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射的把戲 | 如何認清一段關係?答案就在你每天照的鏡子裡

2021-02-08 若道

作者/池遠之 編輯/玫瑰 圖片/花瓣網


我們都需要關係,而關係究竟是什麼?它給我們帶來了什麼?我們在關係中對抗的,渴望的,是否真的跟關係對面的那個人有關?彼此破解了關係的奧義之時,是否即是緣盡之時?

這或許是一個蒼涼的答案。



|| 《俄狄浦斯和斯芬克斯》,法國畫家古斯塔夫·莫羅


希臘神話中,斯芬克斯(獅身人面的怪物)問俄狄浦斯(殺父娶母的底比斯王子):「什麼動物早晨用四條腿走路,中午用兩條腿走路,晚上用三條腿走路?」


俄狄浦斯回答道:是人。


被識破了謎語的斯芬克斯遂跳崖而死。


斯芬克斯的狡猾,也是高明之處在於,問題的答案指向答者自身——即人類究竟有沒有認清自己的能力



斯芬克斯與俄狄浦斯的關係,可以說是人類的所有一對一關係的隱喻。關係的雙方既是斯芬克斯,也是俄狄浦斯,既是出題人,又是答題人。關係的實質即是在對方給出的謎題中發現自身;而一旦識別了自身——就像斯芬克斯跳崖那樣——關係便失去了存在的意義



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就像行走在鏡子迷宮中,所遇見的每一個人,都是自己的鏡像。這個現象,在佔星學中,被稱為「投射」



著名精神分析學家拉康認為,嬰兒成長到第6個月至第18個月間,有一個意識發展時期叫做 「鏡子階段」。這個階段之前,嬰兒還未擁有「我」的概念。在他的意識裡,「我」與「世界」處在一種混沌不明的狀態中。藉由鏡子,嬰兒第一次捕捉到了「我」的完整形態,將「我」從混沌中分離出來。


也就是說,意識的主體(我)通過識別對象(鏡子),得到了對主體的認識(鏡像)。這就是最原始的投射,即通過我,識別「你」,通過「你」,建立「我」。有 「我」的聰明,必得有「你」的愚蠢。有「你」的美麗,才有「我」的醜陋;有 「我」位於東,必得有「你」位於西。有「你」存在於過去、未來,才有「我」存在於現在。



但這樣一種借外物確認的「我」,就是真的我嗎?我們都知道,鏡子中的鏡像,看上去像本人,實際卻並不是本人。


A通過識別B,得到了對自己的認知C。再以C為起點,識別 D,又得到了對自己的認知E……在這樣的無限循環下,主體與對象均迷失在無窮無盡的鏡像之中,與本來的真相所去甚遠。


一個更為奇妙的現象是:當兩個「正常人」相遇,建立關係,兩個「我」均要辨認對方來建立自己,又要從「我」來認識對方。好比兩面鏡子挨到了一起,他們之間的鏡像來來回回,無限重複著。


他們再也分不清,誰是「你」,誰是「我」,更談不上破除假我,識別真我了。



為了應景,我設計了兩個謎題請你回答。



妻子在家洗碗,失手打碎了一個碗。丈夫見此情形,一股無名火冒起,便破口大罵。請問:這是誰的憤怒? 


表面上看似是丈夫的憤怒,實際上可能是妻子的。在妻子的意識根源和早期經驗中,可能為自己設定了一個「溫良賢淑」的形象。受困於這個自我虛像,她無法發洩憤怒,只能無意識打碎碗,藉由丈夫對自己發火來表達憤怒,這樣她既宣洩了不滿,又使得「溫良」形象得以維持。


這是投射的第一種運作方式:被「我」否定的部分,借「你」來補充。




妻子在家洗碗,失手打碎了一個碗。丈夫見此情形,一股無名火冒起,便破口大罵。請問:這是誰的憤怒? 


是妻子的憤怒嗎?不,再進一層,仍然可能是丈夫的憤怒。丈夫為了配合妻子的投射,成為了妻子憤怒的出口,但這並非是他的本願。在意識底層,丈夫試圖對抗自己扮演的這個憤怒角色,拒絕成為妻子的投射工具。可是,一旦這種對抗發生,會帶來丈夫人格內部的不完整和分裂,於是丈夫只得將「被迫憤怒的形象」投射給妻子,讓自己的憤怒有一個客觀的表達對象,逃避內在的撕裂與對立。


這是投射的第二種運作方式:當兩個相悖的「我」發生對抗時,將其中的一個投射出去,給予一個客觀對象,將內在衝突轉變為外在衝突。



複雜而微妙的投射關係,為覺知帶來了一個難點——在關係中,永遠無法得知一個情緒或議題的真正來源。換句話說,一旦兩個人進入關係,他們就成為了情緒和議題的共同分有者。


但我們有佔星學這個巧妙提示,幫助我們尋找問題的答案。



❶ 如果星圖集中呈現了某種特質,而你並不具備那種特質:觀察你的伴侶、朋友,看看這種你缺乏的特質,是否在他們身上普遍呈現。


❷ 觀察星圖中與土星、海王星、冥王星成緊密相位的行星。覺察自己在那一個行星所象徵的能量領域,是否被壓抑、渙散、割除。


❸ 覺察自己在意識層面的性別認同。認同柔美、感性等陰性特質的,觀察星圖中的太陽和火星,觀察自己是否活出了陽性力量;認同剛強、理性等陽性特質的,觀察星圖中的月亮與金星,觀察自己是否活出了陰性力量。


對自己的某個面向缺乏認同,便很有可能使其流浪在外部世界,形成「否定投射」。




❶ 觀察星圖中七宮、十二宮的宮內星、宮主星,以及這些行星涉及的星座、相位。七宮是「他人」的領地,勢必與自我互相挑戰;十二宮則是意識的墳場,深藏著情緒、記憶和念頭。七宮與十二宮,分別象徵公開的敵人和秘密的敵人,它們涉及到的面向,很可能形成「對抗投射「


❷ 觀察星圖中緊密的挑戰相位(如對分相、四分相)。這些意識中互相矛盾、難以整合的部分,很可能讓我們徹底站在一端,將另外一端投射出去。


例如:一個人擁有土星和天王星的對分相。在這個相位中,保守、傳統的力量與前衛、革新的力量互相對立。如果前者壓制了後者,則此人可能成為一個不允許員工穿新潮服裝的老闆,如果後者壓制了前者,則此人可能成為一個黑掉保守黨網站的極客。其實,這都是意識為了追求完整,設計出的補償方案。



俄狄浦斯雖然破解了斯芬克斯之迷,知道謎底指向自己,卻並未識破自身的真相。受命運捉弄,他殺父娶母,自刺雙目,流落他鄉,直至回歸歐墨尼得斯的聖地,在神的召喚下消失。


「被禁止的秘密不該用語言觸及……現在,很奇怪,我又成了你們的嚮導。「最後,他留下這句話。


我們有理由相信,在俄狄浦斯生命的最終回,他觸及了某些真正的答案。這不禁使我想起,一個佔星師好友反覆思索的問題:我們為什麼需要一段關係?


如果關係僅僅作為投射的場所,是我們的修煉地,幫助我們認識、補充自身。那是不是說,關係的雙方尋得真相,達成完整之日,便是緣散之時?


那秘密之所以被禁止,可能因為,它是個蒼涼的答案吧。





相關焦點

  • 所有的關係都是鏡子,我們只能看到自己
    所有的關係都是鏡子,我們只能看到自己在地球上我們的面向被反射回來給我們,所有我們察覺到的外在自我,都是內在某個東西的鏡子
  • 覺察你的投射
    自己喜歡的東西,以為別人也會喜歡;自己厭惡的東西,以為別人也會厭惡;明明是自己的經歷,卻拿來去比量別人的經歷,看到各方面的條件和自己相似的人在工作、事業中取的成績,我們會產生一種與成功者試比高低的衝動;做父母的,總喜歡為子女設計前途,為孩子選擇學校和職業;做朋友的,總以為自己知道的和經歷的,別人也應該知道和經歷;凡此種種,都會讓我們失去了人際溝通中認知的客觀性,從而導致主觀臆斷並陷入偏見的泥潭。
  • 寄生思維,很容易毀滅一段親密關係
    感覺到自己的戀愛投射你有清醒地覺察到自己的戀愛需求麼?比如以前,我是個沉迷於暗戀的人。我並不想真正進入一段戀愛關係,我只是享受喜歡一個人的那種戀愛的感覺。當然,對方也並沒有喜歡我。但後來我發現我在掩飾,我也想要情感上能有人依賴,也想要情感上的回饋。
  • 如何挽回一段關係
    是不是仍然期待著把關係挽回到他曾經最喜歡你、寵愛你的時候?如果我告訴你,你挽回來的關係,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是他有點冷淡、退縮和反覆,對你的許多熱情不太為所動甚至報著厭煩的態度,你仍然會堅持去挽回麼?挽回一段關係其實是件很困難的事情,特別是當你對挽回關係的認知停留在對上一段關係重複的前提下。
  • 一段感情值不值得繼續,照照鏡子就知道了
    合不合適,照照鏡子就知道你跟他到底合不合適,其實,根本就用不著列一堆身高、長相、三觀、家境、學歷的指標,相處一段時間後,照照鏡子就知道了。你的臉,會給你所有你想要的答案:如果你臉上的笑容多了,氣色好了,臉上的表情也更加精神、更加自信了,不用懷疑,一定是跟他相處的過程中,讓你接納了真實的自己,並不知不覺中成為了更好的自己。
  • 日本「恐怖實驗」,堅持30天對鏡子問「你是誰」,男子親身試驗!
    每天對鏡子問「你是誰」,日本小夥親身試驗,30天後懷疑人生!科學的答案是頻繁實驗的結果,在世界上有很多奇葩實驗,它們更加證明人類的枯燥乏味,然而有這樣一項實驗,讓很多人開始懷疑人生,這是一項心理學實驗。
  • 家中的鏡子如何擺放,吊頂燈需要避開哪些?答案在這裡
    如果你購買的是毛坯房,又剛好在裝修,不妨請專業的大師上門看下家居環境風水布局上有沒有問題。如果沒有問題,也可以聽聽大師的建議,看看如何布局家中環境,才能在後期有個更好的居住環境。
  • 一男子堅持30天,每天問鏡子「我是誰」,實驗結果悲劇了!
    一男子堅持30天,每天問鏡子「我是誰」,實驗結果悲劇了!科學是非常嚴謹的,往往都是通過無數的實驗,才得出實錘的證據。不難發現,許多科學家留下的學說,都是經過反覆應驗的,否則也不會受到這麼多人的肯定。有一位心理學家作出一項實驗,可以觀測到一個人的內心在想些什麼,實驗內容很簡單,大家每天都要照鏡子,如果每照一次鏡子都對鏡子中的自己說「你是誰」,30天後會有什麼變化呢?一男子堅持30天,每天問鏡子「我是誰」,實驗結果悲劇了!堅持對鏡子說「我是誰」,會有何變化?
  • 為什麼照鏡子好看,照相卻很醜?困擾多年的問題有答案了
    同樣的打扮,從手機裡照出來就特別的~醜,醜到自己都開始嫌棄。明明是同一個人,為什麼顏值會如此變幻莫測?真實的自己在別人眼裡到底長得怎麼樣?鏡子裡的你比現實中好看30%心理學上,有一種有趣的現象叫做「腦補現象」。
  • 寶玉房間裡的鏡子
    寶玉房裡的鏡子闌珊鏡子作為一種意象,經常出現在文學作品當中。詩中的照鏡與人的心態有著一定關係,韓非子就說過「古之人目短於自見,故以鏡觀面。《紅樓夢》中,鏡子與夢是兩大意象,鏡子與夢相互貫穿,頗有深意。紅樓夢裡的鏡子到底有何深意?論述鏡子的同時具有自我與他者的雙重目光。博爾赫斯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的《博爾赫斯全集》藉此表達自我與他者之間的關係,強調自我的不確定性。鏡子與文學文本也構成互文性關係。
  • 鏡子裡:你看到的是自己還是別人的人生?
    心情浸泡在茶裡,窗外月涼如水。紛擾沉寂,目光裡是電腦螢屏上一片雪白。從外面回來,從喧囂的車流裡回來,靜坐著聽夜從遠方傳來的震顫,心靈的弦響,穿越千山萬水,穿越記憶裡所有的空白。又飲酒了,每一次從燈紅酒綠、虛杯碟盞中收拾回本來的心情,總是有很長一段路在走。
  • 周四心靈加油站丨和鏡子裡的你相比,誰更美?答案來了……
    簡單來說,就是人在潛意識裡是更願意相信和放大自己"美好"的一面的,而對於一些缺點則會自動進行"腦補"修正。這也體現在照鏡子時,大腦會自動放大我們五官的優點,淡化長相的缺點。再加上人在照鏡子時是動態的,往往更容易在鏡子裡展現出自己最美好的樣子。
  • 如何利用投射的人事物修行?
    讓我想起來這是一個比較普遍的問題,我們的真實自我會被壓抑,然後投射到外面一個人身上,有時候可以得到這個人的愛,有時候得不到這個人的愛,同時會痛苦不堪,自己一直被外界拉扯。那我們如何利用這個投射去修行了?1.我們為何會投射?
  • 你是怎樣毀掉一段長期關係的?
    說句實話,這樣的問題讓我眼前一亮,我接觸情感行業也有一段時間了,千千萬萬的諮詢者中,我頭一次遇到這等奇葩!大家諮詢的問題一般都是:女生為什麼不回消息?女生為什麼突然冷淡?女生為什麼不接受我的好意?……諸如此類。因此,像上面這位粉絲提出來的這個問題,我都迫不及待想給出答案了:趕緊分!
  • 心理學解析:鏡子裡的自己明明很好看,可照片裡卻醜得千奇百怪?
    撇去一些翻白眼、嘴歪、光線太暗等隨機捕捉的問題,一些看上去表情端正,光線正常的照片,也常常讓自己感覺,怎麼就沒鏡子裡的自己辣麼好看呢?究竟鏡子裡的自己是真實的顏值,還是照片裡的自己代表了真實的顏值呢?什麼是你真實的顏值?第一次見面看你感覺不太順眼,沒想到後來關係那麼密切。
  • 洗臉盆和鏡子的血緣關係(古代的鏡子怎麼做的)
    我們現在用的玻璃鏡子,是從明清年代才有的,那麼在這以前,古人用什麼照鏡子呢?一般人都會說,當然是銅鏡。那麼,鏡子和臉盆又怎麼扯得上關係呢?這就要繼續往前推,追溯到銅鏡發明以前。不過,在臉盆裡放上水,也能達到這樣的效果。那時候,盛水的大盆叫做「鑑」,所以,「以人為鑑」、「以史為鑑」都是從這裡引申過來的。而後來的鏡子,也被叫做「鑑」,就是因為它代替了臉盆的附屬作用。就這樣,鏡子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照面飾容必不可少的用具,流行了幾千年。
  • 意象分析:無臉女照碎鏡子
    「碎鏡子」又代表什麼?怎麼碎的?「對著碎鏡子梳妝」象徵什麼?又或者為什麼是「無臉女」,而不是「無臉男」?更進一步,還可以問她為什麼會「無臉」?這一系列的疑問真值得跟你好好聊聊……照鏡子本應是為了看到自己,那一定是照完整的好鏡子才對。而照一面碎鏡子又能看到什麼呢?
  • 心理話題| 為什麼總有人讓你無緣無故討厭?(投射效應)
    「無緣無故的討厭」有很多原因……比如,長相兇狠的人讓我們害怕(承認吧,我們都是外貌協會);又比如,刻板印象讓你對一個人產生先入為主的偏見:印象裡重慶人火爆,上海人愛計較。答案很簡單,與其說讓你感到不舒服的是這個人,倒不如說,是這人身上某種特質喚起了你不舒服的感覺,而別人看不到這種特質,或者完全不care。 02 你罵Ta不好,其實是為了證明自己足夠好為什麼你無緣無故討厭的Ta身上那麼明顯的特質,別人卻視而不見呢?
  • 你的世界,其實是你潛意識的投射
    睿智的人懂得這樣一個秘訣:如何在他人身上看到自己潛意識中尚未整合的部分。讓父母、子女、兄弟、老師、同事乃至敵人,都成為生命中的助緣。在這個過程中,妻子將丈夫靠不住這個恐懼投射給了丈夫,丈夫在一個能幹的妻子面前感受到非常大的壓力,當他不管怎麼樣都無法滿足妻子的期待時,於是他放棄了屬於自己的部分功能,進而妻子在這個關係中感受到丈夫真的是靠不住的,她的預期便成為了現實。
  • 大剪刀、大鏡子、投射燈……正對鄰居家!滬上這居民,到底鬧哪樣?
    罵啊罵,照啊照,鬧啊鬧,浦東新區龍東大道4028弄金爵別墅7號樓業主,好猛的火氣,好大的怨氣!大剪刀張口開,大鏡子一排排,正對鄰居家;大功率投射燈,直照對面庭院,鬧得人夜夜難眠......居委會物業,全都難調解;即便報了警,也是沒辦法。這樣的悲催事,到底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