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喪偶式婚姻」這個詞很流行,但你知道「喪偶式教育」嗎?
最近,奇葩說辯手陳銘一段關於「喪偶式教育」的短片引起熱議,戳中無數人。
點擊觀看短片
👇
陳銘說,自己去年有一段時間非常忙碌,不僅忙於講課和主持,《奇葩說》錄製也很密集。
這就導致了很長一段時間不在家,無法陪女兒,有一次他妻子直接說:現在的教育模式,就是「喪偶式教育」。
其實陳銘就是無數中國家長的縮影。
每天有多少家庭和他一樣,在上演「拿起工作陪不了你,放下工作養不起你」這扎心的一幕。
父母常年忙於工作,和孩子一個星期見一次,甚至一個月見兩三次。久而久之,孩子就變成了「留守兒童」。
短片中,陳銘以老師的身份和幾個寄宿學校的小朋友交流,傾聽了他們的真實想法。
當他問什麼時候最想爸爸媽媽的時候,其中一個小朋友的回答讓人印象深刻,他說:有點傷心的時候。
對這些孩子來說,現在就是最需要父母陪在身邊的時候。他們何嘗不想和其他小朋友一樣,在父母懷裡撒嬌,和父母分享喜怒哀樂。
可這些再平常不過的事,對他們來說都是一種奢侈。
還有一件很有意思的事,陳銘僅僅和孩子們相處了一天,就發現他們身上的無限可能性,而這些,他們的父母或許都沒有發現。
就像陳銘說的那樣:他只是孩子一天的老師,可父母是陪伴孩子一生的老師。
正處在成長期的孩子,對世界充滿好奇,對知識無比渴望,他們身上有很多潛力等待父母去挖掘,但後者往往因為陪伴的缺失而忽略。
所以陳銘也會反思,自己是不是也因為陪伴的時間太少,而錯過了女兒人生中很多風景。
在陪伴這件事上,除了人們最先想到的空間上的近距離外,陳銘也有自己更深刻的解讀,他將陪伴分為三個層面:
第一個層面:父母要對孩子進行人格教育。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言傳身教,以身作則。
第二個層面:父母要對孩子進行知識教育。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父母除了教導孩子各種知識,還要給予孩子們探索世界的方法和勇氣。
第三個層面:父母要對孩子進行創新教育。父母應該陪伴孩子用新的科技手段,去接觸未來,創造未來。
多少家長在外努力打拼,就是為了給孩子提供一個更好的成長環境,可往往也容易忽視一點——
在親子這段親密關係中,陪伴才是最重要的。
為人父母,最怕忙著給孩子規劃未來,而忽視了孩子的現在。要知道,成長只有一次,無法挽回。
身邊一位高管朋友,常常忙於工作和各種飯局應酬,一年下來陪孩子的次數寥寥無幾。
一開始他還沒覺得什麼,直到有一次看了父母給孩子拍的成長DV才發現,這些年錯過他太多東西。
孩子在運動會上取得好成績時,那張開心的笑臉,他沒有看到。孩子因為考試失利而傷心難過時,他也沒有陪在身邊安慰。
他說,「我現在想起孩子,印象最深刻的竟然還是他牙牙學語的時候。」
一位媽媽因為值班,沒辦法陪在孩子身邊。
3歲的孩子想媽媽了,就跑去媽媽的單位偷偷看她一眼。孩子說,「媽媽我不打擾你工作,我親親你就走。」
還記得之前那篇刷爆朋友圈的作文嗎?
9歲的小女孩,在作文裡「控訴」爸爸放自己鴿子。
最後那句「爸爸,你再不陪我,我就長大了!」多少父母看了眼角溼潤?
是心酸,更是無奈。
答應孩子去遊樂園,一次次因為工作脫不開身,最後不了了之。
說好睡前給孩子講故事,可剛拿起故事書,就收到工作郵件,處理完才發現,孩子早就進入了夢鄉。
成年人的世界裡,沒有容易二字,為人父母更沒有。每天周旋於工作和家庭之間,恨不得分身乏術。
在發現對孩子陪伴太少後,父母們也會想盡辦法彌補。他們會放下手中的工作,少赴一個飯局,多抽一點時間來陪孩子。
但你知道嗎?不止陪伴的數量,陪伴的質量也很重要。
最近看了陸毅的一段採訪,感觸頗深。
說到陸毅,他有兩個身份為人熟知,一個是演員,一個是父親。
本以為他也會因為工作忙碌而無法很好地顧及家庭,沒想到他能兼顧得很好。
陸毅說,他有時會帶貝兒去工作現場,讓她理解爸爸的工作,拉近父女倆的距離。
他也會參與到女兒的成長中。比如,有一次貝兒買了一把吉他,他也偷偷買了一把,學會後和女兒一起彈唱。
他說,「那種感覺跟作為一個觀眾去旁聽,是完全不一樣的。」
除了自己親自陪伴外,陸毅還會用科技去提高陪伴質量,悟空機器人就是他很好的小幫手。
有時候他出去拍戲,就會想是不是可以給孩子買一個小禮物,通過它和女兒交流。
悟空機器人可以讓他通過視頻監控,遠程給孩子講故事,建立日常情感連接。
當貝兒有一些問題,爸爸媽媽又不在身邊的時候,她也可以問悟空機器人,都會得到很好的解答。
一個小小的機器人,就精通英語翻譯、百科知識、唐詩宋詞等各種知識。
如今科技發展迅速,越來越多家長藉助科技手段,給孩子們提供更多樣更高質量的陪伴,悟空機器人就是一個很好的科技手段。
除了城市外,在很多教育資源有限的鄉村地區,悟空機器人也可以給孩子們很好的陪伴,幫老師傳播知識。
有感於留守兒童「陪伴缺失」的社會現象,村長李銳聯合阿里巴巴公益、微公益、星光公益聯盟、今日頭條、知乎和芒果V基金髮起「跟著村長去支教」的公益行動。
優必選悟空機器人響應村長號召,聯合村長發起萬人故事接力的活動。
通過H5接力朗讀故事,最終匯成萬人接力的有聲讀物,搭載在悟空機器人身上,送到山區留守兒童手中,讓孩子們也擁有世界不同的聲音陪伴。
現在起點擊閱讀原文,關注村長公益活動,和陳銘陸毅一起參與到接力朗讀故事中,跟著村長去支教,以AI相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