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世界觀的形成除了原生家庭帶來的影響以外,大抵始於獨立學習的時候。獨立學習可以是遵循內心的呼喚,亦可是你偶然打開的那扇窗,對世界的好奇通過這個渠道的學習形成了自己對世界獨立的認知和思考,培養了自己對生活獨特的感受和情懷。
我的獨立學習始於初進大學,偶爾看到的兩本書:雅克.盧梭的《懺悔錄》和西蒙.波娃的《第二性女人》。我想我的浪漫主義情懷和獨立的女性人格就是這樣被啟蒙的。
浪漫主義Romanticism源於法語,有「傳奇」、「幻想」的寓意。它原本是文學藝術的創作的一種方法和思潮。指運用豐富的想像和誇張的手法,反映主觀嚮往的事物,來表現現實生活。而浪漫主義者是我們賦予的浪漫精神性格的人,區別於現實世界以客觀世界為主導的現實主義精神性格的人。浪漫主義者在反映客觀現實上側重從主觀內心世界出發,抒發對理想世界的熱烈追求。強調直覺、想像力和感覺,甚至到了「非理性主義」的程度。
浪漫主義者還可以活在自己的內心世界裡,想像生活就是你想要的樣子。在人生的大戲中演出自己的「戲中戲」,那種內心的滿足和強大,便滋潤著我們索然無味的生活。
生活的本質是具體且枯燥的,具體到「柴米油鹽醬醋茶」,具體到每一分鐘你的所作所為,具體到你今天的學習掌握了幾個知識點,考試拿到多少分,具體到你今天的工作,斬獲了多少客戶,籤下了多大的訂單,具體到你有幾套房、以及你銀行卡裡的餘額。如果你看到且只看到這些,關注且只關注這些,那麼生活該是多麼的無趣。
而這一切均為表象,真實的是你的內心。我們獨有的大腦皮層細胞是如此的豐富,看似相同的簡單的活動,卻 給不同的人帶來不一樣的感受。同樣的事情於你是難過於我是放過,誰又能真的感同身受呢?
所以心的感受才是你人生的享受。我們不妨讓心靜下來玩味身邊的萬物。不放過每一個讓你浮想聯翩的戲劇元素,讓思緒翩翩起舞,讓你沉浸其中盡享美妙。你不經意遇到的一棵小草,被風吹得彎下了腰,或許是它想告訴你柔軟的力量;你偶爾抬頭看到的簇擁的白雲,或許是它想告訴你自由的力量;朋友間一個四目相對,它就是相通的力量;劇烈運動後的疲憊,它就是酣暢的力量;一首歌曲、一段旋律、一首詩、一幅畫,甚至無意間一次指尖的相觸,總有一個細節能擊潰你柔弱的內心,得到驚心的顫慄。值得一日三復的玩味,繞梁三日,綿綿悠長。這種浪漫主義情懷看似荒誕,卻是一種對現實生活的升華,精神世界的神交。這時的你豁然貫通:生活是如此美好!我們不僅擁有了自己,還有這一切與我們心心相通。
比如前些天我有一個朋友回家過年了,臨別送行我寫下「日行千裡 你卻忘了回頭」朋友回復「我回頭了好不好」。好一個「好不好」!「我回頭了」表事實,「好不好」就是一種知己好友間無距離感的嬌嗔,呼應我的「忘卻」。於別人可能是漫不經心的回覆,於我卻玩味深長,體會出那種心有靈犀的默契。
而很多的人把種植浪漫主義情懷的土地全種上了現實主義罌粟,浪漫主義情懷變成了稀缺。大多數人的理想太過現實,掙錢、做官是成功的標配。他們的目標明確且堅定,行使著「叢林法則」,焦慮且不懈的追求結果,偶爾享受生活就是饕餮的「吃喝玩樂」,而全然不顧那些孤獨、平靜、美妙的擦肩而過。忽略了人的直覺與情感上的共鳴,熟視無睹那些點綴生活的奇花異草,而只有那種幻想近於荒誕的欣喜,於無聲處的驚雷,才是人生的美好,才是人生的享受。
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雖不能及,然心嚮往之。願生活待你以溫柔,如你想像般美好。
你的讚賞鼓勵我繼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