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婆餅沒有老婆,魚香肉絲裡沒有魚,熱狗裡沒有狗.嗯,這些我們都認了。但是,這兩天網絡上熱傳一個視頻,有人將自己買回來的一袋肉鬆餅,拿水浸泡後,發現肉鬆裡面根本不是肉鬆而是"棉花"做的。
真的假的?表示懷疑!↓↓↓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這是謠言!
這是謠言!
這是謠言!
不少喜歡吃肉鬆的人表示很擔憂:
肉鬆真的是棉花做的?
視頻拍攝者聲稱進行了實驗,證明肉鬆麵包、肉鬆蛋糕上面的肉鬆是棉花,讓公眾擔心不已,該段視頻中,使用的肉鬆蛋糕為合肥市肥東縣光輝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吉利人家"蛋糕。
(網絡配圖)
5月18日,據相關部門獲悉:得知此信息後,合肥市、肥東縣食藥監局立即組織了調查組奔赴企業現場進行調查。
通過現場檢查,未發現該企業有任何採購使用棉花的跡象,該企業肉鬆主要為本廠使用雞肉生產,肉鬆生產工藝無異常。在媒體現場監督下,調查組模擬視頻將肉鬆進行了水洗,經水洗後肉鬆的確為白色絮狀,可以點燃,但品嘗為雞肉味,且燃燒時散發出肉燒焦的臭味,與棉花有本質區別,棉花成分為纖維素,無法下咽,燃燒應無臭味。通過現場檢查,基本排除了肉鬆麵包是棉花的可能。
為了進一步驗證,調查組在長江批發市場對該企業生產的2個肉鬆麵包進行了抽樣,已送安徽省食品藥品檢測研究院檢驗蛋白質等成分。
看完肉鬆生產地合肥官方的闢謠後
你們還有啥不放心的嗎
時空貳姐繼續來分析
打消你們的疑慮
肉鬆是指用肉作為主要原料,經煮製、切塊、撇油、配料、收湯、炒松、搓松後製成的肌纖維蓬鬆絮狀的肉製品。一般在我國的東部和東南部比較流行,基本上所有的禽畜肉類都可以製作成肉鬆,現在還有用魚肉做肉鬆的。而棉花是錦葵科棉花屬植物的種子纖維。
從二者的成分來看,肉鬆和棉花有很大區別。肉鬆的本質是一種肌肉纖維,主要成分是蛋白質。而棉花的本質是植物纖維,主要成分是纖維素。蛋白質是三大供能營養素之一,而纖維素是一種不可溶膳食纖維。
由於成分不同,棉花和肉鬆吃起來的口感也有很大差異。肉鬆吃到嘴裡 ,輕輕一咬就會融化,很鬆軟。而棉花,表面看上去鬆軟,但放入嘴裡卻嚼不爛。就好比吃芹菜梗,它的筋很多,咬也咬不爛,主要就是因為芹菜梗中的纖維素很多,而棉花中的纖維素比芹菜梗還要多。
真用棉花冒充肉鬆,一吃就會識破,商家不會造這樣明顯的假讓消費者來告。而且,一旦被識破也不會有消費者買了,商家是不會做這種賠了夫人又折兵的買賣的。
總的來說,棉花是不可溶植物纖維,雖然從外觀上可以冒充肉鬆做出看上去蓬鬆的肉鬆餅,但是口感與肉鬆有很大差異。如果真有商家用它做肉鬆餅,腦子很可能是進了棉花。
視頻中還將洗出的絮狀物(肉鬆)用打火機點燃,可以看到燒黑了,說能夠燒黑就是棉花。這種推理也完全沒有依據,存在很大誤導。
其實,食物能點燃是一種普遍現象。要知道,我們平時說的食物能量,最早就是採取真空燃燒的方法得出的。
看清楚了吧?
棉花做肉鬆?幾乎不可能
其實無辜躺槍的除了肉鬆餅
還有下面這些
香蕉浸泡"不明液體",吃了有毒?
之前,一個"香蕉浸泡不明液體"的視頻在微博、微信群和朋友圈廣為流傳。消費者紛紛擔心不明液體是有毒的,甚至有網友說是甲醛。
農業專家對此進行了說明:系保鮮劑別擔心。
喝豆漿引發乳腺癌?
有說法表示,豆製品含有大量的植物雌激素,可能引發女性乳腺癌等。
真相是:醫學家介紹,植物雌激素與乳腺癌之間沒有直接關係,且有多個研究證實,喝豆漿不僅不會導致乳腺癌,還會降低乳腺癌的發病率。
粉絲是塑料做的?
一段粉絲燃燒的視頻在網上流傳,視頻稱粉絲中含有塑料,呼籲大家不要吃。對此,南昌大學食品學院教授鄧澤元解釋,粉絲一般是用綠豆,豌豆等加工做成的,含有一部分澱粉還有一部分蛋白,加上粉絲比較細又很乾,和空氣的接觸面積非常大,本身就很容易點燃,因此,"粉絲能被點燃就不能吃"的說法是謠言。而且,更關鍵的是,塑料是聚乙烯或者是聚丙烯,是不溶於水的,是很難加入到粉絲裡面。
除了粉絲,還有大米也被人傳說用塑料可以做出來,同樣,有人放上所謂的視頻。但實際上,視頻中,機器中產出來的顆粒,根本不是大米!而是塑料造粒 。
好了,最後小編只想說,塑料大米、塑料紫菜,棉花肉鬆這些謠言終將被攻破。不過,為何食品安全的謠言總是如此廣泛傳播?這也說明了大家對舌尖上的安全更加重視了,也反映出對食品安全的不放心。
關注舌尖上的桂林,更多精彩美食趣聞等你來分享!
文 | 米粉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