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時代的特殊「符號」:自梳女,洞房夜身穿連體衣,手拿大剪刀

2020-12-14 談古論今史有道

導言

男尊女卑,男權至上,這可以說是封建時代的主流思想。自董仲舒推崇儒學以後,三綱五常的思想開始走進千家萬戶,隨著儒家思想的推陳出新,對於女性的束縛也在加深,除了男子可以娶好幾名女子,實行一夫一妻多妾制外,我們所熟知的便是那三寸金蓮,這是那個時代女性的不幸,也是那個時代的特有甚至畸形產物。但是隨著束縛的加深,也出現了一批封建時代特有的「符號」:自梳女。

自梳女的含義

自梳女,意思指的是將頭髮盤起來的女性,這意味著獨立個性,自立自強,代表著她們要終身不婚嫁,不生孩子,孤獨終老。有些類似尼姑,又或者現在的單身大女性。但是自梳女所面臨的壓力非二者可比的,她們是與那個時代所有對女性的壓迫和束縛作鬥爭。並且如果做出這個決定是不能夠反悔的,反悔還會受到各種各樣嚴厲的懲罰。

自梳女的由來

主要還是來自封建時期對於女性的束縛,長久的辛勞得不到應有的看重,產生對於婚姻的恐懼。《孔雀東南飛》的這篇古文除了讓我們了解了焦仲卿夫妻二人的悽美故事外,還了解了作為家庭主婦的無奈與辛酸。古時很多女性都是如此,操勞半生,謹慎半生,換來的是婆婆要給丈夫納小妾,妻子還必須贊同,不能夠有任何怨言。

被家庭的各種條條框框所束縛,被各種瑣事所纏繞,自己的命運卻始終由不得自己做主,時刻擔心丈夫的一紙休書,自己成為那個時代被遺棄的女人,回到家中讓老父親臉上無光。自己是女人又是僕人,有時可能還不如僕人來的輕巧,僕人這家做不了去換一家,而自己被休之後再尋他家恐怕不是那麼容易。自梳女就是要與這一切說不,自己可以養活好自己。

不落家和買門口

古時候婚姻大事乃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並不是你一人當了自梳女而家人就會同意你不再出嫁,依然會有一部分父母強迫作為自梳女的女兒出嫁。這時通常她們會穿上連體衣,將身體裹著嚴嚴實實,而且為了防止受到侵害,還會手拿著大剪刀,只為堅持自己的信仰。而且大部分自梳女也會團結起來,在某一個出嫁後她們都會在旁協助,一旦對方的丈夫不同意,她們就會衝進去解救同伴。

等到三天後回門,便留在娘家不再回夫家,這稱為不落家。也有的直接回到自梳女的集體住所姑婆屋,一直孤獨終老。而也有的自梳女為了防止家庭催婚,也為了去世後可以有墓地安葬,選擇買一戶男人已經去世的人家的名頭,當那位有名無實的妻子,這叫買門口。

自梳女的發展

為了獨立生活,大部分自梳女都會去找一份穩定的工作,雖然那個時候女性找工作極為不易,但是她們還是選擇相互幫襯,不藉助家裡或者夫家。甚至去世之後的事情,都是姐妹們安排,當然也是非常潦草的,草蓆一裹扔進坑裡便罷了。這種特殊群體大概有300多年的歷史,尤其在清朝比較盛行,並且以沿海地區比較多見,也是因為她們接受到的外來文化比較多。近代時期也有,當屬1948年順德地區的冰玉堂。到了現代社會,對於自梳女的統計,最近的一次是2018年對於東莞的記錄,只有15人。

總結

封建時代的特殊「符號」自梳女,她們是獨屬於那個封建時代的特殊符號,雖然現在的社會也出現一大批不願意結婚,靠著自己生活的女性,但是她們與自梳女不同,二者處於不同的社會,所接受的思想,所面對的壓力都是不同的。現在女性不結婚可以被理解,但是封建社會女性敢在重重壓力之下做出這樣的決定十分不易。她們是一群自由,獨立,個性,勇敢的女性,是在那種對於女性束縛之下所產生的。

透過現象看到本質,為何會出現這樣一批特殊的群體自梳女?沒有壓迫何來反抗,敬佩這些女性的同時,在封建社會對於女權的不保護,甚至踐踏也格外讓人醒目,這群人寧可自力更生,受人歧視,也不願嫁入夫家,因為她們恐懼,恐懼日夜操勞,成為萬千不幸女性中的一個,所以選擇換一種生活方式。

相關焦點

  • 揭秘中國最後一批自梳女 自梳女為什麼終身不嫁?
    、獨身終老,自梳後的女人被稱為自梳女,也稱媽姐或姑婆,死後稱淨女,是古代中國女性文化的一種。過去時代,封建禮法苛嚴,不少女性不甘受虐待,矢志不嫁,或與女伴相互扶持以終老,約自明代中後期起,相繼產生了自梳女和不落家的特殊習俗。由於蠶絲業的興起為女性提供了獨立謀生的機會,這些習俗在封建禮法壓迫下,得以相沿300餘年,在晚清至民國前期達於高潮,直至20世紀30年代以後,隨著女性社會地位提高和戰亂的影響而漸趨消歇。2012年12月25日,順德均安冰玉堂「自梳女」博物館成立。
  • 自梳女:一個神秘的女人部落
    自梳女不結婚,也得擇個良辰吉日,在親友面前自己把辮子改梳為新婦髮型,然後在神靈面前喝雞血酒,立下終身不嫁的重誓。"梳起"之後,終生不得翻悔。鄉約規定:如有勾三搭四,鄉黨不容,違者處以酷刑,捆入豬籠投河浸死。形成這一習俗的原因是:一來在封建宗法制度下,家庭權柄操持在丈夫和翁姑的手裡。女子若嫁進窮家,養兒育女,挨飢受窮,精神和肉體都會遭受折磨;若嫁到富家,又擔憂丈夫見異思遷,棄妻寵妾。
  • 封建制度下的「自梳女」是怎樣的存在?一旦反悔,下場很悽慘
    我國歷經五千多年,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也因此產生了不少的封建陋習,比如纏足、殉葬、女子無才便是德、包辦婚姻等等,而這些陋習曾經傷害了許多無辜之人
  • 自梳女:不結婚、不生子的人生是怎樣的?
    出嫁前後,按照婚俗會請人給新娘「上頭」,把辮子盤成髮髻,表示少女時代的結束、為人妻母時代的開始。這樣,人們就可以通過髮型來判斷女性的婚姻狀況。而自梳女在成年之後,跳過了婚姻這一步驟,經過複雜的儀式自行挽發為髻,相當於通過「自嫁」儀式完成了從少女到獨立成人的轉變。
  • 記錄西樵自梳女的神秘世界----「感恩」
    梁姨介紹說,自梳女都很信佛,管自己居住的地方叫齋堂,過世叫「升仙」。自梳女大都擔心老了沒有歸宿,因此早早就在這裡買了位。數下來,至今已有300多名自梳女入了益善堂的「道友冊」。買位後,一些自梳女出外掙錢,以備養老,年紀大了就住進齋堂和眾姐妹們作伴,過著日求三餐、夜求一宿的日子,青燈古屋伴餘生。「這麼多年來,老的去了,新的又來了,齋堂成了自梳女們人生最後一個驛站」。
  • 「自梳女」興起背景探析
    代表者是託普萊和蕭鳳霞,託氏認為自梳女興盛於19世紀末,隨著繅絲業的高度發展,需要大量女工,婦女取得獨立的經濟地位,從而促使女性覺醒,逐漸擺脫封建婚姻的束縛,這種觀點以後被多位學者認可,包括斯多卡和蘇耀昌。但也遭到蕭鳳霞等學者的質疑,蕭氏認為單純經濟原因難以解釋為何自梳風俗在財富殷實的大戶人家也比較流行,這些家庭並不用女兒作為勞動力以幫補家用?
  • 百科 自梳女:自行盤起頭髮以示不嫁的女性
    約自明代中後期起,相繼產生了自梳女和不落家的特殊習俗。由於蠶絲業的興起為女性提供了獨立謀生的機會,這些習俗在封建禮法壓迫下,得以相沿300餘年,在晚清至民國前期達於高潮,直至20世紀30年代以後,隨著女性社會地位提高和戰亂的影響而漸趨消歇。2012年12月25日,順德均安冰玉堂自梳女博物館成立。
  • 自梳女,一片冰心在玉堂
    自梳女沒有家庭的牽絆,大都選擇背井離鄉,到城市裡,成為大戶人家的女傭。民國時期,政府開放了女性勞工出洋的政策,大量自梳女南下到了香港以及東南亞國家。自此,不僅西關、佛山等地,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也遍布自梳女的身影。  由於勤勞能幹和潔身自好,「自梳女」這一品牌很快在當時整個東南亞女傭市場熱銷起來。能否僱傭得起自梳女,更是成為當時社會一個家庭是否「高大上」的標誌。
  • 布蘭卡生活照,身穿綠色連體衣,身材窈窕魅力十足
    布蘭卡生活照,身穿綠色連體衣,身材窈窕魅力十足布蘭卡生活照,身穿綠色連體衣,身材窈窕魅力十足布蘭卡生活照,身穿綠色連體衣,身材窈窕魅力十足布蘭卡生活照,身穿綠色連體衣,身材窈窕魅力十足布蘭卡生活照,身穿綠色連體衣,身材窈窕魅力十足
  • 「自梳女」為何終身不嫁?
    所謂自梳女,也叫媽姐或姑婆,多見於廣東珠江三角洲一帶(如南海、東莞、番禺等),是指女性在適婚年齡,把頭髮盤成髻,以示終身不嫁,晚年會搬到「姑婆屋」或者「女仔屋」終老。自梳女為何會選擇終身不嫁?她們有著怎樣的生活軌跡?為何這一群體主要存在於珠江三角洲?《走近西樵自梳女》一書作者徐靖捷,通過對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西樵鎮自梳女的走訪,為我們解答了這些問題。
  • 《王者榮耀》名字特殊符號大全 名字特殊符號怎麼打
    王者榮耀名字特殊符號怎麼打?在王者榮耀中,遊戲名字是玩家在遊戲中的暱稱,所以很多玩家想要一些獨一無二的名字,或者是讓是印象深刻的名字,有玩家想知道名字特殊符號怎麼打,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一起來看看吧。王者榮耀名字特殊符號大全一、可用的王者榮耀名字特殊符號                 ★ ☆             ㄨ    ♂ ♀                                         二、愛心符號 三、手符號 四、西洋棋符號
  • 廣東最後一代自梳女即將消失:終身不嫁的人生是怎樣?
    via.中新網 東莞自梳女陳列館供圖20世紀30年代,珠江三角洲地區蠶絲業逐漸衰落,年輕女性失去了可以立身的職業,年輕女性只能漂洋過海到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南洋地區打工>,這就是中國最後一代「自梳女」。她非常渴望能夠識字讀書,就偷偷買書,用自己賺的錢交學費,可被她爸爸發現了,竟跟她說既然她有錢付學費,應該把弟弟們送到學校學習,而不是把錢浪費在自己身上。
  • 文化:為什麼男女結婚第一夜叫「洞房」?洞房是什麼意思?
    古人將「洞房花燭夜」當作人生四大喜之一,那麼,洞房究竟是何意?又為何將男女結婚第一夜叫做「洞房」呢?洞房的意思,與男女新婚扯上關係,是唐代時期的事情。中唐詩人朱慶餘在其作品《近試上張籍水部》中寫道:「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此處的洞房,便是由原意女子閨房、洞穴延伸出的「新婚夫婦的臥室」之意。
  • 古代洞房之夜 vs 現代婚姻之夜
    👰精彩的古代洞房之夜中國古代有「人生四大喜」之說:久旱逢甘雨,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掛名時。僅《笑林廣記》閨風部裡就有十幾條關於古人新婚之夜的葷段子。隨便拉倆出來遛遛兒,車速就快到跟不上。說,有一個貌美的才女新嫁作人婦。合歡之夜,新娘對新郎說:「你是個讀書人,那我就出一個對子考考你。你如果對的上來,我才和你洞房;如果對不上來,呵呵,那你就自己打飛機吧。」新郎很自信:「嘿,儘管放馬過來吧!」
  • 凱莉·布魯克輕鬆出行,身穿寬鬆連體衣,曲線依舊豐滿惹眼
    凱莉·布魯克輕鬆出行,身穿寬鬆連體衣,曲線依舊豐滿惹眼
  • 孟美岐氣場太強大,身穿白色修身連體衣,身材凹凸有致性感十足
    近日孟美岐身穿連體衣的造型曝光,在連體衣的襯託下,孟美岐的身材看起來格外性感。連體衣是夏天非常常見的一件單品,但是我們見到的連體衣大部分都是比較寬鬆的款式但是孟美岐身上這件連體衣卻十分修身,風格也更加性感,給人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
  • 為了還清我爹欠下的債,我去姑婆屋做了一名自梳女……
    陶姑是自梳女,陶姑今晚上帶來的女子都是自梳女。  自梳女,指的把頭髮像已婚婦一樣自行盤起,以示終生不嫁獨身終老的女性。  自梳女也稱媽姐或姑婆,人們稱呼自梳女都是姓氏加姑字。  自梳女多群居在一起,她們居住的地方稱為姑婆屋,陶姑是她們那姑婆屋的主事人。  自梳女都是金蘭姐妹,大家相親相愛互相扶持,沒誰敢輕易欺負抱團的自梳女。
  • 《自梳》:兩個人的微溫靠在一起不怕寒冷
    從古至今,婚嫁就是女子的天生使命,在某些時候,超齡不婚甚至是違法的,比如《宋書·周朗傳》中說的「女子十五不嫁,家人坐之。」,還有《晉書·武帝紀》載,司馬炎在泰始九年冬十月詔令,「制女年十七父母不嫁者,使長吏配之。」
  • 身穿豹紋連體健身衣,展示柔軟身軀,不愧是中國柔術第一美女
    她身穿豹紋連體衣拍攝了一組照片,照片中展示出自己超強的身體柔韌性,感覺她可以把身體360度旋轉,可以摺疊成任何一個形狀。這種柔術運動員穿上這種豹紋元素的連體衣之後很多網友可能會有所差異,這種連體衣是如何穿上去的,小編也覺得非常的疑惑。不過我們今天並不是討論穿衣的方式,而是讓大家明白,一般情況下身材好的話,對於豹紋元素還是能夠很好駕馭的。
  • 為什麼男女結婚第一夜叫「洞房」?從傳說和詩詞中告訴你
    洞房花燭夜,金榜掛名時。」洞房花燭可以和其它三大事相提並論,可見這男女新婚,是多麼頭等重要的事兒。「洞房」這個詞由來已久,直至現在,居住的房屋形式早就改變了,我們仍舊把結婚第一夜叫做入洞房,婚宴後賓客嬉鬧新人叫做「鬧洞房」。而不會講成入樓房、鬧樓房。那麼,「洞房」這個詞到底是怎麼來的呢?從傳說中看洞房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