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如戲,全靠演技」。如何脫離假性親密關係的桎梏

2021-01-15 西安聖心安諾心理諮詢

最近很多關注《幸福三重奏》的人都注意到何猷君和奚夢瑤這對夫妻,官方覺得甜,砸重金宣傳。

觀眾卻不買帳,吐槽隔著屏幕都能感到他們的相處細節太「假」。

「太假」的源頭,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它被稱為「貌合神離」。心理學家給了它一個更形象的名字:假性親密關係。

「婚姻如戲,全靠演技」,你們的關係是否也進入了假性親密關係的桎梏?

身處假性親密關係中的夫妻,並未用真實的自我面對伴侶。

雙方只有兩種角色:表演者和觀眾。丈夫做丈夫應該做的事情,妻子盡到妻子的義務。

一個唱歌,一個就跳舞;一個表演,一個就觀看。十足合拍,但不走心。

如何擺脫假性親密關係?從表面上來看,我們似乎應該致力於親密關係本身。但哥倫比亞大學心理學教授卡羅爾.德韋克在《終身成長》一書中,給出了不同的答案:

比起鑽研兩性技巧,我們更需要鑽研自己的內心,培養成長思維,讓那些被堵住的痛苦流出來。

婚姻出現問題,配偶一邊傾聽對方,一邊關注自己的感受,並在適當的時候表達感受,引導對方認識到當下的問題。

你可以找個機會,告訴配偶你在想什麼:

「我很喜歡我們親密的狀態,但有時我需要一定個人空間,我會在那裡喘口氣,很快回來。」

或者對配偶說:

「我希望你能主動告訴我,你想要什麼,這樣我會很高興,也會樂於為你做點什麼。」

表達感受,而不是急於擺脫不安,讓和自己配偶感到互惠互益,能夠助力關係脫胎換骨。如同種下一顆種子,在往後的日子裡慢慢開出花來。

版權聲明:本平臺旨在傳播心理學知識, 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尊重知識與勞動,轉載請保留版權資訊。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繫。

相關焦點

  • 婚姻中的殘酷真相:假性親密關係,比出軌更可怕
    有人說,出過軌的婚姻,離又離不掉、過又過不好,實在讓人心累,其實,還有一種關係比這更累。 那就是假性親密關係。 假性親密關係,指的是只有親密關係的外殼,缺乏內在親密的核心。
  • 被「假性親密關係」毀掉的中國式婚姻
    我有些震驚,在旁人眼中,莉莉和丈夫關係融洽。隔三岔五在朋友圈秀恩愛,也沒聽說過兩人之間有什麼爭吵。然而,莉莉卻說他們已經有一年沒有性生活了。平時兩人之間沒有什麼交流,除了周末偶爾一起出去玩,更多時候,他們的關係像是合租的室友。莉莉的這些話,讓我想到了心理諮詢師史秀雄的《假性親密關係》。
  • 被「假性親密關係」榨乾的夫妻,最後都怎樣了?
    所謂的「假性愛情」、「假性關係」,便是建立在這種「非情願」的基礎之上。這樣的「假性愛情」,只是徒有愛情的「皮囊」,卻內裡空空。好像彼此之間約定好,披著各自準備好的「面具」,演著一場愉悅對方的戲。但遺憾的是,你想演戲,現實卻總讓你出戲。曉雅和男友的「假性」戀情,並沒有持續多久,最終還是以分手作為結尾。
  • 假性親密關係
    為什麼你會處於「假性親密關係」中?史秀雄在書中,歸納了我們可能遇到假性親密關係的原因,比如:我們並不真正了解自己;我們和伴侶沒有彼此了解;情感障礙,也就是「愛無能」;原生家庭對成長和性格的影響。《假性親密關係》中說:任何一個從壓抑家庭氛圍裡掙扎著走出來的人,都會對親密關係裡的棘手問題異常敏感。他們的表現為逃避親密,情緒被長期壓抑,性格上焦慮且極度不自信。
  • 《假性親密關係》:如何撥開「假性」面紗,走進真實關係
    這其實就是一種「假性親密關係」,外表看上去是般配登對的兩口子,其實兩個人的內心早已千瘡百孔,想親近卻感覺陌生,想遠離卻沒有勇氣。不知道有多少夫妻正處於這種「雞肋」般的婚姻中,一年又一年周而復始,熬白了頭髮,蹉跎了歲月,卻不知道應該如何解決此刻的困境。
  • 婚姻中最可怕的不是婆媳關係,而是貌合神離的「假性親密關係」
    一提起結婚,很多人會擔心婆媳關係,因為婆媳不和是我們常見的問題。但我們卻忽略了另一個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彼此是否足夠親密。對於那些十分親密的伴侶來說,他們會越來越愛對方,信任對方。但對那些不太親密的伴侶來說,他們的生活容易化成一灘死水,變成最熟悉的陌生人,大家相敬如賓,卻難以讓心的距離靠得更近。
  • 成年人交往潛規則:「看似親密,實則假性關係」
    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被稱之為「假性親密關係」。 指的是,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連結,處於很淺層的狀態,然後又處於不作為的狀態。 這也導致了兩個人在一起:看似親密,實則不熟。
  • 什麼是假性親密關係?
    假性親密關係不止出現在戀人之間,同時也可能出現在同事,朋友或者家人之間。簡而言之,假性親密關係雙方都認為去愛,去付出會讓人變得脆弱,去變得親密會把自己暴露在人群中,從而害怕因此受到傷害,而為了避免這種傷害,雙方建立了這種主動心理防禦系統。
  • 被「假性親密關係」拖垮的中國年輕人
    真正親密關係的達成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容易,即使兩人的關係是情侶或夫妻,依然可能生活在假性親密中。《假性親密關係》中說:任何一個從壓抑家庭氛圍裡掙扎著走出來的人,都會對親密關係裡的棘手問題異常敏感。他們的表現為逃避親密,情緒被長期壓抑,性格上焦慮且極度不自信。
  • 教會你如何建立正確的親密關係,讀《假性親密關係》有感
    #每周讀懂一本書#曉曉 2020年第7本《假性親密關係》,全書208頁,用時2.5小時。 作者:史秀雄,心理諮詢師,多倫多大學社會工作碩士,師從知名社工和心理學教授曾家達。
  • 假性親密關係:看看你們是真愛嗎?
    這樣的假性親密關係,最後都難逃分手,因為兩人從沒真正在一起過!什麼是假性親密關係在心理學上,假性親密關係是指很多人在情感裡的連結處於很淺層的狀態,並且不作為。許伯常用這樣「被動攻擊」的方式對待劉淑芬,把對方變成這世上最糟糕的人,這就是假性親密關係。
  • 關係 | 假性親密關係:在關係中逃避真的親密感?
    如果我們仔細觀察自己身邊的人,也許就是你的父母,甚至就是你自己,一定有那些看似親密,卻總是好像「差點兒什麼」的伴侶。我們今天要討論一種很有意思的狀態:在關係中逃避關係。這就是我們所說的Irrelationship,假性親密關係。它其實不僅僅指戀愛關係,也可以發生在朋友、家人或工作夥伴之間。但今天,我們先來討論親密關係中的「假性」狀態。
  • 「假性親密關係」的五個潛在表現
    婚姻裡最怕的是什麼?婚內孤獨,也就是心理學中所說的「假性親密關係」,簡單來說,就是:看似親密,實則不熟。這種情況,並非是彼此不愛了,而是缺乏愛與被愛的能力,不懂如何去表達和展示愛。不同於出軌的直截了當,它更像是一種慢性病,在不知不覺中,慢慢腐蝕彼此之間的感情,最後還可能會錯失愛的人。
  • 假性親密關係:在關係中逃避真的親密感?
    它其實不僅僅指戀愛關係,也可以發生在朋友、家人或工作夥伴之間。但今天,我們先來討論親密關係中的「假性」狀態。本文還會談到另外一種病態共生關係,我們翻譯為依賴共生關係(Codependency),特此劇透。什麼是假性親密關係?
  • 假性親密關係:你們關係真的親密嗎 性知
    它其實不僅僅指戀愛關係,也可以發生在朋友、家人或工作夥伴之間。但今天,我們先來討論親密關係中的「假性」狀態。本文還會談到另外一種病態共生關係,我們翻譯為依賴共生關係(Codependency),特此劇透。什麼是假性親密關係?
  • 假性親密關係,是隱藏在感情中,最厲害的殺手
    本文由「感悟生活智慧」獨家原創首發,如需轉載,請註明,轉自百家號。在《假性親密關係》一書當中,有這樣的幾句話。「戀人之所以獨一無二,就是因為他可以在所有人,都對你擺事實講道理的時候,讓你感到,他的情感是他最為關注的、最願意呵護的部分。」
  • 你是否也陷入了假性親密關係中?
    親密關係應當是能夠讓兩個共同成長的關係,如果一段關係連最基本的安全感都無法帶來,看似親近,卻又貌合神離,那麼並非是正常的。在《假性親密關係》這本書中,就將這種情況稱之為假性親密關係。假性親密關係不是嚴肅的心理學術語,它描述了一種生活中常見的情況。兩個人生活似乎是緊密的關聯在一起,甚至於日常活動都圍繞著對方,並且住在一起。
  • 中年婚姻的痛點:假性親密關係,符合條件的夫妻不在少數
    假性親密關係是指在情感中的連結處於很淺層的狀態,然後彼此雙方對此又沒什麼作為,這是一個心理學的術語,但又是感情生活中常見的問題。用一句話來概況:你以為你們彼此內心的距離很近,其實很遠。1.區別在了解這個痛點之前,我們先說一下真正的親密關係。真正的親密關係是指你與另一個人之間深刻的、自由的、互相回應的聯結。
  • 看似親密,卻不交心?「假性親密關係」正悄悄毀掉你們的感情
    看似親密,卻不交心,是現在很多夫妻的現狀現在很多夫妻關係中,明明沒有原則性矛盾,卻總有一人身心俱疲,感覺壓根走不到對方心裡去,這種「看似親密,卻不交心」的關係,心理學中有個專業的名詞解釋它:假性親密關係。
  • 教你保護關係的《假性親密關係》「中」史秀雄
    今天我要給大家解讀的書籍是《假性親密關係》。全書一共16萬字,我會用大概25分鐘的時間,為你解讀整本書的精華:本應親密無間的伴侶關係,為什麼會出現假象,以及我們該如何改變現狀,實現真正的親密關係。在解讀之前,我想先問你一個問題:你的身邊有「模範情侶」嗎?也就是說,在外人看來,兩個人處事得體、相敬如賓,關係很不錯。但似乎又少了點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