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第六遍講解系列~(133)|既然這一切現象都是虛妄, 那有沒有能和合、所和合?若取著有和合、有不和合,則墮入輪迴或二乘

2021-02-08 覺照空性

一個人眼睛有病了,

看見燈上有影子;

那一國人眼睛都有問題,

所以同見災象,

這叫「同見業中」



下邊是「例明同分」,這是第二番進退合明。


【阿難,如彼眾生,同分妄見,】

前面舉的例子「一國人同見災象,例彼妄見別業一人」,實際上是退而合明,是不是?是不是退而合明?看起來是退而合明,過一會兒又進而合明。


這是【例彼妄見別業一人,一病目人,同彼一國。】

眼睛有毛病,例一國人有毛病見到災象。


【彼見圓影,眚妄所生。此眾同分所見不祥,同見業中,瘴惡所起,】

這很簡單:一個人眼睛有病了,看見燈上有影子,那一國人眼睛有病呢?一國人每個人眼睛都有問題,所以「同見業中障惡所起」,同見災象,這叫「同見業中」。


(比如,)我們的同見業見了屎就是臭,但是狗的同見業就是見了大便(覺得)它香的,這是不是我們大家也都有問題啊?


那玩藝兒本身它沒有香跟臭之別,就是化學成份,有臭跟香之別嗎?是根據我們人的標準,不喜歡那個味道,所以我們叫它臭,人喜歡的味道我們叫它香。

但是我們聞著香的東西,在天人來講,極臭無比。天人離我們很遠,不願意到人間來呀,他在上面享樂。


再像我們現在用的香水,還有洗髮精,還有那些東西。我們學佛人還好一點,可能大家有的時候一不小心用的一些味道特別重,進了我房間我一聞啊那個味道刺鼻。我們平時不用這個東西,我經常用的是甘油,沒有太多什麼香味,幾乎就沒有味道了,哎喲。可能很多人用的高級香水,哎呀,進了我的房間,我就聞到這個噁心,但是不能講,因為是別業,這不一樣啊。


好,你看這個【俱是無始見妄所生,】

是不是俱是無始見妄所生啊?





我們妙明真心生了病以後,

才會產生見聞覺知

跟十方諸有漏國及諸眾生



好,這裡是兩個都容易理解的。再下面,就是第三番進退合明。


【例閻浮提三千洲中,】

以什麼來例閻浮提三千洲中呢?眾生的同分妄見,包括那個別業妄見——眚目所見圓影,以這個回過頭來再來例閻浮提三千洲中,這是進以合明。


【兼四大海,娑婆世界,並洎十方諸有漏國,及諸眾生。】

這是國土、世界還有眾生,十方諸有漏國及諸眾生,是包含一切。


【同是覺明無漏妙心,見聞覺知虛妄病緣,】


「同是覺明無漏妙心,見聞覺知虛妄病所緣」,那就是在我們的無漏妙心上面而起覺上加明,起無明。

就是我們妙明真心生了病以後,才會產生見聞覺知跟十方諸有漏國及諸眾生。

所以十方諸有漏國及諸眾生,都是他們的妙明真心上面起生了病,才會大家互相見得到。這個就大了,有沒有發現?


不光是我們大家身上出問題了,或者妙明真心上面出問題以後,才有能見、所見,而且你看我、我看你。實際上,十方諸有漏國這些眾生,都出了這個問題,所以叫「見聞覺知虛妄病」,這是能見、能聞上面出問題,包括「緣」,「緣」就是所緣的十方諸有漏國及諸眾生,這是交叉重疊,同是。





我們每一剎那都有病,

所以根據這種業力

而顯現、所見到的影相

和合妄生,和合妄死。

妄死也就是妄滅



【和合妄生,和合妄死。】

這個「死」實際上就是和合妄滅,妄滅。為什麼?

根據每一剎那的業力因緣——所謂因緣,顯現每一剎那不同的什麼啊?見到不同的病、所緣的對象。

因為我們每一剎那都有病,所以根據這種業力而顯現、所見到的影相和合妄生,和合妄死。妄死也就是妄滅。


我們再看,【若能遠離諸和合緣,及不和合,則復滅除諸生死因,圓滿菩提不生滅性,清淨本心,本覺常住。】


既然知道十方一切諸有漏國都是因為心上出現病了,(而)顯現這一切景象;

而且在一切病中所顯現的影像當中,似乎還在一會兒生,一會兒死,一會兒生在人間,一會兒生在地獄,一會兒生在中國,一會兒生在俄羅斯,一會兒見到這裡的國土,一會兒見到那裡的國土……這是不是都在虛妄病緣當中?叫和合生、和合死啊?


而且這個生跟死還要根據你的業來和合妄生、和合妄死,不是真實的有一個實體的生、實體的死。

連我們現在這一輩子都沒有一個實體的人,還有一個實體的生、實體的死嗎?


有沒有一個實體的能忍啊?

沒有的。

我年輕的時候比這帥多了,什麼意思?

那個時候樣子跟現在不一樣。四十年以後,就是一個老和尚。那你說(能忍)是哪一個呢?是什麼樣子?


所以,我們活的時候,都沒有一個實體的人,哪有實體生、實體死啊?所以和合妄生跟妄滅——妄死。





既然這一切現象都是虛妄的,

那有沒有能和合跟所和合?

若還取著有和合、有不和合,

要麼墮入六道輪迴,

要麼墮入二乘



「若能遠離諸和合緣及不和合」,

你既然知道這一切現象都是虛妄的,那有沒有能和合跟所和合?所以叫「遠離諸和合緣及不和合」。


既然和合都沒有,還有沒有不和合?沒有。所以「遠離諸和合緣及不和合,則復滅除諸生死因」。

「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這就是「遠離諸和合緣與不和合」了。


為什麼「滅除諸生死因」?

因為(如果)你還取著有和合、有不和合,這個時候要麼就是墮入六道輪迴,要麼墮入二乘——還有可厭離、可欣求的。所以,滅生死因是包括兩重。


「圓滿菩提不生滅性」,

生死即涅槃,生死涅槃等空華。


「清淨本心,本覺常住」啊。

所有修行怎麼修?

不住一相無修而修。

會修行嗎,道理明白以後?叫你去修的時候就不知道了,有些人說的「我要躲到哪兒去修」。

躲哪兒去修?你會修行,處處可以修,哪兒不能修呢?但是不容易啊。



相關焦點

  • 佛法楞嚴|圓彰七大之——地大即性周遍
    如果這隣虛塵,能夠分析成虛空的話,你應該要知道,虛空一定會出生色相了。」既然隣虛塵一分析就成為虛空的話,這虛空回過頭來,還是會成為色相的。是不是這樣呢?事實上並沒有這個道理。這是世尊故意詰難阿難尊者,就是要破和合的虛妄計度。
  • 佛法楞嚴|圓彰七大即性周遍之前言
    阿難尊者向世尊殷勤啟請十方如來得成菩提的妙定,這是在還沒有說《楞嚴經》之前的事情。因緣之教,乃是應著小乘根器的人而說的。這個地方,是世尊向阿難尊者暗示:我過去所說的因緣之教,是應二乘人所說的,而你先前既然回小向大,已經厭離了聲聞、緣覺的諸小乘法,發心要勤求無上菩提,所以應你的所求,說明了義之教,對於過去因緣之教,你應該要放棄,不可以一直執著下去。
  • 因緣和合是什麼意思?
    因緣和合,是指世間的任何一種現象都是由「因」與「緣」和合而成的。世間任何一種現象無不是因緣。也就是說,任何事物都是條件決定存在,而不是自己決定自己的存在;這些條件又會有親疏之別,即主要條件和次要條件。其中,因是主要條件,緣是次要條件;就像耕種,種子是因,而土壤、陽光、水分就是緣。
  • 道家-和合法事(男女和合、夫妻和合)
    在聯繫之後,對方對你態度會有明顯改變,這個時候,就可以把握機會重修舊好!一、和合法術,陽法還是陰法?很多人問我做和合用的是陽法還是陰法。若按照陽法是仙師扶持,調兵遣將,陰法是降頭小鬼下蠱之類的話,那本人用的是陽法。若按照施法者的用意劃分的話,亦正亦邪,這些法,很多時候要看施法者的用意來分正邪的(絕教的另當別論),若施法者用法救人,這是正,若用法去害人,這是邪。
  • 和合術揭秘,什麼是和合術,有何神奇的作用?
    儘管人們對婚姻均很慎重,然而從現實中看,婚姻不幸福的還是比例很多,有生離的,有死別的,有貌合神離的,有整日爭吵不休的,而能相伴一生的美滿婚姻並非很多,尤其在離婚率呈直線上升的現代更是如此。根據至真道人講述,中國人在古代崇拜月老,和合二仙,道教修道高人根據修為,與天神溝通,為人祈福,形成了和合法術。
  • 和合術咒語揭秘---和合術的化解方法
    然後因為確實存在客觀的需要,所以這種術法有一種變形的版本,就是針對已經分手了但緣份將近未近的男女來說,是可以進行操作的,此稱為續緣術,續緣術就是類似於當今所說的回心轉意之類的概念,這種施法要求至少有男女雙方共同睡過的床的才能進行,如果不是雙方都睡過的,仍然是難以進行的,其法主要與牽緣術頗有相似之處,只是因為不是單純的牽緣,所以不會發生腳上出現紅印的情況,只能根據雙方的感情是否回溫來進行判斷
  • 佛法楞嚴|佛眼觀五陰皆是如來藏性;《楞嚴經》五陰前言
    「見性」是從一根來說,是別;也就是說,從眼根來說叫做「見性」,只談眼根的見性,這是各別;「如來藏性」是包括了六根,就是「總」。見性與如來藏性,雖有總別的不同,只是一體而沒有差別。說到這裡為止,是以最虛妄之法作為能例,比例說明下面的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都是虛妄的。
  • 關於和合法術的那些事
    需要注意的是,其燒香供奉祭祀,求取姻緣要足夠的誠心加有力的供奉。其它還有很多不是很強調姻緣,但也可以求姻緣的神仙,如天后媽祖,求姻緣靈驗事跡極多;如陳靖姑因為能保產求難,時常也會作為求姻緣的神。細數有很多。 其它宗教就是求各宗教自己的主神了,不過這些大多的特點是,主要針對的求姻緣或是求夫妻和合居多。 但無論哪個教,試圖通過直接拜神明對於未婚和合是基本上不會起多大用的。
  • 和合術!
    和合二仙是兩個蓬頭、笑面、赤腳的小孩模樣,一個持盛開的荷花,一個捧有蓋的圓盒(或一如意、一寶珠,取和[荷]諧合[盒]好之意)。和合之像多在婚禮時陳列懸掛,或者常年懸掛在堂中,取諧好吉利之意。道教相傳,唐代時,火師汪真君在衡山向南嶽夫人魏華存請教和合之法,魏夫人遂以和合二仙做喻,告授真君以要道秘訣,所謂和合術就是奉請以和合二仙做主法神的道教法事科儀,創於魏夫人,主要流傳於道教的上清、清微等派。當前玄學界和民間聲稱能做和合術者眾多,其中不乏江湖術士巫蠱下降之流,這一類外道偏門或有一時作用,但反噬後果遠大於收穫,合而不久,而正統道教中能行使正統和合科儀者已寥寥無幾,幾近失傳。
  • 催婚姻、催桃花、驅小三、促生意和合專用時來運轉能量表【催婚姻促合作和合符表】
    ,自己也只能徒有傷心,不知道怎麼做來挽回雙方的姻緣,對於夫妻來說,更是如此,所以如果想要讓夫妻變得更和睦,可以通過一種古老而神秘的方法來促進兩人的關係的改進,這就是夫妻和合符了。談到和合,多數人只想到是情侶關係和合,這只是萬緣和合的一部分。所謂所合,包括夫妻和合、情侶和合、婆媳和合、父子和合、兄弟和合、生意和合、回心轉意、親朋融合、人際調和、合作公關等世間萬緣和合!
  • 和合法術,和合之緣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悲情離苦催斷愁腸,現代社會,滾滾紅塵,離婚率越來越高,許多婚姻發現有第三者介入,眼見大好姻緣岌岌可危,才去想到「挽回」行動,除了檢討原因和設法解決之外亦可從玄學角度去堪察化解,道家婚姻和合術成了很多人解決瀕臨破碎家庭,使其回心轉意,破境重圓的有效途徑。道家婚姻和合術化解了很多人的惆悵,打開了很多家庭的幸福之門。
  • 「和合二仙」的前世今生
    含義之二:象徵 「朋友和合」。這個來自於 寒山拾得的生平傳說,許多資料都有這樣的記載:寒山、拾得,一個是流浪漢,一個是棄兒,非親非故, 萍水相逢,卻能以誠相待,患難與共。後來兩人都愛上了一個叫「芙蓉」的女子,女子選擇了拾得。兩人結婚的日子慢慢接近,寒山終於知道了這個事實,控制不住內心的悲傷出家了。拾得知道了後就拋棄了那個女人去找寒山了。等到兩個人再見時,拾得乾脆也學寒山的樣出家為僧,兩人創建了一個叫寒山寺的寺廟。寺內塑有寒山、拾得相逢之像,其中捧荷的拾得稱「和仙」,捧盒的寒山稱「合仙」,合稱「和合二仙」。說法二:
  • 和合本100周年 | 珍惜上帝給我們的聖經
    百年間,和合本印刷過億,流傳甚廣,為廣大華人基督徒所喜愛。和合本聖經是如何翻譯而成的?我們若知曉其中的艱辛與上帝僕人的奉獻,該怎樣珍惜這來之不易的聖經呢?今天分享的4篇文章,內容包括和合本歷史、特點的簡要介紹,並鼓勵大家以謙卑、渴慕的心,每日領受神的話。
  • 《和合本·聖經》助我信仰成長
    《和合本·聖經》不僅領我認識神,相信耶穌,也幫助我信仰成長,引導我人生道路。在我信仰成長經歷的四個階段中,都有《和合本·聖經》伴我一起度過。神透過《和合本·聖經》賜予我的豐富而奇妙的恩典,讓我享受不盡,用之不完。正如詩人所說:「你以恩典為年歲的冠冕,你的路徑都滴下脂油。」(詩65:11)
  • 道家婚姻和合術
    當前玄學界和民間聲稱能做和合術者都眾多,其中不乏江湖術士巫蠱祝降之流,這一類外道偏門或有一時作用,但反噬後果遠大於收穫,合而不久,而正統道教中能行使正統和合科儀者已寥寥無幾,幾近失傳,碩果僅存的比較有代表性的當屬上海欽賜仰殿八十三歲的清微派老道長薛宏旻和正一五雷顯應壇環法尊道長。
  • 感情和合陰陽法答疑,婚姻和合法
    在心理上能接受平淡,才能長久地共生。 三、法術施展的調節和一些禁忌。婚姻感情和合術的施展條件:一,一般需要雙方以前有過明確的戀愛關係,感情連接尚未斷裂。二,都需要提供雙方的準確信息和攜帶有雙方魂氣的氣息的信息。三,施術者必須有浩然正氣,行法戒色,功力高深,品性淳厚。
  • 和合術揭秘
    然後因為確實存在客觀的需要,所以這種術法有一種變形的版本,就是針對已經分手了但緣份將近未近的男女來說,是可以進行操作的,此稱為續緣術,續緣術就是類似於當今所說的回心轉意之類的概念,這種施法要求至少有男女雙方共同睡過的床的才能進行,如果不是雙方都睡過的,仍然是難以進行的,其法主要與牽緣術頗有相似之處,只是因為不是單純的牽緣,所以不會發生腳上出現紅印的情況,只能根據雙方的感情是否回溫來進行判斷
  • 如何正確認識和合法事感情和合?什麼是和合?
    小道先從和合的角度給大家解釋一下,首先和合術出自於道教,分別是 生意和合還有感情姻緣和合兩種,生意和合主管神為趙公明,為道教財神主管,針對於生意錢財方面的和合術和合法事,另一種姻緣和合,也就是我們今天要談的主要話題,姻緣和合是全稱,主管神「和合二仙,順天聖母臨水夫人」和合二仙大家都應該清楚,臨水夫人很多人就很陌生,她主管生子,這樣大家應該很清楚,姻緣和合的同時也會有生子主管神做輔助
  • 和合術,中國異術!
    民間以和合二仙為掌管婚姻的喜神,和合二仙並有「歡天喜地」的別稱。人們圖繪、模塑他們的形象,用來祝福。和合二仙是兩個蓬頭、笑面、赤腳的小孩模樣,一個持盛開的荷花,一個捧有蓋的圓盒(或一如意、一寶珠,取和[荷]諧合[盒]好之意)。和合之像多在婚禮時陳列懸掛,或者常年懸掛在堂中,取諧好吉利之意。
  • 098重譯《圓瑛法師首楞嚴經講義》視頻,莊全法師主講
    此牒取阿難問詞,呼阿難言:如汝前來所言,以地水火風,四大和合,方能發明世間種種變化者,汝實不知,四大之性,本非和合,非不和合之故,今當以喻明之。阿難,若彼大性,體非和合,則不能與諸大雜和,猶如虛空,不和諸色。    此以異喻別明,先明大性,非不和合。和合不和合,約性相論。文中法固反言,喻亦反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