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衝擊下運動品牌誰更慘?盤點國內外5大運動品牌二季度業績

2020-12-21 東方財富快訊

8月5日,資本邦獲悉,近日全球多家知名運動品牌發布2020年第二季度業績情況,包括安德瑪、斯凱奇、彪馬、361度、安踏。在第二季度疫情壓力下,除安踏旗下品牌FILA零售額錄得增長外,其餘五家運動品牌銷售額均大跌。

在公共衛生事件下,大多品牌線下零售店均面臨巨大壓力,而電子商務業務均出現了顯著的增長。公共衛生事件或令公司注意到了線上業務渠道的優勢,就特殊時期及未來趨勢來看,電子商務有可能會成為運動品牌公司新的轉型方向。

安德瑪:第二季度淨虧損大幅增至1.83億美元,下半年可能裁員

美國體育運動裝備品牌安德瑪-A(UAA.US)第二季度營收7.08億美元,同比下降41%。其中批發業務營收為2.99億美元,同比減少58%;消費者直營業務營收為3.68億美元,同比下降13%。安德瑪第二季度錄得淨虧損1.83億美元,去年同期為淨虧損1734.9萬美元,同比增加954%。

雖然線下業務營收均下降,安德瑪稱,公司在第二季度在全球範圍內電子商務業務有顯著增長。

此外,按地域劃分來看,安德瑪在北美地區的營收下降了44.9%至4.49億美元;EMEA(歐洲、中東、非洲三)地區營收下降了38.7%至8912.5萬美元; 亞太地區營收下降20%至1.23億美元;拉美地區收入下降71.9%至1114.7萬美元。亞太地區營收下降最小,或得益於亞太地區第二季度公共衛生事件有所好轉。

安德瑪公司管理層表示,由於公共衛生事件,大部分的門店及批發店鋪都關閉了。目前隨著門店重新開啟,公司受到六、七月一些好轉的勢頭的鼓舞。但是,由於消費者購物動向的持續不確定性,高度促銷環境以及減少庫存的積極決策,公司對2020年的接下的業績情況仍保持謹慎態度。

在財報電話會議中,安德瑪的財務長戴夫·伯格曼稱,公司預測下半年門店的客流量仍舊不能完全恢復。安德瑪在第二季度結束後存貨增長了12%達到12億美元,而由於疫情,公司在本季度大幅減少了計劃中的存貨採購。面對目前不容樂觀的運營情況,戴夫·伯格曼表示,公司可能會進行裁員。

斯凱奇:第二季度淨虧損6810萬美元,中國銷售額增長11.5%

美國運動品牌斯凱奇(SKX.US)發布的第二季度顯示,公司二季度銷售額為7.3億美元,同比減少42%,其中國際業務銷售額減少37.8%,而中國銷售額增長11.5%;美國本土銷售額減少47.3%。

公司的國際批發業務下降了29.9%,國內批發業務下降了57.2%。值得注意的是,在該季度幾乎所有Skechers商店都關閉的情況下,電子商務業務增長了428.2%。

斯凱奇二季度由盈轉虧,淨虧損6810萬美元,去年同期為淨利潤7520萬美元。

彪馬:第二季度淨虧損9560萬歐元,電商業務增長70%

除安德瑪和斯凱奇外,德國知名運動品牌彪馬第二季度的業績也並不好看。彪馬第二季度銷售額為8.31億歐元,同比下降30.7%;淨虧損9560萬歐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強化的績效營銷和成功的促銷活動支持下,彪馬的電子商務業務強勁增長了70%。

PUMA執行長比約恩·古爾登稱,2020年第二季度是他進入行業來經歷過的最困難的一季。4月份的品牌銷售下降55%,5月份有所改善,但仍大幅下降38%。 6月份銷量有所好轉,僅下降了6%。

據悉,彪馬於2019財年銷售額達55億歐元,創下歷史新高,但是公共衛生事件對已有起色的公司造成了嚴重的打擊。

安踏:第二季度FILA零售額同比增逾10%

受國內疫情影響較早,中國老牌運動品牌安踏第二季度的零售金額(按零售價值計算)與2019年同期比較錄得低單位數的負增長。

資本邦獲悉,安踏旗下還包括FILA、DESCENTE、KOLON SPORT、SPRANDI及KINGKOW品牌業務。2020年第二季度FILA品牌產品零售金額(按零售價值計算)與2019年同期比較錄得10-20%低段的正增長。2020第二季度其他品牌產品之零售金額(按零售價值計算)與2019年同期比較錄得25-30%的正增長。可謂是頂住疫情壓力,在逆境中交出了一份還算滿意的答卷。

據悉,安踏於2009年收購FILA,負責FILA中國商標的產品在中國大陸、香港和澳門的推廣和分銷。在安踏的帶領下,FILA的經營狀況不斷改善。2018及2019年,安踏集團收益為241億元及339.27億元。同期,FILA的收益為84.92億元及147.7億元,分別含安踏集團收益的35.2%及43.5%,收益佔比不斷提升。

361度:第二季度零售額錄得雙位數下跌

相比於安踏集團的FILA,中國另一知名運動品牌361度(01361.HK)第二季度的運營情況略有遜色。該公司第二季度運營概要顯示,361o 主品牌產品於2020年第二季度的零售額(以零售價值計算)較2019年同期有低雙位數的跌幅。361o 童裝品牌產品於2020年第二季度的零售額(以零售價值計算)較2019年同期有低雙位數的跌幅。

雖然361度第二季度未公布具體的營運數額,但是從361度第一季度的財報來看,公司零售額大幅下跌。財報顯示,361o 主品牌產品於2020年第一季度的零售額(以零售價值計算)較2019年同期有25%-30%區間的跌幅。361o 童裝品牌產品於2020年第一季度的零售額(以零售價值計算)較2019年同期有25%-30%區間的跌幅。

(文章來源:資本邦)

相關焦點

  • 【聚焦】疫情下運動品牌的PlanB
    蓬勃發展的運動品牌行業,正經歷哪些負面衝擊?受疫情拖累的運動品牌又將怎樣全力應對?全軍覆沒的第一季度一直以來,農曆新年前的兩周都是運動品牌行業的銷售高峰。儘管經濟條件已經比從前大幅改善,但中國消費者依然保持著新年穿新衣新鞋的習慣。也因此,各大運動品牌每年都會推出大量不同的農曆新年特別款來衝擊年前的銷售高峰。
  • 國產運動品牌紛紛披露上半年業績 折扣、庫存仍是擋路高山
    幾大港股上市品牌中,特步二季度同比變動幅度略大一點,主要是由於去年二季度增速較快。   去年同期,上述國產運動品牌對一、二兩個季度的增幅描述幾乎是完全一致的。例如安踏主品牌一、二季度增幅均是10%-20%,361°主品牌一、二季度增幅均是低單位數增長。經歷疫情的席捲,國產運動品牌皆從2019年同期的增長態勢跌落到2020年同期的下降態勢,如果以去年的增幅為基準,可以看出今年一季度的下降幅度是二季度的兩倍還要多。
  • 業績「急轉彎」 安踏、李寧、特步等本土運動品牌打響「突圍戰」
    儘管當前僅安踏披露了上半年的業績預告,但多位分析師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均表示,在第一季度營收普跌的情況下,結合當前情況,2020年上半場大部分本土運動品牌業績下滑或是定局。那麼,隨之而來的疑問便是:本土運動品牌何時才能走出業績「陰霾」,重拾強勁的增長勢頭?遭受疫情重創原本,作為「體育大年」,2020年被諸多運動品牌視為延續強勁業績的新引擎。
  • 受疫情重創 國外運動品牌「擁抱」中國市場
    原標題:受疫情重創國外運動品牌「擁抱」中國市場德國運動品牌彪馬的業績被新冠肺炎疫情「重創」。今年一季度,彪馬八成門店關閉,淨利潤大跌62%,而二季度業績預期將比第一季度更糟糕。在疫情中,阿迪達斯、耐克等運動品牌巨頭都遭遇發展危機,目前正在瘋狂打折自救。隨著我國疫情防控形勢趨穩,中國市場將成為國外運動品牌的「救命稻草」。彪馬今年一季度財報數據顯示,受疫情影響,以中國遊客為主要推動力的新加坡、馬來西亞、日本和韓國等亞太市場的銷售額同比下降12%。然而,亞太市場一直是彪馬非常重視的市場。去年,彪馬全球銷售額首次突破50億歐元。
  • 阿迪耐克陷巨額虧損 國際運動品牌集體步入「寒冬」
    財聯社(北京,記者 魯佳樂)訊,在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阿迪和耐克等國際運動品牌業績步入「寒冬」。阿迪達斯8月6日發布的財報顯示,其2020年二季度淨銷售額下降35%至35.79億歐元,淨利潤虧損2.95億歐元,上年同期則實現利潤5.31億歐元。
  • 運動品牌疫情下重啟,家用健身器商家「感覺像賣蘋果手機」
    「沒想到還能有350家運動品牌在特殊時期聚在一起。」身處上海浦東的新國際展覽中心,不少健身和戶外運動行業的銷售總監們都發出同樣的感慨,「疫情對體育產業的影響不小,希望這次展會是個好的開始。」總監們口中的「這次展會」,就是從7月3日到7月6日為期三天的ISPO Shanghai 2020——亞洲(夏季)運動用品與時尚展(下稱:ISPO)。
  • 運動口罩會是品牌出圈的風口嗎?
    隨著疫情在全球範圍的擴散,越來越多的運動品牌加入到生產運動口罩的大軍中。近日,美國運動品牌Under Armour(以下簡稱「安德瑪」)推出了為運動員打造、可重複使用的運動口罩。生產運動口罩的體育品牌遠不止安德瑪一家。此前阿迪達斯、New Balance等體育品牌都推出了各自口罩產品。
  • 昔日美國第一大運動品牌 淪為業績「拖油瓶」
    面對運動市場的激烈競爭,在專業和生活方式之間徘徊搖擺的銳步一直不溫不火,由於去年才剛剛恢復盈利,根基依然不穩,在疫情後還是成為了adidas的包袱。 疫情對adidas集團造成了整體重創,而銳步在疫情中的損失比adidas品牌更大。
  • 疫情衝擊,耐克、彪馬都巨頭都虧慘了!李寧卻大賺6.83億,股價應聲...
    中國基金報記者 李智疫情之下,似乎運動品牌的日子也不好過。今年上半年耐克巨虧55億元,阿迪二季度虧27億元,並關閉了全球近七成的門店。就連一向「高冷」的安德瑪開始打折大促,不過上半年依然營收下滑41%。
  • 疫情衝擊 耐克、彪馬都巨頭都虧慘了!李寧卻大賺6.83億 股價應聲...
    來源:中國基金報作者:李智 疫情之下,似乎運動品牌的日子也不好過。今年上半年耐克巨虧55億元,阿迪二季度虧27億元,並關閉了全球近七成的門店。就連一向「高冷」的安德瑪開始打折大促,不過上半年依然營收下滑41%。
  • 疫情衝擊下的品牌服飾中報:海瀾之家淨利潤9.47億元,七匹狼淨利潤0...
    海瀾之家淨利潤逐步回暖「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及複雜多變的國內外環境,給服裝行業帶來了重創,公司一季度的營業收入及盈利受到顯著影響,隨著疫情防控的有效推進,市場需求逐步回暖,公司繼續以海瀾之家品牌為核心,通過打造硬核產品、蓄力品牌聲量、創新營銷模式、穩控現金流等一系列積極措施鞏固現有、積聚後勁,實現了二季度的快速復甦,並為下半年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 國內外八大知名運動品牌實力對比分析
    在此背景下,聯商網商業情報專欄聯合中商數據就安踏、李寧、特步、361度(國內四大品牌)和耐克、阿迪達斯、彪馬、安德瑪(國際四大品牌)八大運動品牌的品牌收購戰、品牌創新戰、展店實力戰、集團營業額四大維度探究中國主要運動零售品牌的實力。
  • 疫情衝擊下 哪些美國品牌走上破產之路?
    新冠肺炎病毒疫情的爆發,短短幾個月內就給時尚圈帶來了巨大的衝擊,不僅是所有既定的時裝周、Met Gala行程全部喊卡,因為門店暫停營業,也讓業績紛紛下滑,有不少我們耳熟能詳的品牌都面臨了嚴峻的考驗,包括了Esprit、Gap、Topshop、H&M… 等等。一些聞名大品牌甚至遭遇了滅頂之災,走上破產之路。
  • 點評國內運動品牌一季度成績單,誰能最先迎來拐點!
    目前,國內的疫情蔓延已經得到有效控制,但全球的發展形式依然不容樂觀,其中體育行業及運動品牌遭受的衝擊極大,國內體育運動品牌也面臨巨大挑戰。2020年下半年,品牌營收能否恢復到以往狀態仍是未知數,讓我們一起來看下2020年國內體育運動品牌第一季度營運狀況。
  • 另眼看服裝 | 運動品牌回血不易 GAP專注電商業務
    其中受疫情影響較大的運動服飾行業,缺失了在運動賽事上的露出,在營收方面表現呈現出兩極化趨勢。九月過去,運動服飾企業三季度財務報告出爐。國內品牌中,李寧安踏佔據著品牌優勢依舊一路領先,在業績上開始呈現正增長。同時,Kappa、特步、比音勒芬在銷售上也都取得增長。
  • 疫情中運動品牌盼電商提振銷售,員工幹起了「微商」
    記者 | 羅盈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之下,各行各業無不避免地面臨衝擊,線下消費成為短期內最受影響的領域。在運動用品行業,由於零售門店尚未完全恢復營業,不少本土品牌發力線上銷售平臺,以折扣優惠等方式促銷,作為疫情期間的應對舉措。
  • 2020年大黑馬Lululemon財報公布 業績碾壓其他運動品牌
    核心提示:雖然lululemon在第三季度的業績增長強勢,但該公司依然非常謹慎,表示因為疫情導致的不確定性,沒有給出第四季度的財務預期,但該公司新任命的財務長Meghan Frank表示:「我們已經根據多種績效情況制定好第四季度的計劃,相信我們在假日季的業績依然處於有利位置。」
  • 美運動品牌安德瑪擬全球裁員600人 二季度營收下滑41%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美運動品牌安德瑪擬全球裁員600人,二季度營收下滑41%9月9日,據外媒報導,美國運動品牌Under Armour(安德瑪) 於本周二宣布,受到疫情對業務的衝擊,計劃在全球範圍內裁員
  • 國際運動品牌2020:關店大裁員、數位化、戰略重組
    對於全球運動服飾巨頭們來說,在經歷了約12個月的巨大挑戰後,每個品牌都在進行盤點,顯然他們除了適應,別無他法。在新冠疫情面前,即使是世界上最出色的運動服飾和鞋類公司也敗下陣來。耐克、阿迪達斯、彪馬和安德瑪四大運動服裝公司都是長期依賴實體零售、跨洲供應鏈和運動體育精英流動的跨國公司,對於他們來說,疫情帶來的影響同樣是地震性的。
  • 曾超越耐克成第一大運動品牌,如今卻慘被拋棄
    然而今年以來各大運動品牌的日子卻不太好過,畢竟在特殊情況的影響之下,各行各業都受到了一定衝擊。作為運動品牌巨頭之一的阿迪達斯,在11月10日發布了今年第三季度的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