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有名就行」名人直播帶貨應承擔代言責任

2020-12-07 瀟湘晨報

疫情之中,越來越多網友喜歡通過觀看網絡直播的方式網購產品。近日,羅永浩直播帶貨火爆全網,他所推薦的25個產品中,小龍蝦銷量第一。但有陸續收到貨的一些網友發現,小龍蝦漲袋無法食用,隨即羅永浩在微博上回應,產品如有問題可聯絡客服人員。律師指出,羅永浩作為直播帶貨主播,在網上直播賣貨屬於銷售行為,如果產品有瑕疵,作為銷售主體,有義務賠償消費者損失。

新冠肺炎疫情這隻「黑天鵝」,對經濟社會帶來了重大影響,但對一些行業卻有著「白天鵝」的味道。譬如直播帶貨風生水起,然而就在這樣的背景下,名人直播帶貨的問題也已經出現了。正如現在羅永浩遇到的情況,貨帶了,賣出去了,但出現了質量問題。當然,這個問題一直都存在,但因為名人的光環效應,更加放大了問題。

相對於一般的主播,名人帶貨有著天然優勢,自身具有粉絲資源。在過去,一個明星也許有著廣泛的粉絲,但缺少直接變現的機會,可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尤其是創新的不斷深入,給流量變現從可能變成了事實,讓粉絲經濟直接走向前臺。像婭薇、李佳琦,還是一步步打拼出來的,在這條航道上有著無數人石沉大海,但羅永浩等人卻是自帶流量。問題的關鍵是,名人帶貨僅靠有名就行嗎?

這不禁讓人想起了明星代言。前幾年,很多明星因為代言而出現翻車,引起了消費者不滿,有的被消費者告上了法庭,有的連演藝事業都受到了波及。從這個意義上講,明星代言其實是一個風險活。

無論是明星代言,還是名人帶貨,都是粉絲經濟,都有著消費粉絲的味道,都面臨著如何鞏固和發展與粉絲的關係問題。針對羅永浩帶貨,前幾天當當網創始人李國慶就表示:「不同的名人帶貨、做廣告,很難說不是在透支自己的信用,危險很大。你選的貨真的靠譜嗎?你真的研究懂你要帶的貨了嗎?這都是很值得探討的問題。」這確實值得考慮,名人帶貨裡面既有「名人」也有「貨」,絕大多數消費者因人而來,因貨下單。如果商品質量不能保證,勢必會從希望走向失望。也許名人並無意於殺雞取卵,但在事實上,卻成了一錘子買賣。

權利和義務對等是基本的法理,享受了利益,就必須承擔相應義務。無論給名人帶貨貼上什麼標籤,從本質上講,與傳統意義上的商品推銷並無根本區別。《食品安全法》《廣告法》《民法通則》,都對明星代言作出了明確的約束。沒有用過的產品就不能代言,代言的商品出現了重大問題需要承擔責任,已經約定俗成,上升為法律規範。名人帶貨怎麼可能享受特權,只享受收益,而不承擔任何責任?

名人直播帶貨並非「有名就行」。名人必須愛惜羽毛,要對自己所帶的貨負責。商品有問題,消費者當然有權向主播索賠。需要指出,強調主播尤其名人責任,並不是要打壓帶貨這個行業,而是希望這個行業發展得更好。畢竟,沒有任何一個行業可以通過裸奔走向美好明天。

【來源:北京青年報東原】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糜志彬:從辛巴「燕窩事件」談主播對直播帶貨商品的責任承擔
    此外,辛選會依據合同及法律規定追究品牌方的責任」①。聲明一經發布,短時間內就登上了微博熱搜,引發了公眾的廣泛關注和討論,觸動了各方的神經。以辛巴等為代表的帶貨主播,要對其直播所推薦的商品或服務質量承擔賠償責任嗎?下文將通過分析主播在整個行業鏈路上所扮演的角色及法律定位,對這個問題從民事層面予以解答。囿於篇幅,對於主播可能承擔的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暫不討論。
  • 直播帶貨須遵循《廣告法》損害消費者權益的須承擔連帶責任
    明星網絡直播帶貨是隨著當下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社交媒體平臺的興起而產生的一種產品廣告代言新業態。那麼現有的相關法律法規如何來監管這一新業態?明星在直播帶貨過程中需要肩負哪些法律責任?觸犯了又該如何懲治?消費者面對網購糾紛如何依法維權?
  • 直播「翻車」頻出 帶貨主播莫忘質量責任
    其直播帶貨所銷售的「皮爾卡丹」品牌羊毛衫經鑑定為非羊毛製品。雖然他第一時間坦然承認問題,給出3倍賠付方案,但這並不能掩蓋羅永浩在此次直播帶貨之前或事中的失察失驗責任。 近日,羅永浩「翻車」了。其直播帶貨所銷售的「皮爾卡丹」品牌羊毛衫經鑑定為非羊毛製品。
  • 「直播帶貨」要擔哪些責任
    「太好看了吧,買它……」網紅主播直播帶貨已成為各大網絡平臺的重點營銷渠道。然而,不少主播在直播推薦時卻遭遇翻車,有的被網友質疑貨品質量,也有的被指涉嫌虛假宣傳。主播直播帶貨,在給消費者帶來豐富消費體驗、促進商家產品銷售的同時,也逐漸暴露出許多危害消費者購物安全的問題,如「虛假宣傳」「兜售三無產品」「維權無門」等。線上交易過程中各方主體該承擔怎樣的義務和責任呢?
  • 淺談如何勸直播帶貨「好自為之」?
    在黑貓投訴平臺,關於直播帶貨的投訴超過500條,而直播售假的投訴佔比超過五分之一,售假已經成為直播帶貨不可忽視的疑難雜症。   勢頭正猛的直播帶貨,究竟是如何一步步將自己「作」成眾矢之的? 頭部主播頻頻「翻車」,直播帶貨為何「不講商德」? 除了辛巴和羅永浩,名人在直播間「翻車」事件同樣屢見不鮮。
  • ■議論紛生 直播帶貨查驗義務不能止於「看證書」
    日前羅永浩團隊發布公告稱,11月28日直播銷售的「皮爾卡丹」品牌羊毛衫部分送檢後鑑定為非羊毛製品,將對所有購買該產品的消費者代為進行三倍賠付。羅永浩斥責該批羊毛衫的供貨方涉嫌偽造文書和涉嫌偽造假冒偽劣商品,涉嫌蓄意欺詐,並已向公安機關報案。這些天,前有辛巴,後有羅永浩,都因直播帶貨或者說直播帶「假」翻了車。
  • 如何將火熱的直播帶貨帶入法治軌道
    其二,爭議比較大的是在主播代言所形成的關係中如何看待主播的法律定位,以及由此產生的相關權利義務及責任的承擔。對主播法律地位的界定,直接決定主播和經營者之間、主播和消費者之間各自屬於何種法律關係,以及由此承擔何種相應的法律義務與責任。
  • 廣東金利來領帶直播帶貨供應鏈
    直播帶的不只是貨  直播不是目的,而是營銷手段。直播所帶的也往往不只是貨,而是一個故事、一段回憶,或是一種嚮往、一種遐思,更是一種品牌形象。「故事講得好,粉絲自然來」,橫樟團隊直播帶貨的成功,正是因為他們抓住了這一點。包裝設計公司。
  • 部分直播帶貨商家涉嫌虛假宣傳 建議明確不同主體責任劃分
    對此,北京市消協建議直播帶貨應納入社會誠信評價體系,主播應有「黑名單」機制。3個體驗樣本涉嫌虛假宣傳北京市消協近日委託北京陽光消費大數據研究院開展了直播帶貨消費調查。體驗調查選取淘寶、天貓、京東、蘇寧易購、拼多多、小紅書、蘑菇街、抖音、快手和微博等10個直播平臺作為體驗調查對象。體驗人員以消費者身份在每個直播平臺各進行3次模擬購物體驗,共完成30個直播帶貨體驗調查樣本。
  • 「不講商德」的直播帶貨,勸你好自為之
    頭部主播頻頻 「翻車」 直播帶貨為何 「不講商德」?除了辛巴和羅永浩,名人在直播間 「翻車」事件同樣屢見不鮮。直播 「一姐」薇婭在一場直播帶貨活動中,把白金卡級別的 「浦發銀行薇婭聯名卡」當黑金卡推出,被質疑有虛假宣傳之嫌;
  • 從辛巴燕窩到老羅漱口水直播帶貨風口下的「法律風險」
    直播一、直播帶貨的類型:給自己帶貨?還是為他人銷售?一旦商品出現問題,購買的消費者可以基於自己和商家的買賣合同關係主張商家承擔違約責任;如果商品給消費者造成人身或者財產損失,消費者還可以根據《侵權責任法》主張商家承擔侵權責任。至於帶貨主播要不要承擔責任,則要看主播構成《廣告法》裡的哪個角色,是「廣告代言人」還是「廣告發布者」還是......,具體我們下文進行詳細分析。
  • 羅永浩又翻車了,直播間帶貨的「羊毛衫」被鑑定為假貨
    11月28日,羅永浩交個朋友直播間帶貨了一款「皮爾卡丹」牌羊毛衫,結果很多消費者反饋該羊毛衫不是純羊毛,產品疑似假冒偽劣。12月15日下午16點,得到了其中一家檢測機構給出的結果——送檢產品為非羊毛製品。該羊毛衫來自渠道貿易商成都淘立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市消協:部分直播帶貨商家涉嫌虛假宣傳,應設置...
    這說明,直播帶貨目前仍然以大型綜合電商平臺為主,但社交平臺的粉絲流量為直播帶貨奠定了良好基礎,並且已經得到不少網購消費者的認可。隨著社交平臺經營屬性的凸顯,平臺經營者無疑應該承擔更多與其開展經營活動相匹配的責任與義務。
  • 又一名人直播帶貨翻車
    12月15日,微信公眾號「羅永浩」發布《關於11月28日交個朋友直播間所銷售「皮爾卡丹」品牌羊毛衫為假貨的聲明》稱,11月28日,「交個朋友直播間」銷售了「皮爾卡丹」品牌羊毛衫,其後有消費者反饋懷疑收到的衣服不是純羊毛,是假貨。
  • 直播帶貨|把「好牌」打好
    廣州白雲區市場監管局對「辛巴帶貨假燕窩」事件已開展調查,截止2020年12月6日辛巴團隊已經向27270名消費者賠付2400萬元。辛巴燕窩造假涉及面廣,數額巨大,是諸多網紅中最典型,危害最嚴重的一個。不僅是辛巴,中國消費者協會近日發布的《「雙11」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顯示,今年「雙11」促銷活動期間,共收集有關「直播帶貨」類負面信息33萬餘條。
  • 直播帶貨被打假,只是無良商家換了個網絡馬甲
    近期,作為社會中的一名普通大眾,看到有打假人士對於幾個網絡名人直播帶貨進行打假,情節非常精彩,總是有意想不到的重點戲份,你方唱罷我登場,各顯其能,哭天喊地,一會咬牙切實的說:不是我的錯,一會一把鼻涕一把淚地承認錯誤,希望得到諒解。那麼,如何正確看到直播帶貨呢?
  • 直播帶貨翻車添新丁,老羅坦誠羊毛衫為假貨
    據羅永浩團隊解釋,首先是幾個消費者反饋為假貨,他們立即收集已售羊毛衫去專業機構檢測,12月15日16點,鑑定結果為非羊毛製品。於是,羅永浩火速道歉,進行理賠。第一,假貨是自查出來的,類似於案件裡的自首,給人一種勇於承擔責任的忠厚感。第二,坦誠布公,假貨是原則問題,不做絲毫狡辯。第一時間向消費者公布質檢結果,結果公布當天,就道歉並且理賠,同時起訴供貨方,一點兒不扭捏作態。
  • 直播帶貨敷在假貨上的窗戶紙終於被捅穿了 主播為何「不講商德」?
    在黑貓投訴平臺,關於直播帶貨的投訴超過500條,而直播售假的投訴佔比超過五分之一,售假已經成為直播帶貨不可忽視的疑難雜症。  勢頭正猛的直播帶貨,究竟是如何一步步將自己「作」成眾矢之的?  頭部主播頻頻「翻車」,直播帶貨為何「不講商德」?  除了辛巴和羅永浩,名人在直播間「翻車」事件同樣屢見不鮮。
  • 疫情期間,不少體育圈名人涉足線上直播帶貨
    換個賽場 誰是 吸金王五一假期前,桌球大滿貫張繼科在某短視頻網站直播推介湖北當地特產,成為近期最具人氣的「帶貨明星」。國際勞動節假期期間,又有不少體壇明星玩起了跨界,為「能者多得」代言。2020年,原本是歐洲杯、奧運會等大賽扎堆的「體育大年」,如今卻因疫情影響而變成了「體育荒年」。
  • 直播帶貨是味良藥嗎?
    直播帶貨的深思毫無疑問,直播帶貨已經成為各大電商平臺最炙手可熱的營銷方式。在快速發展之下,直播帶貨中的「翻車」事件屢有發生,給消費者帶來不少困擾。在2019年10月,李佳琦直播帶貨某款不粘鍋。針對上述屢屢發生的帶貨翻車事件,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古語道,人無信不立,商無信不興。信譽不僅對個人的人格至關重要,在商業行為中也起著不容忽視的擔保作用。帶貨的責任與態度由於疫情對經濟社會帶來了重大影響,但電商直播行業是逆勢上漲,成為商家競相追逐的風口,然而在這樣的背景下,名人直播帶貨的問題也已經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