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中,一名女子稱,手裡拿的是在市中醫院對面的蛋糕店買回的肉鬆麵包,把麵包裡的肉鬆泡水後,發現和棉花相似,並信誓旦旦地說這是棉花做的。
此視頻迅速在朋友圈、微信群中流傳開來,引起了不少市民對食品安全的質疑和擔憂。那麼,這肉鬆是不是棉花做的?兩者又有什麼區別?帶著疑問,小編特意來到視頻中所說的蛋糕店買到了肉鬆蛋糕,並前往市食品藥品和質量技術檢驗檢測所,當場用檢測結果來說話。
檢測小分隊要開始做實驗了。
檢測所工作人員按照視頻裡的步驟,將蛋糕裡的肉鬆取出來,倒入蒸餾水反覆清洗,再取來醫用棉花,進行對比。
一、用手撕。工作人員首先嘗試用手撕,發現肉鬆鬆散,撕起來毫不費力,但是棉花卻比較難扯斷,尤其是中間部分,要費力才能撕開。
二、聞味道。肉鬆和棉花皆可燃燒,肉鬆含有蛋白質成分,點燃之後有一股燒烤味,也就是食物燒焦的臭味,而棉花的主要成分是植物纖維,不會有糊味。
三、試劑測試。雙縮脲試劑是一種用於鑑定蛋白質的分析化學試劑,當遇到蛋白質時會顯現出紫色。測試可以看出,從蛋糕裡取出的肉鬆與試劑反應後,變成了紫色。
那為什麼水洗後肉鬆會変白呢?檢測所工作人員告訴我們,有一定生活經驗的人都知道,剛買來的豬肉、雞肉用開水燙過後,就會變成白色,而肉鬆經過水洗後,食用色素去掉了,自然就變白了。
其實,網絡上關於「肉鬆是棉花做的」謠言此前已發生多起,都相繼被證實為不實信息。
好了,這下大家可以安心了。當然,最重要的一點,如果以後對食品安全有任何疑問,都可以到相關職能部門進行諮詢,請專業的人員鑑定,切不可傳播、散發不實信息,絕不造謠、信謠、傳謠。
嗯,小編要開始大口大口地吃這美味的肉鬆蛋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