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數排行榜上日行二三萬步的「王者」們,膝蓋還好嗎

2021-01-10 環京津網

步數排行榜上的「王者」們 你們的膝蓋還好嗎

微信朋友圈裡,除了曬娃、曬美食、曬自拍,近幾年曬步數已經成為另一種時尚,運動步數你追我趕,這既激發了動力又鍛鍊了身體,受到不少人的追捧。翻看運動榜,1萬起步是標配,2萬起步有可能登頂,3萬以上妥妥的「王者」。然而走得越多身體就越健康嗎,答案可能和你想的並不一樣。

隨著國內疫情形勢的好轉,春日裡人們紛紛走出家門鍛鍊身體,約著組團刷步數。走路作為一種簡單易行的鍛鍊方式深受大家的喜愛。隨著智慧型手機的發展和運動手環等可穿戴設備的普及,互相比較每日步數漸漸成為了朋友圈中的新時尚。在朋友圈裡的步數排行榜中,我們也常常能看到那些日行二三萬步的朋友們,不斷刷新「榜首」紀錄。

生活中更是常常聽到「日行萬步保健康」的說法,走夠1萬步似乎成了人們散步時的一個默認指標:今天是否完成了鍛鍊目標,先打開計步器看看步數是多少。那麼,廣為流傳的「日行萬步保健康」的說法有科學依據嗎?網傳有人因每天暴走2萬步而患上急性滑膜炎,正常按一下膝蓋都疼,我們在日常走路鍛鍊中應該注意哪些問題?手機、手環的計步原理是什麼,真的準確嗎?帶著一連串的問題,科技日報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

走路過多引起多種勞損性疾病

走路鍛鍊對身體的益處無需贅言。但需注意的是,走路雖好,但也不用一味追求步數多。從現有研究來看,並不支持步數越多就越健康長壽,相反,走路鍛鍊過度還可能導致肌肉、筋膜和關節損傷等勞損性疾病。

在臨床接診中,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運動醫學科主任陸偉碰到過不少因走路鍛鍊過度出現膝前疼痛症候群的患者。此類患者的輔助檢查結果基本正常,但主觀症狀較重。他們往往是平時運動量不大,突然加大運動,導致隔天或幾天後出現反覆的膝關節疼痛不適症狀。

「事實上,每個人的關節情況不一樣,軟骨的基因類型也不一樣,一旦出現疼痛症狀,需要及時調整運動方式才行。」陸偉建議,膝前疼痛症候群患者應改變生活習慣,儘量減少導致膝關節疼痛的運動。同時,配合康復訓練,比如進行非負重下的膝關節屈伸和股四頭肌的訓練等。

由此可見,走路看似簡單,但以健身為目的的走路對個人的體質仍有一定要求。每日應根據自身身體情況,酌情決定行走步數和速度。此外,走路姿勢也尤為重要,不正確的走路姿勢非但不能起到保健效果,反倒會對肢體肌肉關節、身體姿態等方面造成不良影響。

對保持正確的走路姿勢,武漢協和醫院骨科主任邵增務提出幾點建議。首先,要抬頭挺胸,背部放鬆,兩肩自然向後舒張膝蓋保持伸直。同時,腿在邁出的過程中,腳尖儘量向正前方,不邁八字步,自然擺臂,儘量不要背手行走。此外,注意做好運動前準備,充分拉伸,增加關節靈活度。

每天走多少步對健康最有利尚存爭議

每天該走多少步才能保持健康呢?

在邵增務看來,說到科學合理走路,不得不提的兩個概念是行走步數和行走強度。對於每天究竟要走多少步,要走多快才能對身體好,不同研究人員也有不同看法。

2019年哈佛醫學院的研究者對16741名老年女性每天的行走步數、行走強度和全因死亡率進行了測量,認為與每天走2700步相比,走路達到7500步,與全因死亡風險下降60%有關;但超過7500步之後,全因死亡率和步數之間就沒多大關係了。

「全因死亡率,就是『所有死因的死亡率』,是指一定時期內各種原因導致的總死亡人數與該人群同期平均人口數之比。」邵增務解釋道。

而今年一項由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對近5000名受試者的分析顯示:對中老年人而言,與每天走4000步相比,走路步數達到8000和12000步,分別與全因死亡風險下降51%和65%有關。

雖然在每天走多少步對健康最有利的問題上存在爭議,但非常有趣的是,這兩項研究卻均認為行走強度與全因死亡風險無關。專家解讀《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時建議,每個人都應保持足夠的日常身體活動,相當於每天6000步或以上。

「日行萬步」源於營銷概念

「而對於『日行萬步保健康』的說法,目前尚無科學研究能支持這一結論。走路鍛鍊應循序漸進,適可而止。」陸偉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直言。

那麼,「日行萬步對身體有利」這種觀念到底從何而來?BBC紀錄片《健身的真相》對這種說法進行了探尋。20世紀60年代,日本一家計步器廠家為了銷售一款機械計步器,打出「一天1萬步」的口號。

當時計步器廠家做了個粗略的統計,得出了「日本人平均每天行走3500—5000步」的結論。為了給計步器加入輔助鍛鍊身體的概念,廠商靈機一動,將步數平均值上限乘以2,把日行萬步和強身健體關聯了起來。漸漸地,「一天1萬步」這個口號,也就推廣開來。

「但是目前為止,並沒有『日行1萬步』的官方建議,也沒有明確支持『日行萬步方能健康』的相關研究。」邵增務表示。

延伸閱讀

手機裡的這個裝置在「偷偷」數你的步數

人類最早使用的計步器是機械計步器。它的原理是基於物理學的一個十分常見的力學設備——擺錘,當人們行走的時候,計步器中的「擺錘」結構也會隨之運動。「擺錘」結構的運動與人們行走的步伐是近似一致的,通過相應的電路傳感計算系統將這種運動記錄下來,便實現了「計步」這一過程。

現在人們更多的是使用手機或運動手環進行計步。手機、手環的計步原理是什麼?北京理工大學計算機網絡及對抗技術研究所所長閆懷志介紹,手機、手環採用高精度運動狀態感應器晶片進行人體運動狀態感知,並輔以軟體算法進行校正和顯示步數。

具體而言,運動狀態感應器主要是通過高精度加速度計來感測三維律動的加速度或振動等運動狀況。常用的加速度傳感器又有三軸和六軸之分。三軸加速度計一般在手臂擺動時就會感知並記錄運動數據,而高檔的六軸加速度計則會進一步判斷走路、跑步、騎行、上樓等來提高運動數據記錄的精準度。

軟體算法則是根據加速度計實時捕捉到的三維運動數據,經數字濾波、場景辨識、模型校正等運算處理,最終將加速度計獲得的原始數據轉換為手環APP或手環可顯示的數字,為用戶呈現步數、距離、卡路裡消耗數值信息。

「事實上,運動手環或手機計步主要是根據人體的擺臂和震動來測量步數或距離的。」閆懷志舉例道,比如,即便是原地踏步,如果步幅和擺臂動作足夠大,也會被記錄下來。不同的身高、步長、動作習慣等,也會對計步準確性產生影響,因此必須經過軟體校正才會更加準確。

再比如,通過積分加速度計和環境感知算法來判斷是否真正產生了空間位移,以決定是否計步。此外,還可以通過頻率來判斷人體是在真正走路跑步,還是在虛晃手腕或擺動身體。在閆懷志看來,現在的手機、手環計步功能,已經充分考慮了各種幹擾場景和幹擾因素,經過軟體算法校正後,結果較為準確。 【編輯:劉羨】

相關焦點

  • 步數排行榜上的「王者」們 你們的膝蓋還好嗎
    翻看運動榜,1萬起步是標配,2萬起步有可能登頂,3萬以上妥妥的「王者」。然而走得越多身體就越健康嗎,答案可能和你想的並不一樣。   隨著國內疫情形勢的好轉,春日裡人們紛紛走出家門鍛鍊身體,約著組團刷步數。走路作為一種簡單易行的鍛鍊方式深受大家的喜愛。隨著智慧型手機的發展和運動手環等可穿戴設備的普及,互相比較每日步數漸漸成為了朋友圈中的新時尚。
  • 為了步數排行,她每天暴走萬步!3個月後膝蓋出問題...
    南寧市民何女士今年58歲,幾年前退休後,最初是以跳廣場舞為健身娛樂項目,今年初才「隨大流」參與走路健身拼排行。何女士對記者說,她身體沒有其他疾病,在此之前也未曾去檢查膝蓋是否有問題,是在暴走3個多月後感覺膝蓋疼痛難忍才去醫院檢查,醫生診斷為膝關節滑膜炎。
  • 每天一萬步的人,膝蓋還好嗎?
    日常走路是我們每天都要做的事情,但是對於走路,也有多種多樣的說法:"走路比跑步都傷膝蓋" " 90%以上的人都不會走路""每天一萬步其實並不可取"......  聽到這些,你是不是和我一樣,對於走路這一簡單的行為產生了諸多困惑。走了這麼多年的路,難道都走錯了?
  • 還敢一味曬步數嗎?有人每天這樣走路走斷大腿骨!
    然而有的人卻盲目開始刷步數,每天的排行榜上都達到3、4萬步,有人這麼暴走卻走出了半月板撕裂、膝蓋積液……而真正健康的健走應該怎麼走?走多少才有效果?《2016中國人運動報告》披露中國人日均行走步數為5112步,由此可見,全民運動的步伐已經走起,你拖後腿了嗎?
  • 科學研究發現:健康不需一萬步,這個步數最佳!
    你是不是羨慕過朋友圈裡那個微信步數排行第一的人?你是不是為了登上微信步數排行榜榜首的位置走了不少「冤枉路」……那麼,從今往後,你不必在意這些了。7500步之前,步數增加與全因死亡風險降低有關,而超過7500步之後,全因死亡風險和步數之間就沒多大關係了。既然步數不那麼重要了,有效步數就應該獲得足夠的重視!朋友圈的步數大多是指手機記錄的步數,通常來自手機、手環上的內置傳感器。方便是方便,但有個最大的問題就是——不太準。只要手機或手環的位置變了、重心動了,手動腳不動也會產生步數。
  • 每天走路萬步和走路六千步,哪個對身體好?最合適的步數是多少?
    人們對於每天走路一萬步和走路六千步,一直存在爭議。沒想到隨著網絡的普及,走了幾十年路的人,竟然不會「走路」了,十分令人尷尬。專家說,「日行萬步會傷膝蓋」,是真的嗎?專家的說法肯定沒錯,至少不會害人,錯的其實是人們對「日行萬步」的理解。這裡所說的「日行萬步」並非是指每天總計的走路步數,而是用來鍛鍊健身的一次性走路步數。一個人毫不停歇地走路一萬步,大約在7.5公裡左右。
  • 科學研究發現:健康不需一萬步,這個步數最佳
    走路被譽為「世界上最好的運動」,作為一種健康實惠的養生法,它已成為健康生活方式的一種象徵,但,每天走 10000 步才健康嗎?步數越多就越好嗎?有沒有一個最佳數值呢?有的!健康不需一萬步,每天7500步足夠多走沒用!
  • 2萬步損了膝蓋,3萬步傷了大腿骨!每天走多少步最健康?
    為了拼排行,很多小夥伴日走萬步甚至幾萬步!沒有最高,只有更高!今天你走了幾步?如果某天登頂朋友圈排行榜,真的會驕傲得不行……在大家概念裡,走路是最好的長壽藥!多走走路肯定對身體是有好處的嘛!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 日行2萬步傷了膝蓋,3萬步斷了大腿骨!每天走多少步最健康?
    為了拼排行!很多小夥伴日走萬步甚至幾萬步!沒有最高,只有更高!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骨科專家指出,走路運動雖然有利於健康,但運動要掌握適當方法,一味大量走路或會損傷腿部!看看這些走出來的病↓↓↓前不久,杭州的劉先生想通過暴走減肥,每天走的步數都在15000以上,沒想到,不到一星期,就患上了膝關節滑膜炎!醫生說,劉先生是走得太多了!屬於過度運動,已經傷害到了身體!
  • 日行2萬步走傷膝蓋,3萬步走斷大腿骨!到底每天走多少步最健康?
    這本來是一件好事全民健身嘛但是,為了拼排行!很多小夥伴日走萬步甚至幾萬步!沒有最高,只有更高!也許有人會覺得走路是最好的長壽藥所以,多走走路肯定對身體是有好處的嘛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正是因為走路太多,對膝蓋產生了損傷,時間長了,原本應該起到潤滑關節作用的關節腔液越來越多,這才形成了積液。
  • 原來每日7500步才是最佳步數?
    很多注重身體健康的朋友,即便時間不足以集中鍛鍊也得「勒令」自己每日堅持步行一萬步,同時還很執著微信運動「今日的步數刷夠了嗎」「某某居然走了三萬步好厲害呀」,那麼到底每天步行一兩萬步是否真的有益健康呢?
  • 朋友圈曬步數 你上榜了嗎?
    針對這種情況,小編想說,正常人每日步行10000步就能滿足鍛鍊的需求,鍛鍊過多反而會對膝蓋等部位的健康不利。再說鍛鍊身體本是一件好事,但如果讓攀比的心態佔了上風,反而違背了運動的初衷。    小編的朋友圈裡,曬步數的朋友也不少,而且很多都是「有圖有真相」。
  • 每天走多少步最健康?日行2萬步走傷膝蓋,3萬步走「斷腿」
    今天你走了多少步?「健步走」已經成為很多人生活的一部分,而「曬步數」也成了微信朋友圈的一種潮流。
  • 日走2萬步傷膝蓋,走3萬步斷大腿骨!嚇了一跳吧?
    為了拼排行!很多朋友日走萬步甚至幾萬步!沒有最高,只有更高!在大家的概念裡,走路是最好的長壽藥!所以,多走走路肯定對身體是有好處的嘛!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日走3萬步,斷了大腿骨!你的身體能承受每天這麼多步嗎?每個人承受的運動量不一樣。如果平時有運動習慣,每天一萬步兩萬步並不困難。但平時缺乏運動的人,突然一天內走上兩萬步,可能會對心血管系統和運動系統造成太大負擔。如果持續這麼做,可能出現關節、韌帶、骨骼損傷。對中老年人來說,每天可以堅持輕負荷的鍛鍊30分鐘以上,但不要超過1小時。如果換算成步數,大概在5000~10000步。
  • 刷步數正確姿勢:塑膠步道不傷膝蓋 日別超1.5萬步
    塑膠步道不傷膝蓋每天別超1.5萬步能邊走邊聊這個強度就合適——  告訴你刷步數的正確姿勢  新冠疫情防控形勢轉好,憋著甩肉的你終於可以出家門啦。選擇什麼運動好呢?時間靈活、無需裝備、容易上手兒……就是它啦——暴走。  沒錯,基於上述優點,健步走已成為大家更樂於選擇的健身方式。
  • ...前列腺增生|計步器|運動|步數|手環|腰圍|肌肉|心率|-健康界
    走路被譽為「世界上最好的運動」,作為一種健康實惠的養生法,它已成為健康生活方式的一種象徵,但,每天走 10000 步才健康嗎?步數越多就越好嗎?有沒有一個最佳數值呢?有的!
  • 日行2萬步傷膝蓋、3萬步斷大腿骨!每天到底走多少步最健康?
    為了拼排行,很多小夥伴日走萬步甚至幾萬步!沒有最高,只有更高!骨科專家指出,走路運動雖然有利於健康,但運動要掌握適當方法,一味大量走路或會損傷腿部! 前不久,杭州的劉先生想通過暴走減肥,每天走的步數都在15000步以上。沒想到,不到一星期,就患上了膝關節滑膜炎、醫生說,劉先屬於過度運動,已經傷害到了身體!
  • 徒步運動過量長骨刺、傷膝蓋、斷大腿骨,你的身體能承受多少步?
    而「曬步數」也成了朋友圈的一種時尚,為了拼排行,很多小夥伴日走萬步甚至幾萬步!沒有最高,只有更高! 然而,很多人走路不得要領,走出大問題!近半年來,她一直在堅持健步走,每天的微信步數都有近2萬步。不過,為了讓腳完全放鬆,她常穿一雙鞋底比較軟的布鞋行走,而且運動之前也幾乎不做準備活動,行走的路線中也有不少緩坡……餘姚市人民醫院資深骨科專家袁耀表示,「穿著軟底鞋走路本來就讓膝蓋承受力量達到體重的5—6倍,再加上沒有準備活動和在緩坡上行走,讓膝蓋軟骨的磨損程度越來越重。」
  • 每天3萬步!他穩居微信運動排行第一名竟是因為...
    每天3萬步!他穩居微信運動排行第一名竟是因為...原來他從早到晚都工作在基層,不斷走訪、巡查、摸排,不知不覺中積累了微信步數。他說:「29天,大概走了85萬步,算下來一天將近3萬步。」錢玉良(左一)2月21日(周五),讓我們一起跟隨著他的腳步,來了解他在防疫期間工作的一天。
  • 每天走多少步最健康?日行2萬步走傷膝蓋,3萬步走斷大腿骨
    今天你走了多少步?「健步走」已經成為很多人生活的一部分,而「曬步數」也成了微信朋友圈的一種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