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塊可以測心率的表,但你真的會用嗎?

2021-02-23 Pacewear


也許你擁有或者曾經擁有過可以監測心率的設備,比如智能手錶、手環或者心率帶。但你從來都只是「看看」而已,不了解到底那幾個數字到底要告訴你什麼。

 

也許你沒有這些設備,當人問起心跳幾下的時候,就用「掐指一算」的方式,用手指摸著自己手腕上的動脈,一算自己 10 秒心跳幾下,再乘以 6 就能算出自己的心率了。

 

NO! NO! NO! 可不能這麼隨便!

日常運動健身的過程中,大家一般都比較關心訓練的強度、重量選擇、訓練的次數和組數等問題。可為什麼有些人通過長期運動達到了期望的目標,有些人卻不行?

 

答案就在這裡:運動離不開科學訓練,而科學訓練則需要心率的指導!


 

心率(Heart Rate)是用來描述心動周期的專業術語,是指心臟每分鐘跳動的次數,以第一聲音為準。 在運動過程中的心率,即為運動心率。在運動過程中,心率數據可以反映我們的運動強度、運動性質、能量代謝、氧氣消耗、乳酸積累、肌體疲勞程度與所需的恢復時間等等一系列的數據。

 

你的心跳預示了什麼?

 

動物的生命,有的如曇花一現,有的又壽比南山,在如此懸殊的生命周期背後,它們的心臟都跳動了 8 億次左右。烏龜有 500 多年的高壽,它的心臟每分鐘最少時只跳動 10 次;而有一種小老鼠心跳得飛快,每分鐘高達 1200 次,只活一年多便要壽終正寢。

 

所有動物的生命周期都遵循著這樣一個規律:心率越快,壽命越短。

 

人類也不能例外,只是文明的生活使心跳極限可以數倍於 8 億次而已。生命學家說,長壽的秘訣就是讓心臟儘可能跳得「從容些」。

在運動中把握自己的心率,就能大大減少因過度運動給身體帶來的損傷,也能在運動效率過低時提醒自己提高運動效率。

你還需要了解「心率區間」

 

說到心率,就不得不說另一個相關的概念——心率區間。

 

心率區間通常基於最大心率或儲備心率(最大心率-靜止心率),按不同的百分比,將心率分為熱身、減脂、心肺、耐力、最大心率五個區間。通過將心率控制不同的區間內,您可以更有效率地進行運動,以達到所期望的運動目標和運動效果。

 

想要有效使用心率,便須知道如何確定自己的目標心率,及怎樣利用目標心率來調控自己,達到精確鍛鍊。而了解目標心率,必須算出自己的最大心率。


 

最大心率是指在運動的過程中,隨著運動量的增加,耗氧量和心率也隨之增大,在最大負荷強度時,心率所達到的最高值。實時心率可以通過手錶獲得數據,而最大心率的通用計算公式為:最大心率 = 220 - 年齡。

 

但據統計,只有 1/3 的人實際最大心率能和公式結果吻合。著名馬拉松教練 Pete Pfitzinger 建議的方法是:戴上心率監測設備(比如 Pacewear Hype),選一個上坡路段,熱身後全力跑 400-600 米,再慢慢跑下來,如此重複三次,最後一次達到的最高心率再加上 2 或 3 就是你的最大心率了。


↑ 點擊大圖查看心率區間的詳細描述

運動時使用心率監測設備有什麼好處?

 

我們在進行跑步、自行車等耐力運動時,心率能最客觀準確地反映身體的努力程度。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主官感覺往往不那麼可靠。那些用來描述疲勞感的語句也比較模糊,不容易把控。

通過佩戴心率監測設備(比如 Pacewear Hype)監測心率,我們可以方便地把鍛鍊強度維持在特定心率區間,既提高了訓練質量又避免運動過度,還可以把平時記錄的心率信息做對比分析,評估鍛鍊成果和健康狀況。


 

熱愛運動健身當然是好事,但需要在真正了解自身的情況下科學地運動。因此,了解自己的心率區間、最大心率等數據,對於科學健康的運動至關重要。

 

Pacewear 在 Hype 手錶中加入心率檢測這一環,因為 Pacewear 提倡科學運動,重視用戶健康。而 PaceOS 中,更有全天監測心率、雲端備份的功能,配合清晰的圖表展示,幫你更好地掌控自身的健康狀態。

 

關於心率、心率區間與不同運動狀態的聯繫,還需要在真正的運動過程中真正地去實踐和總結。Pacewear Hype 在運動過程中,也還要很多「隱藏技能」等著你去挖掘。

一起科學地動起來,讀懂你的心吧。


相關焦點

  • 光有測心率的表,你真的了解如何解讀心率嗎?
    心臟負擔很大,鍛鍊絕對速度能力,適合有經驗的跑步者。持續時間在30分鐘左右,每周不超過1個小時。很多跑步愛好者剛剛上手心率設備,一測才發現自己跑步時心率很高,覺得不安。最好的辦法就是把速度降下來,暫時不用糾結心率,用感覺舒適的程度保持儘量長的跑步時間。比如說30分鐘到一個小時,每周跑3、4次,堅持三四個月。隨著心臟鍛鍊強大,有氧系統初步建立,你的跑步心率自然會降低。也許還不能和長年累月跑步的老手相比,但至少再也不會稍微一跑心率就上到180了。
  • 智能手環測心率,你真的用對了嗎?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體會:大多數跑步愛好者都有用運動手錶測跑步時心率的習慣,但不知道不同心率反應什麼問題呢?
  • 除了監測心率,跑表還有什麼用?
    首先,我們要明白一點,戴表的最主要的目的是:實時監控心率。一則,可以很好地控制我們運動的強度。這一點以前跑你的文章裡說得太多了。看這一篇回顧一下:不看心率的跑步就是耍自己的流氓。二則,可以保障自己的安全。在身體出現突發狀況(比如猝死)之前,通常心率會有急劇變化。醫學上百分之八十的心源性猝死,都來源於心律失常。
  • 測心率的正確方式揭秘
    測心率的正確方式揭秘今天修表之家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小米手環的那些事,因為有一位同事買了一個小米手環3,大家把玩了一番後,每個人都要求測一下心率。經過一番測試後,小編終於知道了小米手環測心率的原理了,大家都想了解的嗎?    首先,修表之家先要給大家說明一點,只有小米手環2以上的產品才有測心率功能,所以請大家不要拿著小米手環1來找我們,說我們是騙子。
  • 用耳機測心率
    不過,與SMS Audio其他耳機不太相同的是,BioSport的包裝盒上除了其自身品牌的「S」Logo外,還印有晶片製造商英特爾的「Intel Inside」標誌——就像我們電腦上的一樣。BioSport不僅是一款能用來聽音樂的耳機,它還內置英特爾研發的傳感技術,可以監測佩戴者的心率等健康數據。
  • 光電心率真的沒有傳統心率帶靠譜嗎?
    而且很多已經入手Forerunner 735XT的鐵友也應該發現了,這款腕錶和Fenix 3HR一樣,某些高階功能必須配合心率帶才能使用,難道不能用光電心率直接量測嗎?【圖】徐國峰教練 – 心率帶位於核心,所以可以偵測核心擺動而如果用手腕式的光電心率,因為擺手的幅度很大,很難做推算,所以這一些高級功能,還是一定要才配合心率帶有辦法量測。
  • 超有用!教你幾招簡單實用可以在家中自己測量心率的方法!
    生活中,經常會碰到心跳比較快,很多人擔心自己是不是有心動過速,可是又沒有確切的依據,因為不知道自己心率到底是多少。下面教你幾個在家中自己測量心率的方法:1、觸摸脈搏需要有分針指針的手錶或計時器配合。記數一分鐘的脈搏,脈搏的次數就是心率。也可以測2分鐘,3分鐘或5分鐘,計算平均值即可獲得心率,這樣還可以減少誤差。
  • 這款手錶,不僅可以看時間還能夠聽音樂,甚至可以用來測心率
    這款佳明手錶,不僅可以看時間還能夠聽音樂,甚至可以用來測心率對一般的人來說,提到手錶,首先想到是它的計時功能。但是,隨著科技的不斷的發展,手錶也向智能化邁出了很大的一步。比如之前就有蘋果公司所發布的智能手錶,真的可以說是非常的人性化,也非常的實用。
  • 心率飄&GPS飄?跑表讓你忍無可忍嗎?
    例如,深色皮膚吸收綠色光較多,如果皮膚顏色較深,那麼測量心率的準確性就會下降,這是不是意味著黑人使用光電式心率手錶幾乎沒有可能?還有些人有紋身,這也是蘋果被人們詬病的「紋身門」,手腕有紋身的蘋果手錶用戶發現顯示屏上的數據顯示非常微弱,甚至沒有。也許你會問,膚色淺是不是測量準確性會提高,遺憾的是,膚色越淺的人,反射光則在明亮的光束下又越容易散掉。
  • 內無廣告:簡單說說跑步過程中能測心率的幾個小夥伴
    文 | 老Q 從頭到尾老Q一直在強調,心率是跑步親們最應該最必需最真心要關注的數據,沒有之一。當然,如果真不想在跑步的時候戴任何東東,那就只能憑自己的呼吸來主觀判定當前的跑步強度。這種做法對有經驗的跑步親來說還可以,對新手來說其實不算太安全,勉強而已。畢竟……萬一真要是跑步過程中心臟出點什麼事,等你發現可能就晚了。
  • 跑步時心率在175~180次/分鐘,沒有不舒服,可以繼續嗎?
    然而在配置了心率表以後,赫然發現自己在慢跑時的心率竟然在175~180次/分鐘之間。不過,這期間身體也並沒有什麼不舒服,感覺還不錯。他們一度懷疑是不是表出了問題。可是測來測去,到最後還是排除了手錶的問題,自己在慢跑時確實是達到了那麼高的心率。
  • 你還在綁心率帶?真的OUT了!
    有氧運動的關鍵在於心率,特別對於要減脂的人來說,有時候你每天堅持去運動了但是沒有注意你的心率,效果事倍功半。心率產品也用過不少,不過像 SenseON 這樣的「胸貼」還是第一次用,拿到手的感受還是非常輕便的,按說明書的指示貼在了左胸下方,也並沒有妨礙運動的不適感。因為測試當天陰雨綿綿,所以選擇了健身房,不過這讓我擔憂真跑起來,這「胸貼」是不是牢靠。
  • 智能內衣可運動時實時測心率 你有需求嗎?
    智能內衣可運動時實時測心率 你有需求嗎?  此次新品有點不一樣,據介紹,智能運動內衣針對了女性用戶運動時的體驗痛點,採用一次性成型罩杯,緊貼肌膚,減少劇烈摩擦,但同時保證彈性布料的伸縮特性適用於大幅度身體訓練,不會有過緊的束縛感。咕咚智能內衣上安裝的心率儀,可以方便地拆卸下來。中新網 吳濤 攝  和常規的運動內衣不同,咕咚還強調了此次新品的智能功能。
  • 還在用「220- 年齡」測算最大心率的你,已經out了……
    大部分人會直接套用網上或書上的公式計算,但這非常不妥,因為公式計算出來的最大心率是某個特定族群的平均值(相同年齡、性別或體重的人)。以最常見的" 最大心率=220- 年齡" 的公式來說, 其實是假設相同年齡的最大心率都一樣,但你我都知道,同齡人間的最大心率有很大差別!因此最大心率一定要實際測,不能套公式。就算是教科書上的公式也不建議使用。
  • 心率血氧還能測體溫,我用手環的價錢買到了一個智能手錶?
    起因是因為最近表弟發現,「 人均有表 」 的現象越來越嚴重了,搞的沒表人的心裡有點兒小痒痒。售價 299 ,真的嗎?原來,小辣椒搞到了一塊剛發布的入門級智能手錶 TicWatch GTH。可能有些小夥伴沒聽說過 TicWatch,以為是什麼野路子。
  • 會運動 7款最值得入手的心率表,讓跑步更有效率!
    所謂心率表,就是在運動過程中能夠實時準確記錄我們運動心率的手錶類穿戴產品,心率表在有目的性鍛鍊中的作用非常之明顯。我們都知道運動量越大心跳越快這個簡單的道理,透過監測心率觀察便可帶來運動事半功倍的效果。心率表有什麼作用?
  • 電子血壓計,測量心率有時60,有時90,為什麼?醫生教您測心率!
    其中有位患者提出一個問題,估計很多朋友都會遇到;我給他測完血壓,告訴他136/78。他問我心率是多少,於是我就摸摸脈搏數了數,告訴他62次/分。他說:在家我測血壓的時候,電子血壓計顯示的心率只有48次,會不會出問題啊?
  • 【有氧運動】心率=減脂效率...你還在每天浪費時間嗎?
    所以如果你身體健康,不想專門去醫院或者是相關的體育機構去測算自己的最大心率,那麼使用這個公式也是沒有太大出入的。用這種方式,可以比較有效地掌握自己的最大心率,從而更好地判斷自己的運動強度(不過想要準確知道自己最大心率的同學,還是建議去專業機構測一下)。
  • 一抬腿跑步,心率就在180以上,怎樣練可以降心率?
    當你不能確定手錶是否異常時,你可以試試手動測頸動脈的方式,來實時監測運動中的心率,看看石老師的腳大家的方法:「我們在運動停下的時刻,馬上手測頸動脈10秒的搏動數,用這個搏動數×6,得出的數值就很接近你運動中的心率。那為什麼不測一分鐘呢?
  • 計步和測心率地原理
    如何霸榜微信步數榜和心率榜by 英文科學文章閱讀說到這個問題,我們就不得不了解一下,日常的智能設備是如何實現計步和測心率的。日常生活中大家有時會需要測量身體參數,而這些參數中我們最常用的就是步數和心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