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妹子歐陽勤芸可能沒有想到,有一天會有人將她做的饅頭當作藝術品,捧在手中捨不得吃下。
而她,這個曾經的服裝設計師,現在專職做饅頭。目前,她做了2萬多個不同造型的饅頭——只要是能看到、想到的圖案,幾乎都用饅頭呈現出來,而且味道還相當不錯!
從設計服裝到愛上做饅頭
歐陽勤芸家住江北區,走進她的家中,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首先看到的是一個美麗的「海底世界」:各式各樣五顏六色的珊瑚,含著珍珠的蚌殼,包括小丑魚「尼莫」,都是饅頭做出來的!咬一口,一股麥香,又有嚼勁,可謂是集高顏值和美味於一身。她笑著說,之前天氣炎熱,自己便按著動畫片《海底總動員》做了一組饅頭,吃起來心理上會感覺清涼一點。
其實,歐陽勤芸以前是不太吃麵食的。去年,她無意中在網上看到,有位媽媽為挑食的孩子做出卡通造型的饅頭,覺得特別有意思:「印象中饅頭不都是白白胖胖的嗎?沒想到居然還可以做出花樣來!」從那時起,她便開始摸索著學習製作好看又好吃的花式饅頭。
歐陽勤芸原本是服裝設計師,在上海工作了8年,後又做過花藝設計師,現在竟開始做起了饅頭!朋友覺得不可思議,「那不是大媽們做的事情麼?」但她不這麼認為,「只要是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就好。而且做饅頭多有趣呀!」
於是,歐陽勤芸從最基本的發麵開始學。說起來,做花式饅頭的步驟並不複雜,就跟做普通饅頭一樣。然而每個環節都有講究,若有一個細節做得不到位,就會前功盡棄。
製作初期家人每頓都吃饅頭
「要把一鍋饅頭做砸,太容易了,何況是造型複雜的饅頭。」歐陽勤芸說,因為麵粉品牌不同,吸水性就不同,麵粉和水的比例做出來的軟硬度也就不一樣。所以就需要一遍遍嘗試、摸索,不能照搬網上的配方。此外,水溫、溼度、酵母,各個環節的細微差別,都影響著花式饅頭的成敗。
剛開始嘗試時,從歐陽勤芸手上經過的失敗作品可多了。面沒發好,蒸出來開裂、變形等,樣樣都有。
造型失敗的饅頭捨不得扔掉,為了不浪費糧食,就只能「自產自銷」了。於是,學習之初的她每天都吃饅頭,甚至有時一天三頓都是。不僅自己吃,家裡人也跟著一起吃:用粥泡著吃,用辣醬蘸著吃,烤著吃……
在歐陽勤芸看來,發酵是最難的環節,對南方人來說更是一個挑戰。最初做失敗的饅頭,往往都是發酵上失敗,比如酵母配比不當,守了一晚上都沒發起來,又或是天氣太熱,還來不及做造型,就已經發酵了。
她先後嘗試了17種國內外麵粉,摸透了它們的屬性,比如俄羅斯的某品牌麵粉吸水性更強;而北方人喜歡用高筋粉,有嚼頭;低筋麵粉做出來的饅頭口感更軟。最後她總結出用中筋粉配低筋粉,既鬆軟,又有嚼勁。
在反覆實驗了兩個多月,失敗了成百上千次後,歐陽終於做出了造型可愛味道又好的饅頭。
她使用的原材料就只有麵粉、水或牛奶、酵母、糖、玉米油。而饅頭中的色彩都是純天然的:紅色是紅曲米打碎磨成的粉,黃色是南瓜粉,橙色是紅曲粉混合南瓜粉,藍色是從蝶豆花天然提取的,綠色是菠菜粉或抹茶粉,紫色是紫薯粉,黑色是墨魚粉。
600多位媽媽成為她的饅頭粉絲
從各種蔬果,到小貓小狗,慢慢的再到複雜的卡通人物造型,在歐陽勤芸的手下,越來越多造型都能用饅頭呈現出來。看到什麼,喜歡什麼圖案,就琢磨著用饅頭呈現出來。
她突然感覺到,曾經的設計師又回來了,只不過這次,她手下設計的主角不是服裝,不是鮮花,而是饅頭。
造型成功後,歐陽勤芸創作的激情被激發出來。隨著靈感源源不斷萌生,她每天都在嘗試做各種造型的饅頭,沉浸在創作的喜悅當中。可饅頭做多了吃不完,為了避免浪費,她就在小區門口搭一張摺疊桌子,擺著賣多餘的饅頭。
沒想到,頭一天擺出來,三十多盒饅頭半小時就賣光了,買家還紛紛提出想加她的微信,方便以後繼續購買,收到的反饋也很好:「饅頭又好看又好吃」、「我拿回家給小朋友當早餐,他可喜歡了」……
買家們的肯定給了歐陽勤芸自信。很快,她的微信上多了600多位媽媽。今年2、3月新冠疫情期間,不方便出門,媽媽們都主動向她討教如何在家做饅頭,學生遍布全國,有上海的,有福州的,還有在澳大利亞的。
後來,歐陽勤芸開始正式在線上賣饅頭和教大家做饅頭。她收到的訂單很多是家長買給挑食的孩子當早餐的,有的小朋友一改往日的挑剔,可以一口氣吃好幾個。也有年輕白領買回去當早飯,吃前先拍一張美美的照片,有的舍不吃,甚至把饅頭放到幹透,成為一個「麵塑」保留起來。
同時,歐陽勤芸製作的饅頭還可以私人定製,「饅頭系列很受歡迎,男孩子喜歡漫威系列,女孩子喜歡迪士尼公主系列。」對於不熟悉的動畫形象,歐陽勤芸就先去看幾遍動畫片,再畫出草圖。蝙蝠俠、綠巨人、艾莎公主等造型的饅頭,都是她看完動畫片後誕生的。
母親節前夕,有女顧客為媽媽定製了一款老太太造型的饅頭,形象生動、逼真,老人家收到禮物後笑得合不攏嘴,開心地吃完了。
希望將來能辦一個饅頭展覽
歐陽勤芸越來越愛做饅頭。在她眼裡,明明是一個平淡無奇的大白饅頭,經過構思和雙手,可以發生驚奇的變化。除了卡通饅頭,她還在嘗試更多造型,比如「地球」饅頭,讓孩子們一邊吃,一邊通過色彩和形狀開啟對世界的認知。
在她看來,設計饅頭和設計服裝異曲同工,甚至更難——畫畫時筆觸的深淺可以控制,而饅頭不是百分百能控制的,沒有哪兩個饅頭能夠一模一樣。
歐陽勤芸在閒暇時開了一個叫「歐陽姐姐的饅頭生活」的抖音號,教大家在家做花式饅頭。她說,工廠流水線上做出來的饅頭相對粗糙,「希望更多媽媽能喜歡花式饅頭,親手給孩子做出健康的早點。」
接下來,她準備做世界名畫系列,把《蒙娜麗莎》、《戴珍珠的少女》都變成可以吃的饅頭,「希望將來能辦一個饅頭展覽,把做饅頭的樂趣分享給大家。」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紀文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