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假性親密關係」拖垮的中國年輕人

2021-02-17 華夏思源

真正親密關係的達成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容易,即使兩人的關係是情侶或夫妻,依然可能生活在假性親密中。

知乎上有個熱門問題叫做:現在的年輕人為什麼那麼容易離婚?

答案五花八門:

老公和我沒有共同語言,像兩個陌生人;

我想睡覺了,他卻還在打遊戲;

生了孩子之後,他把奶粉錢送給了女主播;

他買房,卻沒有寫我的名字;

啪啪啪時,很乾澀……

我們都嚮往「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為什麼自己的婚戀關係卻說斷就斷?

作者| 書單君

來源:書單君

什麼是「假性親密關係」?

我的朋友小艾戀愛後和男友住在了一起。

在旁人眼中,他們是一對很合適的情侶,有事沒事朋友圈秀個恩愛,隔三差五看場話劇,高級餐廳吃個燭光晚餐也是常有的事。

但是,小艾卻說,他們其實是分房睡覺的,連啪啪啪都像是例行公事。

平時,兩個人工作已經很累了。下班回到家中,幾乎沒有什麼交流。除了一起出去玩,更多時候,他們的關係像是合租的室友。

倆人一起去了好些地方旅行,但是戀愛至今,男友連小艾老家到底在哪裡都不知道。當男友想要多了解她一些,問及過去的事情時,小艾也總是三言兩語打發。

她從來沒有對男友的過去,以及未來有什麼期待。總說,珍惜當下在一起的日子就好。

平時,他們分房睡。當男友走進她的自由空間內,她整個人便會抓狂。不僅要求他出去,還會把門給反鎖起來。

小艾對男友有很強的防備心理。

像小艾和男友的這種情況,就屬於是「假性親密關係」。

他們是情侶,可小艾從來不願袒露自己,也不善於表達情緒,甚至沒有真正地信任對方。

雖然每天朝夕相處,卻貌合神離。把日子從一個人的孤單,過成了兩個人的孤單。

史秀雄在《假性親密關係》中說:

周末的燭光晚餐、羞澀的牽手和初吻,情人節的玫瑰花,雪白的婚紗盛大的婚禮……這是社會對親密關係的描述,大家都會做這些事情,但並不是經歷了這些過程,兩個人的感情就會變得親密和幸福了。

真正的親密,其實是由另外的一些過程和行為來建立的。這些過程和行為,關乎兩個人關係的質量、溝通的深度,以及彼此的理解和信任……很多朋友並不懂得具體要怎麼做,所以只能觀察、模仿別人做的那些事情,也就是那些流程性的、儀式性的東西。

那麼,該怎麼判斷自己是不是處於「假性親密關係」中呢?我試著舉一些特徵:

1. 看到對方的缺點,卻從不指出

2. 刻意迴避正面衝突

3. 啪啪啪像例行公事,也很少或沒有溝通過彼此對性的偏好與感受

4. 在一段感情中感受不到快樂和被愛

5. 懶得和對方說話,更不願分享自己的快樂悲傷

6. 不想主動了解對方更多,也不願對方來了解自己

7. 很難跟伴侶袒露自我,不會表達情緒和感受,像有一堵牆隔在兩人中間

如果你發現自己中了好幾條,可要注意了,你也許正處於一段「假性親密關係」中。

那麼,為什麼我們會遇到這樣的關係,究竟是自己運氣不好,還是另有原因?

為什麼你會處於「假性親密關係」中?

史秀雄歸納了我們可能遇到假性親密關係的原因,比如:

我們並不真正了解自己;

我們和伴侶沒有彼此了解;

情感障礙,也就是「愛無能」;

原生家庭對成長和性格的影響。

我選其中的兩點和大家分享。

其中一點是原生家庭的影響。

我的同學安然在結婚1年後離婚了,原因是:丈夫(現在是前夫了)畏懼婚姻,婚後家暴。

兩人談過3年戀愛,她對這段感情看得很重,也以為自己是可以改變這個男人的好妻子。沒想到結婚之後,很多問題浮出水面,讓他們的關係變得很緊張。

安然前夫的父母吵了30年,父親喝醉酒後就打母親,有時候連著他一起打。甚至在他們結婚之後,公公婆婆當著她的面,兩個人用啤酒瓶互砸,直到打出血來才罷手。

每當這個時候,前夫便會全身抽搐,特別想抓狂。

與安然在一起時,他表現得特別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在生活中對她疑神疑鬼,翻看她的微信和手機通訊錄,出現爭執時,甚至會對她家暴。

因為父母互相折磨的婚姻,他在這段關係中也很畏懼。

結婚前,安然不知道原生家庭對他造成了那麼大的影響,如果她能在婚前把這些都當作問題,溝通了解前夫的成長經歷和過往,兩人有充分準備後再結婚,也許他們的關係會是另一種結局。

《假性親密關係》中說:

任何一個從壓抑家庭氛圍裡掙扎著走出來的人,都會對親密關係裡的棘手問題異常敏感。他們的表現為逃避親密,情緒被長期壓抑,性格上焦慮且極度不自信。

沒有人的原生家庭是完美的。但書單君更想提醒你的是,一個具有獨立人格的成年人,會懂得通過學習和思考來完善自己的認知,在高質量的友情和愛情中獲得成長。

讓我們可能遭遇假性親密的另一種原因,是我們不夠了解自己。

人們往往認為了解自己勝過了解他人,其實未必。因為人的意識像手電筒一樣,照到哪裡我們才會注意到哪裡。而人的內心之複雜,就像一個漆黑的房間,我們無法照亮每一個角落。

一個人如果不了解自己在親密關係中想要什麼,不想要什麼,就會處於一個很被動的狀態。

史秀雄就接待過這樣一位來訪者,她生活中幾乎所有選擇都是為了取悅父母,結婚之後,這種取悅的習慣也轉移到了對待伴侶上面。

然而,一味的取悅討好,並沒能給她帶來幸福的婚姻,與伴侶的關係反倒越來越差。

其實,她也意識到了自己一直在取悅的問題,但因為取悅總是能夠換來他人的一點點認可,所以她不停地持續著這個低效的模式。

《假性親密關係》中提出了一個問題:如果大家喜歡你裝出來的樣子,你是要繼續裝下去還是做回你自己?

當一個人把注意力都放在別人身上,勢必會忽略自己的需求。可是如果不知道自己在一段關係裡想得到什麼,自然很難得到真正的親密。

那麼,我們怎麼才能走出假性親密關係呢?

如何讓自己擁有真正的親密關係?

真正的親密是什麼狀態?

它意味著此時此刻的彼此坦誠,表達自己的感受,也關注對方的感受。你們會逐漸敞開心扉,直到無話不談。

它意味著危險,因為你們會彼此暴露自己的脆弱和缺點。

但同時,你們也知道,關係重於一切,所以無論發生什麼事情,親密和愛都在第一位,矛盾是我們一起要面對的挑戰,而不是一方藉機證明自己、打壓對方的機會。

真正的親密,可以讓人得到成長,收穫幸福。

如何走向真正的親密關係,書單君和你分享《假性親密關係》中的幾點建議。

還記得電影《老友記》中的錢德勒和莫妮卡嗎?他們在婚前,婚後都是彼此最信任的朋友。

當莫妮卡因為職場關係而苦惱,說「我的上司不喜歡我」時,錢德勒像朋友一樣安慰她「怪了,我的上司也不喜歡我」。

當錢德勒說了一個冷笑話,全場無反應時,莫妮卡安慰他說「我有笑啊」。

她永遠都支持他。哪怕他中年後,想換職業,一切從零開始,她也會說:「我希望你能做你真正喜歡的工作,而不是什麼難懂的計算機。」

世界很大,遇到一個彼此信任的愛人很重要,因為他/她真的懂你的內心。

電視劇《知否》中,顧廷燁和明蘭攜手走到了終點。婚前,顧廷燁對明蘭的一切都了如指掌,他知道明蘭喜歡吃什麼,愛看什麼書。

他懂得明蘭是一個有智慧的女人,不該在閨帷之中鬥爭,所以給了她一片更廣闊的天地。

當顧廷燁說自己有個外室,還有流落在外沒有找到的兒子,希望明蘭能原諒他時,明蘭說「我都想做你的孩子,你對待孩子那麼好。」

當明蘭被王氏欺負時,顧廷燁跑死兩匹馬,第一時間趕回來保護她,明蘭說他傻,他卻說「我要護著你」。

顧廷燁在汴京口碑很差,得勢之後繼母萬般陷害他入獄。明蘭卻在宮外為他擊鼓鳴冤。

愛一個人就要愛他本來的面目,而不是要求他成為我希望的樣子。

讀者秀秀的婚姻關係曾經岌岌可危。

丈夫甚至對她說「咱們分房睡,沒有事情彼此互不打擾」。

但儘管如此,秀秀還是想努力補救他們之間的糟糕關係。

在了解到丈夫與她結婚的重要原因,是因為欣賞她的獨立勇敢後,秀秀改變了賢妻良母的風格,開始專注於自己的事業,和丈夫一起共同成長。

丈夫看到秀秀像變了一個人似的,心裡很高興,只是礙於面子不好意思回房睡。秀秀說:「天氣冷了,你要回房間睡嗎?」

丈夫連忙回答:「今天情人節,我去買束花。」

慢慢地,他們的婚姻又活了過來。

兩個人在一起,需要一點共情,最重要的是要善於發現,了解對方的需求是什麼。

史秀雄說:愛是一門科學,也是一種力量。

愛情不是兩個殘缺的人拼在一起湊合,而是兩個完整的人在一起慶祝。

作家畢淑敏曾說過:我們每個人,都背負著自己的世界觀,走向另外一個人。

《假性親密關係》中說:

我們每個人都帶著疑惑、不確定和不安走入一段感情,對的關係不會要求你立刻堅信,而是讓你逐漸變得虔誠。對的關係不需通過說服辯論來消除你的疑惑,而會用行為、體驗和經歷來撫平內心的起伏。

每個人都需要學習愛的能力,更好地認識自己,當我們彼此都打開心扉去愛和被愛時,關係便會走入新的成長。

心理學大師歐文·亞隆曾說:我所夢想的一種愛情,是兩個人共享一種一同追求更高層次真理的熱情。

人與人之間交往直通親密的方法是,用坦誠和真實來打動別人,用善良和包容接納每個關心你的人。

願我們都能擁有真正的親密。

本文轉載自一個推薦好書的微信公眾號「書單」(ID:BookSelection):由來自《南方周末》、《新京報》等媒體的資深媒體人共同打造,幫你提升自己,通過讀書變得更好。轉載授權請聯繫「書單」公眾號。

華夏思源專注做心理學教育10年,累計培訓30萬名諮詢師,線上最大的教育平臺。

關注我們

相關焦點

  • 你被「假性親密關係」拖垮了嗎?
    在外界看起來很般配的情侶也許早就貌合神離了,感覺很親密,可是真正的距離感只有自己清楚,焦慮或者不信任的感覺日益強烈,這便是假性親密關係:利用形式上的在一起,來迴避真正的在一起。不知不覺兩個人都默認了這種關係。我有一個朋友,和男朋友在一起三年了,可是關係卻漸漸變得越來越疏離。
  • 假性親密關係
    今天和你分享的這本書,或許能戳痛很多人——《假性親密關係》。真正的親密,其實是由另外的一些過程和行為來建立的。這些過程和行為,關乎兩個人關係的質量、溝通的深度,以及彼此的理解和信任……很多朋友並不懂得具體要怎麼做,所以只能觀察、模仿別人做的那些事情,也就是那些流程性的、儀式性的東西。那麼,該怎麼判斷自己是不是處於「假性親密關係」中呢?
  • 什麼是假性親密關係?
    假性親密關係的雙方通常扮演著要麼表演者,要麼觀眾的角色。假性親密關係不止出現在戀人之間,同時也可能出現在同事,朋友或者家人之間。簡而言之,假性親密關係雙方都認為去愛,去付出會讓人變得脆弱,去變得親密會把自己暴露在人群中,從而害怕因此受到傷害,而為了避免這種傷害,雙方建立了這種主動心理防禦系統。
  • 被「假性親密關係」毀掉的中國式婚姻
    莉莉的這些話,讓我想到了心理諮詢師史秀雄的《假性親密關係》。書中有個觀點讓我印象深刻:中國夫妻最大的問題,就是不夠親密。婚姻,不是一個人的獨角戲朋友小麗跟丈夫很長一段時間感情都很不順,尤其在婚後。丈夫覺得她太獨立。前些天,她出差回到深圳,已經是凌晨2點。但是她沒有告訴丈夫,而是自己拖著疲憊的身軀打車回家。
  • 假性親密關係:在關係中逃避真的親密感?
    它其實不僅僅指戀愛關係,也可以發生在朋友、家人或工作夥伴之間。但今天,我們先來討論親密關係中的「假性」狀態。本文還會談到另外一種病態共生關係,我們翻譯為依賴共生關係(Codependency),特此劇透。什麼是假性親密關係?
  • 關係 | 假性親密關係:在關係中逃避真的親密感?
    如果我們仔細觀察自己身邊的人,也許就是你的父母,甚至就是你自己,一定有那些看似親密,卻總是好像「差點兒什麼」的伴侶。我們今天要討論一種很有意思的狀態:在關係中逃避關係。這就是我們所說的Irrelationship,假性親密關係。它其實不僅僅指戀愛關係,也可以發生在朋友、家人或工作夥伴之間。但今天,我們先來討論親密關係中的「假性」狀態。
  • 假性親密關係:你們關係真的親密嗎 性知
    它其實不僅僅指戀愛關係,也可以發生在朋友、家人或工作夥伴之間。但今天,我們先來討論親密關係中的「假性」狀態。本文還會談到另外一種病態共生關係,我們翻譯為依賴共生關係(Codependency),特此劇透。什麼是假性親密關係?
  • 怎樣的才是假性親密關係呢?
    真正的親密關係,是兩人之間一種深刻、自由、有回應的聯結,它需要兩人的坦誠與理解、投入與付出。假性親密關係,則是兩人「貌合神離」,雖然形式上在一起,但卻共同選擇了迴避情感上的投入。雙方不自覺地達成協議,一起在情感上封閉自己,拒絕向對方敞開內心,也拒絕任何的付出。
  • 教會你如何建立正確的親密關係,讀《假性親密關係》有感
    #每周讀懂一本書#曉曉 2020年第7本《假性親密關係》,全書208頁,用時2.5小時。 作者:史秀雄,心理諮詢師,多倫多大學社會工作碩士,師從知名社工和心理學教授曾家達。
  • 假性親密關係:看看你們是真愛嗎?
    這樣的假性親密關係,最後都難逃分手,因為兩人從沒真正在一起過!什麼是假性親密關係在心理學上,假性親密關係是指很多人在情感裡的連結處於很淺層的狀態,並且不作為。許伯常用這樣「被動攻擊」的方式對待劉淑芬,把對方變成這世上最糟糕的人,這就是假性親密關係。
  • 被「假性親密關係」榨乾的夫妻,最後都怎樣了?
    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被稱為「假性親密關係」。指的是,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連結,處於很淺層階段,然後又處於不作為的狀態。這也導致,兩個人的關係:看似親密,實際不熟。01五月天的《你不是真正的快樂》裡唱到:「我站在你的左側,卻像隔著銀河。」這句歌詞,詮釋出了愛情裡的「假性親密關係」。
  • 《假性親密關係》:如何撥開「假性」面紗,走進真實關係
    這其實就是一種「假性親密關係」,外表看上去是般配登對的兩口子,其實兩個人的內心早已千瘡百孔,想親近卻感覺陌生,想遠離卻沒有勇氣。不知道有多少夫妻正處於這種「雞肋」般的婚姻中,一年又一年周而復始,熬白了頭髮,蹉跎了歲月,卻不知道應該如何解決此刻的困境。
  • 成年人交往潛規則:「看似親密,實則假性關係」
    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被稱之為「假性親密關係」。 指的是,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連結,處於很淺層的狀態,然後又處於不作為的狀態。 這也導致了兩個人在一起:看似親密,實則不熟。
  • 分手是因為你們一直是假性親密關係
    但是失戀痛苦的人,也不一定是真正進入過一段親密關係。在你想要得到對方,讓對方滿足自己之前,可曾想過TA的需要是什麼?假性的親密關係,也只會帶來消耗、不滿足感,甚至痛苦。03再講一個挽回的例子。前些天,一位姑娘急切的找到我,字裡行間都能看出她的痛苦。但是她一開始不是讓我幫她挽回。她說讓我幫幫她男朋友,他有很嚴重的心理問題。
  • 你是否也陷入了假性親密關係中?
    親密關係應當是能夠讓兩個共同成長的關係,如果一段關係連最基本的安全感都無法帶來,看似親近,卻又貌合神離,那麼並非是正常的。在《假性親密關係》這本書中,就將這種情況稱之為假性親密關係。假性親密關係不是嚴肅的心理學術語,它描述了一種生活中常見的情況。兩個人生活似乎是緊密的關聯在一起,甚至於日常活動都圍繞著對方,並且住在一起。
  • 婚姻中的殘酷真相:假性親密關係,比出軌更可怕
    有人說,出過軌的婚姻,離又離不掉、過又過不好,實在讓人心累,其實,還有一種關係比這更累。 那就是假性親密關係。 假性親密關係,指的是只有親密關係的外殼,缺乏內在親密的核心。
  • 遠離假性親密關係,就需要學會做到,這三件事情
    假性親密關係,是指很多人在情感裡的連結處在很淺層、又不作為的狀態。提到假性親密關係,可能許多人都覺得這個詞彙相當陌生。可是在現實生活中,假性親密關係顯得越來越普遍。遠離假性親密關係,就需要學會做到,這三件事情。你有過假性親密關係嗎?有些人覺得自己的父母,雖然磕磕絆絆,但整體上也算相敬如賓,但卻總覺得兩個人之間好像少了一些什麼。
  • 「假性親密關係」的五個潛在表現
    婚內孤獨,也就是心理學中所說的「假性親密關係」,簡單來說,就是:看似親密,實則不熟。這種情況,並非是彼此不愛了,而是缺乏愛與被愛的能力,不懂如何去表達和展示愛。不同於出軌的直截了當,它更像是一種慢性病,在不知不覺中,慢慢腐蝕彼此之間的感情,最後還可能會錯失愛的人。那麼在婚姻中,有哪些「假性親密關係」的表現呢?1.
  • 教你保護關係的《假性親密關係》「中」史秀雄
    第三個部分,要改善假性親密關係,我們該如何思考與行動。好,我們先來看第一個部分:什麼是假性親密關係,假性關係會帶來哪些不良的後果。書中作者說:很多人看似在很用力地維繫自己的親密關係,而實際上,並沒有「認真地活」,也就是陷入了「假性親密關係」中。這話怎麼講?誰不是上有老下有小地每天奔命?
  • 假性親密關係,是隱藏在感情中,最厲害的殺手
    在《假性親密關係》一書當中,有這樣的幾句話。「戀人之所以獨一無二,就是因為他可以在所有人,都對你擺事實講道理的時候,讓你感到,他的情感是他最為關注的、最願意呵護的部分。」什麼叫做假性親密關係?《都市快報》採訪了100對的離婚夫婦,而這些人分別傾訴了自己五花八門的離婚理由:「我不舒服,只會叫我多喝熱水,那我還不如嫁個暖水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