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友玉子跟老公戀愛了三年,結婚一年,兩個人平時看著似形影不離,朋友圈個個都覺得:這就是模範夫妻啊!
然而玉子私下卻經常抱怨:總覺得兩個人之間隔著一堵牆,走不進對方的內心。
「比如一起吃飯的時候,我想跟他聊聊學區房的問題,他卻裝沒聽見,吃過飯我生悶氣,他就過來哄我兩句,這個話題就沒再討論過。」
「這些年,看似我們沒吵過架,也沒有矛盾和衝突,然而實際上,這真的是夫妻該有的樣子嗎?」
看似親密,卻不交心,是現在很多夫妻的現狀
現在很多夫妻關係中,明明沒有原則性矛盾,卻總有一人身心俱疲,感覺壓根走不到對方心裡去,這種「看似親密,卻不交心」的關係,心理學中有個專業的名詞解釋它:
假性親密關係。
「假性親密關係」是如何慢慢形成的?
說白了有兩種可能性:
第一種,是其中一方有了二心,或者原本就不夠愛,所以從來沒有把對方真正當做家人,當做可以信任的人,去對待。
你之於他而言,或許只是「孩子的媽媽」,「媳婦這個代號」而已。
第二種,是兩個人確實是相愛的,然而這個「相愛」,停留在一個比較淺的層級上,彼此都還保留著戀愛最初的樣子。
這時候你們只想極力呈現給對方好的一面,而刻意避免露出真實卻不那麼完美的一面。
自然就想要迴避一切衝突,也不想去深入討論各種人生觀、價值觀的問題。
正如玉子,嘗試著跟老公討論學區房的問題,老公沒有搭腔,玉子也就不敢再繼續問下去了,只能自己生悶氣。
因為害怕引起衝突,所以最終選擇迴避,也不敢再反覆提起。所以相處過程中,許多問題,最後都這樣「不了了之」了,你不問,我也不說,看似親密,實則卻疏遠的可以。
在一段優質的關係裡,無論是價值觀也好,婚姻觀也罷,各種金錢、情感需求、甚至特殊癖好,內心的小小陰暗面......都是可以拿出來交流的。
不敢去說去提,只是害怕對方不能接受這樣一個「真實的我」,害怕引起衝突,所以往往寧願找個不相干的朋友,或者找情感諮詢師去傾訴,也不願意直接跟另一半去討論。
「假性親密關係」,看似恩愛,實則卻一擊即破。
用虛假的完美去相處,得來的只能是「虛假的和諧」
我遇到過另一個案例,兩個人也是結婚多年,看似恩愛,直到男方在外面有了其他的情人,妻子發現後,驚訝無比。
看到他們的聊天記錄,更是觸目驚心。
在她面前溫文爾雅,文質彬彬,從來都是老實木訥,內斂低調的丈夫,在情人的面前卻是風趣幽默,插科打諢,sao話連篇。
事實上,妻子的學歷很高,家境也非常好,男方一度覺得自己是配不上老婆的,所以為了博取她的好感,男人一直把自己隱藏的很好,沒敢展露自己的本性,和內心真實的「陰暗面」。
就這樣用虛假的完美去和另一半過日子,得到了別人眼中「虛假的和諧」。
然而虛假的東西,越堅持下去,只會越心累,心裡積累了越來越多的負能量。
最終遇到一個可以讓自己卸下偽裝,敞開心扉去交流的異性,簡直感覺自己遇到了真愛,可以為了真愛不顧一切。
如果你不用真實的面貌和對方相處,不走心的去交流,你又怎麼知道對方就無法接受呢?
從「假面夫妻」,到真正交心,先從這兩步做起
察覺到了感情中的不對勁,對不交心的關係已經精疲力盡,想從「假面夫妻」變成真正交心的伴侶,你要做的,首先就是「敢於暴露真實的自己」。
每個人都是不完美的,有可愛的部分,當然也有不那麼光鮮的一面。
如果你連「自我接納」都做不到,不敢展示真實的自己,自己都不夠喜愛自己,又憑什麼想要別人真的喜歡上你呢?
改變假性親密關係,第一步,或許就是從「自我接納」做起,堅定自己是個可愛的,值得被愛的人,不用刻意隱藏,更不用精心偽裝。
其次,在接納自己的同時,也要學會接納對方的不完美。
除了一些原則性的問題之外,實在沒有必要執著的去改變對方,非得把對方變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選擇,是一門取捨的藝術。選擇了一個人的同時,就該懂得取捨,才是大智慧。
當然,如果在了解之後,發現彼此確實是三觀不合,無法深入交流,更無法融入到一起生活,那也不必強求,也不用覺得可惜,或許這就是所謂的有緣無份而已。
回到開頭的玉子,「假性親密關係」的造成,看似是老公的問題,實則是兩個人的共同問題。
學區房的聊天失敗了,其實也不必輕易就給老公下個「不想溝通」的定論,或許他當時只是在思考其他問題,沒有注意。
或許他只是覺得現在還沒到討論這個問題的時候,所以沒當回事。
玉子完全可以在想問的時候,大大方方的再問一次,再問一次又何妨?有什麼好丟人的呢?
即便他回答:這個問題還早,有了孩子再說。或者暫時還不想討論這個問題,那又如何?
人與人的交往,總是一步步試探而來的,從見面到交心,再到價值觀的碰撞,有些人的關係最終也只能停留在表面,有些人卻可以更深一步,有些人就能相伴一生。
從相戀,到相知,再到相守,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婚姻裡並沒有什麼一勞永逸,需要的是兩個人長久經營,缺一不可。
你遇到過這種「假性親密關係」嗎?歡迎留言一起討論吧~
關注我,每日分享情感、心理乾貨,陪你一起認識自己,看懂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