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美國第一大運動品牌 淪為業績「拖油瓶」

2020-12-26 騰訊網

在專業和生活方式之間徘徊搖擺的銳步一直不溫不火,去年剛剛恢復盈利,但疫情後還是成為了adidas的包袱

作者 | Drizzie

在嚴峻的運動市場競爭中,adidas打算輕裝上陣。據德國商業雜誌Manager Magazin昨日最新消息,德國運動服飾集團adidas將出售長期陷入困境的銳步品牌Reebok,交易最快將於明年3月前完成。

知情人士稱,該公司有一個內部團隊正在秘密進行這項交易。雖然adidas集團CEO Kasper Rorsted曾希望在疫情發生前以約20億歐元的價格脫手銳步,但現在該公司可能不得不以更低的價格出售。有意收購銳步的各方包括擁有Timberland和The North Face的VF威富公司,以及中國的安踏。

adidas發言人拒絕對此置評。

銳步在2006年被adidas以38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之前曾是全球第三大運動品牌。adidas收購銳步是為了更好地與美國競爭對手、市場領導者Nike競爭。然而,近年來銳步銷售下滑,激進投資者要求阿迪達斯出售這個表現不佳的品牌。

自2016年接任adidas CEO以來,Kasper Rorsted多次駁斥了有關他正在尋求出售銳步的傳聞。他曾表示其對待adidas和銳步像兩個孩子一樣一視同仁,希望現在可以通過CrossFit Nano和FloatRide Run等新的鞋類產品線來實現銷售增長。

Kasper Rorsted主導銳步關閉了表現不佳的門店,終止了一些品牌授權,也削減了開支,使銳步在2019年恢復了盈利,2019年銳步收入約為17億歐元,主要得益於北美市場的雙位數增長推動。

銳步品牌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00年。名為Joseph William Foster的英國鞋匠開發出了最早的帶釘跑鞋,使運動員能夠比以往跑得更快,這種「福斯特」跑鞋在1924年夏季運動會上一炮成名。

1958年,Joseph William Foster的孫子正式創立了銳步Reebok品牌,並在1970年代成為全球十大品牌之一。1977年,銳步開始全球擴張,首個海外市場是美國。1989年,銳步正式推出PUMP技術和第一雙充氣籃球球鞋,該球鞋也成為品牌的經典鞋款。

銳步1989年推出的由PUMP技術製作的第一雙充氣籃球球鞋成為品牌的經典鞋款

在adidas的手中,銳步經歷了從傳統運動到專注健身運動的轉型。品牌在「經典」部門的基礎上,從2018年開始成立了專注於專業健身活動和功能創新的「健身」部門。去年第四季度,銳步將其兩個部門的產品統一在同一個logo下,並著手整合鞋類和服裝。銳步也試圖順應市場趨勢加強女性市場,去年開始為服裝產品推出加長尺碼,以及首個孕婦系列。

面對運動市場的激烈競爭,在專業和生活方式之間徘徊搖擺的銳步一直不溫不火,由於去年才剛剛恢復盈利,根基依然不穩,在疫情後還是成為了adidas的包袱。

疫情對adidas集團造成了整體重創,而銳步在疫情中的損失比adidas品牌更大。該公司財報顯示,adidas品牌第二季度的銷售額下降了33%,銳步的收入則下降了42%。

集團第二季度收入同比下跌35%至35.79億歐元,淨虧損為3.17億歐元,上半財年下滑27%至83.32億歐元,毛利潤下滑32%至41.72億歐元,營業虧損達2.68億歐元,去年同期的營業利潤為15.18億歐元。Kasper Rorsted表示,疫情導致集團上個季度關閉了超過70%的門店。實際上,在疫情爆發之前,adidas已經面臨增長乏力的困境。

在2016年和2017年之後,adidas在技術研發和迭代上似乎突然停滯不前。集團在包括足球、籃球等專業領域縮減了研發投入,雖然做大了淨利潤,也刺激股價攀升,但實際上失去了支撐後續增長的核心競爭力,主要依靠Boost技術和與Kanye West合作的Yeezy品牌帶動增長。

而Yeezy自從放棄飢餓營銷、決定增產之後,開始在消費市場喪失原有的吸引力,至今為止該品牌的商業收割進行得並不算順利。一手促成Kanye West與adidas合作的Jon Wexler,也於8月31日突然卸任adidas YEEZY總經理一職,正式離開這家他就職近20年的公司。與此同時,Kanye West也兩次公開威脅稱要加入adidas董事會,否則將一直穿著競品Jordan的球鞋。

與此同時,adidas卻在數字營銷上花了太多錢,透支並稀釋了一部分品牌價值。adidas全球媒介總監Simon Peel去年接受採訪時的言論曾在業內引發熱議,他承認過去這些年集團在數字營銷渠道進行了過度投放,進而犧牲了品牌建設,並透露其營銷支出預算的77%在效果,只有23%在品牌。據數據顯示,adidas每年在營銷上的投放預算約為20億歐元。

疫情對adidas集團造成了整體重創,上半財年收入下滑27%至83.32億歐元

內憂和外患讓adidas當前面臨的挑戰十分嚴峻。

今年8月,Kasper Rorsted獲得了5年的續約合同,將從2021年8月1日起連任至2026年7月31日。集團在聲明中強調,疫情即使是對adidas這樣的成功企業來說,也構成了重大挑戰。穩定、強大且具有連續性的領導團隊對業績的增長至關重要。Kasper Rorsted領導下的管理團隊成功地引導adidas及其員工健康安全地度過了這場前所未有的危機。考慮到集團將於2021年開始的新戰略周期,Kasper Rorsted的連任也被認為是必要的。

在此前任期中,Kasper Rorsted將公司的重點放在了提高盈利能力上。從2015年中期開始,adidas推出了一項名為「立新」的為期五年的轉型計劃,開始加快產品的生產和周轉速度,擴大直接面向消費者的渠道,並與市場開展更深入的互動,目標是在2020年成為全球「最佳運動品牌」,持續向頭號競爭對手Nike施壓。

這些努力得到了回報。adidas的年收入在2015年至2019年間增長了40%,毛利率從48.3%擴大到52%,營業利潤率從6.5%上升到11.3%。adidas的股價在過去五年中上漲了約250%,漲幅超越了其競爭對手Nike。

但是疫情中,Nike和adidas的差距再次拉開。今年以來adidas股價僅累計上漲2.2%,而最大競爭對手Nike的股價漲幅則高達27.2%,市值衝破了2000億美元。

在截至8月31日的第一財季內,Nike集團收入同比下跌0.6%至106億美元,超過市場預期的91.45億美元,淨利潤為15.2億美元,幾乎是華爾街分析師預期的兩倍。 集團表示,期內電商業務增幅高達82%,抵消了批發業務和直營門店收入的下滑,大中華區和EMEA地區的收入恢復上漲,分別錄得6%和4.9%的增幅。

一些業界觀點認為,adidas雖然依然是整個行業最優秀的品牌之一,並且整個行業都受到衝擊,但和疫情下的Nike相比,adidas卻顯得更加狼狽,靠瘋狂打折清理庫存,全然沒有行業第二的風採。

毫無疑問,adidas將越來越多的增長壓力放在中國市場上。值得關注的是,adidas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高嘉禮(Colin Currie)也於9月27日通過視頻直播向亞太區員工突然宣布了將於11月1日離職的決定,令公司內外感到驚訝。

據悉,繼任者已到達中國,但集團未公布具體細節。資料顯示,高嘉禮於2005年加入adidas,2011年開始負責adidas大中華區業務,至今已有10年,成功帶領亞太地區成長為adidas最大、增長最快和盈利最高的市場,其中大中華區也成為集團在全球的第三大市場。

去年中國市場銷售額實現15%的強勁增長,推動亞太市場全年銷售額大漲10%至80.32億歐元。中國市場也是疫情後恢復最快的市場,從第二季度開始,中國業績已恢復至去年同期水平。

adidas在2018年開始把目標對準了擁有巨大潛力的中國等亞太市場,2018年3月把大中華區、日本、韓國、東南亞和太平洋地區整合為亞太區統一市場,並把亞太區第一品牌中心開在上海第一百貨商業中心,即Nike 001全球旗艦店的對面。亞太區及大中華區總部Homecourt於2019年3月在上海正式落成。

近期Seeking Alpha和花旗銀行等機構分析師日前對adidas第三財季表現表示看好。他們認為,儘管全球疫情仍未結束,但據Google Trends數據,消費者對德國運動服飾集團adidas的關注度正在回升,adidas第三財季的收入將出現進一步的改善,跌幅將較上一季度的33%收窄至2%,並有望扭虧為盈,稅前利潤或為7.16億歐元,優於第二財季的虧損逾3億歐元。

銳步出售消息傳出後,adidas股價今日大漲1%至284歐元,目前市值約為560億歐元。

相關焦點

  • 昔日的美國第一大運動品牌,已淪為業績「拖油瓶」,安踏有意接手
    2020年10月消息:由於業績始終未達預期,阿迪達斯正考慮出售美國體育用品公司銳步(Reebok),交易最快將於明年3月前完成,潛在買家包括中國的安踏體育,以及持有Vans、The North Face和Timberland的美國威富公司。
  • 昔日美國「籃球鞋王」,如今淪為三線品牌,被90後拋棄
    要說到現在最火的運動品牌,大部分90後都會想到是耐克、阿迪達斯等。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上個世紀90年代,銳步(Reebok)也曾風靡一時,1991年,球員迪·布朗擊敗了喬丹,讓銳步一夜大火,巔峰時銷售額達到5億美元,因為迪·布朗是銳步的籤約球員。
  • 昔日的美國籃球鞋之王,已淪為小眾品牌,如今銷售額還不如安踏
    資料顯示,銳步(REEBOK)的歷史可以追溯至1895年,發展至今已經有125年的歷史,總部位於美國麻薩諸塞州。主要設計並銷售運動鞋、健身鞋、休閒鞋、運動服飾及設備等產品。品牌後來被阿迪達斯買下,曾經籤下多位知名的NBA明星代言,包括有阿倫·艾弗森(為銳步終身代言)、奧尼爾、姚明。
  • 昔日的美國籃球鞋之王,已淪為小眾品牌,如今銷售額還不如安踏
    而在二十多年前,運動品牌是百花齊放,銳步甚至走在耐克和阿迪達斯之前。資料顯示,銳步(REEBOK)的歷史可以追溯至1895年,發展至今已經有125年的歷史,總部位於美國麻薩諸塞州。主要設計並銷售運動鞋、健身鞋、休閒鞋、運動服飾及設備等產品。
  • 曾超越耐克成第一大運動品牌,如今卻慘被拋棄
    然而今年以來各大運動品牌的日子卻不太好過,畢竟在特殊情況的影響之下,各行各業都受到了一定衝擊。作為運動品牌巨頭之一的阿迪達斯,在11月10日發布了今年第三季度的財報。
  • 銳步:昔日「球鞋之王」,如今被90後拋棄,淪為小眾品牌
    要說到現在最火的運動品牌,大部分90後都會想到是耐克、阿迪達斯等。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上個世紀90年代,銳步(Reebok)也曾風靡一時,1991年,球員迪·布朗擊敗了喬丹,讓銳步一夜大火,巔峰時銷售額達到5億美元,因為迪·布朗是銳步的籤約球員。
  • 阿迪達斯考慮出售銳步 銳步品牌成了十足的「拖油瓶」
    世界知名運動品牌阿迪達斯周一發布公告稱,作為公司新的五年戰略的一部分,阿迪達斯已經開始評估銳步的戰略替代方案,其中就包括直接出售該品牌。  收購銳步,當時是阿迪達斯進軍美國市場並正面硬抗耐克的重要舉措,但現在阿迪達斯卻要重新考慮銳步的定位了。公告顯示,目前阿迪達斯尚未確定如何處置銳步的最終方案。銳步是去還是留,估計要等到明年3月方案成型並對外公布時才揭曉。  2006年,阿迪達斯以38億美元價格收購總部位于波士頓的銳步,但全球第二和第三運動品牌的結盟,卻沒有達到預想的效果。
  • 「拖油瓶」銳步,阿迪達斯要甩,安踏有意接手
    業績始終未達預期,阿迪達斯想要將甩掉銳步(Reebok)這個「拖油瓶」。 據德國雜誌《Manager magazin》報導,阿迪達斯計劃將旗下的銳步品牌出售,阿迪達斯CEO Kasper Rorsted預計交易將於2021年3月底前完成。或受出售消息影響,阿迪達斯收盤漲2.41%。
  • 美國運動品牌安德瑪涉嫌業績造假,正接受調查
    據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美國聯邦執法官員正在調查運動服飾集團Under Armour(以下均稱安德瑪)的財報會計做法, 是否存在將銷售額從一個季度轉移到另一個季度以使業績看起來更好的行為。
  • 銳步被收購14年終成「拖油瓶」,阿迪達斯割肉誰接盤
    /圖蟲創意 一家擁有125年歷史的運動服飾品牌巨頭,如今正在經歷至暗時刻。 據德媒《經理人雜誌》報導,由於銳步業績常年不佳,再加上疫情影響,這家老牌體育用品即將被母公司阿迪達斯集團拋售。
  • 疫情衝擊下運動品牌誰更慘?盤點國內外5大運動品牌二季度業績
    8月5日,資本邦獲悉,近日全球多家知名運動品牌發布2020年第二季度業績情況,包括安德瑪、斯凱奇、彪馬、361度、安踏。在第二季度疫情壓力下,除安踏旗下品牌FILA零售額錄得增長外,其餘五家運動品牌銷售額均大跌。
  • 美國的籃球鞋之王墜落:曾手撕耐克,如今淪為阿迪的棄子
    2020年隨著運動鞋服行業進入洗牌期,頭部品牌不斷加深壁壘,規模穩步擴大。主要的籃球鞋市場集中在耐克和阿迪達斯。而在上個世紀90年代,全球運動品牌老大則屬於銳步。銳步曾是美國的籃球鞋之王,品牌旗下的Pump籃球鞋是當年的「爆款」。
  • 美國的籃球鞋之王墜落:曾手撕耐克,如今淪為阿迪的棄子
    2020年隨著運動鞋服行業進入洗牌期,頭部品牌不斷加深壁壘,規模穩步擴大。主要的籃球鞋市場集中在耐克和阿迪達斯。而在上個世紀90年代,全球運動品牌老大則屬於銳步。 銳步曾是美國的籃球鞋之王,品牌旗下的Pump籃球鞋是當年的「爆款」。
  • 為保存實力 阿迪達斯欲出售旗下運動品牌銳步
    阿迪達斯或將出售旗下運動品牌銳步「斷臂求生」。據悉,此前阿迪達斯曾花費38億美元收購銳步,但近些年該品牌業績不盡如人意,已成為阿迪達斯的「拖油瓶」。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阿迪達斯也有些力不從心,出售銳步或許是其當下最好的選擇。  阿迪達斯表示,關於銳步的決策是其新的五年戰略發展計劃的一部分,最終決定將於2021年3月10日宣布。
  • 2020年大黑馬Lululemon財報公布 業績碾壓其他運動品牌
    核心提示:雖然lululemon在第三季度的業績增長強勢,但該公司依然非常謹慎,表示因為疫情導致的不確定性,沒有給出第四季度的財務預期,但該公司新任命的財務長Meghan Frank表示:「我們已經根據多種績效情況制定好第四季度的計劃,相信我們在假日季的業績依然處於有利位置。」
  • 美國運動第一品牌倒下,季度虧損53億,加入美國「史詩級」裁員潮
    另據最新消息顯示:美國運動巨頭耐克又修改了全球總部的裁員計劃,裁員人數從7月宣布的500人增加到700人。耐克在11月2日更新的警告通知中表示,預計將在2021年1月8日之前完成裁員。除了裁員,耐克的業績表現也不樂觀。
  • 昔日運動品牌老大,如今被阿迪收購後銳步該如何發展?
    說起如今頂級運動品牌應該當屬耐克與阿迪了,可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全球運動品牌老大則屬於銳步。銳步早在1895年,創始人就製造出了世界上第一雙釘鞋,在八九十年代秒殺耐克、阿迪等大品牌製造商,短短二三十年究竟經歷了什麼讓昔日運動品牌老大淪落成無人問津。今天就讓小編帶您回顧一下銳步的成長史。
  • 5年關店近3000家,已「掉隊」一線運動品牌
    但是對於不少零售企業來說,「寒冬」還沒有過去,尤其是國產運動品牌面臨的困境。其實近些年來國人還是比較鍾愛運動品牌的,隨著人們對衣服和鞋類要求不斷提高,個性化需求成為了大部分國人的追求。不少年輕人在意自己身材管理,喜歡去健身房等場所,因此運動類型的服飾和鞋類也備受歡迎。
  • 業績「急轉彎」 安踏、李寧、特步等本土運動品牌打響「突圍戰」
    儘管當前僅安踏披露了上半年的業績預告,但多位分析師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均表示,在第一季度營收普跌的情況下,結合當前情況,2020年上半場大部分本土運動品牌業績下滑或是定局。那麼,隨之而來的疑問便是:本土運動品牌何時才能走出業績「陰霾」,重拾強勁的增長勢頭?遭受疫情重創原本,作為「體育大年」,2020年被諸多運動品牌視為延續強勁業績的新引擎。
  • 昔日的美國籃球鞋之王,被阿迪收購到無情拋棄,銳步為何越混越慘?
    其中,阿迪達斯品牌銷售下降2%,銳步品牌銷售下降7%,成為「拖油瓶」。美國彭博社在今年10月報導稱,有消息人士透露阿迪達斯正在研究出售銳步,公司內部的審核尚處於初期階段;德國財經月刊《經理人雜誌》報導稱,阿迪達斯執行長卡斯珀·羅斯特德計劃在2021年3月之前完成對銳步的出售,並且接受以低於新冠肺炎疫情前行情的價格進行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