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弗洛伊德之精神分析理論的48個經典案例
今天是奧地利精神病醫師、心理學家、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逝世80周年的日子。無論你是否了解心理學領域,對這個名字一定不會陌生。弗洛伊德是一個謎,也是一座藝術和心理學的寶庫,儘管他的思想引起過很多人的爭議,但我們毫不懷疑他是人類思想史上的一位巨人。如果嘗試去梳理當代各種心理療法的歷史發展敘事,幾乎都可以追溯到精神分析。
-
...弗洛伊德的經典精神分析學派 之 C3 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理論 &...
B2 弗洛伊德的經典精神分析學派C3 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理論一、理論觀點(一)人性觀1.阿德勒認為弗洛伊德過於狹隘地強調生物本能的決定論。5.他首創的「創造性自我」的概念對於精神分析理論而言是相當新穎的,有助於補償經典精神分析理論過分的「客觀主義」。6.阿德勒對於當代治療實踐的貢獻相當的大。(二)理論缺陷1.雖然個體心理學已經歷過進一步的發展與提煉,但阿德勒許多原創性的基本假說被描述為難以實證。
-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論介紹
關於此內容在四川基本上還是考察人物與觀點的對應為主(如弗洛伊德提出的精神分析理論);具體來說,關於弗洛伊德的人格三我結構、性本能、早期經驗、冰山理論、潛意識等內容考的比較多,精神分析理論這五大階段的考頻較低,大家能夠記住每個階段的關鍵特徵、性感區域以及在此階段沒有發展好會有什麼衝突即可。
-
筆記|《人格》B2 弗洛伊德的經典精神分析學派 之 C3 阿德勒的個體...
B2 弗洛伊德的經典精神分析學派C3 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理論一、理論觀點(一)人性觀1.阿德勒認為弗洛伊德過於狹隘地強調生物本能的決定論。他認為人類行為是受到社會驅力的激勵,而非性驅力,行為是有目標導引的,以及人格的核心是意識而非潛意識。阿德勒重視選擇、責任、生命的意義,以及追求成功與完美。
-
心理學學科人物介紹:精神分析派開山祖師 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說開闢了潛意識研究的新領域,它重視人格的研究、重視心理應用。奧地利維也納精神病醫生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創立了精神分析學派,它的理論基礎主要來源於治療精神病的臨床實踐經驗。精神分析理論對心理學的發展產生了極其廣泛和深遠的影響。弗洛伊德在用催眠方法治療病人時發現,在催眠的狀態下,病人的想法與現實的大不一樣,而且常常有悖於高尚的倫理道德。
-
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說過的13句經典名句,句句戳心,引人深思
作為世界上著名的心理學家,可以說弗洛伊德對心理學貢獻是非常大的,他提出了一系列對世界影響重大的心理學理論,創立了精神分析學派,極大的促進了心理學理論的發展。公元1856年,弗洛伊德出生於奧匈帝國的一個富商家庭,大學期間學的是醫學,25歲就獲得維也納大學醫學博士學位。此後,開始了其漫長的理論研究生涯,39歲時,弗洛伊德正式提出精神分析的概念,43歲時就出版其代表作《夢的解析》。公元1939年,弗洛伊德在英國倫敦逝世,享年83歲。
-
...人格》B2 弗洛伊德的經典精神分析學派 之 C2 榮格的分析心理學...
B2 弗洛伊德的經典精神分析學派 C2 榮格的分析心理學理論一、理論觀點(一)人性觀榮格對人類的前途並不悲觀,他相信人是成長的,相信人類能夠把握自己,朝向平衡、完整的方向發展,最終達到和諧、寧靜的心理狀態,尋找到生命的意義,因此他對人性持樂觀的態度。
-
筆記|《人格》B2 弗洛伊德的經典精神分析學派 之 C2 榮格的分析...
B2 弗洛伊德的經典精神分析學派 C2 榮格的分析心理學理論一、理論觀點(一)人性觀榮格對人類的前途並不悲觀,他相信人是成長的,相信人類能夠把握自己,朝向平衡、完整的方向發展,最終達到和諧、寧靜的心理狀態,尋找到生命的意義
-
弗洛伊德:達文西是大師,也是精神病人
這個問題引發了諸多猜測,也引起了精神分析大師弗洛伊德的好奇。弗洛伊德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是奧地利人,也是20世紀最著名的心理學醫師和精神分析大師,在1910年出版了一本書叫《達文西童年的記憶》。這本書與傳統的傳記不同,他使用嚴謹的精神分析法,抽絲剝繭地去探尋達文西不為人知的、隱秘的內心世界。弗洛伊德在《達文西童年的記憶》的書中提出了自己的觀點:發生在達文西身上的種種疑問,都歸結於他在童年時期的「戀母情結」。弗洛伊德首先查閱了資料《達文西的筆記》。
-
精神分析/心理動力學 推薦書單(2016版)
>推薦指數難度指數1癔症的研究弗洛伊德弗洛伊德第一部著作,精神分析的起源神話,早期案例展示★★★★★★★2日常生活的心理病理學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視角下的日常生活★★★★★★3夢的解析弗洛伊德(孫名之)經典,必讀★★★★★★★★★4性學三論弗洛伊德經典,必讀,弗洛伊德的性心理發展理論★★★★★★★5精神分析五講弗洛伊德
-
...發心》C2 發展心理學理論 之一、精神分析的心理發展觀(弗洛伊德)
C2 發展心理學理論一、精神分析的心理發展觀(一) 弗洛伊德的人格結構弗洛伊德認為存在於潛意識當中的性本能是人的心理的基本動力。是從本我中分化、發展出來的,在現實的基礎上滿足個體的需要,自我支配行動,思考過去的經驗,計劃未來的行動,弗洛伊德稱這種合理的思維為二級過程思維。3.超我是人格的社會成分,遵循道德原則。包括良心和自我理想。良心是超跑中的懲罰性、消極性和批判性的部分;自我理想是個體為之奮鬥的部分。弗洛伊德把自我與本我的關係比作成騎士與馬。
-
弗洛伊德
他對精神病人的研究奠定基礎,弗洛伊德開創的精神分析學派研究對象不是正常人,行為主義、認知主義等研究的都是正常人,而弗洛伊德研究的是精神病人。弗洛伊德並不是一開始就研究精神病人的,弗洛伊德在大學時候也是一個學霸,發表了很多論文,這些論文研究的方向都是動物的神經。大學畢業之後弗洛伊德先進行的是科研的工作,後來改行做臨床醫生,在這個時候他接觸了很多精神病人,這個時期才真正開始了他對精神病人的研究。
-
弗洛伊德哲學:窺探男女精神世界之謎,一門被瘋狂追捧的心理學
直至後來,弗洛伊德利用這種病理學來解釋社會現象,才真正讓精神冰雪轉變為精神分析說,哲學的範疇。弗洛伊德的哲學主要在說什麼現在我們看到的各種心理學的解釋,以及剖析,其實都是很膚淺的,打著心理學旗幟的表象論述,真正要去了解心理學的精神世界,筆者認為還是得從弗洛伊德的精神學開始,畢竟弗洛伊德的學術是有系統,且深入,多方位結合的研究成果。
-
精神分析的前世今生
心理君說 心理學發展史上,弗洛伊德和榮格的名字如雷貫耳,他們之間那些交織錯落的故事,也被後人津津樂道。 今年7月26日,是榮格誕辰145周年,如果你對這段往事好奇...如果你對「精神分析」有一卡車問題...
-
自我心理學① 精神分析的分裂
精神分析發展的歷史,也是其學派分裂的歷史。從最先弗洛伊德與布洛伊爾分道揚鑣,到蘭克被開除,再到阿德勒、榮格相繼反叛,古典精神分析好不容易在硝煙瀰漫中結束。此後,精神分析又主要沿著兩條線索開始分裂,一條是以安娜、哈特曼、艾裡克森等為代表的自我心理學派,另一條是以霍妮、弗洛姆等為代表的社會文化學派。
-
弗洛伊德二三事
他每天早上7點起床,8點開始接見病人,直至12點。午餐準時在1點開飯:鐘聲一響,一家人就會聚集到飯廳餐桌邊。弗洛伊德會從書房裡出來,他太太會在餐桌的另一頭與他面對面坐下,女傭隨之出現,把有蓋湯碗端到桌子上。飯後,弗洛伊德會出去散步,以促進血液循環,有時候會順道去寄出校對稿或買雪茄。會診會在3點進行,之後,會會見更多的病人,往往一直到晚上9點為止。
-
心理學:精神分析療法
在心理學流派中,精神分析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甚至對整個20世紀西方文化都有劃時代的意義。當然,精神分析也是一個十分具有魅力與張力的心理學技術。它會為你打開一扇精彩的大門,領略到有關人性的精彩或奇異的風景。說到精神分析,不得不說弗洛伊德。
-
中青報:榮格和弗洛伊德,兩個女人與一場決裂
1913年,榮格與弗洛伊德徹底決裂,隨後發展自己的理論體系。這兩個「大咖」之間私人關係的化學反應,嚴重改變了榮格的一部分生命路途,也註定要在心理學史時間軸上烙下一個意味複雜的刻度。 惺惺相惜 1900年,44歲的弗洛伊德出版《夢的解析》一書,標誌著精神分析理論基礎的建立。這一年,榮格還是個剛從學校畢業的25歲青年。
-
精神分析之自我心理學的創立與發展
1923年弗洛伊德出版了《自我與本我》一書,正式提出自我、本我、超我新型人格結構模型。對自我的重視從此產生,在精神分析發展後期特別重視,以至於提出了很多跟自我相關的理論。自我部分重點研究的是防禦機制,弗洛伊德提出了十幾種防禦機制,後來他女兒安娜補充了幾種。
-
弗洛伊德與榮格的分歧
榮格不停地談論屍體,讓弗洛伊德不解和憤怒。當榮格在餐桌上又一次開始這個話題時,弗洛伊德暈了過去。榮格在自傳中說:「過後,他對我說,他確信,就這些屍體所進行的一切交談,含有我盼他早日死掉的成分。」在1913年的慕尼黑精神分析大會期間,弗洛伊德第二次在榮格面前昏倒。當時有人談起古埃及第18王朝的法老阿克那頓(公元前1353-公元前1336在位,誤差可能有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