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每天8000步死亡風險降一半!一個標準算出你的有效步數

2020-12-23 生命時報

走路被世界衛生組織評定為「世界上最好的運動」,不少國家的心臟協會和運動專家都鼎力推薦,目前已經成為全球最流行的一種保健運動。

近日,《美國醫學會雜誌》(《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刊登的一項新研究更是發現,多走路可降低死亡風險。

但是,只盲目追求步數並不一定能夠達到健身的預期效果。這件邁開雙腿就能完成的「簡單事」,我們往往都做錯了。

到底每天走多少步更有效?走路時有什麼注意事項?《生命時報》採訪權威專家為你解答,並推薦一套科學的「走路法」。

受訪專家

華南師範大學體育社會學教授 盧元鎮

西安體育學院運動與健康科學學院教授 苟波

多走路可降低死亡風險

來自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的科學家花費了十幾年時間,對走路的步數與死亡率之間的關係進行了研究。結果發現,每天走8000步可將全因死亡率降低51%;而每天走12000步時,可以降低65%。

該研究共納入了6355名40歲以上的成年人,有4840名獲得了有效數據。他們平均佩戴加速度計(可記錄身體活動的設備)5.7天,每天14.4小時;94%的參與者每天至少佩戴10小時(即有效佩戴),至少佩戴3天;14%的參與者輸入了步長數據。

參與者平均每天走9124步。在平均10.1年的隨訪(加權)中,有1165人死亡,其中406人死於心血管疾病,283人死於癌症。

在未對數據進行其他因素的校正時,655例每天步數少於4000步的參與者中,全因死亡情況為每年每1000人有76.7人死亡;步數在4000-7999的1727名參與者中,全因死亡情況為每年每1000人有21.4人死亡;

步數在8000-11999的1539名參與者中,全因死亡情況為每年每1000人有6.9人死亡;在步數大於12000步的參與者中,全因死亡情況為每年每1000人有4.8人死亡。

與每天步行4000步相比,每天步行8000步與全因死亡率顯著降低51%,每天步行12000步則可降低65%。即使在排除了一些困難與死亡率相關的因素(如教育程度、是否吸菸、飲食習慣等)之後,步數與死亡率之間的關聯依舊沒有改變

當然,該研究也有一定局限性。首先,該研究是觀察性研究,無法確定之間的因果關係;其次,雖然作者排除了很多因素,但是研究人員也可能會漏掉一些關鍵性因素;另外,加速度計測量的步數可能是由於行走以外的體力活動(例如,跳舞、園藝、家務),並且該設備不檢測非移動活動(例如,遊泳、騎自行車)。

但研究結果整體表明,步數與死亡率之間確實有所關聯,而走路快慢與死亡率高低並不相關。

刷步數,不如追求「有效步數」

現代人在運動上,存在很嚴重的兩極化問題。很多中青年上班族,習慣了開車出行,運動量大幅下降,以至於體力虛弱、體重上升;還有一些人熱衷於每天曬步數、拼名次,每天走上萬步,導致運動過量,反而會給關節、肌肉等帶來損傷。那麼到底每天走多少步最科學有效呢?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 版)》指出,成年人每天應累計進行相當於步行6000的中等強度身體活動。但步行時,需要注意區分是專門鍛鍊走的步數還是僅僅是日常生活中走的步數。

因為慢速的散步是無法達到中等強度運動需求的,就算是走上幾個小時,可能也無法滿足人體的運動所需。平時上下班、在室內小範圍行走所產生的步數是無效的,並不能說明我們提高了身體活躍程度。

因此,計步器上顯示的1萬步數字並不代表人體完成了實際所需的運動量。

真正有效的步數,應當來自於有效運動,要達到中等強度以上。一個簡單的判斷標準,是運動心率:

健康且體質較好的年輕人,心跳可以控制在 120~180 次 / 每分鐘;

中老年或慢病人群,心跳大致控制在(170 - 年齡)~(180 - 年齡)次 / 每分鐘。

西安體育學院運動與健康科學學院教授苟波認為,年輕人為保證鍛鍊效果,可根據身體情況,每天專門健走40分鐘~60分鐘。不少國家提出每天要走「6000步」或「10000步」的口號,其實就是對鍛鍊時間的量化處理。

按每秒走約兩步的頻率計算,「6000步」大概就是快走40分鐘,而「10000步」則需要一個多小時。剛開始鍛鍊的人可逐漸增加時長,從快走半小時開始。

建議中老年人在身體允許、走姿正確的情況下,選擇適宜自己的運動強度進行鍛鍊。偏胖的、關節有問題的、沒有運動基礎、體能較差、有慢性疾病的人群,就不要盲目花費時間去刷步數。

一套專家推薦的健康「走路法」

正確健走,需要將全部注意力集中在走路這件事上,時刻留意自己的走姿、擺臂、呼吸,這樣才能獲得健身的效果。

姿勢:大腿帶動小腿

抬頭挺胸:正確的走路姿勢應該是抬頭挺胸收腹,抬起下巴,眼睛平視前方;

腳跟先著地:走路時,輕輕抬腿邁出腳,然後按照腳跟→腳掌→腳趾的順序「滾動」著地,踩實以後再抬另一隻腳。邁步時,要用大腿帶動小腿;腳離地時,要做到用力蹬地;

小幅擺臂:擺臂的正確姿勢是,上臂自然下垂,走起來後,在身體兩側自然擺動,擺臂幅度在30~45度之間為宜。

時間:下午或傍晚效果更好

健步走的最佳時間為晚上的5點至8點,上班族時間受限,可利用下班回家路上的時間多走走。

如果實在沒有時間,也可選擇工作間隙,分兩三次去完成,一樣可以達到健身的效果。

強度:參照心率水平

健康的運動強度可參照心率水平判斷:對於沒有鍛鍊基礎的人來說,運動後,用170減去年齡,得出的數字就是恰當強度;而對有鍛鍊基礎的人而言,則用180減去年齡。

比如,一個40歲的人,最健康的運動就是心率在走路中達到130次/分鐘,並在鍛鍊後有微微出汗、腳部輕微酸脹及說話喘氣的現象。

方法:老少各異

小孩心肺功能活躍,可選擇強度相對較大的短跑、球類運動進行鍛鍊,但有先天疾病的人除外;

青少年可通過強度高的運動來提高身體素質;

中老年人應選擇強度相對較小的健步走,運動前可先做些伸展活動,保持動作協調規範,這樣可減少腦損的發生;

此外,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壓、骨質疏鬆、骨關節病等患者參加鍛鍊應諮詢醫生。

其他:考慮自身及外部環境

走路前最好做些熱身活動,選擇空氣新鮮、道路平整的地方,穿戴合適運動的鞋襪;

運動過程中會大量出汗,應適時適量補水,以白開水為宜;

鍛鍊者要學會「看天」,根據天氣情況,調整當天的活動項目及活動量。如遇霧霾天,應儘量在室內進行,如做保健操、原地跑步等。

走路後往往會食慾大增,此時不要放縱自己大吃大喝,可以適當吃一些低脂肪的食品或新鮮水果,多喝水也可以緩解飢餓感。

相關焦點

  • 科學家十年研究揭開:每天走4000步和8000步的人有什麼區別?
    走路有益健康,但每天究竟走多少步才合適呢?每天走4000步和8000步有什麼區別?專家,推薦你一套養生的步行法。每天4000步和8000步的區別一項由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NCI)、美國國家老齡研究所(NIA)以及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主導的十年大型研究發現:每天增加步數與降低全因死亡率的風險有關,其中每天步行8000步與降低全因死亡率51%相關。
  • 科學研究發現:健康不需一萬步,這個步數最佳!
    走路被譽為「世界上最好的運動」,作為一種健康、實惠的養生法,它已成為健康生活方式的一種象徵,但,每天走10000 步才算健康嗎?
  • 美國醫學研究:每天走路步數和壽命長短相關!看看您的步數健康嗎
    其中,"步數"作為運動強度指標的一種,就備受許多朋友的關注: 自己習慣每天走上那麼1~2萬步,甚至3萬步,到底健不健康? 聽說每天走路步數和壽命長短有關,是不是真的? 走多少步最合適? 有骨關節炎、類風溼等關節病,到底適不適合走路鍛鍊?
  • 科學研究發現:健康不需一萬步,這個步數最佳
    走路被譽為「世界上最好的運動」,作為一種健康實惠的養生法,它已成為健康生活方式的一種象徵,但,每天走 10000 步才健康嗎?步數越多就越好嗎?有沒有一個最佳數值呢?有的!健康不需一萬步,每天7500步足夠多走沒用!
  • 麥迪森健康:你真的會走路嗎?教你正確走路,降低死亡風險!
    也有很多人喜歡通過走路來強身健體,這也是一個十分不錯的運動方式。 那大家有沒有想過,我們每天走的步數,對我們的健康到底起到了多大的影響呢?今天小麥帶大家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一、走路為什麼能降低死亡風險呢?
  • JAMA:每天步行8000步,全因死亡率降低51%
    新冠疫情大流行下,出門鍛鍊變得有些奢侈。3月24日,一項發表在《JAMA》雜誌上的研究表明,40歲以上的成年人,每天走的步數越多,在未來10年內死於心臟病、癌症或其他任何原因的可能性就越小。所以,即使居家也不要偷懶,走起來。
  • 研究發現:健康不需一萬步,這個步數最佳
    現如今,運動記錄和每天的步行目標已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在很多可穿戴運動記錄設備的默認設置中,每人每天的運動目標是10000步。然而,儘管大量研究表明運動有益身體健康,但很少有人研究到底每天走多少步對健康有益。
  • 步數排行榜上日行二三萬步的「王者」們,膝蓋還好嗎
    隨著國內疫情形勢的好轉,春日裡人們紛紛走出家門鍛鍊身體,約著組團刷步數。走路作為一種簡單易行的鍛鍊方式深受大家的喜愛。隨著智慧型手機的發展和運動手環等可穿戴設備的普及,互相比較每日步數漸漸成為了朋友圈中的新時尚。在朋友圈裡的步數排行榜中,我們也常常能看到那些日行二三萬步的朋友們,不斷刷新「榜首」紀錄。
  • 走路鍛鍊身體,走多少步不傷身?每天走完最佳步數,想不健康都難
    很多人會想,那就每天多步行、多走路,就會獲得好身體,事實上,在步行的時候,也需要注意步數,符合一定步數,才是健康表現。相反,如果走錯了、沒有達到最佳步數,想健康,都很困難。那麼,到底走多少步不算傷身呢?希望你能重視。
  • 2萬步傷膝,3萬步斷腿?每天該走多少步自己算
    02 日走3萬步,斷了大腿骨一60歲病人重60公斤,高一米六。從一個半月前開始,這位病人每天暴走15公裡。剛開始鍛鍊有點腰酸背痛正常,但走了半個月以後,一站就覺得右邊大腿根部疼痛。當時還能走路,以為是扭傷,沒去醫院。後來,越來越疼,病人才到醫院,檢查才發現,原來是大腿骨頭「走斷了」。
  • 2萬步傷膝,老年人注意了,每天該走多少步自己算
    02你的身體每天能承受多少步?每個人承受的運動量不一樣,如果平時有運動習慣,每天一萬步兩萬步並不困難。但平時缺乏運動的人,突然一天內走上兩萬步,可能會對心血管和運動系統,造成太大負擔。如果持續這麼做,可能出現關節、韌帶、骨骼損傷。
  • ...前列腺增生|計步器|運動|步數|手環|腰圍|肌肉|心率|-健康界
    走路被譽為「世界上最好的運動」,作為一種健康實惠的養生法,它已成為健康生活方式的一種象徵,但,每天走 10000 步才健康嗎?步數越多就越好嗎?有沒有一個最佳數值呢?有的!
  • JAMA:與日行四千步相比,中老年人走八千和一萬兩千步分別與死亡...
    在近期的JAMA上,一項由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團隊對近5000名受試者開展的分析顯示:對中老年人而言,與每天走四千步相比,走路步數達到八千和一萬兩千步,分別與全因死亡風險下降51%和65%有關!
  • 每天走一萬步有益健康,這是真的嗎?
    研究人群中平均每天步數為9124步,在為期10年的隨訪中,共有1165例受試者發生死亡,包括406例心血管疾病相關死亡以及283例癌症相關死亡。根據每日行走步數情況,該研究將受試人群分為四組:1)A組:每日行走<4000步:總計655人,隨訪期中有419例死亡,全因死亡率為76.7/1000人·年;2)B組:每日行走介於4000步和7999步之間:總計1727人,隨訪期中有488例死亡,全因死亡率為21.4/1000人·年;3)C
  • 步數排行榜上的「王者」們 你們的膝蓋還好嗎
    然而走得越多身體就越健康嗎,答案可能和你想的並不一樣。   隨著國內疫情形勢的好轉,春日裡人們紛紛走出家門鍛鍊身體,約著組團刷步數。走路作為一種簡單易行的鍛鍊方式深受大家的喜愛。隨著智慧型手機的發展和運動手環等可穿戴設備的普及,互相比較每日步數漸漸成為了朋友圈中的新時尚。在朋友圈裡的步數排行榜中,我們也常常能看到那些日行二三萬步的朋友們,不斷刷新「榜首」紀錄。
  • 日行2萬步傷膝蓋、3萬步斷大腿骨!每天到底走多少步最健康?
    今天,你走了多少步?
  • 每天走路最佳步數是5000?超過這個步數,無用又傷膝
    最適合的走路步數很多人都認為,鍛鍊的強度都是越強越好,很多中老年人每天都會走1~2萬步,但這其實可能是過量運動了。《美國醫學會雜誌》2019年發表的一篇研究論文顯示:每天行走每增加1000步,死亡率就降低約15%;每天步行達到4400步時,死亡率出現了顯著下降;每天行走越多,死亡風險就越低,直到每天行走達到7500步時,死亡風險不再下降。對中老年人來說,每天步行7500步對於長壽是最有利的,走太多可能是無用功,還可能傷膝蓋。
  • 每天一萬步能減肥 每天兩萬步是牛逼還是玩命?
    而快走則是比散步有效,比慢跑安全,且鍛鍊效果可以高出30%-40%,是最容易堅持、最有效的有氧運動之一。據研究表示,快走減肥的關鍵在於每天一萬步。每天一萬步,走起來大約花一個小時左右。有氧運動堅持30分鐘左右就開始燃燒脂肪,一個小時的快走自然是能夠減肥的。
  • 走多傷膝蓋,走少不健身;每天走多少,「性價比」最高?
    那到底每天需要走多少步、走多快才好?最近發表於世界著名學術期刊《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 )上的一項研究專門回答了了這些問題:1. 8000-10000步「性價比」最好!與每天走4000步相比,每天走到8000步的人群死亡風險顯著降低51%,每天走到12000步的人群死亡風險更是降低了65%;但是,當每日步數達到或超過 10000 步時,隨著步數的上升,死亡風險下降幅度逐漸趨緩。也就是說,雖然每日步數越多越有益健康,但步數達到8000-10000步的「性價比」最好。
  • 每日步行步數與死亡率(必讀)
    然後在2018~2019年間跟蹤調查這些人的狀況,發現有504人已經死亡,由此分析得出了每天走路步數與死亡率的關係。 分析的結果是:步行的確有益健康,能有效降低死亡風險。每天行走每增加1000步,死亡率就降低約15%;在每天步行達到4400步時,死亡率出現了顯著下降,與每天2700步相比,死亡風險降低了大約40%;每天行走越多,死亡風險就越低,直到每天行走達到7500步時,死亡風險不再下降,也不上升。所以結論是:老年人每天步行7500步對於長壽是最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