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A去年到印度旅遊,家裡的親戚朋友們知道了,都讓他幫忙帶點抗癌藥回來。國內一盒抗癌藥幾萬塊,印度的才不到一千,價格相差太大了,小A害怕是假藥,親戚們被騙。然而患胃癌的大姑卻說,這藥是仿製藥,效果跟美國正版差不多,但卻比國內便宜好幾倍,她吃了2年,感覺也沒什麼副作用,讓小A放心代購。
買賣是互相成就的,在電影《我不是藥神》中,徐崢飾演的主角就開闢了去印度買藥做「代購」的新事業,雖然困難重重,但他在這條買藥之路上發現了商機,一發不可收拾地做起了治療慢粒白血病的印度仿製藥獨家代理商。
很多人看完不禁想問,這仿製藥安全嗎?難道不是假貨嗎?
何為仿製藥?療效與正版差別不大
仿製藥,顧名思義,就是仿造正版藥研製出來的「假藥」。但是,仿製藥又不算傳統意義上的假藥,因為除了價格和專利權,它的成分、適應症、藥效等跟正版藥並沒有太大的區別。
正版藥是指原創性的研發新藥,有專利保護,由於上市之前普遍需要5-15年的研發時間,期間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成本巨大。這也是為什么正版藥價格昂貴的原因。
仿製藥需求巨大。我國自主研發的抗癌藥有限,需要進口,又進一步提高了藥品成本,即使進了醫保,最終上市的價格還是讓很多患者止步。
而我國的腫瘤藥品具有專利權保護,所以想要仿製抗癌藥屬於違法行為。這時,很多人便將目光投向了印度。
由於印度的法律規定,印度國內的藥企可以仿製全球的藥品用於印度公民。也就是說,印度生產仿製藥是合法行為,不受國家管束。因此,在這種專利制度的「支持」下,印度承包了全球20%的仿製藥。
於是經美國FDA批准上市的藥品,在印度上市時無需再做臨床實驗。只要印度藥廠能夠做出同樣的產品,經認定跟在美國上市的產品成分一致後,就可以合法上市。再加上強硬的技術支撐和超低廉的人工價格,印度成為了「世界藥房」,依靠「物美價廉」的藥品挫敗西方國家的產品而向海外市場銷售,獲益不菲。
以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易瑞沙為例,國內售價每盒5400多元,一個月至少服用3盒,即需要花費15000元左右。而印度版易瑞沙的售價為每盒1800元,而且每盒都是30天的量,比國內便宜得多。
價格是低了,但是療效真的有保證嗎?這是很多患者考慮的問題。
其實,真正的仿製藥是合法合規的。美國FDA規定,仿製藥必須和它仿的專利藥在「有效成分、劑量、安全性、效力、作用(包括副作用)以及針對的疾病上都完全相同」。所以,只要服用的是「真正」的仿製藥,安全問題可以避免。
但是,正因為仿製藥存在巨大的利潤市場,所以很多不法分子會利用假藥充當仿製藥,如果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服用的是假藥,後果不堪設想。
患者和家屬要警惕不法分子,小心人財兩空
前段時間,媒體報導了江蘇連雲港15人因代購、銷售印度仿製抗癌藥而獲刑的「銷售假藥案」。案件主犯林某等人通過網絡或到醫院向醫生、患者推銷等方式,加價銷售從印度進口無批文的易瑞沙、格列衛等藥品,共計獲利300多萬元。經查實,這些藥品屬於未經批准進口的藥品,應按假藥論處。
還有一些國內不法分子生產的假藥,在印度轉一圈,搖身一變,冒充正宗貨,進口到國內又賣出了高價,然而消費者卻毫不知情。
所以,除非走投無路,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建議購買正版藥。切勿貪小便宜,以免上當受騙,導致人財兩空。
「患者福音」下的專利之殤
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新發癌症病例2450萬,癌症死亡病例960萬。當談癌色變成為常態,當醫療水平、社保制度跟不上癌症的發展速度時,印度仿製藥一定程度上成了腫瘤患者心中的一道光。
調查顯示,通過美國FDA認證的印度藥廠生產成本比美國低65%,比歐洲低50%。憑藉種種優勢,印度製藥廠商總是能夠獲得大量外包生產合約,這也讓印度製藥廠成為一些歐美藥企的死對頭。
大多數人會這麼認為,印度仿製藥以極低的價格和確切的療效為患者帶來了治療福音,是一件大好事,為什麼我國不能也這麼做呢?
其實很簡單,看上去印度仿製藥是造福大眾,但是我們換個角度想,如果各國都爭相生產仿製藥,那么正版藥由誰研發呢?苦活大家都不願意幹吧?而正是有了專利保護,藥企和科學家才有動力去創新,去研發真正造福患者的抗癌藥。
實在不明白,你可以先思考一個問題:如果沒有專利保護,易瑞沙這個可以拯救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抗癌藥物會出現嗎?你還能有機會以低廉的價格到印度購買仿製藥嗎?
參考資料:
[1]《暗訪印度仿製藥黑市,我們拍了一部紀錄片》.新京報.2019-06-14.
[2]《如果印度仿製藥來華,藥價會降多少?》.中國經濟網.2019-07-08.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