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蘋果
在東京的一家法國餐廳中,人來人往,絡繹不絕,這家店的招牌料理是「木村蘋果湯」。
生意之火爆,需要預約一年之久。
甚至許多日本人都有一個心願:「希望這輩子可以吃到木村的蘋果,哪怕一次。」以至於採取抽籤方式購買,但每年只有2000人能夠如願以償。
抽中的人,還會興奮得像中了彩票頭獎。
到底是什麼讓這位果農的蘋果得到如此多的關注?
原因是這些蘋果都是無農藥、化肥栽培的,果實豐碩可口,且兩年多都不會腐爛,許多人都是慕名而來。
蘋果是一個叫木村秋則的人栽培出的,他是日本第一個堅持不用農藥、化肥,花費了近十年時間栽培試驗成功的果農。
有人這樣形容木村的蘋果:「咬上一口,那種好吃的味道,會讓人情不自禁地想要流淚,蘋果中充滿了活在這個世界的喜悅之情」。
說實話我沒也吃過,或許可以想像一下「食神」裡評委吃完「黯然銷魂飯」的畫面?
而據日本一項研究發現,不使用農藥,蘋果的收成會減產90%以上。不僅有害蟲來啃食花和葉子,而且會導致樹幹腐爛和樹葉生病的灰黴病和褐斑病疾病的肆虐。
那麼木村秋則如何在不使用農藥化肥的情況下種出漂亮的大蘋果呢?
無農藥試驗契機
1949年,木村出生於日本青森縣。那時,木村不姓木村,姓三上。
1972年,他入贅到木村家,改姓木村。木村家有四座蘋果園,一年大約可賣600萬日元(約38萬元)。
青森縣是日本有名的蘋果種植基地。當時全日本引進蘋果種植,但由於蟲災泛濫,人們拿蟲災沒有辦法,只好通過使用農藥和化肥來實現產量最大化。
木村家也如此,但是沒過多久,木村就因長期使用農藥而弄垮了身體。
每次噴完農藥之後,木村的眼睛都會紅腫,全身皮膚也常被農藥灼傷,留下紅紅的疤痕;
而木村的妻子美千子更是可憐,會出現像被漆腐蝕一樣的反應,每次噴完農藥後,一周都無法去果園工作,最嚴重時整整一個月都臥床不起。
看著妻子這樣,木村心痛不已,開始思考減少農藥的方法。
木村天性喜歡研究東西,常去圖書館或書店找農業技術書籍翻閱。
有次在書店,看到自然農法的先驅者福岡正信先生的著作《一根稻草的革命》,書中提到的自然農法完全不使用任何肥料,只用稻草。
這完全打破了常規的栽培方法,木村秋則被這一概念深深吸引住了。
他開始減少農藥的使用量,將原本每年灑農藥次數從13次減為6次,結果超乎想像,並沒有出現原本令人擔心的疾病和蟲害問題,品質、收成量也沒有太大改變。
木村心想:不需要灑農藥應該也沒問題吧。
第二年,木村將農藥噴灑次數減少到3次,雖出現少許病害蟲問題,但因為農藥的減少使用,利潤反而增加了。
木村開始覺得無農藥栽培並非不可能的任務。
於是隔年只噴灑一次農藥,也許是命運的眷顧,收成出乎意料地好。
膽大妄為的木村,在29歲那年,向對嶽父提議明年開始挑戰無農藥,沒想到嶽父應允了。
挑戰不可能
木村先生最初用他「陪嫁」過來的那塊地試驗無農藥栽培。
但結果卻慘不忍睹,灑一次農藥和無農藥的栽種情況天差地別。
停止使用農藥後,蘋果樹發生了異變,出現大量害蟲,各種病菌也肆虐滋生。到八月底時,葉子已經全部掉光了。
除疾病外,害蟲的危害也越來越嚴重,他鑽研查閱各種資料,嘗試了各種能夠想到的方法,試圖治療蘋果樹的疾病。
第二年,他嘗試在兩座果園輪流噴灑醋、日本酒、鹽、蒜泥的稀釋液,失敗。
第三年,四座果園都實施無農藥栽培,嘗試過蔥、醬油、太白粉、麵粉、韭菜、洋蔥、牛奶......
總之,人類能吃的食物都在蘋果樹上試驗過了。
然而,沒有一種功效能夠勝過農藥。
蟲災嚴重時,一家老小隻好拿著塑膠袋到蘋果園捉蟲子和蟲卵,常常捉滿好幾袋。
但是,蘋果樹最終還是枯死了不少,開花結果那就更別提了,顆粒無收,一派蕭條,連基本收入都沒有。
木村被迫把汽車、農機全部賣掉,甚至把自己試驗成功的麥田也賣掉了。
夥食費捉襟見肘,為了賺生活費,木村甚至做起了夜總會的攬客;木村妻子做菜時用的也是蘋果園裡的雜草;家裡繳不出三個女兒的學費,連一塊小橡皮也要分成三份分著用。
這樣,上有老下有小的木村讓自己的家庭陷入了貧困的境地,苦不堪言。有段時間沒錢交稅,連自己家裡的蘋果樹都被貼上了稅務局的紅條子。
好在木村的老丈人、老婆、孩子,都支持他的實驗。即使再困難,在家人的支持和陪伴下,木村也能將他的試驗進行下去。
那時候,病蟲害日益嚴重,左鄰右舍也紛紛指責木村,罵他「蠢八」,許多朋友和他斷絕往來。
為了不和別人碰面,他就早起晚歸獨自行動,沒有交通工具,每天只能走路往返於蘋果園和家之間,來回奔波花近四小時。
冬天不能務農時,他就去東京四處打短工。晚上睡公園,早上起來等著工頭來挑中自己。等到春天打工結束回到家中,已是臭氣衝天了。
第四年過去了,蘋果樹的情況依然沒有好轉,在其他果農蘋果收穫的日子,木村家的果園仍空蕩蕩。
就這樣他們家成了巖木町最窮的一戶,生活陷到了谷底。
即使深信「自然栽培蘋果一定可行」,但看到果園的情況始終無法改善,面對嚴峻的現實,木村神經衰弱,他已經無計可施了。
後來,他想到了死。
夏天的某天晚上,他拿著繩子漫無目的地往山上走。突然,有棵蘋果樹映入眼帘,定神一看,原來是棵枝繁葉茂的橡樹。
木村心生疑惑,不使用農藥,為什麼這種自然生長的樹就沒生害蟲也沒有患病?
正當他想得入了迷時,突然聞到周圍有一股濃濃的泥土味,木村挖起樹根附近的土,發現這些土竟出奇地柔軟。
當晚他興奮地走下山去,驚呼:「我找到答案了!」。
再當一次傻瓜
第二天,木村再度確認眼前活力旺盛的天然橡樹,和果園裡慘不忍睹的蘋果樹完全不一樣,認為決定性差異便是那充滿旺盛生命力的刺鼻泥土味。
自此他任由果園裡的雜草生長,讓果園的環境接近原始自然,院裡雜草眾生。
此外,木村還實行各種試驗,努力讓自己的蘋果園裡的土回歸自然環境下的細菌眾多、營養豐富、溫度高的土,讓蘋果樹如同那些橡樹一樣充滿活力。
經過了四五年的努力,果園裡的樹梢上終於有了樹葉,形成了一個豐富多樣的生態圈,草地上野兔四處跑來跑去,之後還進駐了貂、鼬鼠、野鼠......
令人興奮的是,在實行無農藥栽培以來的第八年,終於有一棵蘋果樹開出了7朵花,其中2朵成功結了果,女兒們終於吃到了爸爸種的蘋果。
到了第9年的春天,木村的果園終於開滿了白色的蘋果花,在一片白色陽光籠罩下,充滿生機。
木村和太太呆立在那,眼淚止不住地流下來。
35歲一度求死,如今他終於看到了「光」:就好像是用自己的生命去換來的果實,他的奇蹟蘋果森林終於開花了。
雖然這一年的蘋果也只有兵乓球大小,整個蘋果園的收入只有1萬日元左右(約800多元),但木村心裡充滿了希望。
如今,他的蘋果又甜又大又紅,外表和平常蘋果無異。
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說:當你的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神靈就會出現。
木村從最初8年的顆粒無收,度日艱難,堅持到現在,他用自己的忍耐和堅持,終於收穫了奇蹟。
木村常說自己是傻瓜,但也正因為這股「傻」勁,木村成就了自己,他打破常規種植出來的蘋果將對世界農業產生革命性影響。
遵循自然法則
《齊民要術》中記載: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害蟲和害蟲的天敵,它們能夠相互依存,相互制約,並保持了某種平衡,若不去破壞,這種平衡就會長期存在。
木村明白這一理論,他不使用農藥,他用眼睛來調整益蟲和害蟲的比例,使之保持平衡,
但是儘管雙眼可以應付害蟲,卻對看不見的病原菌束手無策。為了保證蘋果樹不受病害,木村會用大米或者玉米發酵製成的醋,用醋給果樹殺菌,抑制病菌滋生。
機械效率自然要比手工作業高很多,但木村仍堅持採用人工噴灑的方式,不破壞土壤層。
正因為如此,果園環境適宜植物生長。蘋果樹在與大自然的博弈中,根能夠延伸到地下10米到20米來汲取儲存養分,累積更多糖分,結出的果實自然更勝一籌。
作為高等動物的人類,我們的思考模式常常是以自我為中心的,不斷擴張自己在地球上的生存空間,同時不斷地改造環繞在我們周圍的動物和植物,以人類的需求來考慮它們的命運,堅信自己的智慧能夠超越大自然。
事實上,人類只不過是地球這個生態系統中一個小小的組成部分。我們唯有遵循這個系統的平衡,才能與其他的生命一起互利共生。
在木村還沒有獲得成功之前,許多人覺得他的做法很傻,但其實他只不過是放下了人類自以為的「聰明」,他讓他的蘋果園重新回歸到大自然的平衡之中,而大自然便回贈了他豐碩的果實。
在茶源地理採編團隊走訪各個茶產區時,我們也發現有小部分茶農在嘗試自然農法種植茶樹。
他們也經歷了與木村秋則相似的困難,茶葉產量銳減、遭遇蟲害、受到其他人的質疑和嘲諷。
但是經過不懈的努力和探索,他們的茶園漸漸恢復生機,土壤肥沃,物種豐富,茶樹不需要農藥和化肥,也能健壯而充滿生命力。
我們常說,通過一杯茶打開身心的平衡,而木村秋則的故事給了我們一個提示,我們不僅需要內在的平衡,還需要找到我們與土地、與整個生態的平衡點。
只有遵循自然的法則我們才能夠生生不息。
從荒蕪之地到奇蹟的蘋果森林,木村的背後隱藏了多少心酸苦楚和不屈的堅持。但我相信木村秋則的工匠精神,堅持不懈的韌勁,以及對自然農法的探索精神會感染我們每一個人。
希望你也能在這個故事裡面收穫到屬於你的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