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東京一家高檔法國餐廳裡總是人滿為患,要預約用餐起碼得等半年。這裡的招牌菜就是「木村的蘋果湯」。主廚介紹說:「這種蘋果居然不會爛,可能是匯聚了生產者的靈魂。」
木村阿公
日本的蘋果栽培史有120年,之前也有許多人嘗試過無農藥、無肥料的栽培,都失敗了。大家都是在嘗試四五年後就放棄了,而木村秋則卻像個傻瓜一樣,苦撐11年,最後成功了。他的故事被寫成一本書——《這一生,至少當一次傻瓜》。
木村秋則的蘋果來自日本農業聖地——蘋果產量佔全日本半數的青森縣巖木山山腳。他的蘋果外觀一點都不起眼,早先採收的時候,還會從裝蘋果的塑料籃格子裡掉出來。
但光2008年一年,卻有超過4000人想吃他親手種的蘋果,只有2000人通過抽選如願;更有 6 0 0 0 人造訪木村阿公的蘋果園。2006年12月,日本NHK《專家的作風》節目報導了木村栽種蘋果樹的獨特方式,引發該節目前所未有的反響,在觀眾要求下,迄今已回放超過一百遍。
木村成名後,上千封電子郵件和信件寄到電視臺,希望轉交給木村先生,除請教栽培方法外,最多的就是表達「希望可以吃到木村先生的蘋果,哪怕只有一次都好」的心願。除了想吃蘋果的人之外,想自殺的年輕人也從木村身上找到活下去的勇氣,就連黑道大哥,也想和木村單獨喝酒。
「不會爛」的秘密
木村的蘋果味道好而且不會爛,在人們看來,十分難以置信。
通常,蘋果切開後放置一會兒,很快就會變成咖啡色,然後開始腐爛。然而,這家法國餐廳的廚房裡那些切成兩半、放了兩年的木村蘋果不會爛,只會枯萎,越縮越小,最後變成帶有淡淡紅色的乾果,散發出像水果乾般甜蜜的香味。蘋果「不會爛」,其中到底隱藏了什麼秘密?答案要回到木村的蘋果園找。
從1978年開始,木村就不曾在他那片8800平方公尺大的果園使用一滴農藥、一撮肥料。
不用農藥、甚至不用任何有機肥料,是木村蘋果不會爛的秘密,但要栽培蘋果需要用農藥,對果農來說,是「常識中的常識」。木村想實現自然農法的夢想,至少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是百分之百不可能的事。
讓木村興起這個念頭的,是一本他在不經意間翻開的書,那是日本農業專家福岡正信寫的《自然農法》。書最前面寫著:什麼都不做,也不使用農藥和肥料的農業生活。「啊!原來還有這種農業生活!姑且不論自己要不要去做,同樣身為農民,不禁產生了好奇。之後,我不知道看了多少次,書都被我翻爛了。」木村說。
「根本不管收入的事」
為了這個信念,木村在果園開始了他的實踐,連續好幾年沒有收入,一家七口過著赤貧的生活。由於不噴灑農藥,果園成了昆蟲的天堂,為了除盡專門吃蘋果樹初春嫩葉和花芽的褐捲葉蛾、亂紋蘋果捲葉蛾,還有會啃食葉子的尺蠖、蚜蟲以及危害果實的螟蛾幼蟲和介殼蟲等不下三十種蘋果樹害蟲,木村帶著全家人沒日沒夜地在不開花、不結果的果園裡,用雙手和塑膠袋抓害蟲、噴灑醋液。
「那時候,我根本不管收入的事,腦子裡壓根兒就沒考慮這個問題。想要嘗試的事接二連三地從腦子裡冒了出來。吃飯的時候,把醬油淋在魚上,就會想到搞不好醬油有效……哈哈哈,太好笑了!」木村回憶。
專吃蘋果樹葉、和蘋果花搶養分的尺蠖,是果園最常見的害蟲,木村經常一大早就在蘋果樹下睜大眼睛、不知疲倦地觀察著尺蠖的一舉一動。
這是侵害木村心愛蘋果樹的可恨敵人,他一度認為熟知尺蠖的習性後,也許可以發現消滅它的方法。但木村觀察尺蠖的眼神未免也太溫柔了,當尺蠖不小心掉在他胸前時,他抓起來,用放大鏡仔細觀察它的臉,然後把它放回蘋果葉上,「不要吃太多葉子唷」,他對昆蟲溫柔勸說道。
果園的角落,豎著一塊硬紙板廣告牌,上面寫著對昆蟲的警告:「警告昆蟲!如果你們繼續在此肆虐,我將使用烈性農藥!」
什麼都不做,聽起來簡單,但蘋果樹的情況卻一年比一年糟糕,除斑點落葉病肆虐外,又出現數不盡的害蟲,數量多得驚人,果園簡直變成了昆蟲的天堂,引起鄰居極大不滿。當地果農替木村取了一個很糟糕的綽號:「滅灶」,就是爐灶的火滅了的意思。如果作為一個家庭生活中心的爐灶都熄了火,就代表一個家支離破碎,家人走投無路了。對農民來說,這是最大的侮辱。
第八年,結出兩個果子
即使如此,木村仍然認為這是惟一的成功之路。最後,他從野生果樹身上找到自然農法的解答:原來手工抓蟲都是白做工,土壤才是關鍵。
於是,木村在果園裡開始大量撒大豆,利用大豆根部密密麻麻的根瘤菌改善土壤裡氮的含量。翌年,蘋果園彷佛變成了原始森林,大豆下方長滿各式各樣的雜草,昆蟲在草中鳴叫,青蛙捕捉昆蟲,蛇在青蛙身後虎視眈眈,甚至還有野鼠、野兔。雖然斑點落葉病和捲葉蛾依然肆虐,但木村覺得蘋果樹已經結束了長期和疾病的抗爭,漸漸恢復健康。
終於,又過了三年,也就是第八年春天,果園裡開出七朵蘋果花,這七朵花中,有兩朵結了果。那兩顆蘋果是那一年的全部收成,木村把蘋果放在佛堂祭拜後,全家人一起分享。
那兩顆蘋果好吃得令人驚訝,木村看到苦盡之後的曙光。
木村說:「日本的蘋果栽培史有1 2 0 年,之前也有許多人嘗試過無農藥、無肥料的栽培,都失敗了。大家都是在嘗試四到五年後,就認為不可能而放棄。我卻像個傻瓜一樣,苦撐了11年才開始有收入,可能是因為我太笨了,蘋果樹也受不了我,只好結出蘋果了。哈哈!」
木村在種出不依賴農藥和化肥的蘋果後,越來越多人聽到了他的故事,想嘗「好吃到令人驚訝的滋味」的人漸漸多了起來。800株蘋果樹產量有限,木村卻從未想提高售價,一箱16~20顆裝的蘋果,售價僅約4200日元(約為人民幣317.9元)。木村說,不是為了賺錢才開始種蘋果的,他只希望有更多人用自然農法成功栽培蘋果,大眾就能用更便宜的價格吃到了。
至少為一件事瘋狂
等待蘋果樹開花結果的那 1 1 年間,還有一件不可思議的事。
木村曾經一一拜託即將枯萎的蘋果樹「請你們不要枯萎」——即使木村拜託,也有不少蘋果樹枯萎了,果園裡隨處可見枯掉的蘋果樹。
調查這些枯萎的蘋果樹後,他發現了一件奇妙的事,枯萎的蘋果樹很隨機,沒有呈現位置影響的規律性。強壯的蘋果樹活了下來,衰弱的蘋果樹漸漸枯萎。
只有一個例外,有一整排蘋果樹好像骨牌般全倒了。木村至今仍然為此深感懊悔,因為,那排沒有出聲拜託的蘋果樹全都枯萎了,無一倖免。
木村的故事在日本廣為流傳之後,一個想要自殺的年輕人打電話給木村,說他剛從研究所畢業,不管做什麼都失敗,找不到工作,也回不了家,所以打算一死了之。看到木村的訪談節目後他改變了心意,終於有勇氣繼續活下去。
有人問木村,當時是怎麼回答那個年輕人的,他稍微沉思了一下說:「嗯,我好像說,很高興他改變心意了,然後,我告訴他,只要當個傻瓜就好。只要實際做做看就知道,沒有比當傻瓜更簡單的事了。既然想死,那就在死之前當一次傻瓜。身為曾經有過相同想法的過來人,我至今才領悟到這一點:為一件事瘋狂,總有一天,可以從中找到答案。」
為一件事瘋狂,總有一天,可以從中找到答案。木村這句話正道盡了他的人生。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土地資源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