎、炒、炸、拌究竟應該用哪種油,家庭應備幾種油,全都告訴你食用油是我們每天一日三餐都需要的一種原料,雖然油本身並不好吃,可是哪個菜也都離不開油。大豆油適合低溫的烹調方式,比如煲湯、燉煮等,不可以長時間的烹炸食物或高溫炒菜。我一般是想將大豆油燒熱後,加一些蔥段、薑片、八角,製成調料油。炒菜的時候就沒有豆腥味了,而且也不用加熱到太高的溫度。二、花生油花生油是我家用得最多的一種油,我很喜歡它的味道。
  • 蘆筍烹飪七法~烤,蒸,煮,煎,炸...大廚烹飪有妙招
    從經典的綠蘆筍,到優雅少見的紫蘆筍,到德國人民最愛的白蘆筍,清新、營養、低熱量且含水量高的蘆筍,越來越多地出現在中西餐桌上(痛風者慎食用)。大家印象裡蘆筍的常規做法,中式烹飪是炒,西餐則拿來烤。其實這個清新可人的食材,有多種做法待挖掘呢。下面,筆者給大家介紹幾種簡單易學的蘆筍基礎烹飪方法,也許你藉此腦洞大開,再看到蘆筍,烹出的可就是非同以往的蘆筍美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