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惑於不惑都在一念之間

2020-12-15 駟馬相濡

春去秋來,一年年,看著秋風起,落葉紛飛。我只是感概人的這一生說長不長,說短不短,步入中場時,你還有那些遺憾,還有那些夢想沒有實現。

秋葉飽含著秋的味道,是金黃色的味道,覆蓋秋日暖暖的陽光的味道,是收穫還是懷念。

我索然離群,獨自漫步在這條人跡罕至的小徑,陽光透過有些稀疏的樹杈,斑駁陸離的灑在小徑上。

我忽的撒然一笑,時間仿佛還停留在昨天,十歲左右的我也是在深秋時節,獨自奔跑在林間小道上。

也是黃葉滿地,也是清空萬裡,午後的陽光撫摸著我的臉頰,暖暖的,很舒服。

也是獨自一人在林間玩耍,十歲的我夢想著四十歲的我會一本正經地看落葉嗎?

那時的我,只是盼著自己趕快長大,那樣就可以去做我想做的任何事情,比如我可以不午睡出來玩耍。

總是羨慕大人,可以隨心所欲的去幹自己喜歡幹的事情,可以不用去上學,可以亂花錢,可以喝酒吹牛,可以四處旅遊。

少年不識愁滋味,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發現,哪有什麼「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成人的世界只有「」無可奈何花落去」。

成人的世界充滿了欲望和利益,滿世界的功名利祿,每個衣著光鮮的成年人都帶著偽善的面具,人與人之間都是利益交換,在你四十歲時,能坐下來交心喝茶的朋友,看一看還能有幾個。

成人的世界又是那麼無聊和孤單,除了上班喝酒打牌,你還能有什麼愛好呢?看著日漸隆起的肚子,心裡暗自告誡自己,要多運動,少喝酒少吃肉。

可當你落座在飯局,從扭扭捏捏的就喝一杯,到擼起袖子,「義薄雲天」挑翻一桌人。

而後,一群喝的爛醉如泥的大叔們相約去KTV,有人鬼哭狼嚎地當著麥霸,有人繼續推杯換盞,還有人已鼾聲如雷了。

這就是我周邊成年人的娛樂世界,他們除了談叛逆期的兒女,就是股票以及無聊的工作,我偶爾和人交流了一下「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立馬就有人拉著去唱「冷冷的冰雨在臉上胡亂地拍!」。

喜歡一個人安安靜靜地漫步午後陽光,可是這點希望也是那麼的奢侈,總有各種電話簡訊微信打攪你的心境。

四十不惑,似乎該放下的都放下了,能看淡的也都看淡了,不需要去刻意去迎逢一些人和一些事。

看著遠處奔跑的孩子,以及傳來清脆的笑聲,我眯著眼,眼前是我兒時一樣天真無邪的笑臉。

久違了的笑容如同電影畫面一般,從我那充滿膠原蛋白的兒時面孔,變幻到我這張經歷了四十年風霜的滄桑老臉上。

時光遠去,笑聲依舊,留下一路的黃葉,隨著秋風搖曳不定,我拿過這片黃葉,仔細看看,仿佛在它上面記錄著,我昨天才寫的日記。

春去秋來,在這個午後陽光明媚的小徑上,我臃腫的中年邂逅了我美好的童年時光,回憶是美好的,未來的日子依舊繼續,只是需要我去慢慢體會,活出自我,不要在這不惑的年紀迷失了方向!惑於不惑都在一念之間。

一念愚即般若絕,一念智即般若生。

相關焦點

  • 人到中年,你有沒有過這種開悟的感覺?
    白天是記者、辦報人,晚上是作家、碼字人。或者相反。 —1— 人到中年,寂寞在所難免。 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步入中年的男人,不只有成熟和穩重,不只有瀟灑和自信,不只有淡定和從容。
  • 一念之間,萬水千山.
    文字:碑林路人   誦讀:扎西德勒一念起,萬水千山一念滅,滄海桑田一念一念,走過春秋,經過波瀾一念一念,山河俱在,歲月漸短一念之間,有多少距離,有多少生死,又有多少磨難。有些遙遠,有些離別,有些苦痛,其實都在一念之間。我閉上眼,讓生命的畫卷一頁一頁從心頭翻過。
  • 人到不惑,修煉九品!
    人到不惑,修煉九品!「人到中年曰不惑」,出自《論語·為政》,不惑的意思是遇事能明辨而不疑。說起來簡單,但要實際做到,並不是說積累了四十年的人生就可以做到。所謂的運氣,不過是平時的大量的努力積累而成,人到中年,正是厚積薄發的時候。許多成功人士並非天縱英才,成功只是努力的正當回報,如果問成功有沒有捷徑,唯有勤奮一條路可走。
  • 人到中年,百廢待興
    並且承認了,人到了他這個年齡,靈感會枯竭。【無奈】其實,這是很多人面臨的現狀。隨著年齡的增長,感覺自己學習能力和精力都大不如前。雖然有經驗,但這經驗的積累和飛速向前的社會來比,又遠遠不足以應對當下的生存場景。於是,當今很大一部分中年人中,會瀰漫著一種莫名的焦慮。到了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紀,在家事與公事之前日日撕扯,夜夜渾噩,直至身心疲憊。
  • 「人到中年活得太累?」白巖松:人到中年,需要做好人生「減法」
    古人常說:「四十而不惑。」可在現代社會,人到中年不是不惑,而是多惑。四十歲左右的年紀,大多數人已經到了事業的瓶頸期,想突破很困難,不想突破又容易被「新人」取代。每天醒來睜開眼,發現身邊的人都在觀望著自己,可自己卻無人可訴、無人可依,仿佛成了家裡不能倒下的頂梁柱。人到中年,擔負的責任太多,容易忘了自己;擔負的期望太高,容易迷失方向;擔負的工作太雜,容易累壞了身體。所謂「捨得捨得,有舍才會有得。」
  • 愛與不愛,有時只在一念之間
    「愛與不愛,只在一念之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渴望,我不清楚你,但是我知道,你的心裡必然有愛情的位置,因為這也是我心裡的渴望。可是,我們應該明白,愛並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在追求愛情的道路上,我們總是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事情。
  • 佛說:執著與放下,就在一念之間
    人生本過客,沒什麼好強求,沒什麼好糾纏,用心待每一個人,然後珍惜每一天,讓每一天都快樂,就是餘生該做的事情。我們憤懣、抑鬱、抱憾,原因只是放不下。放不下遠離的人,放不下曾經的事,放不下不屬於自己的一切,放不下成敗,放不下榮辱。這個世界,不是什麼事都能滿意,不是誰都能讓你稱心如意,總有些羈絆,讓你舉步維艱,總有些時候,讓你無法開心。
  • 「人到四十五,正是出山虎」說的是什麼意思?人到中年該看看
    孔子就說過一句話: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而在老百姓中間也流傳著一句俗語:叫三十如狼,四十如虎,人到四十五正是出山虎。那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在古代人跟自然非常貼近,所以人們經常會用自然界的一些動物來形容人的狀態。三十如狼,狼是非常兇猛,非常的貪婪,勇往直前的一個形象。
  • 人到四十,惑與不惑
    是的,我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倉促的、無奈的來到了中年。春天明媚的早晨,我在女兒「老爸起床生日快樂」的叫聲中醒來。經過幾秒鐘的遲鈍和迷茫,我接受了這個現實,像往常一樣,與妻子一起準備早飯,送女兒上學,然後上班,開始周而復始的一個循環。路上想到《論語·為政》所言「四十而不惑」,那麼我真的從此萬事明辨不疑了麼?
  • 火爆玉雕圈的題材「一念之間」到底是什麼意思?
    小人物賭場上的一念,可能關乎全家的得失,大人物的一念,關乎國計民生。所以一念雖小,卻要慎重,這也是明代理學家王陽明一直強調「人之善惡,只在一念之間」的原因。一念之間的和田玉題材也是表達這個道理,它來自佛教用語,與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相似,他們表達的意思都是要警醒世人保持本心。一念就是我們現實世界的寫照,有惡的念頭要及時損止,保持原則不要迷失自我。
  • 人到中年,都是有家庭的人啦,你就別胡思亂想了
    文|西窗,人生感悟系列01導語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人到中年,也是時候成熟一點了你得讓自己努力,努力不讓深愛你的人失望。你得讓自己純粹,純粹到不把太多人請進自己的生命裡。人到中年,你得明白什麼最重要,都是有家庭的人啦,就別再想七想八了。
  • 人到中年,都是有家庭的人啦,你就別想七想八了
    文|西窗,人生感悟系列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人到中年,也是時候成熟一點了。
  • 人到中年,愛一個人有這些「感受」,說明對方不是「對的人」
    文丨小萌說情原創作品,抄襲必究古人有言: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隨著人的年齡增長,人到了中年的時候,就會越來越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不會在很多的事情上迷茫了。確實,人到了中年之後,看事情的角度會發生很大的變化,處理事情也會有所不同。人到了中年,對於感情的需求其實也跟年輕時候不一樣了,會變得更加通透。在中年的時候,要是愛一個人會有這些感受,其實就說明對方不是對的人。
  • 人生路漫漫,皆在一念之間
    人活一世,經歷過生死關頭,才懂得平安與健康的可貴。經歷了得得失失,才明白淡泊隨緣的重要。人生最痛苦的事情,莫過於苦苦追求本不屬於自己的一些事、一些情,而漠視了生命中最值得珍惜的一切。人生於世,難免會有迷茫的時候,但無論如何,都別忘了最初的自己。少些虛榮,多些淡泊,坦然生活最舒心。活著,別總是跟自己過不去。我們總是仰望著他人的幸福,舔舐著自己的痛苦。似乎世間一切的美好,皆與自己無關。
  • 人到中年,我「斜槓」我快樂
    面對四字頭的年齡,我很自覺地將自己劃分到中年一類,披著中年的外殼,捧出一顆百分百純正斜槓的心。參加活動的破冰環節通常都是自我介紹,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自己的身份中需要越來越多的斜槓來做區分,「斜槓」本身就成了一個代名詞。上班,我是嚴謹求實的編輯;下班,我是一群小可愛的學習規劃師。
  • 四十不惑的意思真的是沒有困惑了嗎?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這句話我們在生活中經常提到。我們常常從字面上理解,三十而立就是到了30歲安家立業,而到了40歲就沒有困惑了。可是,它的真實意思真的是我們平常這樣理解的嗎?顯然不是。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所以,「四十不惑」確實有到了40歲沒有困惑的意思。但是聯繫上下文,孔子說的是自己的狀態,而不是普遍的規律。
  • 真正到了四十歲,才明白了四十不惑的潛在含義
    一恍惚,人生已經進入了四十歲,還沒好好感受年輕,就已步入中年。感覺四十歲像人生的一道分水嶺,又仿佛是一個人的前生後世,帶著跳躍性斷層性。把青年與中年明顯的分隔,無論是身心層面還是精神層面,無論是生活狀態還是處世狀態都發生了質的變化。
  • 人到中年,這些人就不要再聯繫了,毫無意義
    俗話說:「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 人到中年,別輕易對愛情認真,你會輸得很慘
    於是到了中年的愛情大多數都是只有一副愛情的空殼,依靠自身最基本的責任維持著,每個人都有追尋愛情的權利這本沒有錯。但不同年齡的人對愛情的觀念不同,因此對待愛情的態度也會不一樣,尤其是到了中年的人,他們知道愛情的來之不易,也同樣知道轟轟烈烈的愛情過後,生活終會回歸平淡。
  • 二十不惑 三十而已:介於20,30之間的你最困惑的是什麼呢?
    最近正在熱播的電視劇《二十不惑》與《三十而已》你們看了嗎?都是與年齡題材相關的電視劇,你們是否對這類的電視劇感興趣呢?我剛好這兩天想起這個詞,我也覺得立業再成家,成家再立業,精力不夠,各種瑣事,不過也許只針對那些不顧家使勁拼的人吧,成家就完成一項任務,然後無所顧忌幹自己的事業,反正這種人也不顧家。我說一個我身邊的真實故事,我朋友的朋友是一個律師,她也是一直堅信先立業再成家,所以89年的她到現在都還沒男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