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12315:注意七大消費陷阱 健身辦卡別太「壕」

2020-12-17 廣西新聞網

■本報記者梁靜 通訊員熊至娟

哪些消費陷阱常會遇到?哪些消費問題值得關注?「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即將到來之際,南寧市市場監管局12315中心從去年接到的13.58萬條來電線索中總結歸納,作出消費提示,為消費者揭開健身預付卡服務、微信購物、教育培訓等多領域「迷魂陣」。

健身房投訴成「重災區」 警惕大額預付卡消費

2019年,南寧市爆發了多家健身房「跑路」事件。如藍仕堡、悅動、中倍力美、力拓、思邁等健身房。2019年全年,南寧12315共接到有關健身服務類投訴2297件,涉及金額843.48萬元。

長期以來,健身服務投訴都是預付式消費投訴「重災區」。主要反映問題有:商家無法正常經營後,消費者不能退卡退款;合同常有「此卡不退不轉讓」「到期作廢,餘額不退」「本公司擁有最終解釋權」等霸王條款約定;服務承諾難以保障,如撤換人員、改變經營場所、降低服務標準等。

●12315提醒

在服務行業,理髮卡、美容卡、健身卡、洗車卡等預付卡已成為不少商家標配,其在算法上擺「迷魂陣」,一旦商家「跑路」,消費者無法有效維權。對此,消費者在辦理預付卡時,要保持理性,注意籤訂書面協議,儘量降低預付額度,縮短使用周期。

在朋友圈購物圖方便 商品質量售後難保障

今年初發生新冠肺炎疫情以來,有多名消費者投訴,在微信朋友圈上買到假醫用口罩。微信購物存在諸多弊端:一是商品質量和售後服務無保障;二是一旦出現糾紛,賣家往往直接拉黑顧客,從而導致消費維權難、行政機關取證難。

●12315提醒

消費者在線上購物時,一是應選擇信譽度高、證照齊全的大型電商平臺或微信公眾號購物平臺,這類平臺的付款有嚴格的程序,退換貨、維權取證較為方便快捷;二要核實賣家地址,保留好涉及商品服務的數量、型號、質量、承諾等關鍵性交流信息,要求銷售方提供購物憑證等;三要對價格過低的商品或服務保持警惕,不要在不知名的網站或者朋友圈網購、投資,避免上當受騙。

上培訓先看辦學資質 使用金融貸款需謹慎

當前各類線上、線下教育培訓機構五花八門,培訓質量參差不齊,侵害消費者權益現象時有發生。尤為引人注目的是,一些學員被培訓機構誘導,從金融機構申請了數萬元「培訓貸」,不料門店關閉導致無學可上,學員們卻還要繼續還貸款,形成了「套路貸」「培訓貸」等問題。

●12315提醒

消費者在選擇課外培訓輔導時,要先了解其是否具有辦學資質,謹慎使用金融貸款,並保留好相關消費憑證,以便維權。另外,《國務院辦公廳關於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明確要求,收費時段與教學安排應協調一致,不得一次性收取時間跨度超過3個月的費用。消費者在碰到教育培訓退費問題時,可向培訓機構註冊地教育主管部門投訴。涉嫌詐騙的,應向公安機關報案。

購車莫輕信口頭承諾 南寧多家車商被點名

汽車消費投訴問題一直是消費領域的「重災區」,汽車一旦出現質量問題,消費者舉證難、鑑定難、求償難。南寧市目前的汽車投訴主要反映購車合同、產品質量以及售後服務等問題,部分經營者還存在捆綁銷售車險、捆綁銷售車飾精品、誘導消費者貸款等。如:消費者購買優惠車輛過程中,部分經營者要求必須在4S店購買車輛保險和辦理貸款,在指定的保險公司投保,有時還要消費者交幾千元至上萬元不等的保險押金。

二手車消費問題也層出不窮。如:經營者籤訂合同明顯有利於經營者,甚至違反法律規定,排除消費者主要權利,在合同條款中對於消費者和銷售商在權利義務約定上不明確、不對等,違約後承擔的賠償責任不清,消費者不能按照合同有效維權。此外,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二手車交易經營都存在不履行真實告知義務,甚至私改裡程、隱瞞車輛真實情況的現象,將水淹車說成是無水淹,將出過大事故的汽車說成是小磕小碰。

2019年,汽車投訴較多的企業有廣西龍星行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南寧市粵寶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南寧恆信之星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南寧冠星汽車服務有限公司。

●12315提醒

消費者在購車前注意籤訂書面合同,細化相關約定,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今後,南寧12315中心將繼續探索和完善健全汽車消費領域信用公示機制,強化企業信用約束,發揮社會監督作用。

不買車位就不能購房 開發商涉嫌違規操作

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3月5日,南寧12315中心共接到反映房地產行業問題2717件,主要反映開發商逾期交房、不按承諾退款、價外收費、無預售證銷售、裝修減配、虛假宣傳等。其中,房地產捆綁銷售車位成為消費者強烈投訴的焦點。

今年以來,南寧12315熱線接到大量消費者反映良慶區部分房地產開發商捆綁銷售車位的問題,消費者反映直接或變相被要求交納所謂的車位誠意金和團購費,不買車位不能購房。

●12315提醒

根據《關於進一步規範房地產開發企業經營行為維護房地產市場秩序的通知》規定,對房地產開發企業存在「以捆綁搭售或者附加條件等限定方式,迫使購房人接受商品或者服務價格」的行為,應由其房地產主管部門加大執法檢查力度,依法嚴肅查處。同時將違規房地產企業列為「較重失信行為」納入房地產信用監管範疇。

家電維修謹防「李鬼」 上門服務要核查記錄

家電特約售後服務以高價推銷不必要的配件、維修時小病大修、虛假維修等行業亂象引發輿論高度關注。在家電行業,不少企業和廠家出於成本考慮,將維修服務外包給第三方,缺乏售後維修服務質量管理意識,最終傷及的還是自己的品牌。

●12315提醒

如果發生電器故障,消費者應該通過廠商服務熱線報修,注意防範家電維修「李鬼」,不輕信信箱小卡片廣告,不輕信網上未經官方認證的信息,不隨便在路邊和小區周邊找所謂的品牌授權服務網點。同時,仔細核對上門服務人員統一上門服務證的信息,並做好記錄,以備查詢和追溯。

裝修問題多讓人鬧心 選擇家裝公司要仔細

南寧市目前的裝修糾紛主要反映施工質量差、貨不對板、裝修爛尾、售後服務差、人去樓空等,讓消費者很糟心。如,南寧市麗庭裝飾工程有限公司、廣西日創建築裝飾工程有限公司、廣西世匠裝飾工程有限公司關門「跑路」,引發群體投訴。

●12315提醒

消費者在裝修時,一是謹慎選擇家裝公司,如果沒有把握,可以請第三方專業機構協助;二是口頭承諾不如白紙黑字,合同要有法定代表人籤字,加蓋公司公章,要求對方提供建築安裝專用發票;三是謹防裝修加價,特別要留意水電路改造,逐一對照核實;四是6個月內瑕疵舉證責任由商家承擔。

根據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23條第3款規定,經營者提供裝飾裝修服務,消費者自接受服務之日起六個月內發現瑕疵,發生爭議的,由經營者承擔有關瑕疵的舉證責任。另外,建設部頒布的《住宅室內裝飾裝修管理辦法》第32條規定,在正常使用條件下,住宅室內裝飾裝修工程的最低保修期限為兩年,有防水要求的廚房、衛生間和外牆面的防滲漏為五年。

相關焦點

  • 美容、健身、吃飯……辦會員卡前要當心這些陷阱!
    美容、健身、吃飯……辦會員卡前要當心這些陷阱!「預付款消費」有陷阱時下,「預付款消費」在美容、健身、餐飲、汽修等行業相當盛行。值得注意的是,因為這種消費方式交易的特殊性,一旦商家違約,便容易引起消費維權糾紛。今天,我們通過短視頻展現關於「預付款消費」的陷阱,看看如果我們遇到這樣的事情,該如何維權呢?
  • 「辦卡設七天冷靜期」引發合肥健身愛好者關注
    不過每年合肥針對健身卡的投訴也不少,以2020年為例,合肥市市場監管局12315指揮中心接收關於健身行業「預付卡」消費投訴1962件。[探訪] 「衝動消費」需要一劑「後悔藥」家住合肥市經開區的王女士在家門口的健身館辦了一張年卡,「我開卡後幾乎都沒再去過」。1月9日,王女士決定利用周末時間去健身,沒想到又被「衝動消費」害慘了。
  • 網絡問政|貴陽一市民辦理健身卡遭遇虛假銷售「陷阱」
    【部門回復】南明區市場監管局消費者權益保護科:目前此事在進一步處理中,也提醒廣大消費者,預付卡消費有風險,辦卡充值需謹慎理性。不要衝動消費,除了看清合同條款,還要妥善保管票據,如果發生消費糾紛,及時撥打12315或向當地消協投訴。
  • 截止目前,今年南寧共有35家健身房跑路!這些健身房再被點名
    3南寧的金女士告訴記者,她在2017年年底第一次在喚潮健身辦卡,辦理了四張會員卡總共花費了8000多元。除了辦理會員卡,她還預存了十多萬元的健身私教課程。金女士告訴記者,在來這家健身房辦卡之後的兩年時間裡,健身房的運營狀況一直不錯,而且她發現會員也是越來越多。
  • 健身卡售出不退 轉卡要交手續費合理嗎?
    衝動消費:不少人花錢辦卡 沒毅力堅持健身走訪中,不少市民表示辦健身卡都是一時的頭腦發熱。可能是覺得胖了,或者看了某個健身的雞湯文、看到別人的馬甲線很羨慕,在沒有健身計劃,也不確定自己是否能夠堅持下去的情況下,一時衝動就辦了健身卡。辦了健身卡,很多人卻不能堅持去健身。比如,市民韋女士聽說桃源路某健身館有優惠活動,兩年卡僅1380元,便去辦了一張卡。
  • 2019年南寧市健身房關門跑路列12315投訴增幅榜第一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20日,南寧市市場監管局12315投訴舉報指揮中心2019年度數據統計分析出爐:食品、停車收費、文化娛樂體育服務位列消費投訴前三;文化娛樂體育服務、房屋類、美容美髮洗浴服務位列投訴增幅前三。
  • 健身美容有了「消費冷靜期」!Tony老師還讓你辦卡嗎?
    辦卡有了「後悔期」之後,能否規避消費者的衝動消費,為預付卡消費系上「安全帶」?資料圖:市民戴著口罩在一家健身房內健身。今年10月22日,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率先倡導健身行業「付款後的7天內未消費無理由退費」,當地10多家健身企業積極參加,向消費者承諾:「付款後的7天內未消費可全額退款。」
  • 注意:健身房套路,圈錢陷阱
    #我的日常生活#經常去健身房的朋友們請注意了,健身房套路很多,並且健身房存在著圈錢的陷阱和套路,我們作為消費者一定要擦亮自己的眼睛,避免這種情況在自己身上發生,小編在上一篇文章中寫道健身房中有黑私教的存在,今天就來看一看健身房新套路,圈錢陷阱。
  • 2019年南寧健身房跑路達2200多件 投訴最多的是…
    &nbsp&nbsp&nbsp&nbsp1月20日,南寧市市場監督管理局12315指揮中心發布2019年度數據統計分析報告。去年,南寧12315接到諮詢、投訴、舉報13萬多件,為消費者挽回損失4300多萬元,食品、停車收費、文化體育服務、交通工具等行業投訴量居前。
  • 南寧一健身館突然停業,關閉前還動員大家投資
    12月1日下午,有十多位南寧市民向記者反映,說他們在宙優健身遊泳會館辦了會員卡,可健身館卻無緣無故停業了,並且健身館負責人也失聯了。張先生說,今年8月上旬,他在宙優健身遊泳會館為兩個孩子辦了年卡,總共花了1176元。
  • 廈門12315熱線登記1261件疫情相關消費投訴 辦結1203件
    據統計,疫情防控工作啟動以來,12315熱線共登記1261件疫情相關消費投訴,已辦結1203件,辦結率達95.4%,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238.4萬元。  「12315是市場監管部門掌握市場動態、分析市場熱點的『晴雨表』,是精準執法、強化監管的『風向標』,為疫情期間市場監管部門打擊價格違法、維護市場秩序提供了科學的數據支撐。」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 央視曝光健身房辦卡陷阱!女子辦5年健身卡後門店倒閉,店員:不退,你告吧
    消費者辦健身卡遇煩惱深圳的金女士遇到了一件讓她一年來都很煩心的事情。他後來就幫我辦了一個家庭卡,本身家庭卡是三個人一起辦的,但是我是一個人,他說那我幫你,你一個人也可以享受那個優惠這樣。記者:你剛開始交了多少錢?消費者 金女士:6000塊錢。我有健身的習慣,我就覺得很近,所以我就辦了。
  • 南寧:"全屋定製"熱暗藏陷阱 家具類投訴650多起
    南寧市市場監管局12315中心。通訊員 何正君 顏紅日 供圖廣西新聞網南寧12月16日訊(記者 胡瑞陽 通訊員 何正君 顏紅日)近年來,家具行業興起一波「全屋定製」熱潮。然而,由於標準缺失,定製家具在火爆的同時,也暗藏不少陷阱。記者從南寧市市場監管局獲悉,截至12月15日,今年南寧市市場監管局12315中心共接到家具類商品投訴654起。
  • 南寧:「全屋定製」熱暗藏陷阱 家具類投訴650多起
    南寧市市場監管局12315中心。通訊員 何正君 顏紅日 供圖廣西新聞網南寧12月16日訊(記者 胡瑞陽 通訊員 何正君 顏紅日)近年來,家具行業興起一波「全屋定製」熱潮。然而,由於標準缺失,定製家具在火爆的同時,也暗藏不少陷阱。
  • 6800元的健身卡轉卡費近2000元,健身卡「潛規則」你知道多少?
    花6800元辦的健身卡用了一年想要轉讓健身房卻要收取近2000元的轉讓費記者走訪發現轉讓健身卡收取「轉卡費」已成業內潛規則這筆費用到底需要誰來承擔?消費者又該如何維權?「交了轉卡費,那你給我開個發票吧,然後他說可以,但是發票不可能給你開轉卡費之類的,只能開健身卡辦卡費,我說你開的這個東西跟我交的錢是不一致的,他說那沒有辦法給我開。」
  • 培訓班、健身卡……溫州消保委提醒學生暑期三大消費陷阱
    暑期即將來臨,學生消費也將進入高潮,每年暑期教育培訓班、健身遊泳卡以及餐飲類都會成為消費投訴的熱點,為引導溫州廣大學生度過一個快樂安全、收穫豐富的假期,溫州市消保委特發布暑期學生消費三大提示。提示二:健身、遊泳卡辦理「多驗證、少充值」炎炎夏日,健身房和遊泳館成了學生們鍛鍊身體和消暑的好去處,不僅可以強健體魄還能提高孩子的毅力,但是不少消費者反映場館衛生狀況不佳,施救設施不齊全;健身房私教頻繁離職,難以達到原定的健身目標;健身房和遊泳館的預付卡未用完卻遭遇場館關門停業,造成消費者無法消費也無法退款等等
  • 市井 | 預付卡消費陷阱多,充值時要注意……
    近日,多位市民向8890便民服務平臺反映,健身房的私教課程卡還有幾千元未消費,健身房卻關門了;美髮店的充值卡沒消費過幾次,店主就把店面轉讓給別人了
  • 充錢容易退卡難 如何提防預付卡消費陷阱
    退卡難、商家跑路、誘導消費、服務縮水......中國商報記者了解到,預付卡消費的陷阱很多,「掉坑」的消費者也不在少數。但與此同時,許多消費者也只能自認倒黴。在遭遇預付卡」危機」時如何利用法律手段維權,在維權過程中又是否面臨困難呢?中國商報記者進行了探訪。
  • 辦健身卡也有「七天冷靜期」了?不能光指望「後悔藥」
    文丨圳論評論員 莊媛辦完健身卡後悔了?別慌,「七天冷靜期退費」來了。消息一出,立馬衝上微博熱搜,不少網友紛紛羅列自己踩過的健身卡的「雷」,號召「全國推廣」的呼聲也相當高漲。的確,健身卡對於許多人而言都是「說多了都是淚」的存在。近年來,隨著人們健康觀念和身材管理意識的不斷增強,健身休閒行業發展迅速,大家容易在健身機構的滲透營銷和教練的「忽悠」下衝動消費。
  • 半數消費者衝動辦健身卡 設冷靜期能「避坑」嗎?
    在我市,也有不少市民花費重金辦理健身卡。很多人辦卡後難以長期堅持鍛鍊,想要退卡,又都遭到拒絕。健身行業多數都以預付費為主要消費模式,「辦卡容易退卡難」的現象普遍存在。現象一家交易平臺有近200條健身卡轉讓信息對於這一政策,記者對我市100位有過辦理健身卡經歷的市民進行走訪,發現有半數市民因為一時興起辦理健身卡後只去過一兩次,然後就不再前往,只能把健身卡放在角落「吃灰」;在這之中還有10餘位市民覺得卡辦了不去太浪費,索性就把健身卡當成「洗澡卡」使用;只有極少數市民嘗試過退卡,但是由於自身原因的退卡都宣告失敗,最終只能將健身卡以比購入時低數倍的價格進行轉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