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種常見的細胞染色液染色原理

2021-03-05 單克隆抗體

作為染色劑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具有顏色;二是要與被染組織間有親和力。作為染料物質,除了有發色基團外,還需要有一種使化合物發生電離作用的助色基團。如染料化合物中往往由硝基(-NO2)、偶氮基(-N=N-)、乙烯基等形成了發色基團,而由-OH、-SO3H、-COOH等酸性基團和-NH2、-NHCH3、-N(CH3)2等鹼性基團構成了助色基團。助色基團的存在使染料離子化,極性增強,促進染料與組織間發生作用,產生染色效果。我們把助色基團中具有酸性或鹼性基團的染料分別稱為酸性或鹼性染色劑。一般酸性染色劑帶負電,鹼性染色劑帶正電。

酸性染料及染色原理

酸性染料一般能溶於水及酒精。能電離出一些無色的陽離子和有色的陰離子,如伊紅、苦味酸等。酸性染料中陰離子為有色離子,它可以與細胞中帶正電荷的部分牢固地結合。細胞質中某些物質常帶正電荷,所以可與酸性染料中的有色陰離子牢固結合而被染上顏色。鹼性染料帶正電,可與細胞核上帶負電荷的物質結合,從而把細胞核染上顏色。

1、瑞氏染料是由鹼性染料美藍( Methvlem blue )和酸性染料黃色伊紅( Eostm Y )合稱伊紅美藍染料即瑞氏 (美藍-伊紅Y)染料。瑞氏試劑中的酸性伊紅和細胞質中的物質結合,鹼性美籃和細胞核結合,從而使細胞核及細胞質著色。

瑞氏染色是為了觀察細胞內部結構,識別各種細胞及異常變化。

瑞氏染色

2、姬姆薩染液由天青,伊紅組成。染色原理和結果與瑞特染色法基本相同。

嗜酸性顆粒為鹼性蛋白質,與酸性染料伊紅結合,染成粉紅色;

細胞核蛋白和淋巴細胞胞漿為酸性,與鹼性染料美藍或天青結合,染成紫藍色;

中性顆粒呈等電狀態與伊紅和美藍均可結合,染成淡紫色。

吉姆薩染色

3、結晶紫染液常用於革蘭氏染色,是一種組織或細胞染色時常用的可以把細胞

核染成深紫色的染色液。

4、抗酸染色原理:分枝桿菌細胞壁含脂質較多,主要是分枝菌酸,它包圍在肽聚糖的外面,所以分枝桿菌一般不易著色,要經過加熱和延長染色時間來促使其著色。如分枝桿菌中的分枝菌酸與石炭酸復紅染料結合後,就很難被酸性脫色劑脫色,因此抗酸菌能保持復紅的顏色,達到染色目的

5、 油紅O為脂溶性染料,在脂肪內能高度溶解,可特異性的使組織內甘油三酯等中性脂肪著色。在日常病理診斷和科研工作中,顯示組織內的脂肪常採用油紅O進行染色。

紅油O染色

6、 中性紅是一種深綠色結晶粉末,是一種弱鹼性 pH 指示劑,變色範圍 pH6.4~8.0之間(由紅變黃)。易溶於水和醇,水溶液呈紅色,醇溶液為黃色其溶液 用於染細胞中的液泡,可鑑定細胞死活.活細胞被染成紅色,而死細胞不變色。

            例如:植物的活細胞能大量吸收中性紅並向液泡中排泌,由於液泡在一般情況下呈酸性反應,因此,進入液泡的中性紅便解離出大量陽離子而呈現櫻桃紅色,在這種情況下,原生質和細胞壁一般不著色;死細胞由於原生質變性凝固,細胞液不能維持在液泡內,因此,用中性紅染色後,不產生液泡著色現象,相反,中性紅的陽離子,卻與帶有一定負電荷的原生質及細胞核結合,而使原生質與細胞核染色。

7、TTC(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是脂溶性光敏感複合物,1894年首次合成用來檢測種子的生存能力,1958年開始用來染色檢測哺乳動物組織的缺血梗塞。它是呼吸鏈中吡啶—核苷結構酶系統的質子受體,與正常組織中的脫氫酶反應而呈紅色,而缺血組織內脫氫酶活性下降,不能反應,故不會產生變化呈蒼白。

8、甲苯胺藍是常用的人工合成染料的一種,為鹼性染料,甲苯胺藍中的陽離子有染色作用,組織細胞的酸性物質與其中的陽離子相結合而被染色。可染細胞核使之呈藍色。

肥大細胞胞質內含有肝素和組織胺等異色性物質遇到甲苯胺藍可呈異染性紫紅色,可用於尖銳溼疣的初篩及肥大細胞的檢測。

9、美藍染液常用於對酵母菌的活細胞染色,由於活細胞的新陳代謝作用,細胞內具有較強的還原能力,能使美藍由藍色的氧化型變為無色的還原型。因此,具有還原能力的酵母菌活細胞是無色的,而死細胞或代謝作用微弱的衰老細胞則呈藍色或淡藍色。

10、盧戈碘液常用於革蘭氏染色,用於細胞染色,使細胞核著色從而更易觀察。

11、莢膜染色

          某些細菌生長到一定階段,在一定條件下會向細胞壁外分泌一層粘性的多糖類物質—莢膜。莢膜含水分多,疏鬆且較薄,受熱易失水變形。莢膜不易染色,故常用襯託染色法,即將菌體著色,而將不著色的透明莢膜襯託出來。

12、芽孢壁厚、透性低,著色、脫色均較困難。因此,用著色力強的染色劑(如孔雀石綠)在加熱條件下進行染色時,染料不僅可以進入菌體,而且也可以進入芽孢,進入菌體的染料可經水洗脫色,而進入芽孢的染色的染料則難以透出,若再用復染液(如沙黃水溶液)染色後,芽孢仍然保留初染劑的顏色,而菌體被染成復染劑的顏色,即菌體和芽孢分別染成紅色和綠色,易於區分。

13、HE染色

       蘇木精 — 伊紅染色法 ( 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 ) ,簡稱HE染色法 ,石蠟切片技術裡常用的染色法之一 。蘇木精染液為鹼性 ,主要使細胞核內的染色質與胞質內的核糖體著紫藍色 ;伊紅為酸性染料 ,主要使細胞質和細胞外基質中的成分著紅色 。HE染色法是組織學、胚胎學、病理學教學與科研中最基本、使用最廣泛的技術方法。

咪唑-鋅負染法

WB實驗試劑配製

多克隆抗體製備流程

WESTERN BLOT實驗操作流程

合作qq

q1036529206

q2200164569

q1689909502

相關焦點

  • 常見細菌染色方法匯總
    常見的染色方法包括簡單染色、負染色、革蘭氏染色、芽孢染色法、鞭毛染色、莢膜染色、死活染色。
  • 實驗室常用染色液配方
    5、番紅染色液(革氏鑑別染色用)番紅O(Safranin O) 2.0克 蒸餾水 100毫升6、孔雀綠染色液(芽孢染色用)孔雀綠(Malachite green) 5.0克蒸餾水 100毫升先將孔雀綠研細,加少許95%酒精溶解,再加蒸餾水。
  • 細菌的形態結構觀察和染色技術實驗——萬融實驗
    【實驗目的】(1)掌握幾種常用的細菌染色方法。(2)初步認識細菌的形態和結構特徵。【實驗原理】細菌的個體形態主要分為球菌、桿菌和螺旋菌(圖3-1)。圖3-1 細菌基本形態顯微照片a.球菌;b.桿菌;c.螺旋菌細菌染色的方法很多,以下介紹幾種常用的染色方法。簡單染色法:是利用一種染料對細菌進行染色的方法。該法操作簡單方便,只適用於細菌形態和排列方式的觀察。
  • HE染色簡介
    蘇木精——伊紅染色法 ( 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 ),簡稱HE染色法,石蠟切片技術裡常用的染色法之一。
  • 樹脂鏡片的染色
    在溫度80~90°C時,樹脂鏡片受熱,分子間隙擴大,溶於水中的染料微粒可以進入其分子間的間隙內,使之著色。當鏡片冷卻後,分子間隙縮小,顏色固定,完成染色。染色可以染成單色,也可以染成漸變色。一般著色深度在0.03~0.1 mm左右。染色的鏡片應是表面未經加硬或鍍膜處理的樹脂鏡片,如果需加硬或鍍膜,要等染色後再進行。
  • 【真相大揭秘】樹脂鏡片怎樣染色?
    一、樹脂鏡片的染色原理 樹脂鏡片可以耐受150°C高溫。在溫度80~90°C時,樹脂鏡片受熱,分子間隙擴大,溶於水中的染料微粒可以進入其分子間的間隙內,使之著色。當鏡片冷卻後,分子間隙縮小,顏色固定,完成染色。
  • 貼壁細胞免疫螢光染色
    免疫螢光染色實驗是細胞生物學中檢測蛋白表達的常見方法,如何做好免疫螢光染色實驗尤為重要。1. 細胞爬片免疫螢光實驗用到的原理是抗原與抗體特異性結合。因此為了便於操作,通常將細胞接種在蓋玻片上。進行細胞接種前,要算好要接種細胞的量,一般對於觀察單個細胞的蛋白表達,細胞數要少,以保證在高倍鏡下沒有其他細胞幹擾。細胞接種在後進行相應染色前細胞預處理。2.
  • 苯胺藍染色原理
    HE染色是組織學、胚胎學、病理學教學與科研中最基本、使用最廣泛的技術方法。TTC染色是TTC和活細胞線粒體內的琥珀酸脫氫酶反應,生成紅色的甲月贊,用來表示細胞的活力。配製多為2%,染色要避光,37度條件下,它是評價腦缺血損傷常用的指標。
  • 馬卡龍染色鮮花教程|給你的生活添點色彩吧!
    吸染鮮花的染色原理目前市場上的鮮花染色途徑很多,大致可分為五種:一是在鮮花培育過程中打點滴;二是吸染,利用液體水培,通過植物的自然蒸騰將染色液體吸上去;三是浸染,直接把花頭倒置,浸泡染液製作;四種是噴繪,使用噴槍進行染色;五是塗染,將染料做成一定的粘合度,如繪畫般用筆染色。
  • 梭織布25種常見印染病疵解析
    梭織布25種常見印染病疵解析
  • 細胞化學染色方法
    實驗原理1.
  • 細胞化學染色法
    實驗原理    1.
  • 給細胞上色1---HE染色
    人體中還有部分細胞可以合成色素,如黑素細胞,可以使其自身和周圍的細胞呈現不同的顏色。我們在顯微鏡下觀察組織和細胞的時,通常要把組織和細胞做成切片或是塗片,這時組織和細胞的厚度一般在1~10微米,在這個厚度的條件下,組織和細胞具有較好的透光性,基本上就沒有顏色。沒有顏色非常不利於對組織和細胞的觀察,因此,人們發明了多種給組織和細胞上色的方法,稱為染色(stain)。
  • (實驗8)觀察根尖分生組織細胞的有絲分裂
    1.實驗原理原理選材高等植物的分生組織細胞有絲分裂較旺盛
  • 細胞染色實驗
    細胞染色實驗 二實小 三(1)班 謝曉涵指導教師:馬娜娜我是一個愛聽故事的孩子。在故事裡,我經常聽「人體細胞」這個詞語。我百思不得其解,人的細胞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呢?假期的一天,我像往常一樣陪媽媽去上班。
  • 幾種細胞裂解液的介紹
    裂解法包括化學裂解、酶裂解和機械裂解.化學裂解和酶裂解通常是比較溫和的方法,通常會很少使DNA 斷裂.這兩種方法(包括SDS 和溶菌酶處理等)提取純化DNA中常用的方法.機械裂解可以更均一的裂解細胞,同化學裂解相比,機械處理具有更高的裂解效率和更低的選擇性.機械處理可以更劇烈和全面的裂解細胞
  • 脫落細胞檢查塗片製作方法
    二、塗片的固定固定(fication)的目的是保持細胞自然形態,防止細胞自溶和細菌所致的腐敗;固定液能沉澱和凝固細胞內蛋白質和破壞細胞內溶酶體酶,使細胞不但保持自然形態,而且結構清晰,易於著色。因此標本愈新鮮,固定愈及時,細胞結構愈清晰,染色效果愈好。
  • 皮革染色工藝
    皮革屬於蛋白質纖維類,染色時常採用酸性染料進行深透染色,採用直接染料加強表面著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