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摩擦,引發人們對大豆高度關注。近兩年來,我國每年進口大豆超8000萬噸,其中70%用於榨油。
食用植物油是民生必需品,也是國家的戰略性物資之一。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食用油自給率持續下降。目前食用油自給率約為32.3%左右,對外依存度越來越大,我國糧油安全不容忽視。
在耕地面積有限,大豆、油菜等草本油料作物增產困難的局面下,從樹上開闢新油源,種植油茶、核桃等木本油料林,變林地為油庫,已經成為現實的選擇。
種樹造油,油料林迎來春天
入夏,湖北通城驕陽似火,處處熱浪滾滾。車輛從縣城出發,鄉鎮公路兩旁成片的油茶林枝繁葉茂,在陽光的照耀下格外引人注目。通城縣林業局油茶產業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工作人員李仲智說,每到霜降時節,油茶果掛滿枝頭,滿樹都是油香。
油茶是鄂東、鄂南丘陵崗地的傳統作物,在湖北省已有2000年栽培歷史。全省現有木本油料林730萬畝,其中396萬畝是油茶。10年前,這個數字僅為145.4萬畝。
產業發展迅速,究其原因是政策驅動和市場導向共同作用的結果。
近10年來,我國進口油料油脂數量一直居高不下。2017年,我國進口大豆約9500萬噸,食用油的自給率較低。如何扶穩老百姓的「油瓶子」?業界和學界紛紛將目光投向木本油料作物。
我國木本油料樹種資源十分豐富,種子含油量在40%以上的木本油料樹種有150多種,其中油茶和核桃是我國傳統木本油料作物的代表,另外還有文冠果、油用牡丹、長柄扁桃等新型食用油料樹種。這些樹種可廣泛栽培,產量高,不與糧爭地,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和保健功能。
2009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指出我國發展木本油料作物的重要意義,將其提高到維護國家糧油安全的戰略高度。《關於促進油料生產發展的意見》《關於促進食用植物油產業健康發展保障供給安全的意見》等加快木本油料產業發展的文件和規劃,為木本油料產業發展奠定了政策基礎。一場種樹造油的產業探索開始在多地開啟。
價高量少,難入尋常百姓家
湖北省現有核桃303萬畝,油用牡丹、油橄欖、山桐子等其他木本油料林31萬畝,木本油料林總面積位於全國中遊。
不過,在普通消費者看來,除了茶油外,木本糧油大多過於「高冷」。核桃油和橄欖油的價格一般為每公斤400元左右,牡丹籽油每公斤上千元。即使是價格相對親民的茶油價格也要每公斤160-200元,是大豆油、玉米油售價的3-4倍。
加工企業收購木本油料也不容易。湖北現有的70多家木本油料加工企業,大多處於生產「吃不飽」的狀態。中國農科院油料所產品加工與營養學研究室相關人員指出,相比草本油料產業,國內木本油料產業起步相對較晚,在育種、種植、加工以及全程機械化作業等各個生產環節還存在諸多難題。有些作物如山桐子,國內尚無系統成熟的開發技術。再加上種植木本油料林周期長、見效慢,通常5-8年後才有回報,很多農戶和加工企業不願鋌而走險,導致原料供應跟不上市場需求,企業生產成本偏高。
提質增效,從產業基礎入手
「大力發展木本油料產業,對於加快推進山區綜合開發、促進農民就業增收、維護國家糧油安全、改善人民健康狀況、加大國土綠化進程都具有重要意義。產業目前應該說正處於陣痛期,要從基礎環節入手,努力提質增效。」湖北省林業廳油茶管理辦公室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採訪時表示。
良種壯苗是關鍵。近年來,湖北省林業廳要求各地油茶育苗嚴格按照當年國家林業局提出的「四定三清楚」要求,在全省確定27個定點苗圃生產、10個定點採穗圃供穗。組織專家廣泛開展木本油料樹種研究,就油茶、核桃、油用牡丹等樹種制定了育苗、栽培技術流程,建立標準化技術體系,積極開展良種以及豐產栽培技術推廣。
企業也在努力。通城縣土壤以沙壤為主,保水性差,對油茶苗移植成活的影響大。2008年至2010年期間,湖北黃袍山綠色食品有限公司生產部負責人胡鵬通過多番考察學習,將傳統的裸根苗移植培育依次改進為營養缽育苗、輕基質營養袋育苗,根苗的移植成活率大大提高。他還摸索出「拼床間隔法」,培育出更粗壯、鬚根更發達的大苗壯苗。此項育苗技術在2016年獲得了國家「實用新型技術專利」。
保康是野生牡丹資源種群大縣。2009年起,畢業於華農林學專業的李洪喜辭職創業,與朋友組建合作社,專心致力開展油用牡丹資源的培育和開發。多年來,合作社陸續投入近千萬元,與科研單位合作,建成保康野生牡丹種質資源收集圃,並通過對比試驗,初步篩選出一批適合本地種植的油用牡丹品種,基本掌握了部分品種的繁育、栽培技術。
多方努力下,目前,湖北省木本油料樹種每年新育苗數量超過8000萬株。
多方心聲,盼強化產業配套
十堰市鄖陽區城關鎮黃土梁村黨支部書記常治福,2014年牽頭成立富山油橄欖專業合作社,先後流轉全村190多戶村民的2000畝荒山荒地,集中種植油橄欖。基地有1000畝油橄欖明年才進入豐產期,今年就已被本地一家油橄欖加工企業提前預訂了。
常治福告訴記者,木本油料適宜在山區發展,兼具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能夠很好地與精準扶貧、鄉村振興結合,發展空間廣闊。但不少企業認為,木本糧油市場推廣的壓力依然很大。首先是價格相對較高,其次是消費者的認可度不夠。
今年以來,中國林業產業聯合會木本油料分會團體標準專家小組召開了多次會議,《特、優級油茶籽油團體標準》有望出臺。這一標準的出臺將為國產油茶闖市場增添一份底氣。中國農科院油料所產品加工與營養學研究室相關人員認為,任何一個新產業發展之初,都需要多方支持。目前,木本油料產業發展從種植生產、精深加工、市場推廣都亟待國家出臺相關的產業配套政策,助力產業高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