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假性親密關係」毀掉的中國式婚姻

2021-01-15 情感花生糖

最近,好友莉莉看了綜藝節目《幸福三重奏》後,對自己的婚姻狀況更加沒底了。

節目中,朗朗和妻子吉娜彼此欣賞,相互認可,將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另一半身上;

陳意涵夫婦嬉笑打鬧,在婚姻中找了一個玩伴,而且兩個人玩得不亦樂乎。

看完之後,她特別難過諮詢我,木棉姐姐:「婚後從一個被窩變成兩個被窩,一張床變成兩張床的婚姻算是室友關係嗎?」

我有些震驚,在旁人眼中,莉莉和丈夫關係融洽。隔三岔五在朋友圈秀恩愛,也沒聽說過兩人之間有什麼爭吵。

然而,莉莉卻說他們已經有一年沒有性生活了。

平時兩人之間沒有什麼交流,除了周末偶爾一起出去玩,更多時候,他們的關係像是合租的室友。

莉莉的這些話,讓我想到了心理諮詢師史秀雄的《假性親密關係》。

書中有個觀點讓我印象深刻:

中國夫妻最大的問題,就是不夠親密。

婚姻,不是一個人的獨角戲

朋友小麗跟丈夫很長一段時間感情都很不順,尤其在婚後。丈夫覺得她太獨立。

前些天,她出差回到深圳,已經是凌晨2點。但是她沒有告訴丈夫,而是自己拖著疲憊的身軀打車回家。

直到第二天早上丈夫才知道她回來了,那瞬間丈夫很生氣:

」為什麼你那麼晚回來,卻不告訴我?萬一出點什麼事該怎麼辦?「「我不想麻煩你。」

那一瞬間,丈夫覺得很心寒,感覺自己在婚姻中不被需要,摔門而去。

其實,在這段關係中,她從未對丈夫的過去,以及未來有什麼期待。總覺得只要過好當下就可以了。

她要求有自己的獨立空間,跟丈夫分房睡,甚至提出要求,沒事的話不要相互打擾,如果丈夫在以上要求中冒犯了她,她整個人便會抓狂。

可以說,在這段關係中,她的防備意識很強。

像小麗和丈夫的這種情況,便是典型的「假性親密關係」。

夫妻之間本該坦誠相待,彼此溝通。但是小麗很少願意袒露自己,也不善表達情緒,或者說她根本不信任對方。

雖然他們結婚了,可是生活卻是AA制,一人一半的房租,吃個飯都要轉帳。在丈夫看來,他們之間隔的很遠,沒有親密可言。

每當出現爭吵時,小麗都會要求丈夫別碰她,更不允許她走進自己規定的安全範圍內。

小麗的冷漠,消磨了丈夫對她最後一點期待。

「喪偶式婚姻」,讓他完全感受不到婚姻的意義。

這樣的夫妻,同處一室,卻過的連陌生人都不如。

小麗同樣對這段婚姻充滿怨氣。

她經常覺得丈夫冒犯她,過度的關心和陪伴讓她覺得沒有自由空間。

她不喜歡發朋友圈,丈夫卻背著她在她手機上發了兩個人的合照;

她喜歡獨立自由的關係,丈夫卻像個孩子一樣粘著她,讓她感覺快要窒息了。

兩個人在這段關係中,相互抱怨。卻沒有試圖去反省。於是,婚姻漸漸走到了死胡同裡。

婚姻教皇戈特曼說過:

理解和接納是一段婚姻的基礎。

而許多失敗的婚姻,源於既不理解對方,也不願接納對方。

那麼,我們該如何判斷自己是否處於「假性親密關係」中呢?

我做了一下這些歸納:

刻意迴避正面衝突;在一段感情中感受不到需要和被愛;不願跟伴侶袒露自我,封閉自我情緒;排斥與對方心理和生理上的接觸;不願意試著與對方溝通,甚至不能好好說話......

如果以上這些,你中了好幾條,那麼也許你正處於一段「假性親密關係」中。

親密關係,是由一些過程和行為來建立的。它不是你送花買鑽戒,發朋友圈秀恩愛,而是關乎兩個人溝通的深度,以及彼此的信任和理解。

表面上的貌合神離、其實最傷人於無形。

很多中國式夫妻,就是被「假性親密關係」毀掉的。

被高估的愛情,最終也終會輸給人性。

我們為什麼我們

無法擁有真正的親密?

任何一段高質量的親密關係,都有以下三個特徵:

開放和真誠,關心和體貼,安全感和信任。

然而,現實生活中,有人會習慣性的否定另一半。時常會有妻子對丈夫說:你真是太沒用了。丈夫也時常會對妻子說:你怎麼那麼煩人?

越是親近的人,我們便越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

比如上文提到的莉莉和丈夫,他們分房睡的很大一個原因就是因為不能好好說話,兩人總是惡語相向。

丈夫面臨失業的壓力,莉莉卻總是抱怨丈夫沒有用,自己當初看上他是一個錯誤。

丈夫的話同樣傷人,她覺得莉莉自從結婚之後,徹底變成了一個潑婦。

爭吵一旦開始,便停不下來。

比如,莉莉埋怨丈夫亂丟衣服褲子,丈夫埋怨她好幾天的碗筷也不知道洗一下。

莉莉喜歡看韓劇、情感劇,丈夫喜歡看推理、科幻劇本,他們彼此都覺得對方看的東西毫無營養可言。絲毫看不上對方的品味,但是他們從未坐下來,一起看完一部劇。

在親密關係中,語言本身是用來表達愛的,卻時常被用來相互攻擊。

很多情侶、夫妻在吵架時,吵到最後,早就已經搞不清為什麼而吵架,只是為了將自己的內心發洩完,逼對方認錯。

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也許會翻舊帳,我早就告訴你不要這樣,你非要這樣;也許還會用極端的字眼,你總是傷害我,不聽我的話;也許還會惡意傷害到彼此的家人,你跟你爸媽一個德行。

無疑,這樣的爭吵只會激起另一半的牴觸和反擊。

除了惡語相向之外,親子關係大於夫妻關係也會讓我們漸漸對婚姻產生倦怠,從而走向「假性親密關係」。

我的表姐和姐夫就有過這樣的過程。

他們結婚前就被人稱為模範夫妻,一起創業,年紀輕輕買房買車。但是自從有了孩子之後,他們的關係出現了裂痕。

婚前,他們一起登山、旅行、發展共同的興趣愛好。但是孩子出生之後,家庭的生活重心變了,他們一起進行的娛樂和交流越來越少。

姐夫工作越來越繁忙,有時候喝酒應酬回家很晚。為了不影響孩子的休息,表姐提出了分房睡。

這樣的現狀在生活中屢見不鮮,很多家庭伴隨的孩子的到來從一家三口變成了「2+1」。

很多女性,在婚後和孩子成為生命的共同體,他們變成了一個小團體,反而忽略了夫妻關係。

當親子關係大於夫妻關係時,也就意味著婚姻慢慢有了間隙,從而導致對婚姻和伴侶失望。

心理學大師卡爾·榮格說過:

一段美好的婚姻裡,一定是愛情和友情具備,雙方是愛人,也是朋友。

父親關係是每個家庭的基石。如果夫妻關係不夠緊密,家庭這座高樓就會搖搖欲墜。

以上這些,都會導致我們無法擁有真正的親密。而且,婚姻從來沒有正確答案,它只能由人去經營。

相愛容易,相處不易

英國玄學派詩人約翰·鄧恩有一句詩:

沒有誰能像一座孤島,在大海中獨踞,每個人都像是一塊小小的泥土,連接成整個陸地。

我想,親密關係也是如此。一段感情中相愛容易,相處不易。

那麼,什麼才是真正的親密呢?

我想,它意味著兩人之間相互坦誠,表達真實感受。也意味著,你們會因此暴露自己的缺陷和脆弱。

生活中,很多人都恐慌婚姻和愛情。頻繁爆出的「明星離婚、出軌」,讓人總是覺得自己不再相信愛情了。

很多人在相處過程中發生和自己預期不同的事情時,習慣將矛頭直接指向另一半,或歸結於自己找錯了人,彼此性格不合。

然而,哈佛大學《幸福課》中卻說:

比起尋找真命天子,培養一段美好而持久的感情更重要。

童話故事到最後,總是王子公主甜蜜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然而現實生活是,在一起之後,你們還需要努力去經營婚姻生活。

當婚姻變得不再那麼緊密,親密時,我們又能做點什麼呢?

婚姻不止柴米油鹽,還需要兩個人一起探索,學習。

朋友派派厭倦了一線城市的生活,去杭州莫幹山租了一處院子,改造成花園客棧。她丈夫不僅支持她的想法,還與她一起設計裝修風格。

他們一起去請教有經驗的人,學習如何做出自己滿意的客棧。

空閒之餘,兩人一起去學樂器。整個過程中,他們相互肯定,彼此支持。

因為他們知道當婚姻沒有新能量時,就會變得無聊。

當你們注入新能量時,情緒上也慢慢會變得親密起來。

情緒親密,指的是夫妻一同分享自己的真實情緒。

比如,在上班途中,你可以給妻子發信息:

今天的你真美;

利用吃飯時間兩人打個電話相互表達一下思念,講講工作上的安排;不管多晚下班回家,都給彼此一個擁抱和親吻。

當這些情緒表達充分時,兩個人的婚姻便會保持活力,關係就會變得更加緊固。

其實,每一段幸福的婚姻背後,都離不開兩個人對彼此的包容和忍耐,也離不開兩人的共同努力和成長。

婚姻沒有意義,婚姻本身就是意義。它需要你認清現實之後,仍然不放棄彼此,這樣你們才能攜手走過更長的路程。

每一段親密關係都來之不易,好的婚姻是一次又一次地愛上對方。

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成長中收穫真正的幸福和意義。

如果你覺得我說的有道理,還等什麼,馬上將這篇文章分享給你的另一半,讓對方知道你很愛他/她。

相關焦點

  • 假性親密關係
    真正的親密,其實是由另外的一些過程和行為來建立的。這些過程和行為,關乎兩個人關係的質量、溝通的深度,以及彼此的理解和信任……很多朋友並不懂得具體要怎麼做,所以只能觀察、模仿別人做的那些事情,也就是那些流程性的、儀式性的東西。那麼,該怎麼判斷自己是不是處於「假性親密關係」中呢?
  • 被「假性親密關係」拖垮的中國年輕人
    真正親密關係的達成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容易,即使兩人的關係是情侶或夫妻,依然可能生活在假性親密中。《假性親密關係》中說:任何一個從壓抑家庭氛圍裡掙扎著走出來的人,都會對親密關係裡的棘手問題異常敏感。他們的表現為逃避親密,情緒被長期壓抑,性格上焦慮且極度不自信。
  • 婚姻中的殘酷真相:假性親密關係,比出軌更可怕
    有人說,出過軌的婚姻,離又離不掉、過又過不好,實在讓人心累,其實,還有一種關係比這更累。 那就是假性親密關係。 假性親密關係,指的是只有親密關係的外殼,缺乏內在親密的核心。
  • 看似親密,卻不交心?「假性親密關係」正悄悄毀掉你們的感情
    看似親密,卻不交心,是現在很多夫妻的現狀現在很多夫妻關係中,明明沒有原則性矛盾,卻總有一人身心俱疲,感覺壓根走不到對方心裡去,這種「看似親密,卻不交心」的關係,心理學中有個專業的名詞解釋它:假性親密關係。
  • 假性親密關係:在關係中逃避真的親密感?
    它其實不僅僅指戀愛關係,也可以發生在朋友、家人或工作夥伴之間。但今天,我們先來討論親密關係中的「假性」狀態。本文還會談到另外一種病態共生關係,我們翻譯為依賴共生關係(Codependency),特此劇透。什麼是假性親密關係?
  • 關係 | 假性親密關係:在關係中逃避真的親密感?
    如果我們仔細觀察自己身邊的人,也許就是你的父母,甚至就是你自己,一定有那些看似親密,卻總是好像「差點兒什麼」的伴侶。我們今天要討論一種很有意思的狀態:在關係中逃避關係。這就是我們所說的Irrelationship,假性親密關係。它其實不僅僅指戀愛關係,也可以發生在朋友、家人或工作夥伴之間。但今天,我們先來討論親密關係中的「假性」狀態。
  • 婚姻中最可怕的不是婆媳關係,而是貌合神離的「假性親密關係」
    02分析從卷先生和真紀的婚姻裡,我們看到了一種貌合神離的親密——「假性親密關係」。假性親密關係是指,一種比較淺層的關係狀態,看似親密,實際不熟。而真正的親密關係是雙方有深層次的交流和互動,彼此相互坦誠、相互理解、相互接納。卷先生明明希望真紀繼續自己的理想,卻不敢明說,不敢坦白自己的心聲。
  • 假性親密關係:你們關係真的親密嗎 性知
    它其實不僅僅指戀愛關係,也可以發生在朋友、家人或工作夥伴之間。但今天,我們先來討論親密關係中的「假性」狀態。本文還會談到另外一種病態共生關係,我們翻譯為依賴共生關係(Codependency),特此劇透。什麼是假性親密關係?
  • 「婚姻如戲,全靠演技」。如何脫離假性親密關係的桎梏
    心理學家給了它一個更形象的名字:假性親密關係。「婚姻如戲,全靠演技」,你們的關係是否也進入了假性親密關係的桎梏?身處假性親密關係中的夫妻,並未用真實的自我面對伴侶。雙方只有兩種角色:表演者和觀眾。丈夫做丈夫應該做的事情,妻子盡到妻子的義務。一個唱歌,一個就跳舞;一個表演,一個就觀看。十足合拍,但不走心。如何擺脫假性親密關係?
  • 被「假性親密關係」榨乾的夫妻,最後都怎樣了?
    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被稱為「假性親密關係」。指的是,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連結,處於很淺層階段,然後又處於不作為的狀態。這也導致,兩個人的關係:看似親密,實際不熟。01五月天的《你不是真正的快樂》裡唱到:「我站在你的左側,卻像隔著銀河。」這句歌詞,詮釋出了愛情裡的「假性親密關係」。
  • 什麼是假性親密關係?
    假性親密關係發生在意識之外,在有效地幫助他們避免焦慮,親密,和情感投入的同時,也阻礙了他們之間令人滿足的關係的發展。假性親密關係不止出現在戀人之間,同時也可能出現在同事,朋友或者家人之間。簡而言之,假性親密關係雙方都認為去愛,去付出會讓人變得脆弱,去變得親密會把自己暴露在人群中,從而害怕因此受到傷害,而為了避免這種傷害,雙方建立了這種主動心理防禦系統。
  • 《假性親密關係》:如何撥開「假性」面紗,走進真實關係
    這其實就是一種「假性親密關係」,外表看上去是般配登對的兩口子,其實兩個人的內心早已千瘡百孔,想親近卻感覺陌生,想遠離卻沒有勇氣。不知道有多少夫妻正處於這種「雞肋」般的婚姻中,一年又一年周而復始,熬白了頭髮,蹉跎了歲月,卻不知道應該如何解決此刻的困境。
  • 在假性親密關係中毀掉真實感情:你以為很近,其實你們很遠
    只不過大家刻意迴避,處於假性親密關係的狀態。什麼是假性親密關係?百科:指很多人在情感裡的聯結處於很淺層的狀態,然後又處於不作為的狀態。在感情中,若想執意解決假性親密關係的狀態,往往很容易陷入一種誤區,這便是我們要講的另一種病態關係Codependency(依賴共生;拖累症)。在心理學上,很多人會把假性親密關係和拖累症放到一起來說,但又區別兩者。雖然沒錯,但我認為,兩者固然有區別,但其關係卻十分緊密。
  • 成年人交往潛規則:「看似親密,實則假性關係」
    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被稱之為「假性親密關係」。 指的是,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連結,處於很淺層的狀態,然後又處於不作為的狀態。 這也導致了兩個人在一起:看似親密,實則不熟。
  • 「假性親密關係」的五個潛在表現
    婚姻裡最怕的是什麼?婚內孤獨,也就是心理學中所說的「假性親密關係」,簡單來說,就是:看似親密,實則不熟。這種情況,並非是彼此不愛了,而是缺乏愛與被愛的能力,不懂如何去表達和展示愛。不同於出軌的直截了當,它更像是一種慢性病,在不知不覺中,慢慢腐蝕彼此之間的感情,最後還可能會錯失愛的人。
  • 離又離不掉、處又處不好,假性親密關係是什麼?
    這就是假性親密關係給人帶來的不適,這種關係的心累之處在於,很多人不知道關係到底「假」在哪裡,只覺得不對勁。朋友小瑩已經結婚五年,生活對她來說無驚無險,房子、車子、孩子都按部就班的有了。每天下班回家做飯,忙活孩子,家務做完也到晚上十點了,老公經常出差,無暇顧及她和孩子,只能偶爾買些禮物給她們。小瑩看老公這麼忙,也沒說什麼,總覺得應該支持他,給他一個好的環境拼搏。
  • 假性親密關係:看看你們是真愛嗎?
    這樣的假性親密關係,最後都難逃分手,因為兩人從沒真正在一起過!什麼是假性親密關係在心理學上,假性親密關係是指很多人在情感裡的連結處於很淺層的狀態,並且不作為。許伯常用這樣「被動攻擊」的方式對待劉淑芬,把對方變成這世上最糟糕的人,這就是假性親密關係。
  • 假性親密關係,是隱藏在感情中,最厲害的殺手
    在《假性親密關係》一書當中,有這樣的幾句話。「戀人之所以獨一無二,就是因為他可以在所有人,都對你擺事實講道理的時候,讓你感到,他的情感是他最為關注的、最願意呵護的部分。」什麼叫做假性親密關係?《都市快報》採訪了100對的離婚夫婦,而這些人分別傾訴了自己五花八門的離婚理由:「我不舒服,只會叫我多喝熱水,那我還不如嫁個暖水瓶!」
  • 教會你如何建立正確的親密關係,讀《假性親密關係》有感
    #每周讀懂一本書#曉曉 2020年第7本《假性親密關係》,全書208頁,用時2.5小時。 作者:史秀雄,心理諮詢師,多倫多大學社會工作碩士,師從知名社工和心理學教授曾家達。
  • 你是否也陷入了假性親密關係中?
    親密關係應當是能夠讓兩個共同成長的關係,如果一段關係連最基本的安全感都無法帶來,看似親近,卻又貌合神離,那麼並非是正常的。在《假性親密關係》這本書中,就將這種情況稱之為假性親密關係。假性親密關係不是嚴肅的心理學術語,它描述了一種生活中常見的情況。兩個人生活似乎是緊密的關聯在一起,甚至於日常活動都圍繞著對方,並且住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