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育兒,最可怕的不是「喪偶式」,這種危害更大,家長一定要繞開

2021-02-08 騰訊網

現在有一個被稱為中國女人四大「不幸」的段子在網絡上被刷爆:「喪偶式育兒」「當媽式擇偶」、「保姆式妻子」、「守寡式婚姻」。其實這些嘲諷之中,最令女人無奈的莫過於「喪偶式育兒」,其它你可以不管,但孩子是你生的,你就無法放手。

近日石家莊一對確診夫婦的行程圖引發熱議,妻子確診前去過三十多個場所,丈夫的行程卻是兩點一線,沒有人批評妻子「亂竄」,有網友說:「如不是疫情,無人知曉她的生活。」

的確,這就是現實生活,妻子獨自帶兒子看了2次病,買菜、買文具、買生活必需品,包子就買了7次……,可以想像不外出的時間也是做不完的家務,而丈夫的行程:不是宅在家裡就是在小區附近的網咖,餓了還有麻辣燙。一家三口,只見到一個忙綠的身影。

還有網友說:「我家娃他爸比這還悠閒。」這吐槽我看到了滿屏的辛酸,這就是「喪偶式」育兒,年復一日,日復一日,有人看了說:我不敢結婚。

也有人說:為母則剛,忙點累點都無所謂,配偶的一句:「你不就是帶個娃麼?」這也能忍受,因為心中沒有指望,明白自己身後空無一人,只有自己向前衝。

最讓人崩潰的是,長期缺位的配偶時不時跳出來,反對你的教育方式方法,你用心給孩子養成的習慣和規矩,他輕而易舉地就破壞了,這就是「詐屍式」育兒。

有一位媽媽吐槽,老公工作在外地,我帶著孩子在老家,我體諒他的辛苦,從不給他添麻煩,她最煩的是老公休假回家的日子,我說孩子少吃冷飲,他就帶著孩子偷偷去吃,我說小孩子不能玩手機,可他卻說孩子也需要放鬆,他還給孩子買平板,我一管孩子,他就和稀泥,現在孩子我一管就給爸爸打電話告狀,我都要被氣瘋了。

這就是「詐屍式」育兒,有人說,家庭教育就是需要一個嚴厲一個慈祥,一個給孩子立規矩一個在孩子受委屈時哄一下,這樣的想法是不錯,但是卻被現實打臉,就像上面那位爸爸,因為長期缺席,想和孩子拉近距離,為了彌補孩子,就開始偏袒孩子,這讓讓媽媽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一些規則全部坍塌,還製造家庭矛盾,這樣更不利於孩子的心理健康。

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就說:「管孩子,只需要有一種聲音。」

那麼這種「詐屍式」教育會給孩子帶來什麼樣的傷害呢?

1、 降低父母的威信,孩子缺乏安感

父母一方長期一人帶孩子,孩子對其產生依賴感,完全相信這一方面,一些好的制度,好的習慣一經養成,都已經養成好的默契,而且在孩子面前也比較有威信,如果這時,另一方突然插進來提出反對,孩子有了依靠,就會發起挑釁。

朋友的兒子剛上幼兒園,一天早晨正準備出門,看見出差回來的爸爸給買了一個大汽車,就問:媽媽,我可不可以不去幼兒園?朋友說:「不行,小朋友沒有特殊原因就必須去幼兒園。」孩子還是不情願,這時爸爸說了一句:「小孩子,少上一天幼兒園是多大的事兒?孩子想在家玩就讓他玩唄!」這一下孩子一聽,直接就宣告今天不去了,朋友氣急,就和先生吵了起來,孩子一看爸爸媽媽吵架,滿眼的恐懼,哭著說自己去幼兒園。

當天,朋友接孩子回家時,孩子就不怎麼願意搭理她,後來發現孩子在幼兒園畫的畫,媽媽是一隻大怪獸,嘴裡還噴著火。

朋友說,這件事讓她氣憤好久,孩子爸爸天天忙,她也不指望什麼,可是他這一跳出來說一句話,朋友就要和孩子調節好長時間。

2、 影響孩子的是非觀,造就「兩面派」的孩子。

當媽媽教育孩子時,爸爸不問緣由就插手,這就讓孩子覺得爸爸和媽媽意見不統一,孩子都比較聰明,很會「鑽空子」,他知道媽媽這行不通,可以去爸爸那,時間長了孩子根本沒有是非觀,只知道去有利於自己的那一方傾斜,也造就了「兩面派」性格。

有的孩子一脫離父母的視線,在外面調皮搗亂,當老師通知家長時,這時很多家長是不相信的,因為孩子在父母的眼皮底下表現的十分乖巧。更有甚者,懷疑老師是在污衊孩子。

3、 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

夫妻雙方教育理念不統一,特別是這種「詐屍式」的爸爸,時不時的跳出來和媽媽唱反調,必然會引起媽媽不滿,就會產生爭執,久而久之影響家庭的和睦,再這樣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心理會受到很大影響。

曾有個學生,以前學習成績很好,也十分開朗,是個愛笑的小女孩,可是現在變得很憂鬱,學習成績也一路下滑,我和她談心,孩子就說:「爸爸工作忙,平時也顧不上我們,媽媽對我很嚴格,爸爸偶爾回家看見我要做那麼多功課就會心疼我,讓我休息一下,或者帶我出去玩一下,其實每次休息或者玩我都不敢,媽媽一定會反對還會一大堆嘮叨,然後爸爸媽媽就吵架,每次都是。爸爸在家的時間越來越少,我覺得是我太沒用,是我什麼都做不好他們才吵架,我心裡特別難過。」

你看,對於孩子來說這是多麼沉重的負擔,父母意見相反,孩子就變得混亂起來,長此以往孩子就會變得不自信,沒有安全感,甚至自己都厭惡自己。

給那些「詐屍式」育兒家長一些建議:

1、 夫妻同心,教育理念也要統一

對於孩子教育,缺位的一方要和伴侶站在同一角度,可能你的缺位使得你對家庭對孩子並不了解,這時你應該多從對方身上學習。

即使你有不同意見,也不要當孩子面表現,可以關起門溝通,哪怕關起門打架也比當孩子面反對好得多。

2、 學會閉嘴

夫妻之間,長久之道是示弱,不是不停地指責,曾在《好的婚姻就是一次又一次愛上對方》這本書中看到這樣一句話:閉不了的嘴,好不了的婚姻。

夫妻之間爭吵可能就是因為一句無關痛癢的話,大人是發洩了情緒,但在孩子眼裡就是災難。即使你看不慣對方面對孩子的方式方法,也不要指責嘮叨,換種方式溝通,或者你來接替,放對方休息一下。

3、 學會尊重對方

所謂恩愛就是好好說話,相互尊重,一起成長,只有父母恩愛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也是孩子的底氣和最大的依仗。

歸根結底,想要改變這種「喪偶式育兒」和「詐屍式育兒」,爸爸或者是家庭裡長期缺位的那一位要主動參與進來,一起分擔家庭的責任,家庭是兩個人的舞臺,不要讓一個人唱獨角戲,更不要隨意指責,睿智的夫妻都懂得互相尊重,也懂得如何去關愛家人。

願所有的夫妻都能懂得如何關愛孩子,願每個孩子都有一個美好的童年。

相關焦點

  • 喪偶式育兒、保姆式妻子、守寡式婚姻,說的是你嗎 ?
    當媽式擇偶、保姆式妻子、喪偶式育兒、守寡式婚姻,近些年這樣名詞層出不窮。這「四大不幸」,是否也不幸砸在你頭上?很多人都說,男性比女性晚熟,而最可怕的,是婚姻中他卻從未想過成熟。很多女人結婚後對老公是鞍前馬後,對公婆尊敬有加,對家庭盡心盡力,就是因為愛她的老公,愛她的家庭。可是這種愛卻被某些男人認為是理所應當的,天天伺候吃,伺候喝,忙得團團轉,連打理自己的時間都沒有。
  • 父母篇丨我是怎樣從「喪偶式育兒」的泥潭中爬出來的
    別的還不一定能聊到一塊兒去,但是要控訴男人們對帶孩子不聞不問的「罪狀」,那絕對是異口同聲,同仇敵愾。說實話,爸爸們置身事外、到家就玩手機的樣子確實容易讓人生氣。當年我第一次聽到「喪偶式育兒」這個詞的時候,簡直倒吸一口涼氣——太狠(zhǔn)了!這詞用起來雖然解恨,但我卻漸漸有了些不一樣的看法。
  • 當媽式擇偶、保姆式妻子、喪偶式育兒、守寡式婚姻,說的是你嗎?
    曾以為世界上最糟糕的事,就是孤獨終老。其實不是,最糟糕的是與那些讓你感到孤獨的人一起終老。——《世界上最偉大的父親》中國女人到底有多難?馬雲曾經說:「中國女性是『超級女人』,瑞典女人要工作,但不用看孩子;日本女人要看孩子,但不用工作。
  • 角田光代:從《坡道上的家》到「喪偶式育兒」,中國女性可能也有脆弱的地方 | 專訪
    我並不是為了體現女性不賺錢所以地位比男性低這個現象才寫的。很多家庭主婦是沒有經濟來源的,《紙之月》裡的女主角是銀行職員,挪用公款之後就和小男友潛逃了,她用這筆錢去購物旅遊。在跟小男友相處的時候,她的地位也是偏高的。
  • 妻子稱丈夫不體貼:喪偶式育兒正在我們家庭中上演
    但最近,餘豔對於這種生活模式很是反感,她覺得丈夫不體貼,同樣和丈夫一起晚上1點多收檔回家,丈夫第一時間不是讓自己去吃點東西,而是讓自己趕緊帶孩子去睡覺。甚至休息在家時,讓丈夫帶孩子去樓下玩一會,丈夫都不願意去,寧可在一邊看電視也不替孩子想想,長時間沒和爸爸媽媽一起玩耍,孩子容易缺乏安全感。
  • 熱播劇《安家》裡的「喪偶式」育兒:爺爺奶奶管就行嗎?要爸爸何用
    熱播劇《安家》裡的"喪偶式"育兒:爺爺奶奶管就完事了嗎?你家中招了嗎?這幾天,隨著《安家》這部劇的熱播,生活中的場景再現,讓不少寶媽們都感同身受。孩子有人帶,老公拼命掙錢養家,沒有太多花心思,作為妻子就該滿足嗎?孩子一出生,讓父母過來帶孩子就完事了嗎?
  • 不結婚先生娃花50萬生混血,媽媽們表示理解,無偶也比喪偶育兒強
    她忽然意識到,從此時開始,自己不僅僅是一個人,更要去承擔另一個生命的責任。沒有結婚,卻獨自生下了孩子,在商場上叱吒風雲的女強人,在被大家的非議和孕後的變化折磨下,有了抑鬱的症狀。但是,隨著女兒Doris的出生,看到這個因自己而來到這個世界上的小生命,葉海洋心中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對這個生命負責。
  • 「詐屍式育兒」,比喪偶式育兒更可怕!
    有位「中年婦女之友」的男性就對這種「詐屍式育兒」的爸爸們說出了心裡話:you can you up,no can no bb。如果沒空管孩子,切記不要指手畫腳,多添補點家用才是正道。」不添亂,不添堵,不添刺,就是我們對家庭作出的巨大貢獻。看看人家這覺悟,爸爸們真應該多學習學習。
  • 《我家小兩口》:「喪偶式婚姻」都是女人給自己挖的陷阱!
    本來,相處了這麼長的時間,兩個人應該在生活上達到了一定的共識,不曾想在《我們小兩口》這部綜藝中,卻看到了他們日常生活中的一地雞毛。從他們兩個人的相處模式中,我們可以窺見中國家庭「喪偶式育兒」的影子:爸爸啥都不管,媽媽全權包辦。
  • 我就是「喪偶式育兒」的那個爸爸(一位爸爸的自述)
    老婆總是抱怨我,「孩子又不是我一個人的,你怎麼不管,要累死我啊?BalaBala……」這個時候我知道我要做的就是一聲不吭地聽著,一旦開了口戰火直接會燒到自己身上。其實吧,我也不是不想管。「喪偶式育兒」的意思是,現在的女性養育孩子幾乎要獨自承擔所有的照顧責任,丈夫完全幫不上忙,跟喪偶似的。其實作為爸爸,我們也很無奈,不是不想幫忙,是真的幫不上忙。時間久了,作為父親的存在感會越來越低,除了掙錢養家,好像也沒什麼其他作用了。
  • 嚴屹寬杜若溪婚後生活驚呆網友:「喪偶式」婚姻太可怕了...
    明明家庭是兩個人,結果到頭來,真正面對這一切的,永遠是妻子。嚴屹寬的老婆杜若溪也是一名演員,因為要照顧寶寶暫時停止了工作,隨著寶寶逐步長大便想復出工作。嚴屹寬直接來了一句:「可孩子不能沒有你。」好像全然忘了,自己也是孩子的爸爸。
  • 「喪偶式」婚姻:女人永遠的痛
    當男人從家庭「憑空消失」,什麼都要女人來做,可不就是「守活寡」?這不就是「喪偶式」婚姻麼? 喪偶式育兒 幾年前,曾經有一個新聞事件。 遼寧省鐵嶺市,一位38歲的媽媽,獨自在家帶孩子。 一天,她正在和別人聊微信,聊著聊著,突然沒有了反應。 對方以為她有事離開,並沒有多想。
  • 寶寶晚上哭鬧不肯睡,寶媽把拖鞋甩進丈夫碗中,網友:喪偶式育兒
    這就是喪偶式婚姻,生孩子幹嘛?只是來受罪的。看著孩子和老婆遭罪,還在拍視頻,自己不幫忙帶娃還罵老婆帶不好,孩子又不是一個人的!分析網友們為這位寶媽打抱不平,既讓人感到溫暖,又有些可悲。近些年,喪偶式育兒走入了越來越多人的視野,與此相對應的是保姆式妻子、守寡式婚姻、當媽式擇偶。男性工作賺錢確實對家庭有貢獻,但照顧孩子並不是他們想像中的「輕鬆、在家享受」,付出的要多得多。但現實中絕大多數的情況是,家庭中男性作為丈夫和父親這兩個角色幾乎是隱形的。
  • 不丹王后這麼美,還要遭遇「喪偶式育兒」,不丹國王究竟有多帥?
    王妃這麼美,還要遭遇「喪偶式育兒」說起「不丹」這個國家,並不是一個發達的國家,所以它的存在感一直不高,但是它卻是世界上幸福指數最高的國家之一,據悉在06年的時候,全球發布的快樂國度排行榜中,不丹居然位列亞洲的第一名,世界排名第八位呢。並且,不丹還是外風景優美的世外桃源,許多愛旅遊的人都喜歡到此地遊玩。
  • 中國女人四不幸:當媽式擇偶、保姆式妻子、喪偶式育兒、守寡式婚姻
    想讓老公在育兒路上變成優秀的隊友,還得多給他鍛鍊的機會,多體驗體驗陪孩子的幸福感,據說優秀的男人是更優秀的女人教育出來的哦。 中國女人恐怕是全世界最勤勞、最能幹、最賢惠的女人,但也可能是全世界最悲催、最委屈、最無奈的女人。
  • 老婆喪偶式育兒,你還想讓她生二胎?做夢!
    去年初,妻子真的又懷上了,但是他們兩人長期分居兩地,經常因為家庭瑣事吵架。妻子覺得,如果生了二胎,自己要花在照顧孩子上的時間和精力會更多,而丈夫在外地工作又幫不上忙,於是,她沒有跟丈夫商量,去醫院把5個月大的孩子引產了!丈夫知道以後,暴跳如雷,居然以妻子擅自終止妊娠,侵犯他的生育權為由,起訴要求與妻子離婚,還要妻子賠他損失費。What?!
  • 「喪偶式育兒」是一種什麼感覺?3個媽媽說出了真心話
    「喪偶式育兒」、「隱形爸爸」這樣的名詞近些年層出不窮,家有「隱形爸爸」的媽媽們經歷「喪偶式育兒」是一種什麼感覺?聽聽這3位媽媽的真心話。依依媽媽,職場媽媽,女兒9個月女兒剛出生的時候,爸爸還是很關心我們娘倆的,還和我一起討論怎麼把女兒培養成材。
  • 媽媽猝死三天才被發覺:「喪偶式」婚姻是中國女人心中永遠的痛!
    經警方鑑定,媽媽死於心梗。據了解她一直有這方面的問題,常年吃藥……看完這條新聞,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媽媽一個人帶孩子可以累到猝死,這種累有誰能夠體會得到?孩子又哭又鬧,媽媽是沒有白天黑夜的,24小時都需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只能抽空睡點零碎覺,身體和心裡都很累很累。
  • 陳銘談親密關係真相:「喪偶式教育」有多可怕?
    這幾年「喪偶式婚姻」這個詞很流行,但你知道「喪偶式教育」嗎?
  • 被嘲喪偶式育兒的她,差點被孕傻毀掉了婚姻的下半場
    昨天半夜,她發我一個貼,講的是最近因一檔夫妻綜藝而被炮轟上熱搜的演員夫婦,原因是被群嘲喪偶式育兒,老公是上海的,老婆是瀋陽的。我哈哈哈哈哈尬笑了幾聲,翻出這對我並不熟悉的演員夫婦的#喪偶式育兒梗#來補課女主杜若溪呢,34歲,自稱是個過氣女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