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日本的農業種植技術是處於世界領先地位的,我國這幾十年也在努力追趕。食物對於人類是最基本的需求,而作物的種植又依賴於土壤,而蘋果是很多人都喜歡吃的一種水果,日本的蘋果暢銷全世界,很多遊客不解的是,為啥日本種出的蘋果這麼好吃?有導遊表示:看到他們的土壤,你就明白了,一起去了解一下。
日本的土地耕作也是經歷了漫長的探索,最先時,人們不知道如何使得土壤的肥度大幅度提高,所以最初的產量也有限。後來,有了化學肥料的出現,人們大量使用,產量是增加了,卻造成了環境汙染,人們經過探索,發現用堆肥和綠肥的方法,既環保又有效,這也是促成為啥日本種出的蘋果這麼好吃的原因之一。
其次是因為,日本的蘋果園經過幾十年的實踐,逐漸擺脫了化學肥料,大力發展堆肥,野草攪碎可以做肥料,家畜糞便經過處理,也能使果樹得到有效的肥力。這樣幾十年下來,果實的質量也越來越好,所以日本種出的蘋果也越來越好吃。抗蟲能力也提高了,土質也越來越肥沃,又保護到了環境。但在我國,土壤的肥力狀況令人憂心,太過依賴化學肥料,不注重對土壤的保護,過於追求產量。
只依靠單一的化學肥料 ,只會使土地越來越貧瘠。日本蘋果園持續高產的耕作制度確實值得我們學習。藉助綠肥、堆肥使土壤保持肥沃,對農作物是有關鍵作用的,難怪導遊會表示:看到他們的土壤,你就明白了。比如,果樹下的陰涼地帶適合菌類的生長,種了的菌菇可以食用,留下的菌頭可以攪碎作為肥料,這就是綠肥。或者在果園裡養家禽,家禽糞便當做肥料,又可以被果樹吸收,還可以增加收入。
@網友「不是學霸」:日本的耕作方法確實值得學習,我們家這邊的作物都噴藥太過頭了,還過度靠化肥。
@網友「胡明明」:一到穀子成熟的時候,都會有人在燒那種稻子的稈,弄的天都灰濛濛的,不知道為什麼不攪碎放回地裡作肥料。
@網友「蒿子粑粑」:5%的有機肥度,真的很不得了。
日本的注重回歸土壤,這種農業制度確實值得我們利用。你們對此有什麼看法呢,在評論區一起分享吧。(版權聲明: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