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穴】巨闕穴:治療心煩,驚悸,屍厥~

2021-02-22 濰坊國際中醫針灸推拿學校

取穴方法:

取穴道的時候通常讓患者採用仰臥的姿勢,以便實施者能夠準確的找尋穴道和順利的實施相應的按摩手法。巨闕穴位於腹部中部,左右肋骨相交之處,再向下二指寬即為此穴。

主治疾病:

       巨闕穴為任脈上的主要穴道之一,主治疾病為:指壓此穴,對於治療胃腸疾病很有療效。

       補充內容:(國家針灸穴位取穴標準)

巨闕穴 Jù què(RN14)

       〖取穴方法〗該穴位於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6寸。

       〖解剖〗在腹白線上,深部為肝臟;有腹壁上動、靜脈分支;布有第七肋間神經前皮支的內側支。

       〖主治疾病〗胸痛,心痛,心煩,驚悸,屍厥,癲狂,癇證,健忘,胸滿氣短,咳逆上氣,腹脹暴痛,嘔吐,呃逆,噎嗝,吞酸,黃疸,洩利。

       〖人體穴位配伍〗 

配內關穴治心絞痛;配章門穴、合谷穴、中脘穴、內關穴、足三裡穴治呃逆;配足三裡穴、羶中穴、內關穴、三陰交穴、心平穴、心俞穴治療急性心肌梗塞;配內關穴、人中治癲狂癇證;配神門穴治失眠健忘。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附註〗心經募穴。

〖別名〗巨缺穴,巨送穴。

〖穴義〗胸腹上部的溼熱水氣在此聚集。

〖名解〗

       (1)巨闕。巨,大也。闕,通缺,虧缺也。巨闕名意指胸腹上部的溼熱水氣在此聚集。本穴位處胸腹交接處的凹陷部位,任脈上、下二部皆無氣血傳至本穴,穴內氣血為來自胸腹上部的天部溼熱水氣,此氣因其熱,既不能升又不能降,在本穴為聚集之狀,本穴如同巨大的空缺一般將外部的水氣聚集,故名巨闕。巨缺名意與巨闕同。

       (2)巨送穴。巨,大也。送,送出也。巨送名意指本穴聚集的天部之氣全部輸向心經所在的天部層次。本穴物質為來自胸腹上部的溼熱水氣,因其性溼熱,既不能循任脈上行又不能循任脈下行,唯有輸向與此氣血同性的心經天部層次,本穴氣血的變化特點是來多少送多少,故名巨送。

       (3)心之募穴。理同巨送名解。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溫熱水氣,亦即是血。

〖運行規律〗由本穴外輸心經所在的天部層次。

〖功能作用〗募集心經氣血。

〖治法〗寒則補之或留針多灸,熱則瀉針出氣或水針。


校長介紹

    國際中醫針灸推拿學校校長,神農金掌創始人楊金花,針灸醫學博士,全國醫療康復委員會委員,黨支部書記。1970年始從事醫院臨床工作,40多年來她憑著對中醫事業的執著,從醫院退休後合資創辦了國際中醫針灸推拿職業學校,她用精湛的技術打造世界一流品牌,她用自己掌握的古傳民間特技,獨創了神農金掌「無痛針法」、「能量全息針法」、「小兒常見病「獨穴」五分鐘推拿療法」。常見病「指針療法」、「指刀療法」、「體髒對應療法」、「別經平衡療法」、「上病下治速效療法」、「常見病,疼症一針靈」、「神闕能量灸能量罐」等獨特療法。簡便、易學、見效快、安全無副作用。特別是對骨病、痛症、一病一穴幾分鐘見效,被患者稱為「中華一絕」。

(注意:以上內容需要在相關醫師陪同下治療,詳詢濰坊國際中醫針灸學校醫師)

座機:0536-8299906,0536-8955053,0536-8051790

15753672673劉老師
15753672671於老師 

學校網址:www.snjzpx.com    www.zjtnpx.com

學校地址:山東省濰坊市勝利東街3737號(市政府西鄰)

乘車路線:濰坊火車站20路,68路人民廣場站下車(提前聯繫安排免費接站)

相關焦點

  • 【日識一穴】治療心煩,驚悸,屍厥~ 巨闕穴
    巨闕穴
  • 巨闕穴
    主治疾病:胸痛,心痛,心煩,驚悸,屍厥,癲狂,癇證,健忘,胸滿氣短,咳逆上氣,腹脹暴痛,嘔吐,呃逆,噎嗝,吞酸,黃疸,洩利等。   穴位配伍:      巨闕配內關,治心絞痛。     巨闕配章門、合谷、中脘、內關、足三裡,治呃逆。     巨闕配內關穴、人中,治癲狂癇證。
  • 任脈之 巨闕:心氣出入的宮門 | 每日一穴
    心之募穴。歌    訣臍上六寸巨闕,癲癇精神分裂。心悸胃病呃逆,胸滿胸痛屍厥。【取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6寸。【解剖】 在腹白線上,深部為肝臟;有腹壁上動、靜脈分支;布有第七肋間神經前皮支的內側支。
  • 【每日一穴】治療胃病的穴位-中脘穴
    【中脘穴】胃之募穴,腑之會穴。人體穴位,屬奇經八脈之任脈。
  • 每日一穴:神門
    主治心痛,心煩,健忘失眠,驚悸怔忡,痴呆,癲狂癇證,目黃脅痛,掌中熱,嘔血,吐血,頭痛,眩暈,失音,心絞痛,心臟肥大,心律不齊,高血壓,失眠,健忘,癲癇,癲狂,癇症,神經衰弱,癔病,精神病,目黃,咽幹失喑,脅痛,手臂寒,腕關節痛,喉痺,心悸,驚悸,怔忡,癇證,胃痛,大便膿血,咽幹,腕痛,指麻,舌骨肌麻痺,鼻內膜炎,產後失血,淋巴腺炎,扁桃體炎等。
  • 每日一穴---神門
    【主治】心病,心煩,驚悸,怔仲,健忘,失眠,癲狂癇,胸脅痛。【操作】直刺0.3—0。5寸。1、幫助入眠,調節自律神經,補益心氣,安定心神;2、輔助治療心痛、心煩、驚悸、怔仲、健忘、失眠、痴呆、癲狂癇、暈車等心與神志病證;3、治療高血壓;4、緩解胸脅痛、掌中熱、便秘、食欲不振;
  • 【每日一穴】手少陰心經之 神門穴
    註:本穴為手少陰心經的輸穴、原穴,五行屬土。兌衝、中都、銳中、兌衝。本穴位於人體的腕部,腕掌側橫紋尺側端,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凹陷處。心經體內經脈的氣血由此交於心經體表經脈。1、幫助入眠,調節自律神經,補益心氣,安定心神;2、輔助治療心痛、心煩、驚悸、怔仲、健忘、失眠、痴呆、癲狂癇、暈車等心與神志病證;3、治療高血壓;4、緩解胸脅痛、掌中熱、便秘、食欲不振;5、改善心悸,治療心絞痛、無脈症、神經衰弱、癔病、精神分裂症等。
  • 每日一穴:鳩尾
    鳩尾穴的別名尾翳(《黃帝內經靈樞·經脈》)𩩲骭(《針灸甲乙經》)神府(《備急千金要方》)臆前(《銅人腧穴針灸圖經》)𩩲骬(《針灸資生經》)出處《黃帝內經靈樞·九針十二原》:膏之原,出於鳩尾。穴名解鳩即鳩鳥,尾即尾巴,胸骨劍突形如鳩鳥之尾,此穴在其下,故名鳩尾。
  • 國醫大師呂景山:百會—隱白對穴臨床應用
    「對穴」又稱「穴對」,是指兩個穴位配伍應用的一門學問。寓有一陰一陽,一髒一腑、一表一裡、一氣一血、開闔相濟、動靜相隨、升降相承、正反相輔、配伍巧妙、療效卓著之意義也。用於治療頭痛、眩暈、中風、口噤不開、言語謇澀、半身不遂、屍厥、昏迷、角弓反張、心煩、驚悸、健忘、失眠、癲證、狂證、癇證、髒躁、破傷風、急驚風、耳鳴、耳聾、鼻塞不聞香臭、脫肛、陰挺(子宮脫垂)、崩漏。 隱白,又名陰白、鬼壘、鬼眼。在趾末節內側,距趾甲角0.1寸(指寸)(圖2),為足太陰脾經腧穴,乃本經脈氣所出,為井木穴,水為木之母,本穴又為子穴。
  • 每日一穴之 神門
    神門穴的名詞解釋神門穴,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難經。六十六難》名兌骨。屬手少陰心經。輸(土)、原穴。別名:銳中穴「神門穴」:「神」,與鬼相對,氣也。「門」,出入的門戶也。該穴名意指心經體內經脈的氣血物質由此交於心經體表經脈。
  • 每日一穴之 神門
    神門穴的名詞解釋神門穴,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難經。六十六難》名兌骨。屬手少陰心經。輸(土)、原穴。別名:銳中穴「神門穴」:「神」,與鬼相對,氣也。「門」,出入的門戶也。該穴名意指心經體內經脈的氣血物質由此交於心經體表經脈。
  • 每日一穴:攢竹
    攢指簇聚,竹指竹子,該穴在眉頭,眉如竹葉簇聚,故名攢竹。主治頭、目等疾患,如前額痛,眉稜骨痛,目眩,目視不明,目赤腫痛,近視,眼瞼瞤動,面癱,頭痛,目眩,迎風流淚,胬肉攀睛,眼瞼瞤動,目翳,頰痛,鼽衄,項強不可回顧,癲癇,屍厥,狂證,小兒驚風,面痛,眼瞼下垂,腰痛,面神經麻痺,現代又多用攢竹穴治療急性結膜炎,慢性結膜炎,淚囊炎,角膜白斑,神經性頭痛等。攢竹穴為治療眼疾和面癱的常用穴。
  • 十二正經之原穴及配穴(一)
    原穴在臨床上,可以治療各自所屬髒、腑病變,也可以根據原穴的反應變化,推測臟腑功能的盛衰。下面給大家簡單分享一下十二正經的原穴及配穴。2、手厥陰心包經原穴——大陵定位:在腕掌橫紋肌的中點處,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功效:常用於心痛,心悸,胃痛,嘔吐,癲狂,癇症,胸悶,脅痛,驚悸,失眠,煩躁,口臭等;配穴:配神門、列缺,有舒暢經筋,通經活絡的作用,主治腕下垂;配心俞、膈俞,有通心絡,祛瘀血的作用,主治心血瘀阻之心悸;配豐隆
  • 【每日一穴】缺盆穴
    本穴物質為氣舍穴外溢而來的地部經水及外散的天部之氣,至本穴後,地部經水滿溢外散輸布四方,如水注缺破之盆的溢流之狀,故名。天蓋、尺蓋。天,指穴內物質為氣。尺,小也。蓋,封蓋、護蓋也。天蓋、尺蓋名意旨在強調本穴的天部層次存在氣態物,對本穴的地部經水起著護蓋作用,不使地部經水氣化散失。
  • 每日一穴:大橫穴
    那麼將這個橫字,用在穴位上又如何理解呢?,對於託起胸腔和腹腔的臟器有著很好的作用,因此對於上腹部的臟器下垂,都可以找大橫穴來幫忙。大橫穴在人體的中部,百會穴位於人體的頭頂,大橫穴和百會穴,雖然所處的位置不同,但卻都能夠防止臟器下垂,如果能將大橫穴和百會穴配合起來使用的話,效果就會更好,如果說百會穴像網兜的頂部,那麼大橫穴就像在下面託住網兜的那隻手。
  • 每日一穴---隱白
    本穴有地部孔隙與脾經體內經脈相連,穴內氣血為脾經體內經脈外傳之氣,因氣為蒸發外出,有不被人所覺察之態,如隱秘之象,故名。2)眼鬼壘、鬼。鬼,與神相對,指穴內氣血來自地部。壘,堡壘也,土堆也。眼,孔眼也。鬼壘、鬼眼名意指本穴的氣血物質來自地之內部。理同隱白名解。
  • 手少陰心經之 神門 | 每日一穴
    五行屬土,手少陰心經的輸穴、原穴。【取穴】在腕部,腕掌側橫紋尺側端,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凹陷處。【解剖】在尺側腕屈肌與指淺屈肌之間,深層為指深屈肌;有尺動脈通過;布有前臂內側皮神經,尺側為尺神經。【穴性】益心氣,安神志,通經活絡。【主治】心病,心煩,驚悸,怔仲,健忘,失眠,癲狂癇,胸脅痛。
  • 【每日一穴】羶中穴——豐胸、理氣止痛、生津增液、豐胸美乳等
    羶中穴位配伍: 配曲池穴、合谷穴(瀉法)治急性乳腺炎;配內關穴、三陰交穴、巨闕穴、心平穴、足三裡穴治冠心病急性心肌堵塞;配中脘穴、氣海穴治嘔吐反胃;配天突穴治哮喘;配乳根穴、合谷穴、三陰交穴、少澤穴、灸羶中穴治產後缺乳;配肺俞穴、豐隆穴、內關穴治咳嗽痰喘;配厥陰俞穴、內關穴治心悸、心煩、心痛。
  • 神技坊:每日一針——陰郄穴(心痛、驚悸、骨蒸盜汗)
    陰郄為經穴名。出《備急千金要方》。《針灸甲乙經》名手少陰郄。《外臺秘要》作少陰郄。屬手少陰心經。陰郄是手少陰心經的郄穴。陰為陽之對,郄即孔隙,此穴為手少陰經之郄穴,故名陰郄。本穴物質為通裡穴傳來的地部經水,因本穴有地部孔隙與心經體內經脈相通,經水即由本穴的地部孔隙回流心經的體內經脈,故名。(公眾號:太乙玄門)手少陰郄、少陰郄。手,手部。少陰,心經也。郄,孔隙也。穴名之意指本穴經水循地部孔隙回流地之深部。理同陰郄名解。郄穴之意與本名解同。(公眾號:太乙玄門)石宮。石,腎之所主也,水也。宮,宮殿也,出入的門戶小而內部寬大也。
  • 每日一穴:玉堂
    玉堂穴主要用於胸肺疾患等:如胸痛,咳嗽,氣短,咳逆上氣,咳吐寒痰,喉痺咽腫,氣喘,嘔吐,胸滿,胸悶,喉痺,咽腫,心煩,乳痛,心絞痛,現代又用玉堂穴治療胸膜炎,支氣管炎,肺氣腫,肋間神經痛,胸膺疼痛,胸悶喘息,嘔吐寒痰,胸膜炎等。玉堂穴的別名玉英(《針灸甲乙經》)。出處《針灸甲乙經》:玉堂,一名玉英,在紫宮下一寸六分陷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