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認知發展能力及認知訓練順序

2020-12-11 騰訊網

認知是個體知識獲得的歷程,其中包含知覺、記憶、想像、辨認、思考、推理、判斷、創造等複雜的心理活動,大致指一個人學習、思考、應付環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是一種適應生活的能力。

一般兒童的認知發展會隨著年齡而增長,並遵循一定的模式發展。在學習上,自閉症兒童受個人特殊條件限制,往往會出現發展不平均的表現,但發展順序與一般兒童的發展模式大致相同。

下面就「認知」這個主題闡釋兒童進行學習的前提條件、先後順序,兒童在認知發展上遇到的困難,以及常用的訓練策略給大家總結一下。

一、 學習的前提條件

一般兒童進行認知學習,除需要有健全的感覺和知覺系統,也需要有觀察及模仿能力、注意力、記憶力,以及理解力等,有了這些前提條件,兒童的認知發展會較理想。

二、 學習的先後順序

智力發展需要通過感覺刺激的接受傳到腦中的信息處理系統、再經過處理、組織、記憶及提取使用而逐步由具體思維發展至抽象的邏輯推理。但自閉症兒童學習上往往因異常的感覺接收及理解上的困難而受到限制,故需一套循序漸進及有系統的學習模式。

兒童的學習可先由基本的知覺、配對及分類等開始,這些都是培養抽象思維的基本元素。

當兒童掌握一定的學習能力,建立穩定的基礎後,才學習其他較深層次的次範疇,如空間、序列、對比、因果及數字等。但需要留意,因為兒童的專長及特點各有差異。例如:某些兒童可能很快知道如何「排序」,但仍未掌握「分類」,所以要按兒童的個體情況來決定適合的學習順序。

三、兒童認知上的困難

1、注意力欠佳或選擇性注意

兒童在學習或思考時,經常對自己感興趣的東西維持長時間的專注。例如:視覺刺激、聽覺刺激或內在引發的刺激常常令他們對訓練內容分心,兒童也難以將注意力從那些刺激上轉移,從而影響他們學習新事物。

2、難以處理感覺信息

當出現不同的感覺信息時,兒童可能會感覺到難以處理。例如:在一個雜亂的環境進行學習,因四周有過多的刺激,兒童感到困擾而難以同時處理;也可能會只注意局部或片段的信息,未能整合及有效地運用從過去經驗中所獲得的知識。

3、不恰當地著重事物的細節

雖然兒童的視覺辨認能力較強,在顏色和形狀配對、分類、排列及拼圖等方面的表現較佳,但有時會只著重於事物的某些部分或細節。例如:學習「交通工具」時,可能會只留意「車輪」而忽略其他重要的部分和整體的概念。

4、狹隘的興趣及固執行為

兒童對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有很強烈的學習動機,因而會忽略其他不感興趣的事物,令學習動機難以維持;也會因過度沉迷於喜愛的對象或話題而不理會需要學習的其他內容。

5、難以理解「意義」

學習時,兒童傾向於使用操練和記憶的方法,對知識未必真正理解,因此不能有效地在日常生活中學以致用。例如學會配對某種餐具後,如果換成其他餐具,又不知道怎樣做了。

6、難以理解抽象概念

兒童以具體思考方式思考,較難明白抽象的邏輯及推理概念。例如:兒童知道1加1等於什麼,卻不懂1加多少等於2。

四、訓練兒童認知常用策略

1、明白兒童個體的特點

成人要明白每個兒童的發展各不相同,需以該兒童的現有能力計劃教學內容,切勿操之過急,需要循序漸進,按部就班,並把握兒童學習的專長及興趣。例如:視覺專注較強的兒童可以多用視覺的策略協助學習;偏好觸覺刺激的兒童可從材質方面加強學習興趣;對文字有偏好的兒童可以協助文字理解要求;喜愛體能活動的兒童可在運動遊戲中加入數字或其他概念。

2、實用性教學內容

計劃教學內容時,可採取由具體至抽象、單一至多元化、已知到未知等教學原則;同時也要生活化及功能化,協助兒童由淺入深地理解學習內容,重要的是能讓兒童面對生活上的問題。

3、親身體驗學習

教導自閉症兒童學習概念,必須給予充分時間,讓他們親身體驗學習,通過不斷操控物件,成人從旁邊用語言說明或指導,協助他們進行比較、分析及綜合,學習將不同的事情聯繫起來,歸納成有意義的概念。

4、適當的教導方式

要針對不同能力的兒童,使用適當的教導方式。例如對於能力較弱的兒童,有時一些很簡單的事項都需要刻意教導,成人可通過示範、協助等直接教導方式,讓他們容易理解內容;當兒童掌握後,便要逐步減少協助;對於能力較強的兒童,成人可利用提問和一起討論的方式逐步引導他們思考。

5、多元化教學形式

採用不同的媒介,增加兒童多感官的學習經驗。例如利用實物、計算機及投影儀等來認識顏色,而材料的展示方式需要清晰明了,讓兒童更了解學習的項目。

6、調節教學方法

成人需要針對兒童的情況,調節教學方法。例如對於注意力不集中的兒童進行教學時,必須要先取得兒童的注意再開始;對於固執的兒童,學習的材料及施教的過程便要做出適當的變化,減少兒童的固執行為;對於計劃及組織能力弱的兒童,安排結構化的學習環境,減少幹擾,能幫助他們集中在自己學習內容上並學會有系統的學習。

認知發展順序

1.顏色視覺訓練

黃—紅—綠—藍—紫—橙,混合色一定要給予明確命名。正確認識顏色的指標有三個:配對—指認—命名。

2.整體知覺和部分知覺訓練

先訓練認識客體的個別部分,然後訓練認識客體的整體部分,最後訓練既認識客體的個別部分又認識客體的整體。

3.色、形兩維的感知訓練

先訓練形狀抽象,然後訓練顏色抽象,最後訓練同一抽象。

4.形狀和知覺訓練

先訓練認識圓形、方形、三角形,然後訓練把兩個三角形拼成一個三角形,把兩個半圓拼成一個圓形,接著訓練認識橢圓形、菱形、五角形、六角形、圓柱形,再訓練把長方形紙片折成正方形,把正方形紙片折成三角形,最後訓練對字的認識。

5.大小知覺訓練

先訓練判斷圓形、正方形、等邊三角形的大小,再訓練判斷橢圓形、菱形、五角形。

6.方位和知覺訓練

先訓練辨別上下,再訓練辨別前後,最後訓練辨別自己身體部位的左右。

7.記憶訓練

短時記憶的容量是5~9個項目,為了誇大短時記憶的容量,可採用組塊的方法,即將小的記憶單位組合為大的記憶單位(如將單個的漢字變成雙字的詞來記,記憶的容量便擴大了一倍)。然後把短時記憶的信息經過複述,轉入長時記憶系統。訓練要把熟識的內容和生疏的內容混在一起,並且要重複(每次訓練開始都要把先前的內容重溫一遍),直到轉入長時記憶系統。卡片(事物)記憶訓練和生活事件記憶訓練都是一樣。

8.生活記憶訓練

先訓練前幾天的事,接著訓練前幾個星期的事,再訓練前幾個月的事,最後訓練一年前的事。

9.思維訓練

首先訓練直覺行動思維,接著訓練具體形象思維,最後訓練抽象概念思維。思維訓練包括概念、判斷、推理、理解、分類等。很多訓練具體形象思維和抽象概念思維是聯繫在一起的,訓練時要按部就班進行。如概念中的數的概念首先訓練能口說10以下的數詞,能點數5以下的實物,但說不出實物的總數;再訓練點數後能說出總數;能進行少量實物加減運算;能按數取物(5~15個);能認識第幾和前後順序;藉助實物進行簡單的加減運算;最後訓練20以內的加減法(直覺行動思維:是與對物體的感知,跟孩子自身的行動分不開。思維在動作中進行,只能在動作中思考感受自己所接觸的事物,只是一種行動的思維)。

10.認知理解通常可以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層次是具體的、客觀的內容,可以分解成動詞、名詞、形容詞、狀語、定語,這是聽懂指令、執行指令、對付日常生活的必需。

第二層次是邏輯思維能力,最主要的是因果關係,「今天為什麼不能出去玩了?因為今天天氣不好。」

第三層次是情感方面的,從易到難,是高興、生氣、難過、傷心、惱怒、後悔、尷尬、害羞...

選取故事的時候,難易程度可以大概根據這個層次劃分來。最簡單的故事是單純描述性的,再是有邏輯關係的,難的是情感體現。除了生活中貫徹隨時教的原則之外,講解動畫片、講故事繪本、看卡片等等,都是提高認知理解的辦法。

申明:

稿件來源於平臺原創或網絡轉載,用於志願者交流學習使用,若涉及版權,或版權人不願意在本平臺刊載,請與小編聯繫,小編收到信息後會在24小時內處理。

賽鷗公益.

感統訓練志願者服務中心

Saiouv

為孩子撐起一片藍天

杭州市下城區賽鷗青少年感統訓練公益服務中心是由杭州市下城區衛健局,共青團杭州市下城區委員會、杭州市下城區殘聯、浙江省心理衛生協會兒童心理衛生專業委員會聯合成立,致力於關心青少年兒童心理健康成長的公益組織。指定杭州復旦兒童醫院作為杭州市下城區賽鷗青少年感統訓練公益服務中心唯一訓練機構,通過招募社會愛心人士,組建志願者隊伍。開展師資培訓,培訓志願者感覺統合訓練教學技能,志願者們走進社區、走進校園進行感覺統合訓練培訓健康講座,普及感統訓練知識方法,開展青少年感統訓練公益服務項目,"賽鷗復旦兒童關愛基金」公益援助活動正在孩子們提供精準幫扶。

by 賽鷗公益

相關焦點

  • 想提升星孩的認知能力?訓練順序要知道!
    自閉症兒童認知能力弱後常表現在:無法正確完成指令、答非所問、鸚鵡學舌等。 在與自閉症孩子相處中,家長容易察覺孩子認知發展異常,很多家長也會花時間去提升孩子的認知能力,但常常發現事倍功半,孩子好像學的很吃力,教了很多遍還是不知道。這是因為父母教授的內容可能對於孩子現有能力來說太難,缺乏系統化,想到什麼教什麼。
  • 9個訓練方法,提升自閉症兒童的認知理解能力
    ,我們該怎樣鍛鍊來提升孩子的認知理解能力呢? 有些家長從孩子一出生,就給孩子做閃卡訓練,來提升孩子的認知。這樣訓練,對於普通孩子和自閉症孩子同樣適用。但是,兒童的認知能力發展其實是可以從身邊熟悉的事物開始。 人的認知發展絕對不是孤立的,而認知發展又具有明顯的階段性、漸進性。因此,我們不能單獨訓練孩子的認知能力,認知能力的發展和其他能力是相輔相成的。
  • 兒童發展心理學 (第三章 兒童的認知發展)
    第三章 兒童的認知發展視覺的產生:兒童視覺(光線感覺)最初出現在胎兒中晚期(即懷孕5個月左右)。視覺敏度:視覺敏度是指個體精確地辨別物體細節或遠距離物體的能力,也就是覺察物體在體積、形狀、大小方面最小差異的能力,俗稱「視力」。嬰兒期尤其是半歲以前是兒童視力發展的關鍵期。
  • 安全飲用水對農村兒童認知能力發展有多重要?
    生命早期安全飲用水有益於兒童認知能力發展我們利用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調查中心實施的2010年中國家庭追蹤調查(CFPS)的數據,採用雙重差分法來識別生命早期(出生前一年至5歲)居住村接通自來水對青少年(10-15歲)認知能力的影響。
  • 中國家庭|安全飲用水對農村兒童認知能力發展有多重要?
    生命早期安全飲用水有益於兒童認知能力發展我們利用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調查中心實施的2010年中國家庭追蹤調查(CFPS)的數據,採用雙重差分法來識別生命早期(出生前一年至5歲)居住村接通自來水對青少年(10-15歲)認知能力的影響。
  • 認知障礙康復訓練:對抗認知障礙的重要利器
    其實堅持認知康復訓練對緩解患者的病情,改善患者的生活條件,延長壽命等也是非常有益的,並且,對於在家照顧患者的家人也能過得好一點,即使是「熬」也能「熬」的更輕鬆一點。11月25日下午,南方醫科大學順德醫院神經內分泌科在示教室為10多名老年痴呆症患者進行了免費認知康復訓練。
  • 電子遊戲可長期提高兒童記憶和認知能力?
    這些改變沒有壞處,而是能夠增強我們的視覺空間處理能力以及增強注意力。就在不久前,西班牙加泰隆尼亞歐貝塔大學(UOC)的研究人員,進一步在27名參與者中進行試驗,證實電子遊戲可以提高兒童的認知能力。不僅如此,他們還發現,這一影響是長遠的,即使是在兒童時期短暫接觸遊戲,也能在未來長期的生活和工作中受益,提高他們的記憶和認知能力。這一研究發表在 Frontiers in Human Neuroscience 雜誌上。
  • 醫生:可能是認知能力發展落後!
    林醫生表示,這位寶媽的意識是對的,寶寶的認知能力已經落後了。很多父母並不知道怎麼判斷孩子的認知能力發展情況,有時候就會錯過認知能力訓練的最佳時期。林健芬醫生解釋道,認知能力指接收、加工、儲存和應用信息的能力。它是人們成功的完成活動最重要的心理條件。
  • 簡單有趣的小遊戲,提升孩子認知力
    不妨我們來聽聽瑞士著名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怎麼講!皮亞傑認為遊戲是思維的一種表現形式,實質是同化超過了順應。兒童早期認知結構發展不成熟,不能夠保持同化與順應之間的協調或平衡。這種不平衡有兩種情況:一種是順應大於同化,表現為主體忠實地重複範型的動作, 即模仿;另一種是同化大於順應,表現為主體完全不考慮事物的客觀特性, 只是為了滿足自我的願望與需要去改變現實,這就是遊戲。
  • 簡單有趣的小遊戲,提升孩子認知力!
    不妨我們來聽聽瑞士著名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怎麼講!皮亞傑認為遊戲是思維的一種表現形式,實質是同化超過了順應。兒童早期認知結構發展不成熟,不能夠保持同化與順應之間的協調或平衡。這種不平衡有兩種情況:一種是順應大於同化,表現為主體忠實地重複範型的動作, 即模仿;另一種是同化大於順應,表現為主體完全不考慮事物的客觀特性, 只是為了滿足自我的願望與需要去改變現實,這就是遊戲。
  • 最基礎的自閉症兒童各方面能力訓練手冊
    兒童的雙手經常根據視知覺的訊息而改變活動的方向及力度,以便控制環境。透過手眼協調能力的訓練可以促進自閉兒小肌肉和知覺的配合,發展其智能。訓練時範圍由大到小,然後是精細的手眼協調活動,轉而進入與高層次認知能力配合的活動。
  • 6個月的寶寶認知能力怎麼樣?5個小訓練,讓寶寶智力提升
    6個月大的寶寶,能覺察正在玩的玩具被別人拿走,並會以哭表示反抗;而在4個月之前嬰兒從不覺察消失了什麼;5個月後,可能聽到或追隨失落之物轉頭尋找;只有到了6個月才真正覺察別人拿走自己的東西,而且反抗強烈,這是認知智力上的一大進步。
  • Young理論 | 認知發展理論
    01 感知運動階段(0-2歲)這個階段兒童的主要認知結構是感知運動圖式,兒童藉助這種圖式可以協調感知輸入和動作反應,從而依靠動作去適應環境。通過這一階段,兒童從一個僅僅具有反射行為的個體逐漸發展成為對其日常生活環境有初步了解的問題解決者。
  • 淺析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中的基礎概念及備考策略
    淺析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中的基礎概念及備考策略一、重點知識梳理皮亞傑的認知發展階段論是教育理論考試中常見的知識點,要想弄清理論的實質,我們首先要準確學習理論中的幾個重要概念1、圖式。圖式是指兒童用來適應環境的認知結構。
  • 運用認知行為治療介入多動症兒童家庭個案
    要注意,我們運用認知行為治療在多動症兒童家庭中,主要是針對兒童家長去進行介入,所以我一般會將主要教育者定為案主。 其實運用打、罵的方式更讓這些多動症兒童習得暴力的行為,使他們在與其他孩子相處時更容易出現暴力的行為。 另一方面也令親子關係變得緊張,長遠令孩子自我價值感低。而多動症的兒童也缺乏一些專業的行為訓練或是感統練習。讓這部分的兒童無法習得停一停、想一想的耐心專注的行為。
  • 濰坊兒童感統訓練
    臻愛暖陽兒童成長學院是一家以心理學為基礎專業提升兒童能力的成長機構。是一所專門從事自閉症、智力障礙、語言障礙、社會交往障礙、發育遲緩、感統失調等特殊兒童的康復訓練機構,是目前濰坊市內為數不多擁有專業師資隊伍的特殊兒童康復機構。
  • 玩具可提高兒童認知能力,加快「性別定型」
    西班牙《趣味》月刊2014年12月號刊登文章《玩具的秘密》稱,荷蘭哲學家約翰·赫伊津哈曾將人類定義為「遊戒人」,以此突出人類玩耍的獨特能力。  實驗表明,額葉在孩子成長時所進行的遊戲活動中起到了關鍵作用。這些遊戲幫助幼兒了解因果關係,例如「推動小汽車,它就會向前進」。  瓦倫西亞大學教育學專家佩德拉·佩雷斯·阿隆索-赫塔對玩具的益處做了更全面的闡述:「這是幫助孩子發展能力的工具,如注意力、抽象理解能力、記憶力、表現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因此,無論是什麼樣的文化背景、在什麼年代,孩子們都喜歡玩玩具。」
  • 四川大學錦城學院:大學應重視非認知能力的培育
    一直以來,學校被認為是傳授和培養認知能力的地方,現在流行的對學校的評價體系也幾乎都依賴於認知能力。  學術界和社會越來越認識到學校必須教給學生課本以外的能力,而首要的是對工作和生活的態度、信念和價值觀。這要求我們的教育模式要作適當調整,學校要將培養學生的非認知能力與培養認知能力兩者並重,甚至要進一步加強非認知能力的培養。
  • 寵物有自我認知能力嗎
    1.有句很搞笑的話說:你給狗提供吃的、住的、玩的,它覺得你是神。你給貓提供吃的住的還陪它玩,它覺得它是神。由此可見寵物有一定的自我認知意識,但這種意識和人的並不一致。2.從心理學的角度看,寵物不可能有自我意識這種高級東西,所以也不會對自己的處境進行像人類一樣周祥的分析,不過從行為學及進化論的角度看,它只需要有本能讓他感覺討好你有好處就可以順利存活了。
  • 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練習題
    有些兒童認為亮亮以後還會到廚房的櫥櫃裡找果凍,這樣的兒童處在皮亞傑所說的認知發展( )。A.感知運動階段 B.前運算階段 C.具體運算階段 D.形式運算階段1.【答案】C。解析:兒童認為亮亮會到櫥櫃找果凍,說明兒童沒有自我為中心,明白雖然自己知道玩具在抽屜,但亮亮並不知道,而去自我為中心是具體運算階段的特點,故選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