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疫情下運動品牌的PlanB

2020-12-26 網易新聞

歐洲杯、美洲杯、法網、NBA、五大聯賽、F1……受疫情影響,過去兩周,全球的體育賽事日程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擾亂。

運動品牌紛紛關閉線下門店

2020年,這個被體育人和營銷人稱為體育大年並寄予厚望的年份,如今充斥著各種不確定。

蓬勃發展的運動品牌行業,正經歷哪些負面衝擊?受疫情拖累的運動品牌又將怎樣全力應對?

全軍覆沒的第一季度

一直以來,農曆新年前的兩周都是運動品牌行業的銷售高峰。儘管經濟條件已經比從前大幅改善,但中國消費者依然保持著新年穿新衣新鞋的習慣。也因此,各大運動品牌每年都會推出大量不同的農曆新年特別款來衝擊年前的銷售高峰。

而行業的另一個銷售高峰,來自於正月十五之後。往年,大部分人都已經回到了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城市,換季的時機也逐漸來到,孩子們手裡也都有了紅包。因此,行業往往會安排大量的新品來刺激開年的銷售高峰,情人節和 NBA 全明星賽都是常見的營銷機會點。

然而,以往第一季度最重要的生意高峰,今年全軍覆沒。

據Adidas在3月12日公布的財報表示,預計第一季度大中華區銷售額最多將下降10億歐元(合11.4億美元),營業利潤將下降4億至5億歐元。自1月25日農曆新年以來,Adidas在大中華地區的業務較上年同期下降了約85%。現任CEO Kasper Rorsted用「痛苦的挫折」定義現在Adidas面對的情況——因為Adidas約23%的業務在大中華區,19%的生產能力在中國本土。

Nike為2020東京奧運會推出的專業運動服系列

放眼全球,作為奧運會重要贊助商的Nike3月12日股價開盤即大跌10.4%至75.26美元,市值約為1175億美元。而就在上個月,Nike剛剛在紐約舉辦2020年Nike Future Sport Forum科技峰會,專門以即將於7月揭幕的東京奧運會為契機,發布了一系列由高科技加持的Nike最新產品。

Adidas股價從3月9日以來累計大跌17%,市值約為360億歐元。集團表示,由於情況每天都在變化,因此無法準確地量化此次疫情對Adidas 2020年全年業務整體的影響。

疫情對原本深陷業績泥潭的美國運動服飾品牌Under Armour也是雪上加霜。上周,Under Armour股價大跌14.78%至9.69美元,市值約為41.07億美元。該公司在二月發布的2019年第四季度財報時就表示,運動服裝和運動鞋產品正面臨需求不斷下滑的挑戰,並預計新冠肺炎疫情將使2020年第一季度銷售額下降約5000至6000萬美元。

運動員和球隊曝光度的驟減無疑令運動巨頭重金押注的體育營銷落空,而這些品牌本身已面臨巨大零售損失。Nike 、Adidas、Under Armour、Lululemon等品牌於2月初就因疫情暫時關閉在中國至少一半的門店;3月15日起,這些品牌巨頭又宣布將關閉全球範圍內部分國家的店鋪。

運動品牌的線下門店遭遇巨大打擊

除了目前可見的疫情對全球體育賽事日程和贊助商的影響,運動員的狀態也將成為今年體育行業最不可控的因素。運動員疏於技術,體能下降,精神狀態也陷入低谷,對於比賽結果和排位而言都是巨大變數。

更糟糕的是,隨著NBA球星凱文·杜蘭特等運動員確認感染,將引發球隊、贊助商等連鎖負面反應。如果今後一段時間持續有運動員感染,2020年恐怕就要徹底告別「體育大年」了。

線上營銷能否化危為機

運動品牌面臨的問題是顯而易見的,而解決方法同樣有跡可循。3月上旬,Nike開始進一步加大對於Nike APP的推廣力度——限量產品返場閃購、多件產品限時組合折扣等等優惠活動接踵而至。

Nike線上營銷活動豐富

Adidas CEO Kasper Rorsted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疫情爆發將迫使我們更快地向更數位化的環境轉變。」顯然,數位化轉變是運動品牌在當今情況下的必經之路。電商方面的加劇推廣、限量產品的多元化線上發售均是這種轉變的一環。

5G時代的來臨,讓宅在家的消費者們也能夠感受到品牌們的關愛。如今品牌們正通過花式直播來挖掘新的經濟模式。在「宅經濟」不斷解鎖新姿勢和新場景的當下,運動品牌也開始探索運動直播模式的新經濟。

儘管中國消費者在較長時間內已經習慣了「網購」模式。但在本輪疫情結束後,這種消費者行為習慣會進一步得到強化。與此同時,線上直播活動成為了疫情期間品牌與用戶溝通的重要途徑。眾多品牌力圖藉助於網絡直播平臺,深化與現有客戶的聯繫。

通過與看點直播聯手,Nike打造了一份基於小程序的微信生態內健身直播課程——「把運動練到家」。從小白到資深運動者,Nike這一系列直播為宅在家的消費者提供更好的運動健身體驗。除了看點直播外,Nike每天晚上八點在抖音也在進行直播互動活動,通過課表和打卡的形式,督促消費者進行鍛鍊。

Nike在抖音開展線上運動直播

或許為了緩解線下的業績壓力,Adidas於2月20日在淘寶直播舉辦了歷史上首場「雲發布會」,將三葉草年度重磅新品Superstar 50周年紀念款通過直播發布,吸引超過223萬人次觀看,獲得322多萬個贊。並與明星董又霖和淘寶主播薇婭連麥PK賣貨,在開售十分鐘就售出了6000多雙新款運動鞋。

Adidas召開首場「雲發布會」

被視為Nike、Adidas勁敵之一的加拿大瑜伽運動服飾品牌Lululemon在疫情開始初期迅速集合28位全國運動大使和團隊成員在抖音、Keep等平臺上設立直播群,在這個特殊時期為中國消費者免費提供線上瑜伽課程。

Lululemon線上營銷活動

當國際品牌爭奪線上商業戰爭的先機時,國內運動品牌也在探索危機之中的機遇。安踏聯手keep啟動線上明星運動課程,奧運冠軍劉靈玲、張繼科現身運動課程。藉助品牌代言人和籤約運動員錄製運動短視頻,鼓勵消費者在家運動,與消費者廣泛互動。

安踏#要瘋在家瘋#話題獲得了超過450萬次的播放

除了直播上線之外,安踏在疫情剛開始的幾天就推出了「全員零售」項目,超過3萬名員工及經銷商夥伴參與,各品牌的銷售團隊和品牌支持團隊以及所有的管理層和共享團隊紛紛「參戰」開微店。

安踏集團副總裁、時尚運動品牌群CEO姚偉雄表示:「除了穩信心、保增長之外,此次全員動員更重要的目標是推動團隊主動接觸消費者,了解消費者,增強消費者黏性,最終將『流量』轉為『留量』。」

值得一提的是,通過直播等線上平臺,國內運動品牌也開啟了自己獨特的經營模式。例如李寧曾在直播間開啟了直播助農活動,在阿里巴巴愛心助農這一背景下,更是完成了體育+農業的跨界推廣。

作為中國體育產業的支柱型產業,運動服飾和運動用品製造是中國體育產業11大分類中佔比最重的基礎性產業,而運動服裝和運動鞋帽領域的佔比更高,佔整個體育製造業的51.4%和57.3%。運動品牌在疫情期間失去它天然的優勢——人們走不出家門,對於運動服飾的運動需求和運動時尚的「炫耀」變成了偽剛需,可想而知這對於整個產業的毀滅性有多大。

此次疫情下,運動用品股2020年第一季度營收出現下降是不可避免的。在高盛發表的報告裡,安踏、李寧、寶勝、滔博國際等運動用品企業第一季度銷售按年跌幅或將達到12%-26%。

運動品牌股價受到影響

此前,安踏、特步、361°、Kappa發布「自願性公告目前運營情況」,公告中均提及:疫情將不可避免地對2020年上半年行業和本集團的財務表現造成一定影響,預計最快要到2020年下半年才能恢復正常水平。

即使寒冬凜冽,但運動品牌依舊「危中有機」。從短期來看,整個運動用品行業會受到一些衝擊,但從長期來看,行業的大調整也倒逼企業對產能、物流、供應鏈等方面進行全面提升。

另外,3月13日國家發改委發布《關於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加快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意見》。文中指出鼓勵線上線下融合等新消費模式發展,大力發展「網際網路+社會服務」消費模式。這對體育產業來說,無疑注射了一支優化品牌、促進消費的強心劑。

近日,不僅上海等地提速體育場所復工,南京、寧波、青島等地還推出包含體育消費券在內的各種便民消費券,市民憑券可免費使用各類體育場館場地設施健身。可以想像,體育產業復甦的腳步,已經臨近。

對於每一位體育人和營銷人而言,我們要做的無非是繼續堅守嚴格的防疫道路,並且在面對品牌市場時,需要多一分的冷靜與多一些的考量。

策劃:王雲

部分資料和圖片來源於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疫情衝擊下運動品牌誰更慘?盤點國內外5大運動品牌二季度業績
    8月5日,資本邦獲悉,近日全球多家知名運動品牌發布2020年第二季度業績情況,包括安德瑪、斯凱奇、彪馬、361度、安踏。在第二季度疫情壓力下,除安踏旗下品牌FILA零售額錄得增長外,其餘五家運動品牌銷售額均大跌。
  • 疫情下,孕婦在家怎麼運動?
    疫情下,孕婦在家怎麼運動?然而,對於沒有特殊併發症的孕婦而言,每周至少要有150分鐘中等強度的體力活動;或每周有超過3~5次,每次不少於30分鐘的運動。那麼,孕婦在家運動需要注意什麼?1.運動時的注意事項孕期運動強度的要求參照下表,運動量以中等強度,或孕婦不感到疲勞為宜。如果孕婦感到疲勞、心跳加速、胸悶等不適症狀時,應立即停止。
  • 運動品牌疫情下重啟,家用健身器商家「感覺像賣蘋果手機」
    「沒想到還能有350家運動品牌在特殊時期聚在一起。」身處上海浦東的新國際展覽中心,不少健身和戶外運動行業的銷售總監們都發出同樣的感慨,「疫情對體育產業的影響不小,希望這次展會是個好的開始。」總監們口中的「這次展會」,就是從7月3日到7月6日為期三天的ISPO Shanghai 2020——亞洲(夏季)運動用品與時尚展(下稱:ISPO)。
  • 雅戈爾持續聚焦服裝主業 疫情下積極探索營銷新模式自救
    受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一季度雅戈爾品牌服裝業務業績有所下降,對此,公司積極採取營銷自救,全面啟動微商城分銷、直播營銷新模式,踏上產業變革和創新的新徵程,但公司房地業務受疫情影響較小。2020年一季度雅戈爾仍實現營業收入38.9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51.0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0.3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7.05%。
  • 運動品牌adidas 、PUMA受疫情影響嚴重
    核心提示:新冠疫情爆發對全球許多行業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奢侈品牌紛紛發布盈利預警,而面向全球大眾市場,擁有更廣泛分銷渠道的運動品牌也不能倖免。 新冠疫情爆發對全球許多行業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奢侈品牌紛紛發布盈利預警,而面向全球大眾市場,擁有更廣泛分銷渠道的運動品牌也不能倖免。 adidas 新冠疫情爆發,對德國運動服飾巨頭 adidas(阿迪達斯)在中國市場的商業活動造成了極大的負面影響。
  • 疫情下五開戰略會!中糧名莊薈和長城「兄弟」齊心,2020鎖定「聚焦...
    在此基礎上,中糧名莊薈在2020年的戰略定位上全面升級,正式宣布中糧名莊薈將從1.0版本的「中國進口酒產業鏈整合創新平臺」升級到2.0版本的「全球美酒商業整合平臺」,並將中糧名莊薈2020年度經營方針定為:聚焦大品牌、豐富全酒品、連鎖新零售、優商微酒庫、品牌行銷化、共謀高質量。
  • 安踏體育加速「瘦身」 聚焦主業27億出售健身器材品牌
    聚焦主業27億元出售Precor資料顯示,Precor主要從事製造、銷售心血管及力量鍛練運動機器、健身器材等。2019年,Precor稅後淨利潤為630萬美元,而其2018年度稅後淨利潤為1050萬美元。
  • 對標2008年,疫情下運動鞋服行業庫存現狀如何?
    當前新冠疫情影響下,市場對運動鞋服公司的庫存產生較大擔憂,質疑行業是否會再現2008 年庫存衝擊從而進入調整階段。對此,本次行業專題將圍繞存貨形成的機制、對比2008 年-2012 年行業和當下面臨的庫存問題的異同。
  • 賽事停擺門店暫閉,全球運動品牌按下「暫停鍵」
    疫情之下,全球運動品牌無疑正遭受「重創」。有品牌方面向記者坦言,鑑於疫情不斷變化,其目前尚無法精準評估及量化其對公司2020全年財務情況的影響程度。全球來看,疫情對運動品牌的影響程度究竟如何目前不得而知,但品牌此前在中國市場的銷售或許可以提供參考。不久前,阿迪達斯披露了2019年度財報。
  • 受疫情重創 國外運動品牌「擁抱」中國市場
    原標題:受疫情重創國外運動品牌「擁抱」中國市場德國運動品牌彪馬的業績被新冠肺炎疫情「重創」。今年一季度,彪馬八成門店關閉,淨利潤大跌62%,而二季度業績預期將比第一季度更糟糕。在疫情中,阿迪達斯、耐克等運動品牌巨頭都遭遇發展危機,目前正在瘋狂打折自救。隨著我國疫情防控形勢趨穩,中國市場將成為國外運動品牌的「救命稻草」。彪馬今年一季度財報數據顯示,受疫情影響,以中國遊客為主要推動力的新加坡、馬來西亞、日本和韓國等亞太市場的銷售額同比下降12%。然而,亞太市場一直是彪馬非常重視的市場。去年,彪馬全球銷售額首次突破50億歐元。
  • 運動資訊:國產運動品牌賺錢的能力你無法想像,但是挑戰還在.
    特步集團先後拿下Saucony聖康尼、Merrell邁樂、K-Swiss、Palladium、Supra、PLDM、KR3W等歐美知名運動,361度集團則與北歐戶外運動品牌——OneWay成立合營企業,於大中華地區從事設計、生產、分銷及推廣OneWay產品,通過與國際同行合作借力挺進專業戶外運動零售領域。在多品牌矩陣布局的情況下,運動品牌開始聚焦品類發展,搶佔細分市場。
  • 專訪探路者董事長王靜:看好疫情後戶外運動鞋服消費反彈
    作為「戶外運動第一股」和鞋服行業龍頭企業,探路者備受關注。王靜向新京報記者表示,探路者的經營,尤其是線下店鋪的運營、客流量受到了疫情擴散帶來的不利影響。目前,探路者絕大多數工廠均復工,同時,線下門店也在陸續恢復營業。
  • 賽事停擺門店暫閉 全球運動品牌按下「暫停鍵」
    據《國際金融報》記者不完全統計,自2020年年初至今,因疫情影響不得不延期、取消的大型體育賽事已超40項。  這對於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投入巨額贊助體育明星及大型賽事,重金押寶體育營銷的一眾運動品牌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因為在此之前,受疫情之困,這些運動品牌在義大利、英國、西班牙、法國等多地的大部分零售門店被迫關閉,品牌本身已面臨巨大零售損失。
  • 安踏27億賣掉健身器材品牌Precor 快速「回血」聚焦鞋服類產品
    儘管安踏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出售Precor品牌的決定符合亞瑪芬體育董事會制定的加速發展戰略,但在海外業務進一步惡化背景下,亞瑪芬體育並未擺脫虧損的困境。自去年「天價」收購亞瑪芬體育之後,安踏體育的資金壓力仍未緩解。這一次,安踏通過出售Precor快速「回血」,剝離非核心業務,聚焦鞋服類產品,拖累安踏業績的亞瑪芬體育能否迎來轉機?
  • 疫情下耐克阿迪股價大跌,2020年運動鞋服市場機遇與挑戰並存
    疫情下,國際運動品牌正在遭受著前所未有的考驗。新冠肺炎對耐克營收的影響已經顯現。在新冠疫情和全美抗疫活動的雙重打擊下,美國運動品牌巨頭耐克出現2年來首次季度虧損。2020年財年,耐克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分別為374億美元和25.39億美元。
  • 李寧2019年淨利潤翻倍至約15億 疫情下95%線下門店已恢復運營
    每經記者 李詩琪 每經編輯 魏官紅3月27日,剛跨入「而立之年」的運動品牌公司李寧(02331,HK)公布了其2019年財務報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總收入138.70億元,同比增長32.0%;權益持有人應佔溢利為14.99億元,同比上升109.6%。
  • 疫情中運動品牌盼電商提振銷售,員工幹起了「微商」
    記者 | 羅盈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之下,各行各業無不避免地面臨衝擊,線下消費成為短期內最受影響的領域。在運動用品行業,由於零售門店尚未完全恢復營業,不少本土品牌發力線上銷售平臺,以折扣優惠等方式促銷,作為疫情期間的應對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