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染色實驗

2021-03-05 達古小小美文

細胞染色實驗 

二實小 三(1)班 謝曉涵

指導教師:馬娜娜

我是一個愛聽故事的孩子。在故事裡,我經常聽「人體細胞」這個詞語。我百思不得其解,人的細胞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呢?

假期的一天,我像往常一樣陪媽媽去上班。媽媽神秘地說:「涵涵,既然你對人體細胞那麼感興趣,我可以帶你去實驗室一探究竟!」聽了媽媽的話,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頓時打起了十二分精神。

在媽媽的輔助下,我提前查好了實驗步驟。吃完午飯,我就就興致勃勃地來到實驗室,穿上白大衣,帶上口罩和手套,像個小科學家走進了操作臺前。

首先,我將準備好的血液滴在一張玻片的一端,再拿另一張玻片將這滴血推成薄薄的血膜。可是,由於過度緊張,我竟然把玻片壓斷了,第一步就失敗了。我像洩了氣的皮球一樣,不得不放鬆心情重新操作起來,就這樣,第二次勉強過關。

接著,等血膜乾燥之後,我滴加甲醛固定。這一步輕而易舉,靜靜地等甲醛揮發乾燥就可以了。

第三步要染色,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按照規定,需要用吉氏染液染15到20分鐘,我興奮地滴加染液,由於急切想看到神秘的細胞,沒等到10分鐘我就匆忙倒掉了染液,用自來水衝乾淨直至晾乾後放到顯微鏡下觀察起來,結果以失敗告終,白茫茫的什麼也沒有。我心急如焚,忍不住問媽媽:「媽媽,這是怎麼回事?」媽媽耐心地告訴說:「你太心急,時間不夠怎麼能染上色呢?做實驗一定要有耐心。」

聽了媽媽的話,我覺得很有道理。我又來來回回重複操作了五六次,不是染得太淺就是染得太深,還有一次因為自來水開得太大,把好不容易染好的整個血膜都衝掉了。但是,我沒有放棄,繼續做實驗。

功夫不負有心人!這一次,我終於看到了密密麻麻染成粉色的紅細胞,有圓圓的深紫色的淋巴細胞,細胞核像樹葉一樣的中性粒細胞,還有一堆一堆聚集在一起的血小板,太可愛,太神奇了!我站在操作臺前久久不願離去。我抬起頭,對媽媽說:「做一個小實驗耗費一個下午,腰酸背痛,比踢一場足球還累!」媽媽微笑著對我說:「科學實驗既要細心還要有耐心,看似很簡單,其實都是經過科學家成百上千次的努力才得出的結論呢!」

我抬頭看看窗外,太陽快下山了。是啊,在科學的道路少,哪一位科學家不是歷經失敗,反覆試驗才取得成功的呢?

「苗苗妙文」徵文活動以鼓勵學生寫作為目的,歡迎投稿,投稿郵箱bigsea76@aliyun.com。老師可申請加入「100個老師」微信群。

相關焦點

  • 貼壁細胞免疫螢光染色
    免疫螢光染色實驗是細胞生物學中檢測蛋白表達的常見方法,如何做好免疫螢光染色實驗尤為重要。1. 細胞爬片免疫螢光實驗用到的原理是抗原與抗體特異性結合。因此為了便於操作,通常將細胞接種在蓋玻片上。而細胞很難在蓋玻片上生長,所以在開始實驗前要將蓋玻片以多聚賴氨酸包被。將蓋玻片浸泡在消毒酒精中過夜,鑷子夾取一片蓋玻片並在酒精燈旁烘乾,待其冷卻後放入六孔板。以免溫度過高導致六孔板底部融化。加入多聚賴氨酸溶液,以覆蓋蓋玻片為準,避光孵育30分鐘以上,然後吸去液體,風乾以備用。
  • 細胞化學染色方法
    實驗原理1.
  • 細胞化學染色法
    實驗原理    1.
  • 幾種常見的細胞染色液染色原理
    鹼性染料帶正電,可與細胞核上帶負電荷的物質結合,從而把細胞核染上顏色。1、瑞氏染料是由鹼性染料美藍( Methvlem blue )和酸性染料黃色伊紅( Eostm Y )合稱伊紅美藍染料即瑞氏 (美藍-伊紅Y)染料。瑞氏試劑中的酸性伊紅和細胞質中的物質結合,鹼性美籃和細胞核結合,從而使細胞核及細胞質著色。 瑞氏染色是為了觀察細胞內部結構,識別各種細胞及異常變化。
  • 細菌的形態結構觀察和染色技術實驗——萬融實驗
    【實驗目的】(1)掌握幾種常用的細菌染色方法。(2)初步認識細菌的形態和結構特徵。【實驗原理】細菌的個體形態主要分為球菌、桿菌和螺旋菌(圖3-1)。有的細菌細胞除了細胞壁、細胞膜等基本結構以外,還具有芽孢、莢膜、鞭毛等特殊結構,是菌種分類鑑定的重要指標。由於細菌細胞既小又透明,直接在顯微鏡下觀察時難以識別,故一般要經過染色才能做形態和結構的觀察。用於生物染色的染料主要有鹼性染料、酸性染料和中性染料三大類。在中性、鹼性或弱酸性溶液中,細菌細胞通常帶負電荷,而鹼性染料在電離時帶正電荷,所以很容易與細胞結合而使細菌著色,因此細菌染色多用鹼性染料。
  • 【Colors of The Lab】花花綠綠的染色實驗方法
    終於想起自己是生科實驗狗。雖然做實驗經常令人頭禿(我的頭髮依然健在),但是做出結果還是很令人心情愉悅的,各種特殊染色和螢光標記的結果色彩繽紛看起來比較直觀,也很好看——至於有沒有差異,那是另外一回事。以下都涉及動物實驗。有些是我做過的,有些是沒做過的。
  • 染色質免疫沉澱技術(CHIP)實驗正對照
    ChIP,實際應用中,是通過直接向細胞培養液中加入甲醛溶液,達到培養液中甲醛含量1%時為適宜,所以培養細胞的培養液的量在實驗前需要弄清楚。另外,交聯步驟過後,需要用細胞刮收集細胞,所以請儘量把細胞培養到一個容器裡交出來做CHIP實驗。
  • (實驗8)觀察根尖分生組織細胞的有絲分裂
    染色細胞核內的染色體(質)易被鹼性染料(如龍膽紫溶液)染成深色時期確定在同一分生組織中可以通過高倍顯微鏡觀察細胞內染色體的存在狀態,判斷處於不同分裂時期的細胞2.實驗操作步驟及分析過程操作步驟說明實驗成功的關鍵點(1)實驗材料的選擇①類型:選取分裂期佔細胞周期比例相對較大的材料。如圖,選取D材料。②部位:應選分裂旺盛的部位(如根尖的分生區)。(2)應該嚴格按照操作步驟進行:取材→解離→漂洗→染色→製片。
  • 細數細胞凋亡實驗需要注意的小細節
    那麼,整個細胞凋亡實驗過程需要注意些什麼問題?有哪些不能忽略的實驗小細節呢?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學習。為什麼要選擇「青年」的細胞?培養器皿中的細胞是一個微形群體。傳代後,營養物質充裕,細胞群體中的「baby」細胞比較多。隨著不斷生長分裂,細胞數越來越多。當細胞融合度達到80%左右時,群體中的「青年」細胞的比例達到頂峰,此時的細胞狀態最好,最適宜做凋亡實驗。
  • 給細胞上色1---HE染色
    人體中還有部分細胞可以合成色素,如黑素細胞,可以使其自身和周圍的細胞呈現不同的顏色。我們在顯微鏡下觀察組織和細胞的時,通常要把組織和細胞做成切片或是塗片,這時組織和細胞的厚度一般在1~10微米,在這個厚度的條件下,組織和細胞具有較好的透光性,基本上就沒有顏色。沒有顏色非常不利於對組織和細胞的觀察,因此,人們發明了多種給組織和細胞上色的方法,稱為染色(stain)。
  • 細胞實驗需要準備些什麼?
    細胞培養必需設備有哪些?答:細胞培養必需設備有超淨工作檯、CO2培養箱、倒置顯微鏡、液氮生物容器、壓力蒸汽消毒器、無菌過濾器、電熱乾燥箱、離心機、細胞計數板和冰箱等。6. 無菌操作技術包括哪些內容?答:1.
  • 歐洲菘藍染色實驗
    一直使用的是馬藍打靛藍染色。這次聽說通用集團在內蒙古的中藥基地有歐洲菘藍。特意趕過去查看並帶回幾公斤鮮葉,嘗試自己打藍製作染料並作染色實驗。一切按原來馬藍的製作方式來。但出來的現狀與馬藍大不一樣。特別是染液的顏色並不是深藍,泡沫是藍灰色。心裡很忐忑。
  • 骨生物學進展:線粒體至細胞核的逆向信號促進胞質染色質形成和衰老中炎症反應
    衰老細胞通過核到胞質的起泡過程將核染色質的片段脫落到細胞質中,稱為胞質染色質片段(CCF),有研究發現CCF在衰老過程中啟動了SASP程序。然而,CCF形成的起始信號是未知的。衰老細胞獨特的代謝活性,會累積功能異常的線粒體,異常的線粒體能誘導衰老細胞SASP。
  • 一文總結:HE染色詳細操作步驟+細節經驗
    人體中的細胞有顏色嗎?我們在顯微鏡下觀察組織和細胞的時,通常要把組織和細胞做成切片或是塗片,這時組織和細胞的厚度一般在1~10微米,在這個厚度的條件下,組織和細胞具有較好的透光性,基本上就沒有顏色。沒有顏色非常不利於對組織和細胞的觀察,因此,人們發明了多種給組織和細胞上色的方法,稱為染色(stain)。
  • 【實驗乾貨4】細胞能量代謝XF實驗----常見問答
    細胞能量代謝實驗seahorseXF實驗的常見問答       代謝在細胞和生理過程中的作用已經很明確,現在認為許多疾病都與代謝功能障礙或重編程有關
  • 細胞增殖檢測——CCK8
    生成的甲臢物的數量與活細胞的數量成正比,用酶聯免疫分析儀測定其光吸收值可間接反映活細胞數量,在一定細胞數量範圍內甲臢形成的量與細胞數成正比。圖1 CCK8檢測原理圖1、在96孔板中接種細胞懸液(100μL/孔)。將培養板放在培養箱中預培養(37℃,5%CO2)。2、細胞處理(不同實驗處理方式不同)。
  • Cell亮點|凝聚狀態的染色質呈現膠狀而非液滴狀
    但是對於染色質形成的具體機制以及染色質區室化等現象的形成機制仍不明確,另外對於細胞核在外界機械力壓力下保持完整的原因也不明確,一些研究提示細胞核內的染色質結構對於細胞核在機械力刺激下保持完整性起著重要作用。細胞內的液-液相分離為染色質的結構的調控以及區室化等現象提供一些新的解釋。2019年9月19日, Michael K.
  • 超簡單,七步製作植物細胞臨時裝片,觀察並學畫植物細胞結構圖
    「滴」,把載玻片放在實驗臺上,用滴管在載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撕」,把洋蔥鱗片葉向外折斷,用鑷子從洋蔥鱗片葉的內表面撕取一塊薄膜;「展」,把撕取的薄膜放在載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針輕輕的把水滴中的薄膜展開;
  • 洋蔥表皮細胞的製作與觀察
    一、回憶庫: 顯微鏡的使用步驟安放對光放片-調焦--觀察  二、 製作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
  • 死活細胞的鑑定方法
    但是通過直接的形態觀察來鑑別細胞死活,實驗結果很容易受操作者的主觀因素的影響,存在一定的誤差,所以,在實際操作中也常採用一些儀器來進行精確的批量檢測。 不同的死活細胞鑑定方法有各自不同具體的反應機理,但無論採用何種辦法,都是利用了死活細胞在生理機能和性質上的差異。 常用的方法包括染色法和儀器分析法。