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用「220- 年齡」測算最大心率的你,已經out了……

2021-02-12 奔跑的女子

首先我們來了解下心率與最大心率。


· 心率( heart rate,簡稱HR)

心率是指正常人每分鐘心跳的次數,一般為60~100次/分,可因年齡、性別或其他生理因素產生個體差異。一般來說,年齡越小,心率越快,老年人心跳比年輕人慢,女性的心率比同齡男性快,這些都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安靜狀態下,成人正常心率為60~100次/分鐘,理想心率應為55~70次/分鐘(運動員的心率較普通成人偏慢,一般為50次/分鐘左右)。

· 最大心率(max heart rate,簡稱MHR)

最大心率指的是進行運動負荷時,隨著運動量的增加,耗氧量和心率也增加,在最大負荷強度時,耗氧量和心率不能繼續增加時心率達到的最高水平。

如何測出最大心率?

大部分人會直接套用網上或書上的公式計算,但這非常不妥,因為公式計算出來的最大心率是某個特定族群的平均值(相同年齡、性別或體重的人)。以最常見的" 最大心率=220- 年齡" 的公式來說, 其實是假設相同年齡的最大心率都一樣,但你我都知道,同齡人間的最大心率有很大差別!

因此最大心率一定要實際測,不能套公式。就算是教科書上的公式也不建議使用。公式只是呈現實驗後歸納出來的結果,並無法達到個人化。

那麼,該如何測呢?


今天給大家介紹陡坡版、操場版以及跑步機版。徐國峰老師認為最佳方式是在約400 米的陡坡( 5% ) 上進行,若附近找不到這樣的坡,可以改在操場和跑步機上測。以下的標準操作程序,是經過多次實驗後所修正的版本,供大家參考:

- 01   陡坡版-

先戴上心率表慢跑10 分鐘進行熱身,手摸脈搏(計10 秒的脈搏,乘以6)確認心率表上的數值跟實際的心率相符。

【第1 次】用八成力跑完第1 次400 米陡坡,到坡頂後查看心跳數。慢跑下坡,在坡底休息3 分鐘,接著跑第2 次。

【第2 次】用九成力衝上坡(不要用全力),到坡頂後查看心跳數。慢跑下坡,休息3 分鐘。

【第3 次】用十成力衝上坡(全力以赴),此時我們會得到一組數值最高的心率數。但測試還沒結束,接下來你要告訴自己:" 第4 次我要盡力讓心率比前一次多1bpm。" 假設跑者A 第3 次跑出的心率是190bpm,對他來說,心理上的目標是191bpm。第3 次之後在坡底的休息時間延長為5 分鐘。

BPM=每分鐘節拍數

【第4 次】跑第4 次的用意是要確保心率已經到達極限。但如果第4 次測到更高的數值,就要依照上一個步驟再跑一次,直到你再也跑不出比前一次更高的心率為止,這樣測量到的才會是我們的最大心率。

也就是說,最大心率會出現在倒數第2 次。

- 02   400米操場版  -


這個版本適合第一次測試的人,直到其中一個800 米的最後400 米無法維持在預定的配速區間內(若表上設定了配速警示,最後400 米手錶會一直警示),盡全力跑完,接著就直接跳到最後的休息,最後看手錶記錄到的最高心率值數據:

【第1 個800 米】配速6 分~6 分30 秒(暖身)

【第2 個800 米】配速5 分30 秒~6 分

休息慢跑400 米,心率維持在130~155bpm

【第3 個800 米】配速5 分~5 分30 秒

休息慢跑400 米,心率維持在130~155bpm

【第4 個800 米】配速4 分30 秒~5 分

【第5 個800 米】配速4 分~4 分30 秒

【第6 個800 米】配速3 分30 秒~4 分

【第7 個800 米】配速3 分~3 分30 秒

【第8 個800 米】配速2 分30 秒~3 分

休息慢跑800 米,心率低於155bpm 即可

* 附註:很少有人能跑到第8 個,大約在第5~6 個就會結束。

- 03   跑步機版  (該版本需要了解自己的區間配速)


首先,了解自己第三區的配速(T配速)。

其次,確認心率監測器正常運作:帶上心率表,試跑1分鐘後,按脈搏數10秒的心跳數,再乘以6,看是否與心率檢測器讀到的心率一樣。

接著以自己熟悉的配速在跑步機上熱身10分鐘,開始時以T配速監測。

2分鐘後,坡度上升1%,重複這個過程,無法繼續時堅持最後30秒,結束後就可以監測到受試者的最大心率。

 

測試前的注意事項

1、測前前一周不建議做高強度的跑步訓練和力量訓練(尤其是腿部),否則測出最大心率的機率不超過50%;

2、測試的前一天晚上請不要熬夜、喝酒、過度勞累、過度緊張,請保持早睡早起、舒暢的心情;

3、在測試中,當無法繼續堅持時,特別是跑步機版,請減速慢跑,而不要一下子停下來。

4、請預先對自己的極限配速有準備,測試過程中留意身體狀態,如果有胸悶、眼發黑,心率異常(突然升高或降低),立即減速放棄;

5、做好補給。尤其在高溫天氣,在每個間歇休息期,適當飲用運動飲料,補充水分和電解質是必要的,也能讓身體有更好運動表現。

6、測試有風險,如有心臟病、身體不適、感冒發熱、頭暈眼花等不適合參與測試的疾病,請勿參加。


不管使用哪種方式,檢測時建議戴自己訓練和比賽中常用的心率表,這樣才符合你平常訓練的需求。 

相關焦點

  • 最大心率=220-年齡,你知道這個公式怎麼來的嗎?
    而所謂的「估計最大心率」則是使用「220-年齡」的計算公式,如一個人20歲,則按該公式計算他的「估計最大心率」應為200bpm。那麼問題來了,為何最大心率=220-年齡?這個計算公式是怎麼來的,到底靠譜不靠譜?
  • 扒一扒「最大心率=220-年齡」的黑歷史 | 學術派
    而所謂的「估計最大心率」則是使用「220-年齡」的計算公式,如一個人20歲,則按該公式計算他的「估計最大心率」應為200bpm。那麼問題來了,為何最大心率=220-年齡?這個計算公式是怎麼來的,到底靠譜不靠譜?
  • 最大心率 = 220-年齡,是一個不靠譜的公式
    雖然立夏節氣還沒到,但最近已經深深地感到:夏天已經來了。那麼,最近跑步的過程中,要怎麼補水呢?石春健:不建議去刺激最大心率。實際上,我們平時強度跑所達到的心率,並不是最大心率,而是次最大心率或者次次最大心率。跑步的最大心率,一般來說,能維持10秒就不錯了。從專業的角度講,不要經常去觸碰你的最大心率,水滿則溢,非常危險。
  • 跑步對於心臟最神奇的改造:讓安靜心率下降,最大心率上升
    一般情況下,我們通常可以用220減去年齡來推算本人最大心率。比如:20歲的小夥子最大心率是200次/分,而40歲的中年人最大心率則下降至180次/分。但這種方式這都是基於人群的平均水平推算出的結果,對於群體評價是正確的,但對於個體評價,這樣的計算誤差較大。事實上,最大心率存在很大個體差異,你自己的最大心率往往並不是220減去年齡。
  • 【有氧運動】心率=減脂效率...你還在每天浪費時間嗎?
    最大心率指的是進行運動負荷時,隨著運動量的增加,耗氧量和心率也增加,在最大負荷強度時,耗氧量和心率不能繼續增加時心率達到的最高水平。 目前我們所知最多的最大心率公式是:HRmax(最大心率)=220-目前我們所知最多的最大心率公式是:HRmax(最大心率)=220-年齡。
  • 找出你的最大心率
    你無需購買很多華麗的裝備,只需一雙好點兒的跑鞋。跑步也是最具技術含量的運動之一,無論在運動的連貫性還是持續性上,跑步都更勝一籌。邁左腳,出右腳,再邁左腳,再出右腳……如何跑更輕鬆、更快、更不容易受傷,都有講究。在跑步過程中,最重要的是感受自己的心跳(心率),心率可以準確無誤地反映出運動強度。
  • 《YOU:身體鍛鍊手冊》如何測算靜止心率
  • 最佳鍛鍊心率測算公式
    最大心率    是指運動到最強的時候,達到的極限心率。在評價一個人的最大工作能力和最大耗氧量時,運動醫學上常常使用這個數據。計算公式為:最大心率=220-年齡。    下一個概念就是 ☞最佳鍛鍊心率    也叫  理想運動心率,運動醫學上也叫  目標心率   或者  靶心率,這是本篇短文告訴您的主題內容。
  • 如何估算出你的最大心率?
    你無需購買很多華麗的裝備,只需一雙好點兒的跑鞋。跑步也是最具技術含量的運動之一,無論在運動的連貫性還是持續性上,跑步都更勝一籌。邁左腳,出右腳,再邁左腳,再出右腳……如何跑更輕鬆、更快、更不容易受傷,都有講究。在跑步過程中,最重要的是感受自己的心跳(心率),心率可以準確無誤地反映出運動強度。
  • 運動心率你真的懂麼?
    跑步,是每一位熱愛運動人士的健身必修課之一,但在健身跑步過程中,也許你走過的彎路,比吃過的鹽都多!比如腳踝疼,膝蓋疼,跑後低燒等,這些敢說你都沒有嗎?更為嚴重的還會出現嘔吐、胸口痛,希望沒有你。同時,不同的心率,代表著不同的運動強度,這對於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強度,心率可以說是一個特別直觀的參數,如果沒有心率,時速5公裡是多大強度,時速6公裡是多大強度,不得而知!減肥效率又怎能有效提高?      你只關注過你的運動時間和運動距離,你關心過你的心率嗎?你知道心率在運動過程中有多重要嗎?了解心率可以幫你避免一些運動傷害。
  • 你還在綁心率帶?真的OUT了!
    現在帶有測心率功能的電子運動產品我們都已經見多不怪了,從前幾年流行的心率帶,到帶有光學測心率的智能穿戴設備
  • 你真的了解最大心率和最大攝氧量嗎?
    Garmin 手錶會根據你的訓練情況進行個性化的自動調整,給出你當下的身體狀態狀況,在運動過程中,手錶會通過你最近一周的訓練負荷平均值,來做出效益指標的評判。Garmin 會通過分數的增加或減少來影響最大攝氧量的數值,同時也可以通過最大攝氧量來做出成績預測。最大心率是指進行一定強度的運動時,隨著運動量的增加,耗氧量和心率也增加。
  • 運動時心率多少合適?教你計算自己的最佳心率
    這裡有個簡單的公式:最大心率=220-年齡,舉個例子,李雷30歲,他的最大心率就是220-30=190合適的心率區間怎麼計算呢?通常認為心率和最大攝氧量成正比,因此當李雷心跳達到最大心率的70%時,我們認為他的運動強度是70%。也就是說如果想完成70%的運動強度,李雷的心率應該達到(220-30)x70%=133
  • 正確掌握最大心率計算,提高心率訓練有效性和跑步成績
    但是現在心率監測越來越方便,跑者卻越來越容易對心率區間跑步訓練產生疑問。目前廣為流傳的『用220減去年齡=個人最大心率值』公式,讓跑友懷疑同樣年齡的最大心率值就一定相同嗎?對有些跑者來說,按照公式計算出來的心率區間值,要麼是心率低的無法達到區間要求,要麼就是還沒怎麼跑心率就已經飆高到不行。索性再也不看心率數據,只關心配速和距離,按照心率區間訓練也就無從談起。
  • 你運動的最大心率(MHR)你會計算嗎?每次鍛鍊都必要達到嗎?
    都是有效估算自己最大心率的有效方法。Fox公式是計算你的MHR時最常引用的公式,許多主要的健康組織,例如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的診所都使用它。因為它很簡單,而Tanaka公式在這兩種方法中更精確。要使用Fox方法找到你的MHR,你要做的就是從220歲減去你的年齡。
  • 光有測心率的表,你真的了解如何解讀心率嗎?
    如今運動已經成為很多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越來越多的人試圖通過運動來獲得健康的體魄,塑造健美的身材。可為什麼有些人通過長期運動達到了期望的目標,有些人卻不行?運動離不開科學訓練,而科學訓練則需要心率的指導,跑友平時常掛嘴邊的LSD、間歇跑、乳酸閾值等都和心率有關。關於心率,你了解多少?指的是每分鐘心跳的次數。
  • 實測個人最大心率是科學跑步的基礎:但大部分跑者都不重視
    大部分人會按照網絡上或者書本上的公式直接進行計算,如下面所列舉的幾種公式就是比較常見的最大心率推算公式: ①最大心率=220-年齡②最大心率=214-(0.8×年齡)③最大心率=206.3-(0.711×年齡)④最大心率=217-(0.85×年齡)⑤最大心率=[210-(0.5×年齡)-(0.1×體重)]+4
  • 正常的跑步心率是多少 關注跑步時的平均心率有利於健康
    在靜止狀態下,心率一般在60-90之間。健康成年人最大心率=220-年齡,運動時一般不要超過最大心率。最大心率百分數在不同的範圍代表不同的運動強度。你在奔跑時心率的起伏是可以預測的,因此你可以將它作為估計你跑步強度的一種參照工具。心率計算公式Karp公布了兩個公式用於計算跑步時的心跳頻率。第一個公式是用220減去你的年齡從而得到你的最大心跳頻率。一個32歲的人的最大心跳頻率為188跳每分鐘。第二個公式稱為卡式公式,我們用這個公式來得出你跑步時的平均心跳頻率。
  • 運動時心率多少合適?教你計算自己的最佳減脂心率
    這裡有個簡單的公式:最大心率=220-年齡,舉個例子,李雷30歲,他的最大心率就是220-30=190合適的心率區間怎麼計算呢把心率控制在一定的區間更好有氧訓練最佳心率範圍是最大心率的50%-85%,如果你想減肥,心率維持在最大心率的60%-75%。
  • 運動不白做,還要看心率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最大心率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降低,最大心率通常為170~200次/min。  根據相關資料和研究,最大心率的測試方法通常有兩種測試方法,即遞增負荷試驗和恆定負荷試驗。這兩種方法的原理都是測量對象在運動後力竭狀態下對其此刻的心率進行即刻的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