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驗主義與經典中醫
關於知識的來源,近代的西方哲學分化出兩個重要的流派:
經驗主義學派:主要以洛克、休謨、霍布斯等為代表,他們認為人的心靈是一張白紙,人類的知識都是通過人的感覺獲得的,比如視覺、聽覺、觸覺等等。所以知識就是人所感覺到的經驗積累而成。
理性主義學派:主要以笛卡爾、萊布尼茨、斯賓諾莎等為代表,他們認為人的感覺是一個騙子,眼見不一定為實、耳聽不一定為真。所以知識只能通過數學公式或者邏輯這些「天賦的能力」推導出來。
梭羅
為了調和雙方的爭論,康德提出這個世界上有一種我們無法認識的東西,叫「物自體」,也叫「超驗實在」,後來在美國發展成了以愛默生和梭羅為代表的「超驗主義」,他們認為人能超越感覺(經驗)和理性而直接認識真理。
老子
老子的「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就是「超驗主義」之說。前提是「見素抱樸,少私寡慾」,方可以「絕學無憂」。超驗者,非聖人不可以為也。竊以為,經典中醫就與古代聖人「超驗」相關。
相關閱讀:
玄學的高度
中醫師為什麼要學易經?
潘曉川老師【原創】文章匯總
欲了解更多「潘曉川·經典中醫自洽體系」課程內容及諮詢,請添加推廣微信:15668658015(雲鏑)。
18年2月羅浮山即將舉行的「天道易經/五行掌組合面授班(煌普十二期)」課程火熱招生中,點擊「閱讀原文」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