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購物出現糾紛,打12315到底有沒有用呢?
首先可以負責任地說,絕大多數消費糾紛,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都是可以得到保障的。
但是12315並不是萬能的,它受理的投訴是指消費者,生活消費購買的商品或服務,與經營者發生爭議,例如商品瑕疵、宣傳和實際不符等等,才會受理。
例如購房合同糾紛等等,就不屬於市場監管局的管轄範圍。
對於12315不受理的糾紛,可以直接撥打各地的市長熱線12345進行投訴,就算不予受理,也會告訴你去哪裡投訴,不用太過糾結。
投訴主體可以分為實體和網絡電商兩大塊,實體基本上是不支持七天無理由退貨的,其宣傳很多時候都是由店員口頭宣傳,投訴起來往往取證難,所以線下購買,容易出現糾紛的服務,還是需要注意保留證據。
而網絡電商,因為有商品宣傳網頁和聊天記錄,取證比較方便,尤其是還有交易快照這種神器,對消費者來說還是非常友好的。
12315平臺收到投訴舉報後,會將受理的投訴單,分發到各個市場局,依據規定,市場局收到該受理單後,七個工作日內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決定,並告知投訴人。告知受理後,市場局會在45個工作日內,為雙方完成調解。
需要注意的是,並不是「會哭的孩子有奶吃」,如果只是無理取鬧投訴,作為市場監管部門雖然依舊會受理,但通常不會得到滿意的結果,在發起投訴的時候,一定要嚴格按照規定說清楚事實經過,和自己的訴求,並提供證據材料。
如果處理人員沒有按照流程,給你們處理或者應該處理的沒有給你們處理,那麼可以提起行政複議。
如果你手上沒有完整的證據,我不建議大家什麼事都提起複議,如果處理部門沒有過錯,那是純粹浪費時間,但是真遇到了處理部門有過錯,該提起複議還是提起複議,這既是對處理部門的監督,也是對自己合法權益的爭取。
最後如果大家遇到消費糾紛,確實是自身權益受到損失了,商家要是耍賴,建議大家就直接跟12315投訴,跟商家吵架是沒有意義的,交給12315來處理,對大家都好。
好了,我是法小寶,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