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車自己保!電動車廠特斯拉在中國開保險公司

2020-12-26 騰訊網

為了替自家車量身訂做適合的保險,電動車廠特斯拉在中國創立保險公司。這是創辦人馬斯克繼太空公司、線上支付、太陽能發電後又一「跨界之作」,成效如何,外界都在關注。

馬斯克之前就想自行成立保險公司,主要是考量到特斯拉的保費昂貴,由製作車輛的車廠來評估最能準確推算。馬斯克還秉持著「要做就要做到最好」的想法,宣稱要把特斯拉的保險業務提升至媲美大型保險公司水準。

媒體報導,資料顯示,特斯拉已經在本月6日註冊「特斯拉保險經紀有限公司」,由「特斯拉汽車香港有限公司」主導,資本額為5000萬人民幣,登記地址和上海特斯拉超級工廠相同。實際上,特斯拉對於保險業務關注已久。早在2016年,特斯拉就在澳大利亞和香港啟動了InsureMyTesla計劃。2017年,該業務擴展至北美地區。2019年8月,特斯拉在美國加州正式推出了保險業務。特斯拉表示其保險產品將在價格上低於行業價格20%-30%。目前只支持加州用戶,未來還將拓展至美國其他州。

特斯拉在一份聲明中寫道:「特斯拉保險能夠利用我們汽車的先進技術、安全性和可服務性,以較低的成本提供車險服務。這一定價反映了特斯拉主動安全和高級駕駛員輔助功能的好處,兩者已經成為所有特斯拉新車的標準配置。」

在中國,特斯拉在全國採用統一價格的直營模式,根據客戶意願和需求直接在店裡推薦服務保險公司。隨著特斯拉保險經紀公司成立,特斯拉在美國的「車+保險服務」的經營模式或複製到中國市場,屆時特斯拉汽車保費和理賠服務較當前或有進一步改善空間。

大型車企設立保險公司或者保險中介機構的情況並不少見。

2011年,上汽集團旗下上海汽車集團保險銷售公司有限公司成立,經營範圍包括代理銷售保險產品,代理收取保險費,代理相關保險業務的損失勘查和理賠等。同年,廣汽集團等大型企業發起成立眾誠汽車保險,後者成為國內首家由汽車製造商牽頭的專業汽車保險公司。眾誠汽車保險也是國內首家掛牌新三板的專業汽車保險公司。2012年,一汽集團成立鑫安汽車保險,其重要定位是一汽集團移動出行優質車險服務提供商。

對於大型車企來說,進軍保險業可有效降低保險成本,同時獲得一定的經營收益,也能整合產業鏈,豐富汽車售後服務形式。大型車企旗下的汽車保險公司往往離不開股東支持。

旗下同樣擁有美國汽車保險公司GEICO的「股神」巴菲特曾經唱衰馬斯克,巴菲特在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年度股東大會上評價特斯拉進軍保險業務時說,汽車公司開展保險業務的難度不亞於保險公司去做汽車,正所謂「隔行如隔山」 。不過馬斯克跨界經營也不是第一次,因此未來發展如何還很難說。

相關焦點

  • 特斯拉在中國又有新動作 剛剛成立保險經紀公司或開發專屬產品
    來源:券商中國原標題:特斯拉除了設廠,在中國又有新動作!剛剛成立這家公司,或開發專屬產品特斯拉在中國的布局繼續推進。不僅在上海設超級工廠,在保險市場也有了大動作。據中國乘聯會(CPCA)的數據,7月份,特斯拉在中國共售出1.1萬輛電動汽車,佔據中國純電動車銷量榜首的位置。特斯拉或開發專屬保險根據目前披露信息,特斯拉保險經紀經營範圍為:保險經紀業務。
  • 特斯拉親自下場 國內新能源車保險產品也在路上了
    特斯拉親自下場 國內新能源車保險產品也在路上了】撇開汽車製造領域,特斯拉CEO馬斯克認為,汽車保險板塊最具增長潛力。這是馬斯克在今年三季度財報會議上做出的表述。他說,隨著時間的推移,保險將成為該公司的主要產品之一,保險業務的價值佔整車業務價值的30%到40%。
  • 特斯拉將股票1拆5;法拉第未來拍賣原型車
    1股拆分成5股 8月11日,特斯拉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會批准了一股拆分為五股的拆股方案。(未來汽車日報) 特斯拉中國設計中心開啟大規模招聘 8月12日,特斯拉中國官方招聘微信平臺發布招聘信息,包括首席設計師、首席創意師以及自身車輛設計師等多個崗位,並表示「設計沒有公式,一切由你創造」。
  • 傳統車企:造車幾十上百年,卻輸給了特斯拉和蔚來
    而在電動SUV這個細分市場,蔚來ES6已經連續數月排名第一了。為什麼傳統車企有著幾十上百年的造車經驗,卻在電動汽車領域輸給了造車新勢力呢?筆者認為那是因為他們還沒搞清楚電動汽車的本質!或者是搞清楚了,卻力有不逮。
  • 特斯拉最大對手來了?蘋果電動車或明年9月問世 臺廠供應鏈已爆單
    來源:財聯社原標題:特斯拉最大對手來了?蘋果電動車或明年9月問世 臺廠供應鏈已全面爆單《科創板日報》(上海,研究員 思坦)訊,據臺灣《經濟日報》援引供應鏈消息,蘋果首款電動車Apple Car或將於明年9月問世,比預期的2023年提前至少兩年,原型車已經在美國加州上路測試。
  • 特斯拉的中國學徒 快要把PPT變成車了?
    這個價位檔競爭嚴酷,不僅有大眾、豐田、福特等老牌車企更為便宜的七座SUV車型,而且它還是奔馳、寶馬和奧迪轎車的主戰場。中國新手們還得面對「偶像」的衝擊。特斯拉的大眾型量產車Model 3已經於7月末開始交付,將在2018年來到中國市場。傳統大車廠們也正在拼命轉型。
  • 特斯拉降價 成為中國電動車企的「鯰魚」?
    來源:中國新聞網中新社北京1月5日電 (夏賓)中國電動車企2019年經歷過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縮水」,2020年又面臨特斯拉下調中國製造Model3價格。近日,特斯拉宣布,中國製造Model3基礎車價從35.6萬元(人民幣,下同)下調至32.4萬元,再減去中國新能源補貼後,售價為29.9萬元,跌破30萬元。12月30日,首批15輛中國製造特斯拉Model 3在特斯拉上海3號超級工廠交付中國車主,首批車主為特斯拉的員工。據悉,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從2019年1月7日開工建設,再到當年實現車輛交付,僅用了358天。
  • 外媒:中國在新能源車領域獨領風騷
    參考消息網12月5日報導外媒稱,近日,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將特斯拉國產Model Y納入免徵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這意味著,中國政府向購車者補貼2.5萬元人民幣。這是國家扶持和推動電動交通工具的措施之一。
  • 蘋果擬在美國設廠造車?正加緊搭建供應鏈
    在特斯拉的帶動下,眼下全球都掀起了智能電動汽車的浪潮,新造車公司不斷湧現,傳統車企也積極轉型,特斯拉、蔚來、小鵬、理想等公司的市值也不斷衝上新高。在形勢一片大好、各國政府積極鼓勵的大背景下,很難想像蘋果這樣有錢、有技術、有技術積累、有品牌的玩家會對這一市場置之不理。
  • 特斯拉從「鯰魚」變成「鯊魚」,造車新勢力或成最大受益者
    特斯拉Model Y大降價,很多人紛紛開始猜測造車新勢力可能頂不住了,其實大可不必擔憂,現在電動汽車市場初啟,存量用戶很少,都是從燃油車轉換過來的,因此特斯拉降價開拓市場規模,對整個電動汽車是件大好事,造車新勢力反而是最大受益者,因為多了一個急先鋒開路。
  • 追趕特斯拉:中年造車的冰與火之歌
    造車,是一項極其燒錢的生意,百億起跳,千億不算多。尤其對新公司來說,品牌和規模效益為零,前期的投入更如無底洞。菲斯克和特斯拉,都選擇了從豪華車起步,自上而下地進行產品路線拓展,無疑更加重了自身的壓力。對兩家創業公司來講,現金流就是生命。菲斯克這家公司花錢的速度也是驚人的。
  • 下一個特斯拉?蘋果造車或許並非空穴來風
    相較於蘋果自己,外界似乎對蘋果的「造車夢」更上心,當再次有造車進展的傳聞出現時,蘋果的股價也跟著蹭蹭上漲。這也難怪,畢竟過去這一年,市場已經見證了特斯拉的瘋狂,似乎期待著蘋果能成為下一個特斯拉。不過,無論是從燒錢程度還是利潤空間來看,當前蘋果可能不會輕易「官宣」,但一切仍是未知,畢竟電動車是大勢所趨的確是共識,而有資本和技術作為支撐,蘋果要想挑戰特斯拉也未嘗不可。
  • 特斯拉的中國收割機
    除了美國本土外,中國一直是特斯拉最重要的市場。2019年特斯拉全球共交付36.75萬輛車,中國銷量佔到13%。而年底投產的上海超級工廠,正是馬斯克傾注心血、寄予厚望的中國「翅膀」。在馬斯克眼裡,中國市場幾乎就是特斯拉的半個未來。1「入侵者」馬斯克對於特斯拉公司來說,馬斯克本身就是一個「入侵者」。
  • 那些PPT造車公司這三年都做了什麼?
    自2013年注意到特斯拉之後,他開始考慮是否能做一家中國的 「特斯拉」出來。在購買了一大推與汽車有關的書籍,仔細研究了幾個月之後,他覺得這事兒靠譜,並且拿到了口袋購物創始人王珂的數百萬元天使投資。2014年3月,黃修源隻身一人開了輛車,帶著所有的行李從北京來到上海,租了兩間裝修不錯的辦公室,正式成立了遊俠汽車。
  • 新能源汽車市場駛向至暗時刻,造車新勢力「暗戰」特斯拉
    多年新能源補貼政策下,中國成為全球電動車第一大市場,但2019年新能源補貼退坡,「斷奶」後的電動汽車廠商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戰,再加上特斯拉在國內已完成量產和交付,內外壓力之下造車新勢力所面臨的困難被無限放大。汽車分析師任萬付向新京報記者表示,2019年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是去偽存真的一年,補貼政策帶來的虛假繁榮逐漸消退,市場真實需求顯現。
  • 拼多多:首位團購車主順利提到特斯拉 並已辦理保險
    【TechWeb】8月16日消息,據拼多多發布的消息,有位來自上海的拼多多團購車主表示,已經成功提車,並已為車輛辦理保險。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上海車主提車的前一天晚上,特斯拉對外明確表示,拒絕向湖北武漢的團購車主交付Model 3,並已取消了這名車主的訂單。
  • 特斯拉降價後賣爆!Model Y提車要等一季,大概率還要降價
    去年1月,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宣布啟動中國製造Model Y項目時,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便在現場指出,這是一款消費者負擔得起的電動SUV,就像Model 3是面向大眾的轎車。元旦開售後,Model Y果然引爆市場,不僅門店被擠爆,官網也因大量訂單而遭遇短時癱瘓。此時,如果將鏡頭對準特斯拉老車主和剛提車的新車主來說,這次到底是被「割了韭菜」,還是「真香」呢?
  • 特斯拉都怕,這家造車新勢力什麼來頭?
    尼古拉汽車(Nikola Motor),一個連名字都和特斯拉「撞車」的造車新貴(他們分別取了發明家尼古拉·特斯拉的名和姓,作為公司名稱),上市僅一周,股價就翻了一番,市值一度站上 300 億美元,超越了福特。同時,公司創始人 Trevor Milton 身家也暴漲至近百億美元。
  • 特斯拉Model3標續版12月上海提車攻略
    先上圖訂車本來衝著途觀新能源旗艦版去的,結果多家4S店告知銀色旗艦版全上海沒貨,後來一時興起跑到到「特斯拉虹橋店」,試駕之後當場付了1000塊定金,籤了訂車協議。(銷售表示,網上訂車其實也一樣,[捂臉]回答果然很特斯拉。)
  • 拯救中國特斯拉
    其中一位叫李想的用戶,經過7000多公裡的駕駛體驗後,給出「我都TM的快瘋了」的評價,隨後成立車和家,啟動自己的造車計劃。 同樣被特斯拉刺激過的,還有何小鵬和李斌。 在國外體驗到特斯拉真車以後,察覺到智能汽車的可能性,才以網際網路史上最高併購價格賣完UC的何小鵬,決定再次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