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親密,卻不交心?「假性親密關係」正悄悄毀掉你們的感情

2020-12-21 療心師艾瑞兒

好友玉子跟老公戀愛了三年,結婚一年,兩個人平時看著似形影不離,朋友圈個個都覺得:這就是模範夫妻啊!

然而玉子私下卻經常抱怨:總覺得兩個人之間隔著一堵牆,走不進對方的內心。

「比如一起吃飯的時候,我想跟他聊聊學區房的問題,他卻裝沒聽見,吃過飯我生悶氣,他就過來哄我兩句,這個話題就沒再討論過。」

「這些年,看似我們沒吵過架,也沒有矛盾和衝突,然而實際上,這真的是夫妻該有的樣子嗎?」

看似親密,卻不交心,是現在很多夫妻的現狀

現在很多夫妻關係中,明明沒有原則性矛盾,卻總有一人身心俱疲,感覺壓根走不到對方心裡去,這種「看似親密,卻不交心」的關係,心理學中有個專業的名詞解釋它:

假性親密關係。

「假性親密關係」是如何慢慢形成的?

說白了有兩種可能性:

第一種,是其中一方有了二心,或者原本就不夠愛,所以從來沒有把對方真正當做家人,當做可以信任的人,去對待。

你之於他而言,或許只是「孩子的媽媽」,「媳婦這個代號」而已。

第二種,是兩個人確實是相愛的,然而這個「相愛」,停留在一個比較淺的層級上,彼此都還保留著戀愛最初的樣子。

這時候你們只想極力呈現給對方好的一面,而刻意避免露出真實卻不那麼完美的一面。

自然就想要迴避一切衝突,也不想去深入討論各種人生觀、價值觀的問題。

正如玉子,嘗試著跟老公討論學區房的問題,老公沒有搭腔,玉子也就不敢再繼續問下去了,只能自己生悶氣。

因為害怕引起衝突,所以最終選擇迴避,也不敢再反覆提起。所以相處過程中,許多問題,最後都這樣「不了了之」了,你不問,我也不說,看似親密,實則卻疏遠的可以。

在一段優質的關係裡,無論是價值觀也好,婚姻觀也罷,各種金錢、情感需求、甚至特殊癖好,內心的小小陰暗面......都是可以拿出來交流的。

不敢去說去提,只是害怕對方不能接受這樣一個「真實的我」,害怕引起衝突,所以往往寧願找個不相干的朋友,或者找情感諮詢師去傾訴,也不願意直接跟另一半去討論。

「假性親密關係」,看似恩愛,實則卻一擊即破。

用虛假的完美去相處,得來的只能是「虛假的和諧」

我遇到過另一個案例,兩個人也是結婚多年,看似恩愛,直到男方在外面有了其他的情人,妻子發現後,驚訝無比。

看到他們的聊天記錄,更是觸目驚心。

在她面前溫文爾雅,文質彬彬,從來都是老實木訥,內斂低調的丈夫,在情人的面前卻是風趣幽默,插科打諢,sao話連篇。

事實上,妻子的學歷很高,家境也非常好,男方一度覺得自己是配不上老婆的,所以為了博取她的好感,男人一直把自己隱藏的很好,沒敢展露自己的本性,和內心真實的「陰暗面」。

就這樣用虛假的完美去和另一半過日子,得到了別人眼中「虛假的和諧」。

然而虛假的東西,越堅持下去,只會越心累,心裡積累了越來越多的負能量。

最終遇到一個可以讓自己卸下偽裝,敞開心扉去交流的異性,簡直感覺自己遇到了真愛,可以為了真愛不顧一切。

如果你不用真實的面貌和對方相處,不走心的去交流,你又怎麼知道對方就無法接受呢?

從「假面夫妻」,到真正交心,先從這兩步做起

察覺到了感情中的不對勁,對不交心的關係已經精疲力盡,想從「假面夫妻」變成真正交心的伴侶,你要做的,首先就是「敢於暴露真實的自己」。

每個人都是不完美的,有可愛的部分,當然也有不那麼光鮮的一面。

如果你連「自我接納」都做不到,不敢展示真實的自己,自己都不夠喜愛自己,又憑什麼想要別人真的喜歡上你呢?

改變假性親密關係,第一步,或許就是從「自我接納」做起,堅定自己是個可愛的,值得被愛的人,不用刻意隱藏,更不用精心偽裝。

其次,在接納自己的同時,也要學會接納對方的不完美。

除了一些原則性的問題之外,實在沒有必要執著的去改變對方,非得把對方變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選擇,是一門取捨的藝術。選擇了一個人的同時,就該懂得取捨,才是大智慧。

當然,如果在了解之後,發現彼此確實是三觀不合,無法深入交流,更無法融入到一起生活,那也不必強求,也不用覺得可惜,或許這就是所謂的有緣無份而已。

回到開頭的玉子,「假性親密關係」的造成,看似是老公的問題,實則是兩個人的共同問題。

學區房的聊天失敗了,其實也不必輕易就給老公下個「不想溝通」的定論,或許他當時只是在思考其他問題,沒有注意。

或許他只是覺得現在還沒到討論這個問題的時候,所以沒當回事。

玉子完全可以在想問的時候,大大方方的再問一次,再問一次又何妨?有什麼好丟人的呢?

即便他回答:這個問題還早,有了孩子再說。或者暫時還不想討論這個問題,那又如何?

人與人的交往,總是一步步試探而來的,從見面到交心,再到價值觀的碰撞,有些人的關係最終也只能停留在表面,有些人卻可以更深一步,有些人就能相伴一生。

從相戀,到相知,再到相守,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婚姻裡並沒有什麼一勞永逸,需要的是兩個人長久經營,缺一不可。

你遇到過這種「假性親密關係」嗎?歡迎留言一起討論吧~

關注我,每日分享情感、心理乾貨,陪你一起認識自己,看懂世界~

相關焦點

  • 被「假性親密關係」毀掉的中國式婚姻
    莉莉的這些話,讓我想到了心理諮詢師史秀雄的《假性親密關係》。書中有個觀點讓我印象深刻:中國夫妻最大的問題,就是不夠親密。婚姻,不是一個人的獨角戲朋友小麗跟丈夫很長一段時間感情都很不順,尤其在婚後。丈夫覺得她太獨立。前些天,她出差回到深圳,已經是凌晨2點。但是她沒有告訴丈夫,而是自己拖著疲憊的身軀打車回家。
  • 假性親密關係:你們關係真的親密嗎 性知
    如果我們仔細觀察自己身邊的人,也許就是你的父母,甚至就是你自己,一定有那些看似親密,卻總是好像「差點兒什麼」的伴侶。我們今天要討論一種很有意思的狀態:在關係中逃避關係(hiding from relationship in relationship)。這就是我們所說的Irrelationship,假性親密關係。
  • 在假性親密關係中毀掉真實感情:你以為很近,其實你們很遠
    只不過大家刻意迴避,處於假性親密關係的狀態。什麼是假性親密關係?百科:指很多人在情感裡的聯結處於很淺層的狀態,然後又處於不作為的狀態。假性親密關係也同樣如此。感情中的主動方在極力解決假性親密關係的狀態中,往往會把過多的精力放在另一半身上,強加給另一半本不需要的關懷,甚至忽略自己。
  • 假性親密關係,是隱藏在感情中,最厲害的殺手
    在《假性親密關係》一書當中,有這樣的幾句話。「戀人之所以獨一無二,就是因為他可以在所有人,都對你擺事實講道理的時候,讓你感到,他的情感是他最為關注的、最願意呵護的部分。」什麼叫做假性親密關係?《都市快報》採訪了100對的離婚夫婦,而這些人分別傾訴了自己五花八門的離婚理由:「我不舒服,只會叫我多喝熱水,那我還不如嫁個暖水瓶!」
  • 成年人交往潛規則:「看似親密,實則假性關係」
    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被稱之為「假性親密關係」。 指的是,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連結,處於很淺層的狀態,然後又處於不作為的狀態。 這也導致了兩個人在一起:看似親密,實則不熟。
  • 假性親密關係
    史秀雄在《假性親密關係》中說:周末的燭光晚餐、羞澀的牽手和初吻,情人節的玫瑰花,雪白的婚紗盛大的婚禮……這是社會對親密關係的描述,大家都會做這些事情,但並不是經歷了這些過程,兩個人的感情就會變得親密和幸福了
  • 假性親密關係:在關係中逃避真的親密感?
    如果我們仔細觀察自己身邊的人,也許就是你的父母,甚至就是你自己,一定有那些看似親密,卻總是好像「差點兒什麼」的伴侶。我們今天要討論一種很有意思的狀態:在關係中逃避關係(hiding from relationship in relationship)。這就是我們所說的Irrelationship,假性親密關係。
  • 假性親密關係:看看你們是真愛嗎?
    什麼是假性親密關係在心理學上,假性親密關係是指很多人在情感裡的連結處於很淺層的狀態,並且不作為。忍受不住這樣的日子,師母開始吵鬧,拳腳相對,他依舊不還手。許伯常用這樣「被動攻擊」的方式對待劉淑芬,把對方變成這世上最糟糕的人,這就是假性親密關係。
  • 關係 | 假性親密關係:在關係中逃避真的親密感?
    如果我們仔細觀察自己身邊的人,也許就是你的父母,甚至就是你自己,一定有那些看似親密,卻總是好像「差點兒什麼」的伴侶。我們今天要討論一種很有意思的狀態:在關係中逃避關係。這就是我們所說的Irrelationship,假性親密關係。它其實不僅僅指戀愛關係,也可以發生在朋友、家人或工作夥伴之間。但今天,我們先來討論親密關係中的「假性」狀態。
  • 分手是因為你們一直是假性親密關係
    沒有一段分手是真的毫無徵兆,只是很多人在感情中不知道對方的想法,後知後覺罷了。我問:你了解對方到什麼程度了呢?或者對方了解你嗎?她說:「我們談了八個多月了,彼此都很了解。」我:「你了解對方的需求嗎?你們是否無話不談?」她:「了解一點吧……沒有……」我:「你們是世界上最了解彼此的人嗎?」她:「不是。」
  • 怎樣的才是假性親密關係呢?
    其實,兩人都是一樣被束縛著,不存在任何既定程序外的激情與欲望。但是,這種看似一切都在掌控中的關係並非看上去那麼「安全」。假性親密關係事實上是不健康的,在這種關係中的人,可能會習慣於壓抑自己的情緒、讓自己的自我認知被規則所限制、害怕展示真正的自己,因而無法和他人建立真正接納和理解的深度關係。
  • 你們的感情有多虛偽?在關係中逃避的假性親密關係
    對於這種狀況,有一個專屬名詞——假性親密關係。 假性親密關係,並不是真正的親密關係,而是指伴侶雙方默認的一種狀態:利用形式上的在一起,來迴避真正的在一起。它是雙方不自覺地精心構建起來的「聯結」,是伴侶雙方的共謀。
  • 什麼是假性親密關係?
    假性親密關係不止出現在戀人之間,同時也可能出現在同事,朋友或者家人之間。簡而言之,假性親密關係雙方都認為去愛,去付出會讓人變得脆弱,去變得親密會把自己暴露在人群中,從而害怕因此受到傷害,而為了避免這種傷害,雙方建立了這種主動心理防禦系統。
  • 假性親密關係:你們分手,可能是因為沒有真正在一起過
    什麼是假性親密關係其實假性親密關係(irrelationship)對很多人來說都不陌生。簡單來說,就是在一段本該親密的關係之中,我們為了不打破關係的穩定,避免衝突所帶來的負面影響,迎合對方,隱藏自我,並將彼此的親密度保持在一臂距離,成為「最熟悉的陌生人」。這種「貌合神離」的關係就被稱為假性親密關係。
  • 假性親密關係丨你們或許從來沒有真正在一起過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經歷過這種階段,一切歲月靜好,你的關係平靜又穩定,但是你始終感覺不對勁,但是又說不出哪裡有問題。如果有,你也許正在經歷著假性親密關係。最熟悉的陌生人怎麼理解假性親密關係?是指很多人在情感裡的連結處於很淺層,同時又不作為的狀態。直白點說,你們是最熟悉的陌生人,並且你們滿足於這種狀態,不希望改變。他的確是我的老公呀。
  • 被「假性親密關係」拖垮的中國年輕人
    史秀雄在《假性親密關係》中說:周末的燭光晚餐、羞澀的牽手和初吻,情人節的玫瑰花,雪白的婚紗盛大的婚禮……這是社會對親密關係的描述,大家都會做這些事情,但並不是經歷了這些過程,兩個人的感情就會變得親密和幸福了
  • 你們也許是「假性親密關係」!
    仿佛自己和伴侶或者差了一點什麼,這種感覺是你在看到別人之間的親密狀態之後,才會萌生出來的一種感受,「原來也可以」這樣,你羨慕他人,從來不知道一段親密的關係還可以如此地親密,在羨慕完別人之後你回想下自己和伴侶或者親人之間的關係,好像差了一點什麼,其實這叫「假性親密關係」。什麼叫「假性親密關係」?什麼叫「假性親密關係」?
  • 你是否也陷入了假性親密關係中?
    親密關係應當是能夠讓兩個共同成長的關係,如果一段關係連最基本的安全感都無法帶來,看似親近,卻又貌合神離,那麼並非是正常的。在《假性親密關係》這本書中,就將這種情況稱之為假性親密關係。假性親密關係不是嚴肅的心理學術語,它描述了一種生活中常見的情況。兩個人生活似乎是緊密的關聯在一起,甚至於日常活動都圍繞著對方,並且住在一起。
  • 假性親密關係:你們根本不是真正的情侶,只不過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知道你們有沒有過一種感覺:明明談著戀愛,卻過得好像單身;明明結了婚、有了家庭,卻沒有感受到身處婚姻的幸福感。對於這種狀況,有一個專屬名詞——假性親密關係。對於這個詞的解釋是:伴侶雙方利用形式在一起,雖然形式上是親密的,但實際上卻是在迴避真正的親密。所以假性親密關係,並不是真正的親密關係,而是雙方默認的一種相處狀態和關係。明明身處一段親密關係裡,但是卻只是名義上的親密,並沒有任何實際。
  • 被「假性親密關係」榨乾的夫妻,最後都怎樣了?
    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被稱為「假性親密關係」。指的是,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連結,處於很淺層階段,然後又處於不作為的狀態。這也導致,兩個人的關係:看似親密,實際不熟。01五月天的《你不是真正的快樂》裡唱到:「我站在你的左側,卻像隔著銀河。」這句歌詞,詮釋出了愛情裡的「假性親密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