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奶媽媽看過來!職場泵奶和回奶的超實用經驗分享

2021-02-20 美國媽媽網

時間稍縱即逝,轉眼間,我的寶寶已經快8個月了。說實話,職場泵奶是在寶寶2個月時才下的決定,很是匆忙並沒有在生產前做好功課,所以在背奶過程中遇到些挫折。

不僅如此,還會遇到「流言蜚語」。「你這麼擠奶,你們家的牛奶都不要買了」。「你擠奶袋子標記了嗎?你老公會不會偷喝?」 簡直是騷擾。

有氣憤過不平過委屈過爭執過,但是母乳餵養的種種好處,還是一路堅持下來。在此,想把自己實踐分享各位有需要的媽媽們。

母乳餵養還是奶粉餵養,只要媽媽開心就好。

PS: 因為媽媽最值錢,媽媽心情好才能全家開心。這句是我們群管理員樂小賤的名言,送給所有媽媽♥。

泵奶時間間隔和多少小時外出工作決定一天泵奶次數。比如寶寶2個月時,我大概最長時間3個半小時泵一次,那外出工作時間算成13個小時,那一天大概泵4次。

(我認為外出工作時間不是幾點工作到幾點,而應該是你離開家到回到家總共多少小時,這樣就可以避免你回家路上要憋奶的窘況。)

算好次數後,計算泵奶時間(泵的時間+洗泵奶器時間+把機器裝回包和拿出時間),我大約要20分鐘,模擬上班時間在家多練習,到時不會手忙腳亂。

再來,可以確定第二次泵奶時間,比如在午休或午餐12點(邊吃邊泵),那第一次泵奶應該是8點半左右。

我覺得奶量比較多的媽媽可以考慮把早上泵奶列為出發上班前最後一步,這樣避免過早泵奶,提早午餐泵奶時間。

如果只用一臺泵奶機器往返工作和家的媽媽,或許可以列個要打包帶走機器部件,這樣避免匆忙中忘帶部分零件,那就太鬱悶了。

還有奶量多的媽媽容易堵奶,最好提早向OB或者兒科醫生諮詢兩個:一是母乳顧問Lactation Consultants聯繫方式,二是卵磷脂lecithin。

在這裡,想分享一個youtuber理科太太的一個關於堵奶按摩視頻,我試過很有效,也講的很具體簡單易懂 。

視頻連結:https://youtu.be/UiW0lG33b7Y

由於每天泵4次奶,洗洗涮涮,一通折騰,總是有晾不幹需要用紙巾擦乾的情況。有細微潔癖的我,覺得晾不幹再用紙巾擦好像不太乾淨,很是糾結。

群裡有個熱心媽媽推薦高溫消毒烘乾一體的機器,性價比很高,想推薦給有需要的媽媽們。

Amazon購買連結:

https://www.amazon.com/dp/B07CN26SRH/?tag=detail-reviews-20

PS:消毒加烘乾要一小時

大約3到4天就能熟練掌握,合理利用時間。持續2星期後開始加長半小時泵奶時間間隔,如果沒有堵奶就說明這個速度身體能適應接受,慢慢減少奶量。

在我的寶寶6個多月時,職場的壓力,飲食不規律,身體負荷過量,自身抵抗力下降,多次發燒感冒,我知道,6個月的母乳,已經盡我所能了,況且我還有一個月或一個月半的凍奶,也差不多時候開始回奶了。

我的想法是從一開始純母乳,轉換母乳奶粉混合,最後純奶粉餵養,這樣可以給寶寶一個過渡的時間。

我諮詢過一個有4個孩子的助產士,她認為從純母乳到全奶粉,中間需要個過渡,即混合餵養,這樣寶寶的胃不會upset,也是給寶寶一個適應的過程,所以萬事俱備,我真正開始要回奶了。

這裡順便講到,有些觀點不支持混合餵養,我認為是因為考慮到母乳能室溫放4小時,奶粉只能1小時,如果混合,寶寶一次性喝不完,沾過唾液的奶,在1小時之後就要丟掉,這樣就浪費母乳了。

(不知道我這樣理解的對不對) 但是我現在的目的是讓寶寶適應奶粉餵養,如果知道之前寶寶大概吃多少母乳,那給同樣的量,1:1混合,應該不至於浪費太多母乳。

說回要回奶這個部分 ,我上網做功課,大部分是說1歲左右寶寶斷奶,媽媽減少親餵次數,從而自然回奶。

那打算母乳到6個月的媽媽們,是不是也一樣只要減少親餵/泵奶次數,也能很快回奶呢?那到底需要多久才能回奶呢?

我認為回奶是循序漸進的過程,給回奶這個事情多一些時間。所謂的一星期或兩星期就能成功回奶,不適合奶量多的純母乳媽媽們或者說一直堅持親餵的媽媽們。

    舉個慄子

在我的寶寶2個月時,每3個半小時泵的奶量大概有7到8OZ,慢慢拉長時間間隔。

一開始一超過時間就堵奶,前前後後堵了4到5次了吧(這時候不妨試試之前提到的兩個提議+一個堵奶疏通視頻),到後來慢慢能夠4個半小時,5個小時泵一次,泵出的奶量就減少1OZ左右,如果減少泵奶次數,就又開始堵奶。

後來經過思考,我認為網上所提到的1歲左右的寶寶已經開始吃大人食物,對奶的需求量減少了,所以減少親餵次數隻要一星期或兩星期就能回奶。

如果在你決定回奶時,你是屬於奶量在逐漸減少的媽媽們,那就不要太過擔心。據我自身的例子,從泵奶時間間隔能拉長到大概7小時開始算起,到回奶成功,我共花了將近3個星期時間

「小心到大膽」 從一開始寶寶2個月拉長泵奶間隔時間,「小心」,慢慢拉長,不容易堵奶;到後面,時間間隔可以達到7小時,「大膽」忍住漲奶的不適,按摩乳房,緩解不適,喝回奶茶。

回奶茶。地球媽媽的回奶茶,大家都不陌生吧。主要包括草本植物,薄荷,香菜,木槿花,鼠尾草。在漲奶憋奶時,喝一杯,有很大的幫助。我大概持續喝一盒半,就回奶結束了。

那喝了回奶茶,泵出的奶寶寶能喝嗎?

這個問題,我問過兒科醫生,她說可以。然後我的寶寶也喝了,嗯,沒什麼問題一切正常。

但是不放心的媽媽們,我覺得可以提前問問自己的兒科醫生。PS:茶的味道,呵呵非常難喝,加點蜂蜜味道會好些。

Amazon購買連結:

https://www.amazon.com/dp/B01LWY9EFC/?tag=detail-reviews-20

回奶中的媽媽們,可能會遇到什麼時候買新的文胸的問題?我認為,能夠12小時不泵奶,就可以買新的文胸。在這之前,如果提前買了,買的還是漲奶時的size,不合穿。我就是傻乎乎買了,然後氣呼呼退了。

依照我自身的體驗,文胸的cup還是沒懷孕之前的,而且兩邊的大小差不多。呼~~~拍拍胸脯,都還在都還好。。。。

終於寫完了。謝謝媽媽們耐心的看完。也希望這篇不是很專業的分享文可以給需要的媽媽一些參考。最後祝大家春節愉快,鼠年大吉,寶寶們都健健康康,快快樂樂的。撒花~~

寶寶厭奶期還有哪些事情需要注意呢?有經驗的爸媽分享一下方法吧~

分享母嬰知識  關注寶寶成長

微信公眾號:usmama_com

新浪微博:@美國媽媽網

相關焦點

  • 如何正確儲存母乳,做到母乳餵養和工作兼得,「背奶」媽媽看過來
    文|小豆芽育兒記 為了給寶寶更好的物質條件,減輕丈夫的負擔,不讓自己和社會脫軌,成為職場媽媽是大部分寶媽的選擇,這也是一種大趨勢。 小張一直認為母乳才是寶寶最好的口糧,也打算母乳餵養到寶寶一歲多,想要母乳餵養和工作兼顧,如今只能開始「背奶大業」了!
  • 回顧 讚賞馬伊俐,不如親自加入背奶隊伍(背奶實戰經驗超強幹貨)
    這款也要一千左右,對於背奶媽媽來說,不如直接買飛韻。話說回來,為什麼要用雙邊吸奶器呢,兩邊一起吸,時間直接減半呀!對於職場媽媽來說,效率就是生命。這款比較適合寶寶一歲前多數都能在家親餵的媽媽。飲食倒是沒啥特別的影響,各種所謂的催奶和回奶食物其實都是精神臆測。天熱的時候要多喝點水,但是能滿足身體所需即可。不是說喝水越多奶量就越多,而是說喝水太少會一定程度減少奶量。五、糾結的奶量每個媽媽背奶量不等,不必糾結。寶寶夠吃就可以了。一般來說,你上班的時候,奶量是供需平衡的,也就是說你能擠出來的奶量,就是寶寶需要的奶量。
  • 背奶生涯難捱?別慌張,這篇實用的背奶指南助你「餵」愛前行
    但是有的媽媽為了兼顧工作與寶寶,只能無奈地加入背奶一族。那麼作為背奶媽媽,如何才能讓背奶生活順利進行呢?作為過來人,今天我就給大家總結了一些關於「背奶」的一些小tips,希望這些經驗能真真正正地幫到廣大背奶媽媽們,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 把愛背回家,你也能夠做到——我的背奶實戰經驗總結
    剛生完孩子在醫院期間,因為對吸奶還很陌生,乳房比較軟不漲導致護罩很難貼合總是漏氣,加上手動很累人,所以這款難用到了極點。後來月子期間有一次娃整晚都在婆婆那裡,我半夜漲奶起來擠奶,才覺得非常貼合乳房,擠得比較順手迅速。感覺這款更適合漲奶的時候使用。不過話說回來漲奶的時候不管用什麼都容易擠。在不漲奶的時候,比起電動吸奶器,手動吸奶器更需要自己提前刺激奶陣,覺得奶陣來了,才上吸奶器。
  • 上班不斷奶,職場媽媽的背奶攻略
    對於職場媽媽來說,總有產假結束的那天,回到職場,意味著長時間不能親自哺乳,不能見到寶寶,不能與寶寶進行親子互動,其中最頭疼的就是在上班的時候還要繼續母乳餵養,畢竟寶寶需要3個小時左右就要吃一次奶,上班之後就做不到了。
  • 重返職場的「背奶媽媽」,該如何儲備寶寶的「口糧」?
    不少結束產假重返職場的媽媽,為了堅持母乳餵養,利用工作間隙用吸奶器吸出奶並保存好,下班帶回家作為自己不在家時寶寶的口糧。 這些產後即回到職場,但又堅持母乳餵養的媽媽們,稱為背奶媽媽。 背奶是件辛苦活兒。
  • 這大熱天的,重回職場的背奶媽媽該是多不容易!
    而小編覺得,重新找回上班的感覺是難事,還有一件難事在等待著重回職場的麻麻們:戒奶or背奶。 戒奶,意味著母乳就要斷了,很多媽媽於心不忍,而背奶卻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特別是在這樣的夏季。 背奶的困難,微博上一搜,麻麻們的無奈就在字裡行間 想吸奶,沒地方;不吸吧,胸口碎大石!心塞惹。
  • 「背奶一族」--職場媽媽母乳餵養全攻略
    在他們的眼中,母乳已經不單單是一種食物,而是承載著媽媽對寶寶的愛和牽掛。  如果你在孕育,或者正在養育一個小嬰兒,並打算不久之後也加入背奶的行列,不妨看看關於背奶的小知識,背給孩子的愛,也要安全儲存,放心送到家。
  • 上班不斷奶:這篇超全背奶攻略,職場媽媽必須收藏
    產假再長也有結束的那一天,這是不少職場媽媽逃不開的「魔咒」。 上班不僅意味著要重新投入職場拼搏,更意味著每天至少有8小時見不到自家寶寶,沒辦法頓頓親喂,「背奶」就成了很多媽媽的選擇。
  • 熱依扎帶娃拍戲,邊趕火車邊吸奶,每個背奶媽媽都很了不起!
    也有不少和我情況類似的職場媽媽,只能當「背奶媽媽」。可能不少人對「背奶媽媽」不太了解是怎麼回事,也就是產後一邊上班,一邊堅持母乳餵養。需要買個背奶包,準備好吸奶器、奶瓶或儲奶袋等,上班間隙擠奶出來,並儲存好等下班再背回去給寶寶吃。熱依扎在個人社交平臺,分享了兩張背奶的照片,引發了熱議,也引發了不少職場媽媽的共鳴。
  • 是奶泵不好用,還是你沒用對?
    寶寶吃過之後要不要泵空,這個因人而異的,有的寶寶吸力太差,吃不到多少,吃完之後還明顯的覺得很漲,那是應該泵一泵防止堵奶或者回奶,其餘的就不必泵了,哪怕只是吃了一半,也可以留著下頓再吃。泵奶器有很多力度的檔位,注意不是越大檔就下奶越多,而是一定要找到一個你適應的強度。太大和或者太小都不行。一開始不知道,你要慢慢磨合,從小往大試,一定有某個點是吸奶效率最高的,我的個人經驗是調到一多半,最強的不光會疼,而且奶陣會過早結束。時間也要控制,我看有些媽媽說,泵一個小時也泵不出來多少。
  • 我的「背奶」記(內附背奶裝備、吸乳技巧分享)
    上次看到三好媽咪公眾號的《「背奶」媽媽,愛的承重》,勾起了我曾經「背奶」的記憶,回憶起來,有艱辛有幸福,但更多的是對當時「背奶」堅持下來的一份慶幸和感恩,做為一名三好媽咪的受益者,我想分享一下的我背奶歷程,希望我的經歷能給媽媽們一些幫助,更希望媽媽們能堅持母乳餵養,讓我們的寶寶感受到37度母乳之愛的偉大。
  • 職場媽媽哺乳秘籍看這裡!
    「寶寶十個月,背奶六個月,現在的我已經成了一個每天提著冰包和吸奶器上班,要身材沒身材要形象沒形象的準大媽。」 母乳餵養與職場之間的鴻溝 母乳餵養對母嬰近、遠期都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好處不必多說,相信連不餵奶的爸爸們也都熟知了。
  • 37°的母愛——最強職場媽媽背奶全攻略(超強幹貨!一定要收藏!)
    今天的文章是我特意請我的好朋友——背奶經驗豐富的鍋包肉媽媽給咱們分享經驗。希望給即將重回職場的你一些信心姓名:鍋包肉媽媽職業:辦公狗一枚,自娃未滿 3 個月回歸職場,至今背奶約 6個月,日均 450-550ml育齡:娃 6 個月 23 天,母乳+輔食一頓孕期囤積的脂肪就是日後產奶的基礎,如果可以儘量吃的好點,每日碳水化合物+維生素+蛋白質搭配合理,多吃蔬果,少吃大魚大肉
  • 那些長奶和回奶的食物
    一位月嫂說:「在我們老家,誰要是回奶都會喝生的淘米水,很管用的。」 另一位月嫂說:「我們老家都是多吃芹菜回奶。」 還有一位月嫂和另一位月嫂爭執不下,一位說公雞湯回奶,一位說母雞湯回奶。 有人回味過來,問:「海京,那你說什麼回奶?」 所以咱們今天就來說說長奶和回奶的食物。
  • 媽媽經驗:細說那些背奶用品們
    隨著母乳餵養越來越得到大家的重視,為了讓寶寶能夠長時間的進行母乳餵養,越來越多的上班族媽媽加入到了背奶大軍的行列。儲奶袋對密封性要求非常高,儲奶袋的母乳冷藏後可存儲1-3天,冷凍後可存儲3周-6個月(視儲奶袋品牌標註而定)。現在幾乎所有品牌的儲奶袋都有標註日期、容量的地方,方便媽媽們記錄信息。部分品牌的儲奶袋可直接連接吸奶器,吸出的母乳直接裝進儲奶袋,更加衛生。
  • 女性在職場有多不易?看完背奶媽媽的日常你就懂了
    因為在工作上,媽媽不僅在職場沒有特權,還要忙著給孩子準備「口糧」,甚至忍受偏見。在各個行業,總有人會問女性,「如何平衡事業與家庭?」看完背奶媽媽的日常才知道,女性在職場有太多不易。更加可怕的是,她們工作努力,對孩子奉獻一切,卻被身邊人覺得理所當然。雖然菌菌還不是媽媽,但我大概能懂,就是這份異樣眼光,往往讓女性難以堅持。
  • 美德樂有哪些背奶好物?職場背奶必買的都在這裡
    在經歷和小Baby朝夕相處的4-6個月後,許多媽媽都要面臨著一個頗為嚴峻的「考驗」——重返職場與母乳餵養該如何兼顧。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嬰兒母乳餵養至2歲或更長時間。如今,越來越多的職場媽媽堅持上班不斷奶,她們每天背著奶瓶上班,將奶水吸在奶瓶中,下班後將奶水帶回家,成為「背奶」一族。
  • 背奶 4 個月,躲在廁所吸奶的我想哭……
    背奶 4 個月,聽過各種質疑的聲音,也時常懷疑自己的選擇,我想說的是:母乳不該成為綁架媽媽的枷鎖,奶粉也不是譴責媽媽的藉口。背奶或不背奶,媽媽的出發點都是愛。從 7 月初上班就開始背奶,分享我背奶的故事。1. 躲在廁所吸奶,吸完腰都要廢了。公司沒有母嬰室,只能拿著背奶包去廁所,背奶包掛在廁所的掛鈎上,吸奶器放在背奶包的隔間。
  • 哺乳媽媽回奶與退奶指南
    一般來講,因哺乳時間已達10個月至1年而正常斷奶者,常可使用自然回奶方法;而因各種疾病或特殊原因在哺乳時間尚不足10個月時斷奶者,則多採用人工回奶方法。另外,正常斷奶時,如果奶水過多,自然回奶效果不好時,亦可使用人工回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