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帶貨」要擔哪些責任

2020-12-12 中國網河南頻道

「直播帶貨」要擔哪些責任

2020-02-05 15:38:25

來源:光明網

  |  

作者:佚名

| 字號:

A+

A-

「領這個優惠券下單,簡直相當於不要錢!所有女生,限時秒殺馬上開始!」「太好看了吧,買它……」網紅主播直播帶貨已成為各大網絡平臺的重點營銷渠道。然而,不少主播在直播推薦時卻遭遇翻車,有的被網友質疑貨品質量,也有的被指涉嫌虛假宣傳。主播直播帶貨,在給消費者帶來豐富消費體驗、促進商家產品銷售的同時,也逐漸暴露出許多危害消費者購物安全的問題,如「虛假宣傳」「兜售三無產品」「維權無門」等。線上交易過程中各方主體該承擔怎樣的義務和責任呢?

1「直播帶貨」受多種法律約束

我國廣告法規定,商品經營者或者服務提供者通過一定媒介和形式,直接或者間接地介紹自己所推銷的商品或者服務的商業廣告活動,適用本法。「直播帶貨」是指主播自主或受品牌方的委託通過視頻、音頻、圖文等直播的方式,運用語言、展示、試用等形式向消費者推薦商品或者服務,並提供購買連結,顯然屬於在網絡直播平臺進行的商業廣告行為,應當受到廣告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電子商務法等法律的調整和約束,並接受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的監管。

對於帶貨的網絡主播來說,根據其推薦商品或服務的來源和性質不同會產生不同的身份。一方面,部分知名主播本身就是網絡平臺註冊的網店店主,運營跟暱稱相關聯的自營網店,直播帶貨時推薦的部分商品來源於其自營的網店。此時的主播不僅是廣告主,而且是與消費者構成交易關係的經營者,也是「通過網際網路等信息網絡從事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的電子商務經營的主體,應當承擔廣告主、廣告發布者和銷售者的法律義務,須對廣告的真實性負責,並保證商品質量。

另一方面,根據廣告法規定,廣告主以外的,在廣告中以自己的名義或者形象對商品、服務作推薦、證明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是廣告代言人。網紅主播是通過接受不同商品的品牌方委託,抽取一定比例的佣金,對商品外觀、性能、效用等直播介紹,並展示體驗效果,或以自身強大的影響力、知名度進行推薦和證明。根據與商品品牌方合作模式的不同,帶貨主播可能成為廣告經營者或者代言人。當然,直播帶貨只是網際網路下新形式的廣告宣傳,但只要是廣告宣傳,就不得含有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內容,不得欺騙、誤導消費者。而廣告代言人在廣告中對商品、服務作推薦、證明,應當依據事實,符合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不得為其未使用過的商品或者未接受過的服務作推薦、證明。

2主播故意售假或被追刑責

某購物平臺公布的數據顯示,去年「雙11」開場不到9個小時,由直播間主播引導購物的成交額突破了100億元;高峰期時,居排行榜前兩名的主播在線觀看人數突破了千萬人。從熱門主播視頻來看,五六個小時內就「帶貨」多達50餘種,涵蓋化妝品、服飾、家用電器、運動器材、家具、飾品、食品保健品等多種門類。

由於宣傳商品的不同以及法律地位的不同,主播所承擔的義務內容也有所區別。如微博上曾爆出有主播直播的大閘蟹涉嫌虛假宣傳,若其在帶貨過程中存在誇大產品的功效,誤導、混淆產品的來源,推廣未經批准或嚴格監管的商品等行為,就可能構成虛假宣傳,發布虛假廣告,將面臨行政處罰。

廣告經營者或發布者明知或應知情形下發布虛假廣告,除被沒收廣告費用外,情節嚴重的也可能被吊銷營業執照。而網紅主播帶貨時,在明知或應知推銷產品或服務有質量問題、涉嫌虛假廣告,仍作為廣告經營者、發布者或代言人,造成消費者損害情形下,應與廣告主承擔連帶責任。特別是關乎消費者生命健康產品的虛假廣告,如食品、保健品等,如果給消費者造成損害,無論是廣告經營者、發布者還是代言人,都應與廣告主承擔連帶民事責任。如果「帶貨主播」的行為涉及故意銷售假冒產品,還可能被追究刑事責任。

3網店欺詐要三倍賠償

大多數時候,網紅主播直播帶貨是商品品牌方和其進行的商業合作,利用主播巨大的流量和影響力推介自家商品,是和消費者形成買賣合同交易的銷售者,應當嚴格按照合同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的規定銷售商品、提供服務。

若以廣告、產品說明、實物樣品或者其他方式表明商品或者服務質量狀況的,應當保證提供給消費者的與表明的狀況相符,保證產品和服務的質量。實踐中發生過不少網紅直播推薦三無產品,給消費者造成損害的案例。一旦認定是商家故意向消費者告知虛假情況,或者故意隱瞞真實情況,誘使對方做出搶單購買的行為,則構成欺詐。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500元的,為500元。在食品、保健品等關乎消費者生命健康安全的領域,生產或者經營者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時,消費者除了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其主張支付價款十倍或者損失三倍的賠償金,且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1000元的,為1000元。因此,網紅主播直播推薦自營店鋪的商品若存在以上情況,還要同時承擔銷售者的責任。

4直播平臺承擔連帶責任

通過直播帶貨,網絡平臺的交易額屢破新高。雖然平臺一方並不是交易的直接相對方,但也有義務向消費者披露銷售者名稱、地址等真實情況,盡到審慎的注意義務。根據電子商務法規定,電子商務平臺知道或應知經營者銷售的商品不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要求,或有其他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行為,未採取必要措施的,依法與商品的銷售者承擔連帶責任。對關係消費者生命健康的商品,平臺經營者對商品銷售者的資質資格未盡到審核義務,或者對消費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造成損害的,依法承擔相應的責任,可能面臨責令限期改正、罰款或者停業整頓的處罰。

筆者也提醒消費者,在收看主播直播搶購下單時,要有甄別和存證意識,不輕易迷信網紅效應,應仔細弄清商品的來源、效能及宣傳的優惠措施,及時保存相關的證據,可以截屏頁面,或者保存直播視頻、聊天記錄。一旦商品出現問題,別忘了及時和店鋪賣家溝通,協商售後處理辦法。若無法解決,可以申請平臺介入或尋求市場監管部門、消費者協會的幫助,以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相關連結

編造虛假信息可構成不正當競爭

作為當下最熱門的網購新渠道,直播帶貨使得幾大網絡平臺的累計成交金額屢創新高,但同時也存在較多的商業風險和法律風險。抖音網紅陳某為了引起更多粉絲的關注,利用「牛肉哥」帳號發布對牛排和紅酒的各類點評視頻,拍攝的上海某公司合成牛排的短視頻中使用「想讓我家孩子得老年痴呆症嗎」「要把兒童害死的牛排」等用語,迅速引起百萬粉絲圍觀和熱議。後經過監管部門認定,因該網紅與對手公司存在同類產品競爭關係,在沒有任何證據的情形下,利用短視頻編造、傳播虛假或者誤導性信息,損害了競爭對手的商業信譽,構成了不正當競爭行為,被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消除影響,並罰款10萬元。

「一分鐘賣出10萬件,一天營業額突破千萬」……直播帶貨在不斷創造新的銷售奇蹟的同時,也可能被不法分子鑽空子,淪為實施詐騙、銷售假冒偽劣商品的新工具。還有一些運營公司為打造網紅,組織團隊宣傳製作視頻包裝「三無產品」併購買流量,利用誇張的言語激發用戶購買慾望,產生衝動消費。甚至利用形象好、粉絲多的網紅主播,以開辦答謝會、團購會等方式,誘導他人添加私人銀行帳戶,以回饋粉絲充值返利的噱頭使人上當受騙。此外,還有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了普通人想一夜走紅,成為明星的心理,自我包裝成經紀公司、初創公司等,以做廣告、拍視頻為名,以繳納會費加入會員方式,發展下線騙取入會費,並騙取個人隱私信息和私密照片用於不法用途。

去年「雙11」前夕,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辦公廳緊急發布《關於加強「雙11」期間網絡視聽電子商務直播節目和廣告節目管理的通知》,強調網絡視聽電子商務直播節目和廣告節目是網絡視聽節目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明確要求直播內容要規範,不得欺詐和誤導消費者。因此,在直播帶貨火爆的當下,特別需要主播、商家和網絡平臺提升自律能力,嚴格遵守市場秩序;廣大消費者則要在直播購物的過程中,擦亮眼睛,理性消費。

責任編輯:張丹潔

相關焦點

  • 直播帶貨須遵循《廣告法》損害消費者權益的須承擔連帶責任
    明星網絡直播帶貨是隨著當下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社交媒體平臺的興起而產生的一種產品廣告代言新業態。那麼現有的相關法律法規如何來監管這一新業態?明星在直播帶貨過程中需要肩負哪些法律責任?觸犯了又該如何懲治?消費者面對網購糾紛如何依法維權?
  • 直播「翻車」頻出 帶貨主播莫忘質量責任
    直播「翻車」頻出 帶貨主播莫忘質量責任 字號:TT 2020-12-21 10:34其直播帶貨所銷售的「皮爾卡丹」品牌羊毛衫經鑑定為非羊毛製品。雖然他第一時間坦然承認問題,給出3倍賠付方案,但這並不能掩蓋羅永浩在此次直播帶貨之前或事中的失察失驗責任。 近日,羅永浩「翻車」了。其直播帶貨所銷售的「皮爾卡丹」品牌羊毛衫經鑑定為非羊毛製品。
  • 抖音直播帶貨有什麼要求嗎 抖音直播帶貨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現如今的直播帶貨市場,基本上是淘寶、抖音、快手三分天下。很多抖音的小夥伴想直播賣貨,下面小編就和大家說下,抖音直播帶貨都有什麼要求,抖音直播帶貨需要滿足哪些條件吧。 現如今的直播帶貨市場,基本上是淘寶、抖音、快手三分天下。
  • 非「有名就行」名人直播帶貨應承擔代言責任
    疫情之中,越來越多網友喜歡通過觀看網絡直播的方式網購產品。近日,羅永浩直播帶貨火爆全網,他所推薦的25個產品中,小龍蝦銷量第一。但有陸續收到貨的一些網友發現,小龍蝦漲袋無法食用,隨即羅永浩在微博上回應,產品如有問題可聯絡客服人員。
  • 中消協秘書長朱劍橋:直播帶貨最終要回歸商品交易本質
    中國消費者協會秘書長朱劍橋指出,針對直播帶貨中售賣三無產品、售後維權難等問題,參與銷售的主體多元、責任不清晰是造成亂象的主要原因,要通過對法律法規的原則性規定進行細化,出臺一些規章指導意見,甚至一些行業自律性的規範,給消費者、主播、平臺等主體明確的指引,促進這一業態良性發展。
  • 部分直播帶貨商家涉嫌虛假宣傳 建議明確不同主體責任劃分
    體驗調查還發現,部分直播帶貨商家雖然標註「退貨包運費」,但退貨時實際支付12元運費,商家只補貼10元運費;部分微博直播帶貨過程中,除了主播語音介紹,平臺和商家頁面沒有任何商品的文字或圖片信息;個別直播帶貨商家要求先交定金,並提示「我已同意定金不退等預售協議」,否則無法提交訂單。
  • 糜志彬:從辛巴「燕窩事件」談主播對直播帶貨商品的責任承擔
    此外,辛選會依據合同及法律規定追究品牌方的責任」①。聲明一經發布,短時間內就登上了微博熱搜,引發了公眾的廣泛關注和討論,觸動了各方的神經。以辛巴等為代表的帶貨主播,要對其直播所推薦的商品或服務質量承擔賠償責任嗎?下文將通過分析主播在整個行業鏈路上所扮演的角色及法律定位,對這個問題從民事層面予以解答。囿於篇幅,對於主播可能承擔的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暫不討論。
  • 開發帶貨系統,直播帶貨系統源碼有怎樣的本領展示?
    就目前的直播行情來說,直播帶貨系統源碼搭建部署直播帶貨平臺的需求依然是很受人追捧的。若要盤點今年的財富風口,直播帶貨必拔得頭籌。現在市面上已經有很多成熟的直播服務平臺,但是直播帶貨系統與它們有些不同之處。
  • 直播帶貨如何互動,有哪些方法和技巧?
    2020年直播帶貨全面爆發,成為了當下最熱門的帶貨方式和變現渠道。前有李佳琦、薇婭、李子柒等網紅主播創下了驚人的財富神話,後有格力董事長董明珠、錘子羅永浩等知名企業家親自出馬,和無數大小主播湧入直播帶貨領域,一時間一個晚上帶貨百萬千萬元的傳奇不斷出現。然而,直播帶貨雖然火爆,但仍然還是有許多新主播在直播間尷尬的大眼瞪小眼,不會聊天,不會互動。
  • 直播帶貨是味良藥嗎?
    直播帶貨的深思毫無疑問,直播帶貨已經成為各大電商平臺最炙手可熱的營銷方式。在快速發展之下,直播帶貨中的「翻車」事件屢有發生,給消費者帶來不少困擾。在2019年10月,李佳琦直播帶貨某款不粘鍋。針對上述屢屢發生的帶貨翻車事件,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古語道,人無信不立,商無信不興。信譽不僅對個人的人格至關重要,在商業行為中也起著不容忽視的擔保作用。帶貨的責任與態度由於疫情對經濟社會帶來了重大影響,但電商直播行業是逆勢上漲,成為商家競相追逐的風口,然而在這樣的背景下,名人直播帶貨的問題也已經出現了。
  • 直播帶貨要上好「思想課」@陝西黨員幹部
    如何構建長效機制,讓直播轉化為百姓口袋裡實實在在的收益?又有哪些「避坑指南」需要GET?今兒咱們在坊上聊聊。但是,部分地方倉促上馬,幹部缺乏直播技巧和銷售經驗,直播間成了與主持人的「尷尬問答」。黨員幹部直播帶貨要「走量」,更要「走心」,並非簡單地在鏡頭前「吆喝一通」,還需要沉下心來,深入研究掌握這些新知識、新領域的規律。
  • 直播帶貨產品質量良莠不齊 行業內部缺乏有效監管
    多方主體須擔責任涉嫌違反多部法律當直播帶貨涉及的產品質量出現問題,責任該如何認定?鄭寧告訴《法制日報》記者,根據具體情形,如果未盡合理的注意義務,主播可能會承擔侵權責任。強化直播帶貨監管建立社會監督體系針對直播帶貨中質量良莠不齊的現象,該如何規範?
  • 淺談如何勸直播帶貨「好自為之」?
    要說年底網際網路最熱鬧的事兒,就是打假,「受害者」包括「輸在擂臺,贏在網絡」的馬保國和被職業打假人盯上的直播帶貨。 先說馬保國。沒有真功夫的馬保國和他的鬼畜視頻、表情包和「耗子尾汁」、「年輕人,你不講武德」、「 我大意了,沒有閃」等語錄梗在網上突如其來的火了。這時的馬保國似乎不是「武者」,反而更像是一位演員,全網都在追捧他上演的荒誕鬧劇。
  • 直播帶貨|把「好牌」打好
    廣州白雲區市場監管局對「辛巴帶貨假燕窩」事件已開展調查,截止2020年12月6日辛巴團隊已經向27270名消費者賠付2400萬元。辛巴燕窩造假涉及面廣,數額巨大,是諸多網紅中最典型,危害最嚴重的一個。不僅是辛巴,中國消費者協會近日發布的《「雙11」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顯示,今年「雙11」促銷活動期間,共收集有關「直播帶貨」類負面信息33萬餘條。
  • 如何玩轉快手直播電商?快手直播帶貨技巧有哪些?
    新風口下的直播帶貨到底有多火?上半年是直播帶貨的高峰期,快手直播帶貨更是打破了多項記錄,通過聯合頭部達人接觸達到目標用戶,形成新消費市場。而快手直播帶貨之所以在短短的時間內迅速崛起,佔據直播行業中的重要地位,與快手直播帶貨的模式和優勢是分不開的。
  • 直播帶貨的鄧特艾克漱口水涉假?羅永浩再被王海質疑「推卸責任」
    新京報訊(記者 王萍)羅永浩近日被王海盯上了,其直播帶貨的鄧特艾克漱口水被質疑系假冒進口商品,且配發的視頻涉嫌虛假宣傳。12月14日上午,羅永浩回復王海稱,鄧特艾克漱口水是英國進口產品,報關單可證明。而宣傳視頻系其它微博號擅自加入羅永浩直播片段剪輯而成。12月14日晚,王海再次通過視頻回應,認為羅永浩的說法是在「推脫責任。」
  • 官員直播帶貨熱
    70後『地方官』是主力 近六成是副職 都愛帶些啥?茶葉排第一,水果、五穀分列二、三,旅遊景區也被『帶火』 哪些最積極?受疫情影響,多地農產品滯銷,主政一方的市長和縣長們開始陸續走進直播間化身主播,為當地的農產品打call、站臺。 城事智庫研究院和西京智庫,通過超過五千條抖音、公開報導等資料,梳理2020年2月1日至6月30日期間在各個平臺帶貨的320位市長、縣長直播帶貨數據信息,多維度分析炙手可熱的直播帶貨風口之下的一些問題。
  • 直播帶貨,帶活了消費市場
    李笑冬攝(中經視覺)  當前,直播帶貨形成了包括消費者、主播、商家、機構等在內的完整生態鏈,已經成為新的消費潮流。但是,直播帶貨仍存在泥沙俱下現象,要想健康持續發展,就需要創新發展路徑,走出低價促銷的簡單邏輯,在整合產業鏈、推動品牌成長、促進消費升級等方面探索出成熟可行的發展道路。  眼下,直播帶貨已成為一種新的潮流和趨勢。
  • 羅永浩再被王海質疑「推卸責任」:直播帶貨的鄧特艾克漱口水涉假
    【點擊投訴】新京報訊(記者 王萍)羅永浩近日被王海盯上了,其直播帶貨的鄧特艾克漱口水被質疑系假冒進口商品,且配發的視頻涉嫌虛假宣傳。12月14日上午,羅永浩回復王海稱,鄧特艾克漱口水是英國進口產品,報關單可證明。而宣傳視頻系其它微博號擅自加入羅永浩直播片段剪輯而成。12月14日晚,王海再次通過視頻回應,認為羅永浩的說法是在「推脫責任。」
  • 央視曝光直播帶貨賣假貨,觸目驚心,行業亂象如何破解?
    調查發現,這些假冒商品主要流向網絡直播帶貨銷售個體和小化妝品店。 在行業迎來風口發展時,總會有人渾水摸魚,這些場景何其相似,十年以前的淘寶假貨泛濫,五年前的微商人頭竄動,如今直播時代的人生百態,總有人會為了追求快錢而無視法律底線。 另有網友更關心的是,帶貨的主播是誰?平臺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