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是真功夫,患者口碑比什麼都重要,基層才是用武之地,名醫都是患者逼著培養出來的。建議你看一看《名老中醫成才之路》這本書,書中記述了新中國第一代的國醫大師們的從醫之路,沒有哪一個是隨便成功的、都經歷了千辛萬苦也都是文字大家。
一個醫生在那裡並不重要,關鍵是有沒有真本事!古人云:酒好不怕巷子深!一個好的醫生在那裡都會閃閃發光的!患者的口碑就是你最大的財富。否則一個碌碌無為之輩在那裡也只能生鏽,沒人知道你和理你!
中醫根本不適合現代教育體系,只有找對真有本事的師父才能學到真本領。
中國人不缺人才,缺的是信仰,而且是堅定的信仰,比如中國的:儒家,佛家,道家,醫家,法家,神仙家,只要你認真堅定不移下去,沒有哪一行會不成功滴!
不管怎麼幹,一定用心學習專研中醫,多仔細琢磨琢磨,多接觸患者,歉虛點,多聽聽病人對自己身體病情介紹,再結合自己所學知識理論,對病人做出正確診治,如果你能做到歉虛勤學好問你一定有苦盡甘來的時候,相信自己,相信中醫。
絕不贊一畢業就開診所,先為別人診所打工,拜師傅學藝,積累臨床經驗,才能真正成為人服務的中醫人,光有書本知識是遠遠不夠的。
好多學中醫的一些學生因為學習不好,衛校好考報為校,你這樣想我這樣想,所以上衛校的學生都是這樣,不象民間中醫,他們裡邊有天才的創造者,又有祖傳,加之實踐,所以民間才是中醫的發源地,才是大熔爐,才是藏尤臥虎之地,為什麼民間中醫受壓制,就是課堂派口頭派,深在內幕在作怪,劉老赤腳認為!
人各有志,不必強求。如果對方僅僅是尋求一份安逸的工作,穩定而又體面工作環境,那進入三甲確為理想之選;如果是追尋更高深的藝術境界,懷抱更遠大的理想,那就必須腳踏實地,從細微做起,從基層做起,把基礎打牢固。
看看國家級名老中醫,尤其是歷史上的名醫,都是在民間千錘百鍊才成名的!現在的中醫碩博,一部分徒有學歷或職稱虛名!病人沒見過幾個,望問聞切基本功不紮實,就開始算計!尤其是對待基層百姓高高在上的嘴臉,老百姓不可能信任你的!
學醫本來就是很辛苦的,8年不過就是碩士,二甲醫院勉強招收的最低條件。在北京就相當於社區醫院,能找到工作已經很不錯了。要知道,是金子在哪都能發光。
我覺得現在中國真的太缺好中醫了,特別是我們這種小城市,中醫院裡都變成推拿、針灸的了,去把脈拿藥,吃了半個多月沒有啥效果。去有名氣的私人中醫診所,半個月療效明顯。而市面上某些掛著某某堂的診所,說老中醫坐診,都是徒有虛表,而且收費貴,療效不明顯。
是金子在那裡也會發光,我們這裡鄉鎮上,有兩家厲害的私人門診,能輸液,鎮上好幾家私人門診,就那兩家最出名,一個是中醫開的中醫門診也能輸液,一個開的是西醫門診也能輸液,中醫是祖傳的又上了中醫學院,西醫他老爸爸是老西醫,他也上了西醫學院,都是有證的,這兩個人都是畢業以後沒有好的出路,回家開門診了, 在我們鄉鎮上開了十來年了,中醫比西醫時間長點, 前幾年縣醫院招這兩人去縣醫院上班,中醫醫生去了,成了正式上班醫生,去的時候估計再有十五年左右就能退休了, 西醫沒有去,現在還在開私人門診,很小的,就是賣個藥,去了西醫私人門診也能輸液, 所以是金子在哪裡也能發光, 你既然被分到醫院了,那就好好上班,最底層綜合人心不怎麼複雜,非常適合你鍛鍊,只要你用心,名氣是早晚的事情。
中醫是一門經驗科學。那怕你八年讀識中醫藥學理,你也只是個亳無臨床經驗的普通中醫而已。在社區你才能樣自己實質的施展中醫的辨證。給於時日你才能成為各中醫。往大醫院去鑽。那你將廢柴一個。莫說成為名中醫。甚至連個民間中醫都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