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條是大多數北方人非常喜歡吃的一種主食,它的做法有很多種,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製作出不同的麵條來。比如我們在街上的小麵館裡面看到的各式麵條,湯麵條,撈麵條,炸醬麵,炒麵,燜面等,不同的做法味道不相同,可以吃出不同的感受。然而不管是哪一種吃法,我們都要先把麵條煮熟了。煮麵條看似簡單的步驟,卻有很多人都做不好,不是把麵條煮爛煮碎,就是有夾生,吃著不筋道。煮麵條時,水開下鍋沒有錯,錯的是少放了「它」,難怪麵條不筋道!
為了讓煮出來的麵條筋道好吃不夾生,有人會在煮麵條的時候往鍋裡加香油。目的是為了讓麵條變得更加光滑不粘連,尤其是在煮掛麵的時候,一把掛麵放入熱水中去煮,如果不快速攪拌開很容易粘在一起,這樣麵條不容易熟。就會出現夾生的情況,這個時候鍋裡面加點香油可以增加潤滑作用,麵條不粘連也不會出現夾生的情況。然而加入香油麵條很難煮熟。
也有人會在煮麵條的時候,為了防止麵條煮碎,一味地往鍋裡面加冷水,導致煮出來的麵條半生不熟,煮的時間久了,麵條就會被泡的軟爛,反而更容易碎掉。下面給大家分享正確的做法,其實在煮麵條的時候水開下鍋是正確的做法,如果水沒有煮沸騰就把麵條下入鍋裡,等到鍋中水燒開的時候,麵條很容易被泡爛。但水開下鍋煮出來的麵條依舊不好吃,原因就在於煮麵條的時候少放了一種調味料。
這種調味料就是食用鹽,煮麵條時應該先把鍋中的水燒開,等鍋中的水沸騰之後,往鍋中加入一勺食用鹽,用筷子攪拌攪拌,讓食用鹽溶解之後,你就會看到鍋底會冒出一些密集的小泡泡。這個時候水面不會瘋狂的沸騰,而水體的溫度卻很高,把麵條抖一抖,分散的下入鍋中,用筷子快速攪拌,防止粘連。
鍋中的水還沒有大幅度沸騰的時候,蓋上鍋蓋煮麵條。這樣麵條容易煮熟,而且不會爛掉。等到鍋中水沸騰之後,打開鍋蓋加入少量的涼水。麵條就會變得更筋道,另外鍋中有食用鹽,食用鹽也會增加面的筋性,加涼水之後等鍋中的水再次沸騰,筷子挑起麵條,麵條掛在筷子上根根順滑不易斷掉,而且很柔軟,這個時候就已經熟了,加入少量的青菜燙熟即可出鍋。用這種方法煮出來的麵條筋道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