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小優
比社畜還慘的,原來是背奶媽媽。因為在工作上,媽媽不僅在職場沒有特權,還要忙著給孩子準備「口糧」,甚至忍受偏見。
在各個行業,總有人會問女性,「如何平衡事業與家庭?」看完背奶媽媽的日常才知道,女性在職場有太多不易。
更加可怕的是,她們工作努力,對孩子奉獻一切,卻被身邊人覺得理所當然。雖然菌菌還不是媽媽,但我大概能懂,就是這份異樣眼光,往往讓女性難以堅持。
什麼是背奶媽媽?這裡有一份百度釋義:利用工作時間儲存母乳,晚上背回家給孩子。
看上去也就順便,或者幾分鐘的事,可背後的辛酸鮮有人理解。
首先是環境受限,根據智聯招聘發布的《2019年職場媽媽生存狀況調查報告》的數據,國內只有8.22%的公司設有母嬰室,不到一成。
那媽媽們只能選擇公司的「小黑屋」,或者某個樓道,甚至廁所裡。要是無意間有人碰見你,一定會是一場特別的「社死」經歷。
哺乳期媽媽的尷尬,還不僅是如此。前幾天,刷到了劉濤的新劇《我是真的愛你》,主要講述職場女性,該不該隱孕,休產假後的女性回歸遭遇的困境等等。
其中,一位哺乳期的媽媽深深觸動到我,堪比一個恐婚小技巧。某一天上班,她突然捂住胸口衝進廁所,開始拼命擦著衣服。原來,她不小心溢乳了,毫無徵兆,無法控制地出現了。
她在洗手間崩潰了,但是屋外的同事卻在催促著她。那一刻,她覺得自己遭遇了無比尷尬的事情。
產後媽媽時不時遭遇「社死」,要是懷孕期的媽媽就更難了。在熱搜上,隔三差五就會出現一些職場女性的新聞。「上午懷孕下午就被辭退」「職場女性懷孕該不該離職」……看上去很荒唐,但卻很現實。
記得papi醬曾在節目中講述了一個朋友的經歷,朋友是公認的女強人,懷孕8個月左右,還滿世界飛。她對自己的客戶說,「放心,哪怕我進產房,只要在眼睛閉上之前,我都會回你消息。」
又或者一位女性CEO,papi醬親口證實,那位CEO進產房都還在開視頻會議。
這不禁讓我想到韓國的一部電視劇,女主也是一個事業型老闆,在和客戶談生意時,羊水漏了,於是她淡定打電話約了醫院,客戶也在驚訝中簽了合同。
很多時候限制媽媽的,其實是現實,你不拼,就會擔心被替代。
即便你選擇辭職在家,也會擔心幾年之後,離工作的圈子太遠,變得越來越封閉。女性難道真的無法走出困境了嗎?
對於職場媽媽來說,她們大多正在遭遇職場與家庭的雙重打擊,一邊崩潰一邊堅持。菌菌卻想說,媽媽們一定要先做自己,再做媽媽。
不是所有人,都能擁有善解人意的丈夫和婆婆,如果他們不能在生活上幫到你太多,也不要太過絕望,更不能自暴自棄。
據BOSS直聘的一項統計顯示,曾經65%的職業母親認為自己可能患有抑鬱症,超過80%的人對自己的孩子感到內疚。
這種焦慮,幾乎是每一位媽媽都能感同身受的。但在這件事上,恐怕唯一的方式還是需要媽媽們「自救」。
當你意識到,只有自身變得堅強,不斷實現自我價值的時候,才會讓自己腳下的土地變得越來越寬廣。那時候,身邊人也會因為你的勇敢而佩服你,你的孩子更會在你的保護之下茁壯成長。
也就是說,當你自己明白做一個媽媽真正的意義時,也許就沒人能夠對你進行道德綁架。身為職場媽媽,並不應該感到內疚;女性在職場,也並不該被差別化對待。
(圖片來自網絡,請作者與本號聯繫,以奉稿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