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頭朝下的體式,很多人想到了各種倒立。倒立類的體式可以讓血液倒流,滋養我們的面部肌膚以及每一根髮絲,經常脫髮的朋友可以多練習此類體式,同時也讓腹內臟器官得到按摩和放鬆。但是倒立類的體式難度太大,一般人完成不了。
完成不了倒立類體式,我們可以試試瑜伽雙角式。它屬於一個半倒立的體式,對於無法完成頭倒立或者手倒立的瑜伽人來說,這個體式是很好的替代體式。它不僅具有倒立的功能,而且還能增強消化功能。強烈伸展腿部後側和背部肌肉。
下面我們來看一看雙角式的練習步驟:
山式站立,雙腳分開大於一腿長(120-150cm),雙手扶髖抬頭,挺胸,膝蓋骨上提以腹股溝為折點,保持背部自然曲線,身體向前向下達到與地面平行的位置,雙手放在地板上,稍適停留身體繼續向前向下,彎曲手肘,頭頂接觸地面,身體的重量放在兩腿上雙腳、雙手以及頭部在一條直線上,手肘內夾還原到身體與地面平行的位置,停留30秒,雙手依次扶髖,慢慢的直立身體
練習的過程中,大家可能會遇到下面兩個問題:
1、站不穩
站不穩主要是身體的重量沒有均勻分布在腳掌,而是讓身體的重量落在了腳趾或者腳掌前側,身體自然容易往前面走。
在身體向前向下伸展的時候,可以先試著稍微把臀部後移,隨著身體逐漸下移,再讓臀部慢慢向前。這個本來是顯而易見的操作步驟,但是有些人過於關注脊柱的延展,就忽視了重心的轉移。脊柱的延展是對的,但不能顧此失彼。
2、大腿後側肌肉緊
雙角式輝強烈地拉伸大腿後側肌肉,如果大腿肌肉過緊,而你又急於讓手掌觸地,伸直彎曲手肘,那麼就會出現彎腰拱背代償。彎腰拱背代償會給身體帶來不適,長期練習,不僅得不到雙角式的好處,反受其害。
為了有效拉伸大腿後側肌肉,我們還要讓髖部前傾屈曲。很多人體式做不到位就是因為髖部沒有前傾屈曲,以為自己大腿後側已經充分拉伸,其實遠不沒有。身體向前向下伸展,其實是通過髖部前屈帶動,而不是通過脊柱的彎曲。
所以,練習雙角式不要急於求成,重要的是練習體式過程中身體的感受,當你充分拉伸大腿後側肌肉,並且髖部也充分前屈,那麼,完成雙角式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建議一開始用椅子或者瑜伽磚輔助練習,避免彎腰拱背代償。
其實,雙角式可以看成是寬腳的站立前屈體式,雙腿分開之後,我們可以進行更加深入的前屈,但是不論是雙角併攏的站立前屈還是雙角式,重點都是拉伸大腿後側肌肉和前屈髖部,脊柱主要是延展,屈曲不是它在這類體式中要完成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